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第一单元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国家后,第二单元开始引导学生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舞台。面对当代国际政治方面的多极化趋势、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本框将带领学生认识我国的选择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框内容线索清晰、基础知识容易梳理,但是宏观抽象、理论性强,需要关注提升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的形成。
2.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认识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4.了解我国大国外交的重大举措。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科学精神: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法治意识:我国遵循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公共参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亲旨、基本目标和基石;习近平外交思想
【教学难点】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内容;习近平外交恩想的核心理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外交风云》
思考:你知道我们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坚持什么样的政策吗?我国外交政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总议题:从77届联大会演讲看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议题一:从中国最红“红线”不可逾越中看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议题二: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贡献者续写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第一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议题一:从中国最红“红线”不可逾越中看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事关台湾问题!王毅在联合国作出重量级表态》并阅读材料
随着中美关系“自由落体”式跌落,两国共存的底线不再是增加互信,而是避免似乎越来越有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自特朗普执政开始,(中美之间) “一报还一报”式的恶性循环呈螺旋上升趋势。今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的警告窜访台湾,将事态推向高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反应是在台湾周边的六个区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军事演习,事实上把台湾岛封锁了三天。如何避免一场双方都不想看到的冲突?很简单:让中国相信,两岸和平统一仍有可能。这意味着台湾当局重新回到“一个中国”原则,而美国亦重拾其声称一直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美确保相互共存而不是相互摧毁的底线 从中看出我国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①从两国的基本立场看,美国一些人把中美关系定义为“非敌非友”,中国则认为两国关系是“合作与斗争共存”,这些定位恰恰表明中美关系(其中包括两军关系)的复杂性,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双方都没有明确的敌对指向,不希望全面对抗。
②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士完整。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1)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3)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4)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注意区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4)基本准则和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第二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议题二: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贡献者续写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习近平外交思想》并阅读材料《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彰显中国担当》
2022年,对世界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头。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彻底战胜,乌克兰危机又接踵而来,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
今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怎么办?
中国在世界变局中穿云破雾,在困难挑战中砥砺前行,同各方加强团结、携手并进,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世界开辟光明和美好未来。
“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
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发表演讲,再次传递出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区域和世界经济、同世界互利共赢的清晰信号。习近平主席以充满哲理的中国智慧,向世界阐释如何开辟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回应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盼。
在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合作不仅没有停滞,反而逆势前行,为全球经济寒冬注入暖流,成为沿线国家的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
在复杂动荡的世界,习近平主席的话给人以深刻启迪,指引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
议学问题:结合以上议学情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大国外交、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1、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史
2、习近平外交思想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外交政策的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习近平外交思想
⑴指导意义(作用):
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方向。
⑵核心理念及其作用:
这一理念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这一理念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⑶核心要义(主要内容):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格。
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1、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5、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6、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7、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8、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9、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0、坚持以对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⑷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
①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③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