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综述】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2.以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观点为指导,分析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影响及其时代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以及官员考核、监察的方法
难点:掌握官员选拔方式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选官制的利弊
【时空定位】
【知识解读】
察举和征辟:察举是西汉选官常用的方式,指的是由地方官员将其辖区内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的方式。此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做官。由朝廷征聘的官员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为“辟”,二者统称为征辟。
孝廉: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也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东汉中期之后,察举不实。
上计制:起源于战国,完善于秦汉,是考核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制度。每年岁末,各县要将上级规定的户口垦田增减等内容,上报给所属郡国,再由郡国上报给中央,作为考核的依据。上报的内容也不限于上述内容,如行政建制、吏员编制等情况也在统计范围之内。对秦汉中央集权加强起到重要作用,但各级官员也往往以虚假材料欺骗中央。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等。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是门阀的前身。曹魏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这种制度在东晋达到鼎盛。
铨选:铨选是指是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后各代除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须赴吏部听候铨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
【主干知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重法吏、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和用人特点
1、选官制度:
(1)先秦的选官制度:
先秦的选官制度经历了:①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形成贵族政治;②春秋战国时期的荐举和功劳制(军功爵制)等,到秦朝形成官僚政治(三公九卿)。
(2)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
①确立: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孝廉,标志着察举制的形成。
②选官依据: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品行)。(品德、才能)
③分类: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④评价: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弊端:容易任人唯亲,容易形成小集团)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察举制无法推行,出现了新的选官制度)
(3)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①实行: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曹魏时创立的新的选官制度)
②选官依据: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后来(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③影响/评价: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弊端:这种制度下,真正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2、考核制度
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集事簿,上报中央);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考核大多流于形式,但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3、监察制度:
①御史大夫(中央):秦汉形成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国家最高监察官)。
②刺史制度(地方):汉武帝划分十三州,设置刺史,以巡行郡国。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1、科举选官制:
(1)确立:(门阀士族的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参与政治)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两宋“取士不问家世”,发展完善。(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明清腐朽,1905年废除)
唐朝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宋代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行为。
(2)特点和分类: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类。(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3)选官依据:考试成绩(才学)
(4)影响/评价: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
2、考核制度:隋唐官员的考核由谁负责?简述隋唐两宋时期的考核概况。
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负责;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中央汇报工作,唐朝考核官员, 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
3、监察办法(简单了解):隋唐两宋建立了怎样的监察制度?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2)唐太宗划分十道,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3)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实行台谏合一。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元朝恢复科举制,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的考核与监察制度也更趋严密。
1、选官制度(八股取士):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有何发展变化?
(1)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2)明朝实行南北卷制度。
乡试由各省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者称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主持,在会试后举行,通过者称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2、考核制度:
(1)明朝有考满(官员任现职满3年称“初考”,满6年称“再考”,满9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和考察(三年一次,考察包括朝觐考察(外察)和京察)。
(2)清代的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三年一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监察制度:明清建立了怎样的监察制度?
明清的主要机构有督察院和六科,分别设有监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
[概念阐释] 六科为垣,构成明代纠举弹劾、防止官员敷衍公事、违法乱纪的交叉防线,又由于职在“建言”乃至“风闻言事”,故又统称为“言官”。明代给事中不再隶属于其他单位,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由于给事中分掌六部,故称六科给事中。
【深化拓展】
一、总结: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的发展。
时期 中央 地方
秦 御史大夫 监御史
汉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制
隋唐 御史台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检察官巡回监察
宋 御史台、台谏合一 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强化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元 御史台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机构严密,中央与地方监察机构浑然一体)
明 督察院、六科御史 御史巡按各省
清 六科并入督察院 停派御史巡按各省,设按察使司
二、总结: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
朝代 制度 途径 标准 特点
西周 世官制 世袭(世卿世禄) 血缘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荐举功劳制 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 才能、军功 缺乏制度化, 战时(临时)的选官方式
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明习法律 专任法家思想
两汉 察举制 先考察后推举,分常科和特科 品德、才能 由地方官推荐取士;形式多样
