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心学大师王阳明》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心学大师王阳明》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心学大师王阳明》教学设计
课题 心学大师王阳明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六上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并认识王阳明,明白王阳明著名的学术理论,知晓“心学集大成者”、“全能大儒”所指的人就是王阳明。2、学习王阳明的传奇人生故事,了解他的生平经历,认真学习本课内容,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3、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初步认识“阳明讲学”,并逐步理解和加深对王阳明的教育主张、学术理论和历史影响等的认识。4、通过课堂分享王阳明心学语录、讨论王阳明的学术理论在我国治理实践中的体现等活动来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学习王阳明生平经历和学术理论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教学难点 1、完成课堂练习2、认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0课《心学大师王阳明》1.板书课题。2.视频导入3.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观看视频,思考、从新知引入中获取信息。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内容的初步认识。
讲授新课 一、链接“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幼名云,5岁时改名守仁,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二、新知讲解全能大儒王阳明博学多才,文韬武略,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的心学思想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清代名士王世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是“明第一流人物”。链接《传习录》是王阳明的语录体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特别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万物一体” 等思想理论,是儒家思想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传奇人生王阳明出身于书香门第。28岁时,他考中进士后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1506年,因得罪宦臣刘瑾,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当了一个没品级的驿丞。王阳明栖身在龙冈山的一个山洞内。他日夜端居默坐,寻找精神寄托,终于大彻大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也是他心学思想的开端。此后,王阳明开办书院,开创了贵州的讲学之风。1516年后,王阳明辗转江西、福建等地,一面从政,一面兴办学校和书院、讲授心学。他虽然是文臣,但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不仅剿平了边境多年的扰民顽寇,还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1522年至1527年,王阳明辞官回乡讲学,创立了“姚江学派”。1529年,在平定广西思田之乱后,王阳明在返回途中病逝。阳明讲学王阳明一生都在讲学,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王阳明的遗迹,如贵州王阳明祠、余姚王阳明故居、绍兴王阳明墓、江西白鹿洞书院等。王阳明遗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是对他一生的概括,也是对世人的教诲。他不畏强权,正风除弊,为民请命,践行着“知行合一”,为后世典范。链接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将知识与行为融为一体,不断实践和体验所学的知识,从而使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能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现。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心即理在阳明心学中,心被视为人的本质,是一切智慧和道德的源泉。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认为人的心灵中已经包含了一切真理,只要发掘心中的真理,就能够理解自我、他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通过感知外界物体来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质,这种方法被称为“格物致知”。他认为,人的感觉和理性应该同时使用,通过感知外在世界的物体来了解自己的内在和本质,从而达到对世界的更深刻的认识。致良知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致良知”。良知是人天生的道德本能,只要人们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的良知,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致良知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清醒、自觉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心外无物阳明心学认为,人的内心和外界是相互关联的,心和外在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的思想,即内心的感觉和外界的物体是一体的没有心就没有物。这种思想强调了内心的自主性和主观性,强调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掌控。三、活动实施1、读一读下面这些王阳明的心学语录,感受王阳明的思想。1.谦虚其心,宏大其量。【释义】内心要谦虚、不自满,胸怀要宽宏大度能够容人。2.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释义】做学问的根本在于立志,志向一旦树立,做学问的功夫已经成功一半了。3.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释义】种植树木的人一定要重视培育树木的根系,修养品德的人一定要重视培养自己的心性。2、搜集更多王阳明的心学语录,和同学交流分享。4.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释义】真知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不实践就不能称为真知。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释义】人都会犯错,因为犯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改过。6.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释义】没有明确的志向,人生便难以有所成就。3、说一说王阳明的学术理论在我国治理实践中的体现。道德自律与官员素养王阳明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官员的道德水平。在现代治理中,重视官员的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倡导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理念,体现了王阳明的思想。知行合一的实践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现代治理中,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服务于民众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责任,这与现代治理中强调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相契合。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倾听民意,关注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对人民的尊重和关怀。反思与自我纠错王阳明提倡反思和自我修正,这在现代治理中也非常重要。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以提高治理效果。四、知识拓展1、何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中国宋明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由程颢、程洵(程氏兄弟)和朱熹等人发展。程朱理学强调“理”的存在,认为宇宙间存在一种普遍的理(即道理、原则),人们应通过学习和修身来认识和遵循这个理。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包括:1.理的存在:认为理是万物的本质和规律。2.格物致知:通过对事物的研究和观察,达到对理的理解。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社会和国家和谐的基础。2、何为“陆王心学”?陆王心学是指陆九渊和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流派,强调“心”的作用和“良知”的重要性。与程朱理学不同,陆王心学更注重内心的体验和直观的认识。陆王心学在明清时期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士人阶层中广泛传播。其主要观点包括:1.心即理:认为心中自有理,强调内心的主观体验。2.致良知:提倡通过内心的良知来判断是非,强调道德自觉。3.知行合一: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3、观看视频 学习链接知识。从故事中了解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分别认识王阳明的主要学术理论。进行活动实施。完成问题思考并回答。学习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王阳明的多重身份和简介。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一一学习王阳明的主要理论并进行简要阐释,帮助加深学生对王阳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感受王阳明的心学语录,并分享个人见解感受,提示课堂互动性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问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和学以致用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介绍王阳明的生平简介,包括代表作、教育主张、历史影响等。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心学大师王阳明1、学习新知引入2、学习王阳明生平和学生理论3、完成分享交流活动4、完成课堂练习5、认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课后观看纪录片《王阳明》,进一步了解王阳明并写下你的新收获。你觉得王阳明的学术理论为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