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一模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一模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11 月高三模拟考试
技术试题卷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 ( 共50分)
1.【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至2题:
“一脸通行”已成为智慧校园的标配,依托三维人脸识别技术、智能终端及管理平台,以人脸识别为核心,实现校园“一脸通行”场景全覆盖。学生在校通过刷脸即可完成就餐、考勤、视频通话、信息查阅等,学校管理平台实时呈现学生在校完整行为轨迹,家长可以用手机、电脑等终端了解学生在校状态。
1. 关于校园“一脸通行”中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视频通话时采集图像,需要经过数模转换
B. 学生行为数据经过数字化后,以十进制的方式存储
C. 为节省存储空间,将平台中的音频数据转换为 mp4格式
D. 学生行为数据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删除,这是由于信息具有时效性
【答案】D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编码)
A.视频通话时采集图像需要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存储,而不是数模转换,错误。
B.学生行为数据经过数字化后,一般以二进制的方式存储,而不是十进制,错误。C. MP4 是视频文件格式,不能用于存储音频数据,音频数据一般存储为 MP3、WAV 等音频格式,错误。D.学生行为数据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能不再具有实际价值,可以删除,正确。
2.【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2题】.
2. 为了提升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
A. 增加戴口罩等特殊情况的训练数据 B. 优化设备所在的网络环境和速度
C. 提升摄像头拍摄到的图片质量 D. 定期升级人脸识别的模型
【答案】B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人工智能)
A.增加戴口罩等特殊情况的训练数据,可以让人脸识别系统更好地适应特殊场景,可行。B.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主要取决于算法、训练数据和图像质量等因素,而不是网络环境和速度,该做法不可行。C.提升摄像头拍摄到的图片质量,人脸识别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图像信息,有助于提高识别准确率,可行。D.定升级人脸识别的模型,通过引入新的算法、优化参数等方式,可以不断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和准确率,可行。
3.【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至6题:
智慧校园融合电子班牌系统,学校各处室通过网页或APP端在班牌上发布通知。学生通过刷一校通卡片登录系统后在线办理请假,班主任批准后,家长手机APP会收到实时通知。
3. 下列该系统组成与功能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 该系统中的数据仅包含学生、教师数据 B. 该电子班牌管理软件是系统软件
C. 可利用学生请假数据来分析请假情况 D. 人脸识别的摄像头是输出设备
【答案】C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组成)
A该系统中的数据不仅包含学生、教师数据,还会有各处室发布的通知信息、请假数据等,错误。B.电子班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1 页 (共 10 页)
牌管理软件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校园管理功能而开发的应用软件,错误C.可以利用学生请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请假的频率、原因等情况,为学校管理提供参考,正确。D.人脸识别的摄像头是输入设备,错误。
4.【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4题】.
4. 下列关于该系统硬件与设计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服务器的存储器容量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B. 更换更好的处理器会提升系统性能
C. 该系统可以通过 RFID 读写器获取学生的信息
D. 班牌界面的友好性是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
【答案】A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技术)
A.服务器的存储器容量对系统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存储器容量过小,可能导致系统运行缓慢,不合理。B.更换更好的处理器可以提升系统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从而提升系统性能,合理。C. RFID(射频识别) 读写器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读取学生一校通卡片中的信息,该系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学生的信息,合理。D.班牌界面的友好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合理。
5.【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5题】.
5. 下列关于该系统中网络及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家长手机要与该系统处于同一局域网
B. 该系统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共享
C. 系统中的网络由传输介质和互联设备两部分组成
D. 电子班牌终端访问服务器需要网络协议
【答案】D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功能)
A.家长手机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系统的服务器,接收通知等信息,错误。
B.该系统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通信,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数据共享是网络的一个重要功能,但不是最基本的功能,错误。C.系统中的网络由计算机、传输介质、通信设备、 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等部分组成,而不是仅仅由传输介质和互联设备两部分组成,错误。D.电子班牌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要进行通信,必须遵循一定的网络协议,正确。
6.【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6题】.
