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案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1.通过史料探究,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体会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精神。
2.把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3.掌握国民革命运动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理清时空线索,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知识点一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说明“弱国无外交”,强权战胜公理
(2)过程
①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中心在北京,以学生为主力,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反帝爱国
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广泛的群众基础
(3)成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
①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5)意义
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后。
(2)中心:北京与上海。
(3)表现
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1920年3月,李大钊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③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3.南陈(陈独秀)北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
4.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相互促进。(√)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阅读下列漫画信息,为什么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对于这一事件中国人的反应是什么?
提示 原因: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反应:愤怒不已,引发了五四运动。
1919年5月5日,上海《新申报》为五四运动爆发印发的“号外”。(摘自教材P120)这份报刊有何历史研究价值。
提示 对研究五四运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观察漫画,其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特点?
提示 五四运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3)外部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
(4)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8月,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北京建立了共产党小组。
2.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红船精神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名代表,还有共产国际代表。
(4)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③党的领导机构:选举产生,陈独秀任书记。
3.意义
(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2)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3)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4)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正确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
2.中共一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共二大提出的党的最低纲领,符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也是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董必武在其诗中写道:“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南湖泛舟”指的是什么事件?
提示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闭幕。“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摘自教材P122)什么是“红船精神”?
提示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摘自教材P122)这一个纲领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
提示 不符合实际。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政权,此时的资产阶级还是一个革命的阶级。
知识点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革命力量弱小,需要各革命阶级联合
②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2)形成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①时间:1924年1月。
②内容: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意义: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2.国民革命
(1)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2)进展: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
  区别于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即北洋军阀政府
(3)高潮: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2)标志
(3)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1.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
4.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5.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既要消除国内的军阀统治,又要废除外国人的特权的双重斗争。”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提示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主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任务1 史料实证——五四运动的爆发
  史料 五四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1912—1919年,北洋政府的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五四运动前,民主科学推动着人们思想不断更新。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震撼①,也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1919年5月,外交交涉的失败②直接推动了五四风雷的到来。……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孔雀《五四运动爆发原因新论》
① 指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
② 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提示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任务2 历史解释——五四运动的特征
  史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以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俄顷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报告上海罢市罢工
金融危急函(1919年6月)
史料二
思考 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
提示 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任务3 家国情怀——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史料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①”,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②”。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① 形成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② 他们开始走同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思考 史料反映五四运动有何深远影响?
提示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思想和阶级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全面认识五四爱国运动
(1)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等阶层联合斗争,体现了全民族的力量,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
(2)彻底性: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成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3)爱国性: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4)觉醒性: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5)转折性: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2.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既是一次爱国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阶级上的准备。
(3)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与以往的任何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样,都具有爱国的一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主题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任务1 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史料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
——王桧林等《中国现代史(1919—1949)》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外部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任务2 史料实证——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史料一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①,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②,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史料二 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③。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①② 党的奋斗目标一开始就是要以革命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立了党的属性
③ 从实际出发,提出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思考 结合史料,简析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方向和进程的。
提示 一开始就明确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但对国情认识仍不科学;中共二大制定了当时的民主革命纲领,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初步设定了革命分两步走的历程。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1)新的革命领导核心:革命性最强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能够制定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
(3)新的群众基础:①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能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
(4)新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使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5)新的革命成就: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②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并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主题三 前所未有的“人民大动员”——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任务1 历史解释——中共对国民党政策的调整
  史料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上述转变的原因。
提示 变化:由推翻资产阶级到决定党内合作。原因: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够强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任务2 史料实证——国民革命的特点
  史料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以往的探索救国道路相比,国民革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 国民革命前的革命参与者多为某一阶层,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国民革命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包括进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任务3 时空观念——国民革命的功绩
  史料 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
提示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广大群众受到了革命的洗礼。
1.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
(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所以又称“国民革命”。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5)活动区域:主要在南方,北伐从广东誓师,历经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苏等地,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也主要以南方省份为主。
