资源简介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设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
第三课介绍了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以及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更伟大的新成就。本节课先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方面介绍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又突出介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学目标】
1、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理解我国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
3、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要认同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新发展理念的学习,了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导。
法治意识:学习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明白发展要遵守相关的法律知识。
公共参与:引导学生自觉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参与经济建设
【教学重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
新发展理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文分析
分析图文导入新课引出议题
总议题:新发展理念“新”在哪里?——从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考察说起
第一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议题一:从习近平考察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中感悟中国发展为了谁
议学情境一: 2024年11月1日,我国“最北滑雪场”漠河北极滑雪场开启新冰雪季首滑,拉开黑龙江冰雪旅游大幕。“在‘最北之地’滑雪,凉爽又刺激!
提起“最北之地”让我想起去年的9月6日,习近平乘车到访的我国大陆最北端的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
我们就跟随视频再去我国大陆最北端的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看一看吧!
观看视频《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并阅读材料
2023年9月6日,习近平乘车来到我国大陆最北端的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仔细了解当地结合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等情况。习近平强调,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保护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在村民史瑞娟家的民宿小院,习近平向乡亲们了解当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推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等情况。他指出,北极村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状况好,看了很高兴。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大兴安岭森林护好,旅游业才有吸引力。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我国保护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森大宝库是为了谁?依靠谁的力量才能把大兴安岭森林护好?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与谁共享?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
(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2)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3)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过渡:
第二幕:贯彻新发展理念
议 二:从习近平黑龙江之行中理解新时代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习近平黑龙江之行引领中国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议学问题:杭州亚运会贯彻了怎样的发展理念? 我国为什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习近平黑龙江之行引领中国落实了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新发展理念
进入新时代,出现新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议学小结:
贯彻新发展理念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人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解密杭州亚运背后科技》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杭州亚运会贯彻了怎样的发展理念?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1)创新发展:
①解决问题: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地位: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关链接:技术创新与科技企业孵化器
(1)技术创新有多种类型,既有改进现有技术的延续性创新。又有取代现有技术的突破性、颠厦性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在社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科技企业孵化器又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通过为断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及一系列创新创业服务,威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威果转化、培育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
(2)协调发展:
①解决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地位: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③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名词点击: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关链接: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4)开放发展:
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地位: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要求: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发展:
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②地位: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③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重点突破:完成下列表格
相关链接: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民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提出,指点食品占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3、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地位和内在联系
(1)地位:新发展理念的地位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联系: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