6. 下列能提升该系统信息安全与保护的做法有 ( )
A. 对外开放学生考勤数据
B. 以明文方式保存用户的注册信息
C. 定期备份电子班牌系统的数据
D. 系统正常运行后,可以卸载杀毒软件
【答案】C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安全)
A.对外开放学生考勤数据会增加信息泄露的风险,不利于系统信息安全与保护,错误。B.以明文方式保存用户注册信息不安全,容易被非法获取和利用,错误。C.定期备份电子班牌系统的数据可以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恢复数据,正确。D.系统正常运行后也不能卸载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和防范病毒、恶意软件等威胁,错误。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2 页 (共 10 页)
7.【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7题】.
7. 某未经压缩的音频数据经过编码后, 前3个采样点的编码为“001101000101111001111111”, 若这段音频共有1000个采样点,则该音频的数据量接近于 ( )
A.512B B.1KB
C.2KB D.4KB
【答案】B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编码)
由前3个采样点的编码易得每个采样点量化位数为8位; 音频容量公式中的采样频率×时间=总采样点个数=1000个, 故该音频容量为1000×8/8/1024约为1KB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数字编码)
由题干可知一个采样点编码为8位,1000个采样点,数据量为8000b,换算下来约为 1KB。
8.【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8题】.
8. 某二叉树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第7题图b 所示,若输入二叉树如第7题图a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图后,输出的结果为( )
A. A BDECF
B. DBEACF
C. D E BAFC
D. ABCDEF
【答案】A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二叉树,流程图)
题中的流程图借助栈实现对树的前序遍历,因为输入 node为根节点,将node输出后开始遍历左子树,直至左子树遍历完成,通过出栈逐层完成右子树遍历; 该过程正好是按照前序遍历的顺序输出 node, 故答案选A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二叉树的遍历、流程图)
将数型结构带入流程图中可知,其一开始将根节点输出并入栈,接着是先寻找左子树的根节点,当其存在则将其输出并入栈,再接着寻找左子树的根节点,当其存在则将其再输出并入栈,一直到最左端,左子树无节点为止。此时回溯上一次的根节点寻找其是否存在右子树,若存在,则将其做为当下根节点输出并入栈。
由流程图描述可知,当前在做的是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因此其答案为A 选项。
9.【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9题】.
9. 一个栈初始为空,经入栈出栈操作后,栈又为空。若入栈的顺序为“A、B、C、D”,则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中,以“B”为开头的序列个数为( )
A.4 B.5 C.6 D.7
【答案】B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栈)
入栈顺序为 A,B,C,D,B第一个出栈,枚举所有可能如下:
B,A,C,D; B,A,D,C; B,C,A,D; B,C,D,A; B,D,C,A
共5种情况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3 页 (共 10 页)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栈的概念)
以B开头的序列个数有BACD、BADC、BCAD、BCDA、BDCA 五种。
10.【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10题】.
10. 定义如下函数:
def f(s):
if len(s)<=2:
return s
else:
return s[0]+s[-1]+f(s[1:-1])
执行 后,输出结果为( )
A.342561 B.162534 C.162543 D.342516
【答案】B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递归)
程序执行过程如下:
f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递归函数)
带入 f(“123456”)
结果为 “1”+” 6”+f(“2345”)
结果为 “2”+” 5”+f(“34”)
结果为 “34”
因此其结果为“162534”
11.【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11题】.
11. 有如下 Python 程序:
def re( arr):
i=0
for j in range(1, len( arr)):
if arr[j]!= arr[i]:
i+=1
arr[i]= arr[j]
return i+1
print( arr[: re( arr)])
有哪一组 arr经上述程序处理,输出结果仍然存在重复元素( )
A.[8,9,9,9,8,8] B.[3,3,3,5,5,7] C.[8,8,3,3,3,1] D.[2,2,8,8,6,6]
【答案】A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数组删除重复元素)
观察题中的代码,可以发现当重复元素连续出现时,j负责找到一个不重复的元素覆盖前面重复的元素,重复元素仅保留一个。但当重复元素不连续时,如选项A,代码就会在每一段重复元素部分都保留一个。例如选项A 执行结果为[8,9,8],就是分别对两段8元素都保留了一个。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4 页 (共 10 页)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字符串处理)
其对数组进行去重处理,当后一项和当前项不同,当前项向前移动一个,并将不同内容往前移动到当前位置。再去寻找当前项不同并后移,直到遍历到最后一项为止。
A 最终结果为[8,9,8] B 最终结果为[3,5,7] C最终结果为[8,3,1] D最终结果为[2,8,6]
12.【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12题】.
