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时空观念】
【知识脉络】
【自主预习】
1. 漫画通常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
耐人寻味。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解读右图漫画,你从中能够获
得哪些有效信息?
2.阅读教材P10“史料阅读”:回答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3.阅读教材P11“史料阅读”:史料中“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和变法运动有何关系?
4.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5.阅读教材P13“思考点”: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
【课堂精练】
1.春秋时期,晋昭侯(大宗)与曲沃桓叔(小宗)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桓叔取胜,夺得晋国正统地位,史称“曲沃代晋”。这一事件反映了( )
A.禅让制得以延续 B.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C.宗法制遭到破坏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指出:“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开始丧失 B.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
C.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D.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
3.春秋时代的战争,强调“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师出有名”,事先要下战书,对方不同意也不能开战。这表明春秋时代( )
A.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B.战争一定程度受到礼的约束
C.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D.传统的政治秩序彻底被破坏
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期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则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这说明当时思想家们期望( )
A.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B.各家思想相互交融
C.国家治理统一有序 D.尊崇君主重建伦理
5.孔子的三千弟子是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家,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这主要得益于孔子的哪一项思想( )
A.为政以德 B.有教无类
C.仁政 D.尚贤
6.某学者在论及商鞅变法时指出:“变法的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的改革-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府组织和社会结构改变、风俗习惯改变。”下列文献史料,可以对其佐证的是( )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④“有事请殹(也),必以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孟子曾经论证:属于东夷之人的舜,属于西夷之人的周文王,二者出生地相隔千余里,生存年代相距千余年,但均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事功“得志行乎中国”。孟子的论证表明( )
A.人性本善 B.“华夏”比戎狄蛮夷先进
C.华夏认同的观念得到发展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8.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9.1896年,法国某考察团进入四川,留下了记载:“在彭山县进入了令人赞叹的成都平原——它遍地庄稼,人口稠密……繁荣富庶,令人难以置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人充分领悟、广泛使用的灌溉体系。”这一“灌溉体系”得益于( )
A.都江堰的修建 B.芍陂的兴建
C.郑国渠的兴修 D.灵渠的开凿
10.有学者说:“从政治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维护政权的工具;从经济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快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从文化层面来说,这属于一种文化的对抗与交流,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标志。”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的倾向 B.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会必然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君主的为政之要首先在于自身具有较高的德性修养,也就是为君要有君道,为父要有父道。对于治理国家,当政者应“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治理国家关键在于“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在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中,勤政既是臣下基本的政德操守,也是臣下应有的政治担当。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连续的政治组织方法:依据需要设置相关职位,责成各级官员任事,分清权责,尽量避免“言出法随”的现象。
——摘编自史庆春《从论语“问政”看孔子的德治思想》
【材料二】韩非认为,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能干的君臣一死,昔日的富强就会衰落;只有定下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他还认为,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明确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反复强调“治强生于法”“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据施觉怀《韩非评传》等整理
【材料三】商鞅将原有井田制,即土地归国家、诸侯宗氏所有,人民只是在井田上耕作,改为承认土地私有制。并且规定人民可以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由各人所占有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上,商鞅将全国乡邑合成三十一县,其管理人员都由中央任免,使君主能够直接掌握县的行政。他还通过一系列的利益激励,促使军人在战场上勇猛杀敌。
——摘编自赵燕霞李怡《商鞅变法与秦国崛起》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政治主张的核心及其具体内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关于“法”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产生的社会背景。
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