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时政热点】
5月31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历史与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道路,是前景光明、繁荣兴盛的道路,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才能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
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高考考情统计】
23年山东卷 内容 中特 经社 政法 哲学 文化 国际 法律 逻辑 小计
选择题 3 9 6 6 3 6 6 6 45
主观题 5 6 7 8 7 5 11 6 55
总分 8 15 13 14 10 11 17 12 100
必修分值:60分 选必分值:40分
课本 高考真题 涉及考点 预测
第一课 2022·山东卷 2023·浙江卷 2022·浙江卷 2023·湖南卷 2022·海南卷 2022·辽宁卷 2023·新课标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第二课 2023·浙江卷 2022·北京卷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第三课 2023·湖北卷 改革开放
第四课 2023·广东卷 2023·山东卷 2023·新课标 2022·海南卷 2022·山东卷 新时代/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课程标准解读】
高考评价体系+课标要求 必备知识 
四层:考什么? 2.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1个性质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1个“功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功绩
1个“意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个历史必然性: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个“探索”:近代民族复兴的探索;社会主义探索。
2个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个“步骤”: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2个“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八大路线
四翼:怎么考? 本课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在复习备考中,应梳理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复习备考中应利用党的二十大、党史学习、四史教育等社会热点话题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等。
【知识结构】
鸦片战争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进行时期
1956
1949
1919
1840
第一目
悲怆的历程——近
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目
胜利的征程——新
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目
最深刻最伟大的
社会变革
第二目
在艰辛探索中
前进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复兴之路上的尝试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救亡图存必须另辟新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新中国诞生
彻底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指引下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确立
在毛泽东思想和党
的八大正确指引下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并取得辉煌成就
【议学探究】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的艰难历程
各种尝试的结果——失败告终
结合情境及所学知识分析:(1)为什么各种尝试会以失败告终?
(2)对比旧民主主义革命,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3)并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及“新”在哪儿?
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探索过程 进行了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历史结论★ 外因
内因
【考点精讲】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提和基础)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目的和动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不允许走: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①不愿走: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没能力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拓展延伸】
半殖民地 半封建
相对于 完全殖民地 完全的封建社会
看角度 从政治地位看 从社会经济结构看
形式上 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 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
实质上 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必要前提
最终目的
半殖民地 中外民族矛盾 推翻帝国主义 争取民族独立
半封建 阶级矛盾 推翻封建主义 争取人民解放
【拓展延伸】
1949
1919
1840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精讲】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思想准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开端
领导力量
革命道路
四个阶段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三大法宝
革命性质
胜利标志
理论成果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两个基本武器?英勇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意义★)
毛泽东思想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知识拓展】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与辛亥革命区分)
①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必修三)
开端——五四运动(1919年)
1.特点:
2.意义: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
【意义】
【知识拓展】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革命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革命深度、广度 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没解决 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土地问题
革命结果 有胜利的一面,但革命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革命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世界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 革命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 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考点精讲】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新在哪里?)
领导权新 革命前途新 革命范畴新
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注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来说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因此,这个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考点精讲】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意义
贡献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全党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辞旧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娄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书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结束过去)教材P24
迎新 为实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成就未来)
世界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改变世界)

(2023·北京·高考真题)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 )
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
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
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精练】
C
【归纳提升】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
(1)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的主心骨。
(2)思想武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
(3)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4)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精神动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考点精讲】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理论结晶——毛泽东思想
(注意教材有变动)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正确方向。(新教材P25第一段 变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新教材29 增加部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教材29 增加部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中国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制度
创立后
马克思列宁主义
基本原理
中国实际
五四运动后
第一次结合:
第二次结合:
毛泽东思想
重要意义——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注意: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能认为是一个人。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是在党的七大(1945)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
【考点精讲】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民主革命(1840-1949)
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
1949
新中国成立
1840
1919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精讲】
考点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总路线总任务★ 内容
实质
意义
改造胜利的 意义 ★
时间 1949年---1956年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极大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上),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政治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④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社会主义力量,对世界和平产生积极影响;
⑤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议一议: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拓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 VS 社会主义革命
比较 新民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区别 社会背景 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革命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根本任务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联系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3.(2023·浙江高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精练】
D
【考点精讲】
考点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时间 1956年---1979年
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探索方法
中共八大★ 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重要贡献 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根本任务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时期)
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决定
服务
5.(2023广东1)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一探索历程可见( )
①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②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
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其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例精练】
A
【考点精讲】
考点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成就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评价★ 一个飞跃
一个理论
一个肯定
一个结论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1949-197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教材新增)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考点精讲】
考点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
1、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两次结合。
(1)第一次结合是在民主革命时期(主要)。
(2)第二次结合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八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能力提升】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证实
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
近代社会悲怆历程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取得巨大成就(农业、工业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国际地位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会主义制度确立
证实
证 实
主心骨
影 响
地 位
中国共产党诞生
结束双半社会,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历史逻辑
【能力提升】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和发展壮大
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勾结,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社会主义是正确之路、必由之路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不能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符合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理论逻辑
【考点精讲】
社会进程 标志性事件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鸦片战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3.中国结束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 辛亥革命
4.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
5.实现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伟大飞跃,根本上改变社会发展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社会变革 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7.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8.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伟大飞跃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标志性事件汇总
知识·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基本国情: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探索过程→历史结论: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949-1956)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956-1978)
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历史必然性
中共八大:最重要贡献、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和曲折
正确评价
思想准备: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开端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主心骨)
革命道路、革命征程、三大法宝、革命性质、革命特点
中国革命两步骤: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标志:三大改造胜利
意义
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个飞跃: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
一个理论:毛泽东思想
一个肯定: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增强及时回顾意识 提高复习巩固效率
课后:1.完成课后巩固训练
2.回扣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