12. 有如下链表操作 Python 程序段:
import random
a=[[2,2],[4,4],[8,3],[3,-1],[5,0],[1,1]]
head=5
q= random. randint(0,5)
while head != q:
t= head
head=a[ head][1]
a[t][1]=a[q][1]
a[q][1]=t
#按链表顺序输出元素,代码略
执行上述程序后,下列输出结果不可能的是( )
A.145283 B.382541 C.825413 D.254813
【答案】D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链表)
分析代码功能,while循环每一轮,都将当前链表头节点插入到q节点后面,循环结束条件是( 故代码功能为将q节点前面的节点插入到q后面,且这部分链表与原链表是反向关系。
故可以进行如下枚举:
原链表为 1-4-5-2-8-3
1.若q节点对应的值为1, 则不发生改变, 结果为 1-4-5-2-8-3;
2.若q节点对应的值为4, 则不发生改变, 结果为4-1-5-2-8-3;
3.若q节点对应的值为5, 则不发生改变, 结果为5-4-1-2-8-3;
4.若q节点对应的值为2, 则不发生改变, 结果为2-5-4-1-8-3;
5.若q节点对应的值为8, 则不发生改变, 结果为8-2-5-4-1-3;
6.若q节点对应的值为3, 则不发生改变, 结果为3-8-2-5-4-1;
当然,也可根据选项特点,只枚举情况1,4,5,6。故答案选D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链表)
import random
a=[[2,2],[4,4],[8,3],[3,-1],[5,0],[1,1]]
head=5
q= random. randint(0,5)
while head != q:
t= head
head=a[ head][1] 将当前t节点插入到q节点之后
a[t][1]=a[q][1]
a[q][1]=t
#按链表顺序输出元素,代码略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5 页 (共 10 页)
当前代码的含义为将头节点到q节点之前的全部节点一一插入到 q节点之后。
理顺a链表: 1->4->5->2->8->3
当前有6个可能,举例当q为0,既其指向为2元素值。其执行过程为
将元素1插入到元素2之后,形成链表
将元素4插入到元素2之后,形成链表
将元素5插入到元素2之后,形成链表
t节点和q节点相同,答案选择D
13.【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13题】.
13. 某校使用教室二氧化碳监测系统,教室内安装传感器用于监测二氧化碳浓度,智能终端将检测数据传输到 Web服务器(一个智能终端连接两个教室设备), 服务器处理数据后发送指令给智能终端, 实现通风设备控制。若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等于设定阈值且当前通风设备处于关闭状态,则开启; 若连续两次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均低于阈值,则关闭。该系统的所有检测数据及通风设备状态均可登录相应平台随时随地查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服务器故障,智能终端是否可以正常采集传感器数据 ▲ (单选,填字母:A. 可以/B. 不可以/C.不确定)
(2) 服务器端的部分代码如下:
@ app.route("/ show")
def disp():
#实现在网页查看系统数据,代码略
@ app.route("/ input")
def input():
#从数据库获取阈值 mco、前一时刻二氧化碳浓度 preco和通风设备状态s,代码略
#从智能终端获取二氧化碳浓度 newco ,代码略
#s=0表示通风设备关闭,s=1表示设备开启
ifs==0:
if newco>= mco:
s=1
else:
if ▲ :
s=0
preco= newco
#保存 preco的值,并向智能终端发送s 指令,代码略
app. run( host='2.58.11.23', port=8088)
①则访问查看系统数据网页的URL http:// ▲ 。
②请在上述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3)下列关于该系统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错的得0分)
A. 二氧化碳浓度、通风设备状态等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B. 从系统的安全性考虑,可以在服务器端增加防火墙
C. 所有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均需连接着同一个智能终端
D. 智能终端通信必须要通过无线网络
(4)系统调试期间,某一时刻甲教室连续两次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均小于阈值,乙教室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阈值,此时甲教室通风设备开启,而乙教室通风设备关闭。在所有设备功能均正常的情况下,请你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答案】
(1) A (2) ① 2.58.11.23:8088/ show; ②newco< mco and preco< mco (3) AB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6 页 (共 10 页)
(4)甲乙两个教室智能终端与传感器连接反了或智能终端上甲乙两个教室控制器连接反了或智能终端的代码控制逻辑错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综合)
(1) 在信息系统中,智能终端和服务器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是两个单独的子系统。此时服务器故障,不会影响智能终端,则智能终端可以正常采集传感器,答案选A。
(2) ①根据代码, 查看系统数据的路由为 show, ip 地址为 2.58.11.23, 端口为 8088, 则 URL 为2.58.11.23:8088/ show