魏晋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道德、才能、家世,后只看重家世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隋唐 科举制 分科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 才学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两宋 科举制 “取士不问家世” 才学 科举进一步完善
元 蒙古传统和科举制 世袭、军功、科举比例小 血缘、军功、才学 四书试人;时断时续;等级色彩
明清 科举制 从学校参加科举,分三级考试 才学 八股取士,内容僵化
三、总结:古代中国的考核制度的发展。
朝代 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上计制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隋唐两宋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升降的依据
明朝 考满 三年、六年、九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考察 三年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六年 京官
清朝 京察 三年 京官 官员奖惩的依据
大计 外省官员
四、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 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 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 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 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
禁锢思想 强化了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五、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③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⑥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
汉唐以来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六、[辨析比较] 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
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
从所处的地位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被取消。
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
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
①为专制皇权服务。监察的对象是各级管吏,皇帝是不受任何监督的。
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③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
④监察方式多样化。既有常设监察机构,又有巡视监察。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以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三大标志。
八、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积极作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的统一,打击贪污渎职,防范政治腐败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缓和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
局限性: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有限。
监察的主体与客体均来自行政内部,监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没有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只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而是古代权力监督制度实际作用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统治者皇帝,人治色彩浓厚;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朝代 考核标准 考核机构 发展趋势
秦汉 实绩 御史 1、考核法规趋于完善 2、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别考核 3、考核日趋严格
隋唐 德才 尚书省吏部
明清 考满考察考课 中央政府
特点: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考核重德尚能; 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评价:积极: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局限: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启示: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教材问答】
1.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比较大,而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取人,官员选拔标准相对客观。允许符合条件者“投牒自进”,无须其他条件,官员选拔社会基础更加广泛。把官员选拔各项制度收归中央,巩固中央集权。
2.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说文解字》说“官,吏事君也”,“吏,治人者也”,说明官与吏在职能上是不同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中央直接任命的官,一般只到县一级。如秦汉时期,二百石以上的是官,二百石以下的是吏。中央任命的官在县一级只有县令、长,县丞、尉(称为长吏),其他属吏(称为少吏)中央不任命,都由各级长官在所任地自己选用,籍贯一般为本地人。魏晋南北朝以降,官品制度形成,有品级的是官,无品级的是吏,但属吏任用大体延续秦汉,由长官自己辟除举荐而产生。由于属吏不归中央管理,带来许多危害,他们或营私舞弊,或结成朋党。隋朝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吏的管理更加严格,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3.教材P33问题探究: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中国古代对官员选拔的要求既重才又重德,但是德是第一位的,被放在才的前面。
4.教材P33学习拓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考核是一个制度体系,也是一个治理体系。张居正认识到,立法不难,难的是有法必行。不要只听一个人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有没有成效。如果国家对安排的事情没有考核制度,君主心里对全局也不清楚,那么人人都会心怀侥幸,不认真落实。即使把古代的圣贤请出来,恐怕也做不成什么事。因此,考核制度在国家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要建立相关考核制度,还要使考核制度落实。中国古代从秦汉至明清考核制度严密,正是其重要性的表现。
【知识脉络】
【课堂达标】
1、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
2、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  )
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 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
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 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政治制度的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设刺史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州部的官吏等。题干中汉代中期后,刺史的职权涉及官员的政绩考核,加大了对官员的约束力,从中可以看出刺史制度趋于完善,故A项正确;题干中内容没有体现刺史品级提高,只能体现出刺史职能得到完善,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故刺史的监察范围只是一州,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刺史监察的范围扩大,故C项不符合题意,错误;题干中只是说将官员政绩考核内容与刺史监察相联系,这是刺史制度的完善,并不是制度内容的改变,故D项错误。
3、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从侧面体现了
A.君权削弱 B.征辟选官 C.吏治腐败 D.豪强崛起
【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东汉汉顺帝由于名士樊英没有顺从朝廷的征召而责问地方郡县,地方官府则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由此体现了汉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B项正确;该责问方式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而非君权削弱、吏治腐败和豪强崛起,排除ACD项。故选B项。
4、东晋时期,皇权受制于士族门阀,朝廷中重要官职均为门阀士族把持,庶人不能染指。至于左右朝政的六品以上的宰辅,更是完全由士族垄断。这反映出当时
A.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 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 D.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
【答案】D【详解】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把持朝廷的重要官职,将庶族地主排除在外,六品以上的宰辅完全由士族垄断等,反映出当时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D项正确;庶族地主不满生存现状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排除B项;门阀之间争夺核心权力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先选D项。
