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学习目标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四个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概括归纳新中国初期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践,分析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地位和性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二、学习过程【自学测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有哪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2)主要内容:①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②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10月1日(2)主要内容①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②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与历史意义?(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2)历史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②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3.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国内、国际环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历史背景:(1)国内: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2)国际: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重要措施: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2)概况①1950年夏,②到1952年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3)意义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粮食产量大幅提高。②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稳定物价(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②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巩固人民政权。(2)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3)影响①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②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③到1952年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抗美援朝(1)背景: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2)概况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3)结果: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4.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有哪些表现?成就如何?外交方针(1)新中国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2)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3)参加日内瓦会议①参加:1954年4 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次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②成果: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2)确认:1954年6月,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3)参加亚非会议①参加:1955 年4 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②成果:③影响: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推动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等国建交及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5.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如何提出和实践的?提出: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1)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践:(1)“一五”计划建设: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6.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法制、思想建设有何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颁布: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性质及原则: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政治制度体系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和地位(1)作用: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地位: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合作探究】1.探究一 中华人民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材料1 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宣告二十多年来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历史、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几千年来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统治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同时,它把中国的历史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选集》第4卷问题:中华人民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2.【探究与拓展】 史料见课件问题:结合史料,理解:剿匪镇反、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是整套的政策和策略。①将剿匪镇反、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等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事件有机结合,全面巩固人民政权,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条件。②镇反运动,巩固了社会治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抗美援朝提供了稳定的国内环境。③土地改革提高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④稳定物价,物资自由流动,为抗美援朝提供了物资流通的便利。三、本节精练1.(2022河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观看苏联电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据统计,1949—1959年国内放映的苏联电影达750多部,如《列宁在十月》《科学院士帕夫洛甫》《普希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观众约19亿人次。这一现象说明A.“一边倒”方针推动中苏全面交流 B.国家重视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C.“双百”方针的贯彻丰富人民生活 D.“一五”计划促进了文化事业繁荣2.(2021湖北)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A.“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2022广东)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4.(2022浙江)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5.(2022海南)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C.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D.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6.(2022北京)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A.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B.标志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形成C.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思想基础D.推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7.(2021山东)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8.(2021浙江)一次国际会议的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 言等七部分。公报声明:“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一种障碍。”这次会议是A.万隆会议 B.巴黎和会C.日内瓦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1.B 2.A 3.B 4.A 59.C 6.A 7.D 8.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