②变量 preco保存前一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newco保存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当s=0表示通风设备关闭,s=1表示设备开启,结合代码可知 else 语句执行时,此时通风设备打开,if语句功能为将通风设备关闭,则需要两次的二氧化碳浓度均小于阈值, 则该处答案为 preco< mco and newco< mco
(3) 根据题干,一个智能终端连接两个教室设备,此时当教室数量大于等于3时,需要至少两个智能终端,则C错误,智能终端需要通过网络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此时智能终端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服务器,则D错误,答案选AB。
(4) 根据题干,甲教室需要关闭通风设备,乙教室需要打开通风设备,但此时两个教室设备开启情况相反,结合一个智能终端控制两个教室可知,甲乙两个教室上传的数据可能是相反的,即甲乙两个教室智能终端与传感器连接反了,此时若两个传感器未接反,则可能是服务器处理数据时,将上传数据对应的教室设置反了,或处理代码设置有误。
14.【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14题】.
14. 某商场的停车场有A、B、C、D、E五个停车区域,每个区域有100个停车位。商场整理出了某天所有停车位的停车情况,其中状态为“1”表示该停车位停入一辆车,“-1”表示离开一辆车,现要对停车场各区域的停车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商场某天的停车数据保存在 DataFrame 对象中, 如第 14 题 a 所示。若要编写 Python 程序统计“区域A”全天的总停车车次,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单选,填字母)。
A. 从 df中筛选出区域为“A”的数据 dfq, 再统计 dfq中“状态”列的总和;
B. 对 df中的数据按“状态”降序排序并保存到 dfz中,最后统计 dfz中状态为“1”的数据行数;
C. 先从 df中筛选出区域为“A”的数据 dfq, 再从 dfq中筛选出状态为“1”的数据 dfz, 统计 dfz的数据行数:
(2)若该停车场前一天结束时场内停车数量为0,根据停车情况计算一天中总停车数量最多的时刻。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 pyplot as plt
#读取如第14 题图a所示数据, 保存到DataFrame对象 df中, 代码略
df["时间"]= df["时"]*60+ df["分"]
dfs= df. sort values("时间", ascending= True) #以时间为关键字排序
dfg= dfs. groupby("时间", as index= False). sum()#以时间分组, 并求和
t=s=0
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7 页 (共 10 页)
k= dfg. index[0]
for i in dfg. index:
t+= ①
ift>s:
s=t

time= dfg. at[k, "时间"]
print("停车数量最多的时刻为: ", time//60, "时", time %60, "分")
(3)根据上述求出的停车数量最多的时刻,统计该时刻各区域的停车数量,绘制如第14 题图b所示的柱形图,实现该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time= dfg. at[k, "时间"]
dfs= dfs[ dfs["时间"]<= time]
dfq= dfs. groupby("区域", as index= False). sum() #以区域为分组, 并求和
plt. bar( dfq["区域"], ▲ ) #绘制柱形图
【答案】 (1) C (2) ①dfg. at[i, "状态"]; ②k=i (3) dfql"状态"]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 pandas、信息系统搭建)
(1) 要统计“区域A”全天的总停车车次,我们需要计算该区域所有停车位状态为“1”和“-1”的总和。A项,从 df中筛选出区域为“A”的数据 dfq,然后统计 dfq中“状态”列的总和由于进1,出-1,这样和无法统计总停车次数,故A 错误。
B 项,df数据降序排序,无法确保是区域A停车次数
C项,先筛选A区域,再筛选入1,可以正确统计进停车情况。
(2) 要计算一天中总停车数量最多的时刻,我们需要对时间进行排序,并计算每个时间点的停车数量。在循环中,我们需要累加每个时间点的停车数量t+=dfg.at[i,"状态"],并在停车数量最多时更新最大值和对应的时间② k=i。
(3)要绘制柱形图,我们需要统计每个区域在停车数量最多的时刻的停车数量。因此,划线处的代码应该是:③dfq["状态"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 pandas数据处理)
(1) 统计“区域A”全天的总停车车次,则需要对区域A停车状态为1的进行筛选。
A项未对停车状态进行筛选,B项未对区域进行筛选,答案为C。
(2) 要根据停车情况计算一天中总停车数量最多的时刻
dfs= df. sort values("时间", ascending= True)#以时间为关键字排序
dfg= dfs. groupby("时间", as index= False). sum() #以时间分组, 并求和
此时 dfs按照时间升序排序,并以时间分组、求和的结果放在 dfg中。
此时,停车数量、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存放于 dfg[“状态”]中。
①空需要对该时刻之前的所有停车、离场数量进行统计,故答案为 dfg.at[i,"状态"]。
②空,找到比s更大的值时,则更新s和k,故答案为k=i。
(3) 需要统计该时刻各区域的停车数量,绘制图b所示的柱形图,由图可知x轴数据是区域,y轴数据是停车数量。
结合程序,以区域分组并求和之后,此时停车数量、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存放于 dfq[“状态”]中,答案为 dfq["状态"]。
15.【2024年11月金华十校信息技术第15题】.