2.国民革命的功绩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1.(2021年7月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9)1919年5月,北京大学等高校学生代表集中在北大会堂,听取著名爱国记者邵飘萍关于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交涉失败的情况分析。这直接推动了(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兴起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排除。
2.(2020年7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17)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代表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进行游行示威。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这说明五四运动的核心主题是(  )
A.民主 B.自由
C.爱国 D.富强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其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的内容,结合“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信息可得出,其强调的是爱国主义精神,C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3.(2021年1月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14)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有一句歌词是“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以大历史观对“揭开新篇”所作的理性阐释,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B.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C.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D.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 D
解析 材料信息“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是对中共一大的描述,其中“揭开新篇”指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正确;A是五四运动的意义,排除;B是遵义会议的影响,排除;C不符合材料中“新篇章”的内涵,排除。
4.(2021年12月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1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
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B.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C.组织工人运动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答案 B
5.(2021年7月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1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  )
A.通过了中共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B.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C.广州国民政府宣告成立
D.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B项正确;通过了中共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1923年的中共三大,排除A项;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宣告成立,排除C项;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D项。
6.(2021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7)下图所示革命歌曲,它的诞生和传唱有利于推动(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土地革命的兴起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可知,这首革命歌曲创作于国民革命时期,它鼓舞了士气,动员了民众,有利于推动北伐的胜利进军,所以A正确;这首革命歌曲创作于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发展”都与材料内容不符,B、C、D三项错误,排除。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 答题要语
1.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开展起来。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课时演练
题组1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2022·浙江宁波高一期末)《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宣言表明(  )
A.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的罢课
B.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C.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革命运动
D.工人阶级给北洋政府以强大压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推动着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巨大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故选D项;材料未强调五四运动各地学生纷纷响应罢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的地点,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工人、学生和商人,无法说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革命运动,排除C项。
2.(2022·山东省百校大联考高一检测)1919年6月7日,北京总商会的呈文中有警告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气兴奋,诚未可遏塞而致溃决。”随后,直系军阀吴佩孚致电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如必谓民气可抑,众口可缄,窃恐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大狱之兴,定招大乱。”这些主张(  )
A.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
B.要求政府对“三罢”斗争让步
C.源于罢课学生遭到政府缉捕
D.揭示了五四运动的里程碑作用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所述的时间点是“1919年6月7日”,即五四运动后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该时期,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斗争形式也由“罢课”转变为“罢工、罢课、罢市”,根据题干中“北京总商会的呈文”内容可知,该运动处于“民气兴奋”时期,不宜“遏塞”,恐出现“溃决”现象,说明北京总商会主张顺应五四运动的发展形势,连吴佩孚也认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如果采取逮捕的方法,势必会出现“大乱”局面,通过以上史实可知,这些主张要求北洋政府对上海的“三罢”斗争让步,以免出现“溃决”现象和“大乱”局面,故选B项。
3.(2022·安徽定远高一期中)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旨
C.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 D
解析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道路的开辟题干未体现,排除A;新文化运动的主旨就是解放思想,题干不能体现,排除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五四运动无关,排除C;依据题干“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和所学可知,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时期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近代中国提供了救亡图存的新的途径,故D符合题意。
4.(2022·浙江镇海中学高一期末)下表所示为五四运动后部分知识分子的活动事迹。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时间 人物 地区 事迹
1920年3月 俞秀松 上海 在厚生铁厂做工,观察工人状况和心理
1920年5月 邓中夏 北京 在南口铁路工人中工作,与工人同住、同吃
1920年8月 李大钊 北京 发起五团体会议,喊出“到民间去”的口号
1920年12月 毛泽东 长沙 到工人聚集的地方与他们接近,喝茶、谈心、交朋友
A.奠定了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促进了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的结合
答案 D
解析 毛泽东等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与工人群众的关系日益密切,说明五四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的结合,故选D项;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排除A项;早在清末民初,马克思主义就已传入中国,只是并未引起大的影响,排除B项;C项是五四运动的意义,与知识分子的活动无关,排除。
题组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2022·浙江温州高一期末)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的发源地是(  )
A.上海 B.嘉兴
C.井冈山 D.瑞金
答案 B
解析 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的,嘉兴成为红船精神的发源地,故答案为B项;中共一大开始是在上海召开,上海是中共的诞生地,但不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排除A项;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排除C项;瑞金是红色中国的首都,但不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排除D项。
6.(2022·山东泰安高一期末)陈独秀认为,中共“一大”时,没有纲领,也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D.确定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可知,中共二大确立的最低革命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A项;“一大”就已经参加共产国际,排除B项;“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排除C项;中共“一大”确定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排除D项。
7.(2022·安徽定远高一期中)1921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中共二大主张消除内乱,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提出以“平民政权”取代“军阀政权”的政治构想。这表明(  )
A.革命纲领逐步契合现实国情
B.中共逐渐成为革命领导核心
C.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D.理论创新成为党内主要工作
答案 A
题组3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8.(2021·湖南永州高一期末)1924年1月,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  )
A.意味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答案 B
解析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故选B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排除A项;1926年国共两党北伐,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C项;“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于1935年的遵义会议,排除D项。
9.(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评述正确的是(  )
A.斗争目标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成功实现了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北伐军进军路线”“国民政府所在地”可知,地图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北伐打败了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选B项;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1926年北伐开始,北伐的斗争目标是北洋军阀,排除A项;1934—1936年的长征成功实现了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排除C项;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D项。
10.(2022·福建南平高一期末)1926年,共产国际的穆辛在《关于中共在广州的任务的提纲》中指示:“决不允许突出共产党人,让共产党人占据太重要的职位,试图取代最高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指示(  )
A.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
C.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D.导致了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答案 D
解析 材料“决不允许突出共产党人,让共产党人占据太重要的职位,试图取代最高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体现的是共产国际指示共产党不能占据国民党内的重要职务,这样意味着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故选D。
11.(2022·山东德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919年5月4日)
材料二
五四时期的传单
材料三 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比较三组材料,分别说明其在研究五四运动中的史料价值。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
答案 (1)材料一是文献史料,对于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运动早期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材料二是实物史料,是直接反映五四运动中民众诉求的一手史料,可以与材料一相互印证。材料三是文献史料,对于评价五四运动具有参考价值,强调了其在民主革命发展中的地位。
(2)地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