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件+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件+视频)

资源简介

(共60张PPT)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二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导入新课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必要性
构建目标
构建措施
贡献领域
实践行动
基本内容
基本立场
宗旨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的外交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本目标
基本准则
形成
作用
核心理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习近平外交思想
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贯彻
落实
构建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
第五课框架
议题
02
从多国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之因中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01
从中国多年来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看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总议题: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0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议题一:从多国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之因中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议题一:从多国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之因中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学情境一
又有10个国家想要加入上合组织
2022年9月16日,上海合 作组织发表撒马尔罕宜言,伊朗将成为上合组织第九个成员国。上合组织是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合作组织,其创造性地提出并践行“上海精神”,即成员国不分大小、协商一致,各国都有一票否决权,在数十个多层次、多领域的会晤协商机制中,确立了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谋发展的国家关系模式。随着不断“扩容”,上合组织版图扩大,格局更大,参与议题范围更广,合作领域也逐渐从最初的安全问题扩展到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
议学情境一
上合组织倍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申请加入
议学情境一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
入上合组织?并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现今,面对“变乱交织”的百年变局,面对不断膨胀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治理需要新方案,区域也需要更多稳定性。旨在促进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上合,大有可为,瞩目未来,上合组织必将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申请加入上合组织。
议学提示
(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上合组织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确立了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谋发展的国家关系模式,旨在促进地区稳定和发展,加入上合组织,能够促进本国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发展,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争先加入上合组织。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地球村
战乱
贫困
贸易保护
地球环境恶化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政治)
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安全)
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经济)
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文化)
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
对话解决争端
以协商化解分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重要性)
而不是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特有的价值追求
02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议题二:从中国多年来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看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探究与分享
“上海合作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重要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战略研究所顾问舍拉迪尔 巴克特古洛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上合组织正在落实现有合作项目并推出新的合作计划,将继续推动有关国家开展各领域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上海精神’是引领上合组织健康发展、实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巴克特古洛夫表示,上合组织成员国坚定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实现互利共赢。“上海精神”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上合组织前进的方向。
议学情境一
中国为上合组织蓬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维护地区安全,推动实现地区繁荣,有效促进人文交流,为上合组织蓬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方案与行动得到上合组织国家的广泛认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务实合作相得益彰,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增进人民福祉。”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普惠包容,推动发展合作。要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他还指出,要坚持推进扩员进程,完善组织机制建设。壮大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有生力量。
习近平说,坚持多边主义,就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零和博弈和集团政治。
议学情境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在上合组织峰会上呼吁地区国家“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将就丰富议题展开探讨,涉及安全、金融、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此外,各方还将重点讨论气候变化、供应链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新挑战。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和平、互信与合作是世界各国实现繁荣发展的前提。”巴克特古洛夫认为,中国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支持者,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有利于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议学情境一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我国在哪些方面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谈谈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国际和平事业
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
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WTO所管理的体制。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多边经济体系中三大国际机构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3)重点展示“四种形象”:
①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
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历史底蕴深厚
文化多样和谐
民族多元一体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3)重点展示“四种形象”:
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
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3)重点展示“四种形象”:
③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3)重点展示“四种形象”:
④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社会主义大国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就全球治理来讲:我们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就经济全球化而言:提出了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方向;
(4)就国际关系来说:我们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外交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5)就全球安全来看:我们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6)在推进国际合作方面: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付诸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7)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突破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贯彻落实
本框小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目标
构建意义
构建措施
贡献领域
实际行动
必要性
1.(2023上·河北石家庄·高二校联考期中)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框架,标志着数字经济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不仅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践行者、有力引领者。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利于( )