5、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答案】B【解析】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
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因此并不能证明中央剥夺了宗室特权,故排除B、C项。
7、据下表可知( )
时间 (
A
.世家大族没落
B
.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
.门阀观念强化
D
.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废除,科举制诞生,接着又恢复,又废除。如此反复,说明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科举制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世家大族在走下坡路,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有弊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门阀观念的强化,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在唐时已被再度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
8、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解析】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拔的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并不能真正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世家子弟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故C项错误;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9、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 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 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 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解析】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昉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取程序渐趋完善,C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项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错误。
10、宋仁宗在位四十余年,所用宰相二三十人,其进退皆取天下公议,未尝辄出私意,公议所发常自台谏,凡台谏所言,实时行下。其言是则黜宰相,其言妄则黜台谏。这体现了当时
A.监察体制发挥作用 B.君主权力受到削弱
C.宰相更换非常频繁 D.仁宗皇帝疏于政事
【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其进退皆取天下公议,未尝辄出私意,公议所发常自台谏,凡台谏所言,实时行下”可知宋代重视监察,材料的主旨也在强调宋代监察的重要性,故A正确;材料涉及到宋朝皇帝重视台谏的作用并不能说君主权力受到削弱,故B不正确;材料提及台谏,没有涉及宰相更换相关事件,故C不正确;宋仁宗重视监察机构,是勤政的表现,故D不正确。
11、唐代中央重视向以老者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政绩是否属实;允许地方乡族势力关注地方官员去留或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可以“诣阙”请求官员留任。这些举措
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B.实现了国家权力向乡村的渗透
C.改变了地方政务运行程序 D.有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A【详解】唐代中央政府重视民众对地方官的评价和态度,鼓励民众对地方管理进行舆论监督,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A项正确;中国古代一直未能实现国家权力向乡村的渗透,B项错误;改变地方政务运行程序与中央政府重视民众对地方管理的态度不符,C项错误;民众意见受到重视并不能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项错误。
12、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
13、明代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给事中4至10人不等。六科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当时规定,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制敕,给事中要对之进行复核,看其中有无不妥之处。如有发现,可以封还并奏报。据此判断,明代六科给事中类似于(  )
A.秦汉时期的九卿 B.隋唐的门下省
C.宋初的中书门下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六科为中央监察部门,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六科对于皇帝诏令有不妥之处可提出异议,并将其封还天子,不予草诏公布,是为帮助皇帝妥善处理政务服务的。故材料所涉明代六科给事中的职能与隋唐时期的门下省类似,故B项正确;秦汉时期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可排除;宋代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其长官的职务相当于宰相,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可排除;清代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为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可排除。
14、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应考的有许多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早已懂得许多政治掌故。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农村子弟,骤然中式,进入仕途,对实际政治自不免生疏杆格。唐代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却不专凭考试之一日长短。宋代有糊名之制,所凭真实考试成绩。如是则考试防制严了,有时反得不到真才。唐代考试在礼部,分发任用在吏部,礼部及第,来必即或任用,因而仍多经各衙门长官辟署,借此对政事先有一番实习。宋代朝延刻意奖励文学,重视科举,要及第即得美仕。直到晚清,西方人还借鉴了此制度,而我们却吐弃了。幸而孙中山先生,重把此制度提出,列为五权之一。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明时,在中央设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对官吏实行双重监督;在地方,御史台要定期派出监察御史巡察,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网络,正是这种监察网络的强制凝聚力,使权力最终归结到皇帝一个人手中。
——摘编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考试制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监察网络的作用。(6分)
答案:(1)特点:考核体系周密健全,考核互相监督;考核内容明确;考核结果有权威性(考核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赏罚分明(奖惩结合)
(2)作用:有助于整饬吏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了皇权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但日子久了,那制度就变坏了。这不止是汉代选举制度如是,我们可以说,古今中外一切制度,都必如是。否则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是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之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哪能有一项制度经过一两百年还算得是好制度呢?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在任意两个朝代的更迭角度试评析钱穆先生的观点
示例:
观点:没有一直好用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也需不断创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更迭也是因时而变的。西周时期配合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世官制,最初达到巩固统治目的。但随着井田制瓦解,战争频繁,春秋战国时期以荐举功劳制取代了世官制,取得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富国强兵的目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与社会秩序混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官权利,曹丕实行依据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利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期为世家大族所控制。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最终被科举制所取代。
综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更迭过程看出选官制度各有其优点,但随时代发展弊端显现,需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