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政党和利益集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内容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明白政党的含义、基本特征、不同类型的政党制度,以及利益集团的含义、地位、作用、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等。同时,通过中外政党制度和利益集团的对比,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集团的本质。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政治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度和兴趣7。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一些与政党和利益集团相关的信息,但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和准确。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国体与政体等相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演绎、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时事政治热点感兴趣,并且有着丰富的网络知识和搜索筛选信息的技巧和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自己学习探索7。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政党的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目标和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类型及其本质。理解中国的政党制度及其特点和优势。认识利益集团的含义、地位、分类、作用以及与政党的区别。能力目标通过中外政党制度的对比,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集团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政,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目标7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科学精神:用阶级的观点,辩证思维认识中西政党的不同,理解利益集团的作用。公共参与:关注国内外时政,增强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热情。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政党制度的实质,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本质。掌握利益集团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以及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集团的本质,以及与政党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政治认同,理解其独特优势。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对于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等,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内容。探究法: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和争议性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5 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关于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图片、新闻报道或名言警句,如 “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利益集团是政治的掮客” 等,引导学生思考政党和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问:“在世界各地,人们对政党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政党和利益集团究竟是什么?它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新闻报道或名言警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初步认识和看法。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新闻报道等直观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相关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政党的学习(20 分钟)教师活动讲解政党的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目标和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等基本概念,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如中国共产党、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等3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美两国政党制度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从性质、政党关系、执政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3。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政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记录重点知识。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了解,分析中美两国政党制度的区别和联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学习和借鉴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思路。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政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中美两国政党制度的区别和联系,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政治认同素养。利益集团的学习(20 分钟)教师活动讲解利益集团的含义、地位、分类、作用以及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等知识,结合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美国医学协会等具体案例进行分析67。播放一段关于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一些问题,如 “利益集团的存在对国家政治生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利益集团与政党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等,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利益集团的相关知识,了解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观看视频,结合视频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积极参与辩论,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选择正方或反方,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视频展示和辩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利益集团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利益集团的本质。课堂总结(10 分钟)教师活动: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政党和利益集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和自信。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政治认同素养。课堂练习(5 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些课堂练习题,如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学生活动:认真完成课堂练习题,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检验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七、板书设计政党含义: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基本特征:有明确的政纲、组织系统、党员和领导人、纪律、争取群众支持。主要目标:掌握政权、统治国家或推广政治思想、维护政治利益。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参加选举。中美政党制度对比3: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维护人民利益,政党关系是亲密友党合作。美国:两党制,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政党关系是竞争关系。利益集团含义: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团体。地位: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自利型、公益型67。作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但无法根本解决阶级矛盾67。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67。政党与利益集团的区别和联系区别:目标、手段、地位等不同。联系:都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相互影响。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讨论和辩论环节气氛热烈,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时间的把控不够精准,在利益集团的学习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课堂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辅导和巩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加强对难点知识的讲解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