①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外资企业健康发展
②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③清理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彰显中国对世界和平建设的作用
④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让数字文明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材料未涉及优化外商投资环境,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中国不仅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践行者、有力引领者。这是因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让数字文明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②④正确。
③:我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是为了彰显中国对世界和平建设的作用,③排除。
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2.(2023上·山东青岛·高二统考期中)中国与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建设启动10年以来,已从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画卷:走廊建设帮助巴基斯坦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改变了巴基斯坦严重电力短缺的局面;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打造了连接中国内陆西部地区和巴基斯坦深水港瓜达尔港的贸易路线,为中巴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 )
①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推动协同联动发展
②推动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维护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③拓展了中巴两国合作领域,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④意在将中方“走出去”和巴方“引进来”有机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③: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推动协同联动发展,拓展了中巴两国合作领域,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①③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促进了中巴两国的经济发展,未涉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②排除。
④: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意在促进中巴两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是将中方“走出去”和巴方“引进来”有机结合,④排除。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3.(2023上·山东聊城·高二统考期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英国媒体合作拍摄的纪录片《伟大诗人杜甫》在英国历史学家追寻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生平足迹的过程中娓娓道来,并将杜甫与西方观众所熟悉的莎士比亚、但丁进行比较,深受外国观众喜爱。这说明( )
①独具特色的中国唐宋文化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认同
②文化越具有民族性越具有世界性,优秀文化是世界的瑰宝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增进文化互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C
【详解】②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英国媒体合作拍摄的纪录片《伟大诗人杜甫》在英国历史学家追寻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生平足迹的过程中娓娓道来,并将杜甫与西方观众所熟悉的莎士比亚、但丁进行比较,深受外国观众喜爱。这说明文化越具有民族性越具有世界性,优秀文化是世界的瑰宝,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增进文化互信,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应认同本民族文化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错误。
③:材料强调文化交流,增进文化互信,未涉及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排除③。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4.(2023上·湖北黄冈·高三校考期中)当今世界,任何单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脱钩、断供、极限施压的行径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搞“小圈子”、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立对抗也都是根本行不通的。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各国都应( )
①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②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③坚持真正的双边主义,本着和平友好的宗旨妥善处理紧张的双边关系
④摒弃冷战思维,不搞双重标准,不对大国妥协,不搞集团和阵营对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A
【详解】①②: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各国都应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①②符合题意。
③:应该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而不是“双边主义”,③错误。
④:广义的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并不是各国信奉的,也就不存在各国摒弃冷战思维的问题。同时某些国家搞双重标准,而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搞双重标准,因此,也谈不上各国应不搞双重标准的问题,④错误。
故本题选A。
课堂练习
5.(2023上·山东临沂·高三统考期中)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指出,“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共建“一带一路”( )
①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推动全球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自觉站在世界人民的共同立场上,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价值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A
【详解】①②: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①②说法正确。
③: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错误。
④:“一带一路”还没有被世界各国认同和接受,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课堂练习
6.(2023上·山东聊城·高二统考期中)长期以来,对抗思维、安全困境、零和博弈构成了中东地区根深蒂固的战略文化,严重制约了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3月10日,断交达七年之久的沙特和伊朗在中国斡旋下达成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等。中国斡旋沙伊和解( )
①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树立典范
②改变了以对抗为特征的地区政治格局
③提升了中国在中东事务的影响力
④根源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建设性作用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③:沙特和伊朗在中国斡旋下达成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等。中国斡旋沙伊和解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树立典范;同时提升了中国在中东事务的影响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成功斡旋沙伊和解,正在改变长期以冲突对抗为特征的地区政治格局,不是已经改变,②说法错误。
④:中国斡旋沙伊和解,中国在中东地区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但不是两国和解的根源,根源在于两国和解符合两国的利益,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7.(2023上·甘肃兰州·高三校考期中)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并明确了改善关系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而结束了长达7年的敌对状态和几十年的政治对立。对于促成这次“世纪和解”,中国所发挥的作用包括( )
①中国秉持“和为贵”原则,推动沙伊走向和谈、和解、合作
②中国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真诚希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加深,谈判和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④在斡旋中,中国始终保持平衡中立的姿态,实现沙伊两国利益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A
【详解】①②:对于促成这次“世纪和解”,中国秉持“和为贵”原则,推动沙伊走向和谈、和解、合作,中国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真诚希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①②符合题意。
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加深,谈判和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不是中国发挥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④: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沙伊两国利益一致”说法错误,可以说沙特、伊朗存在共同利益,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课堂练习
8.(2023上·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8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南非并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共创中非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习主席指出,中非双方要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共同维护和平安全的全球环境、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习主席的讲话( )
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②彰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