15. 工厂生产了n个产品,这些产品排成了一排,并且这批产品中只有2个不同的商品(分别用0和1表示2种商品)。我们将连续在一起的同一种商品当作一个“块”,并且从每个“块”的头取出一个商品放成一组,重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8 页 (共 10 页)
复这个操作,直到所有的商品完成分组。特别的,在分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一“块”被取完,那么前后两“块”若是同一个商品,则将这两个“块”合并。比如有10个产品[1,1,0,0,1,1,1,0,1,1], 其分组的过程如下:
分组轮次 分块结果 (同一下划线表示同一块,删除线表示已取走) 分组(商品下标)
第1轮 [1,1,0,0,1,1,1,0,1,1] 0,2,4,7,8
第2轮 [±,1,0,0,±,1,1,0,+,1] 1,3,5
第3轮 [±,±,0,0,±,+,1,0,+,1] 6
第4轮 [+、+、0、0、+、+、+、0、+、1] 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有12个产品[1,1,0,0,0,1,1,1,0,1,0,0], 则这些产品可分为 ▲ 组。
(2) 函数 kuai完成分块,并返回分块后的列表s1=[[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商品代号],…]。
例如a=[1,1,0,0,1,1,1,0,1,1], 则分块后 s1=[[0,1,1],[2,3,0],[4,6,1],[7,7,0],[8,9,1]]。请完成在划线处的填空。 def kuai(n,a):
s1=[]
st=0
for i in ▲ :
if a[i]!=a[i-1]:
s1. append([ st,i-1,a[i-1]])
st=i
s1. append([ st,n-1,a[n-1]])
return s1
(3) 实现分组并输出每组商品下标的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写合适的代码。
#读入n 和列表a,代码略
s1= kuai(n,a) #根据列表 a中的数据, 完成分块
cnt=0
f=[ False for i in range(n)]
while( ① ):
s2=[]
while( len(s1)>0):#分组
t=s1. pop(0) #删除s1的头元素,并赋值给 t
st, ed, v=t[0], t[1],t[2]
while(f[ st]):
st+=1

print( st, end=", ")
cnt+=1
if st== ed:
continue
st+= 1
s2. append([ st, ed, v])
print()
while( len(s2)>0): #合并相同商品
tl=s2. pop(0) #删除s2 的头元素,并赋值给 tl
while( len(s2)>0):
t2=s2[0]
ift1[2]== t2[2]:
s2. pop(0)#删除s2的头元素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9 页 (共 10页)

else:
break
s1. append(t1)
【答案】 (1) 3(2) range(1,n) (3) ①len(s1)>0或 cnt!=n②f] st]=True③t1[1]=t2[1]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列表基本操作、区间操作)
(1) 产品[1,1,0,0,0,1,1,1,0,1,0,0]的分组过程为:
分组轮次 分块结果 组内索引号
第1轮 [1,1,0,0,0,1,1,1,0,1,0,0] 0,2,5,8,9,10
第2轮 |1,1,0,0,0,1,1,1,0,1,0,0] 1,3,6,11
第3轮 |1,1,0,0,0,1,4,1,0,1,0,0| 4,7
这些产品可以分为3组。
(2) 函数 kuai的功能是找出连续相同的数值的块,并把每一块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与值保存在列表中。st保存的是相同块的起始位置,从语句 if a[i]!=a[i-1]可以看出在列表a中从第2个位置开始遍历a中的元素,若相同遍历下一个,若不同则说明连续相同块结束,则当前的i-1即为结束的位置,i为下一个块的起始位置。所以本空填写: range(1,n)
(3)主程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取每块的第1个数字,第二部分合并提取后的区间,只要还有区间中的数字没有被提取就应该继续循环,所以第①空填写 len(s1)>0或 cnt!=n。
第一部分:提取数字,遍历每一个块,检查块中第1个元素是否已被提取,若已被提取将f设置为 True,所以第②空填写为f[ st]= True。
第二部分:合并区间,遍历所有区间,检查相邻区间的值是否相同,若相同把第1个区间的结束位置更改为第 2 个区间的结束位置,然后再继续检查下一个区间,直到相邻区间值不同为止。所以第③空为t1[1]=t2[1]。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信息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算法分析、数组综合应用)
(1)
分组轮次 分块结果( 同一下划线表示同一块,删除线表示已取走) 分组 ( 商品下标)
第 1 轮 [1,1,0,0,0,1,1,1,0,1,0,0] 0,2,5,8,9,10
第 2 轮 [1,0,0,1,1,0] 1,3,6,11
第 3 轮 [0,1] 4,7
(2) 从a[i]!=a[i-1] 代码观察, 下标从1号位置开始遍历, 故答案为: range(1,n):
(3)①该处为控制性语句,当s1列表为空时,结束循环,cnt为记录分组的商品个数,当( 时,所有商品被分组,故跳出,答案为: 或
② 该处循环实现取出所有分组的头部下标并标记,若已分配的商品标记为 true,故从该段起点位置开始遍历,找到第一个 flase的退出,将该商品分组,并标记为 true,将新的分组记录再s2 中。故答案为:
③ 对s2中的分组进行合并,若连续两组商品值相同 将s2的头节点合并到t1内,故更新t1的终点下标,故答案为:
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高三信息技术全解析第 10 页 (共 10 页)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 ( 共50分)
16.【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16题】.
16. 如图所示是某企业研发的飞行救生圈。以下关于该飞行救生圈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A. 将无人机和救生圈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B. 通过遥控无人机将救生圈精准套在落水者身上,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
C. 能带着落水者向岸边移动,实现快速水上营救任务,体现技术“保护人”和“解放人”
D. 该飞行救生圈的设计得以实现,依赖于无人机技术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的性质,技术与人的关系)
B. 通过遥控无人机将救生圈精准套在落水者身上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这是技术的目的性,无人机操作目的就是为了救人。
17.【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17题】.
17. 下图所示双向快速棘轮螺丝刀4个特点,主要从提高螺丝刀效率的角度进行相关设计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方案构思,设计分析)
正反键一键设置,提高操作效率,正确,棘轮正转设置,摆动手柄即可操作,提高使用的效率,硅胶是为了手握舒服设计,多类刀头是为了提供实用范围。所以答案选A。
18.【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18题】.
18. 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动计时仪,下列对该电动计时仪的分析和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A. 具有图像采集、数据传输、实时发布等功能,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B. 数据传输的网络接口参照国家通信行业标准设置,符合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C. 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主要是从“人”的角度考虑的
D. 图像采集时有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主要是从“环境”的角度考虑
【答案】D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分析与评价)
D,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是为了让人操作方便而设计,不是考虑环境,所以错误。其余均正确
19.【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19题】.
小明准备利用方料和板料自己动手制作如图所示的高低脚木质花架,并用2mm厚的钢板制作角码对花架进行加固。请根据描述完成第19~20题。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1 页 (共 10 页)
19. 下列关于花架与角码的制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需要用到的画线工具有木工铅笔、钢卷尺、钢角尺等
B. 锯割木材时,可以用板锯和框锯
C. 制作角码时,可以全程戴手套操作
D. 锉削角码时,可以使用半圆锉
【答案】C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和木工的加工工艺,操作工具)
C制作角马全程戴手套,钻孔的时候不戴手套。所以错误。其余操作正确
20.【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0题】.