③作为“路线图”指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将指引中非合作,助力创造中非美好的未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习主席的讲话没有体现总体布局,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中非双方要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共同维护和平安全的全球环境、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彰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将指引中非合作,助力创造中非美好的未来,②④符合题意。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是“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材料没有涉及“十四个坚持”,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9.(2023上·福建龙岩·高三校联考期中)“国际湿地城市”是由《湿地公约》认证的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我国自1992年加入公约以来,通过推进湿地立法、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措施,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截至2022年11月,中国共有13个城市获得《湿地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数量居全球第一。这说明( )
①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
②湿地立法是我国取得城市湿地保护成就的关键环节
③加紧保护城市湿地生态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④提升环保意识是取得城市湿地保护成绩的重要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中国有13个城市获得《湿地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数量居全球第一,体现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①正确。
②:湿地立法推动我国取得城市湿地保护的成就,但并非我国取得城市湿地保护成就的关键环节,②错误。
③:加紧保护城市湿地生态还没有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是多数国家的共识,③错误。
④:我国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说明提升环保意识是取得城市湿地保护成绩的重要前提,④正确。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10.(2023下·天津和平·高二统考期末)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面对全球形势急剧变化,美西方国家从“一带一路”倡议的看客变成了竞争者,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一些国际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其中包括美国的“蓝点网络”计划、“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以及欧洲的“全球门户计划”等。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基本形式
③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④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摒弃零和思维,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①排除。
②④:面对全球形势急剧变化,美西方加紧搞“小圈子”,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一些国际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既表明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基本形式,也显示出美国优先、美国利益至上的理念,这是逆时代潮流的做法,说明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摒弃零和思维,促进共同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表明美西方加紧搞“小圈子”,未涉及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③排除。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11.(2023上·内蒙古赤峰·高三统考阶段练习)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积极与各方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正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绿色福祉,让绿色切实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上述事实表明( )
①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已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维护各国利益
②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维护全球绿色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③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④中国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①说法正确,但“已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维护各国利益”说法错误,排除。
②: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维护全球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能夸大为“主导”作用,②错误。
③:10年来,中国积极与各方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说明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③符合题意。
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绿色福祉,让绿色切实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说明中国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12.(2024·吉林长春·统考一模)“一带一路”是2023年两会期间外媒记者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记者萨伍德.费萨尔说:“‘一带一路’倡议欢迎所有国家都参与,向各国都敞开怀抱。”塞尔维亚《新闻晚报》记者焦尔杰·萨莫伊洛维奇说:“我的国家从‘一带一路’倡议中收获很多,尤其在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等领域。它使我因更进一步和外界联通,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民众之间的文化和思想交流。”外媒记者的表达传递的信息有( )
①中国敞开胸襟,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方向
③“一带一路”创造了发展机遇,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良好环境
④“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造福了沿线国家和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落实,带动了参与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参与国与世界的联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表明中国敞开胸襟,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造福了沿线国家和人民,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④正确。
②: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引领方向”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为参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不是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13.(2023下·广东梅州·高二统考竞赛)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峰会上签署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协议,为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力,也将对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 )
①表明多边主义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②有利于推动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说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④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扩大了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多边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不是“各国共识”,①错误。
②④:峰会上签署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协议,为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力,也将对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增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彼此间的交流,扩大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同利益,有利于推动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与中亚五国有共同利益,但在根本利益上是不一致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14.(2023上·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生动实践,展现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和贡献。下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为各领域国际合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②为解决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③促成所有国家凝聚共识共行天下大道
④各国人民同心守护家园共享美好未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为各领域国际合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各国人民同心守护家园共享美好未来,①④符合题意。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能提供具体方法,②表述错误。
③: 所有国家凝聚共识共行天下大道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客观实际,③错误。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