20. 下列是小明设计角码加工流程时进行的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加工腰形孔时,先钻孔,再锉削
B. 加工开口槽时,先钻孔,再锯割,最后锉削
C. 钻孔时,先用样冲定位,再装夹钻头和工件,最后钻孔
D. 整体的加工流程可以设计成:划线→弯折→钻孔→锯割→锉削
【答案】D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A加工腰型孔钻排孔之后,剩余部分锉削,正确。B加工开口槽的时候边缘为圆弧形状,所以先钻孔之后,用锯割和锉削操作,所以正确。C. 钻孔时袁先用样冲定位袁再装夹钻头和工件袁最后钻孔,符合钻孔的操作顺序,正确。D应该最后弯折,弯折不方便固定零件,钻孔操作难度大,所以错误。
【答案】B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三视图)
根据主视图上方线条没有缺口可知,是挖去了一个三棱柱,故排除AC;再根据主视图虚线低于实线,排除D。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2 页 (共 10 页)
22.【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2题】.
22. 小明看到如图a所示农民工开井盖的场景:绳子一端系在开盖小孔上,另一端系在长管上; 长管一端和井盖间垫一把铁锤,另一端底下放千斤顶。铁锤和长管的重量相对井盖小很多。他将该场景简化成图b。在千斤顶 (力F) 作用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铁锤锤头始终受压,绳子始终受拉
B. 长管受弯曲,越短抗弯曲变形能力越强
C. 只将铁锤位置向右移动,打开井盖的力F变小
D. 千斤顶(力F) 的位置向左移动,刚好打开井盖的力变大
【答案】C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
F1和F2是绳子受拉后给长管和井盖的反作用力,F3和F4是铁锤受压后给长管和井盖的反作用力,对于打开井盖来说,F4和自重是阻力,F2是动力,铁锤向右移动,分析长管的受力和力矩可知,F3会增大,则F4增大,需要更大的力 F才能打开井盖。
23.【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3题】.
如图所示是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有电制动和空气制动两套制动装置。电制动是将牵引电机反接使其变成发电机,对车轮减速制动; 空气制动是利用空气压缩机推动制动单元,对车轮减速制动。制动信号发出后,制动控制器对称重信号、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分配两套制动装置的制动力。两套制动装置协同完成动车组的制动控制。请根据描述完成第23~24题。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3 页 (共 10 页)
23. 下列关于该制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A. 优化该系统时,牵引电机与空气压缩机的性能是影响因素
B. 制动信息的实时数据在不断更新,表明了系统是动态变化的
C. 环境温度属于该系统优化的干扰因素
D. 动车组由高速状态切换成低速状态时,优先选择电制动或提高电制动的分配占比
【答案】C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优化及分析)
C.环境温度属于该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干扰因素是控制里的概念)
24.【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4题】.
24. 下列关于两套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控制子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被控对象是动车组
B. 输入量是称重信号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
C. 输出量是制动信息显示的数据
D. 执行器是电制动装置和空气制动装置
【答案】B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控制系统的组成)
关于两套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控制子系统,输入量是称重信号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控制目的是分配制动力,所以被控对象是电制动装置和空气制动装置,输出量是制动力的分配大小。故B正确
25.【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5题】.
25. 下列元器件中不能实现逻辑开关作用的是
【答案】D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元器件分析)
逻辑门、二极管、三极管都可以为开关,只有D电容不可以。
26.【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6题】.
26. 如图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A、B为输入信号,F为输出信号。下列波形关系中可能出现的
B
F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4 页 (共 10 页)
【答案】A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门波形分析)
分析如下,由于C、D输出为00的时候F点明确输出为0。而由于逻辑门的低电平的标称电压为0.3V,这里其他情况都高于0.7V 以上,故不能明确输出低电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R1R2电阻差别不大,则F点除了于C、D输出为00的情况,其他可能都为1,故答案选择A。
0011001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三极管电路及波形图)
如下图分别是输入高电位和低电位时的电流流向,当输入电位在0V左右时,两个三极管的发射结均不能导通,即两三极管均不导通,输出为0V,答案选D
27.【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7题】.
27.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湿度指示电路,Rs是负系数湿敏电阻。湿度低于下限时 VD2 发光; 湿度高于上限时VD1 发光。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VD1发光时, 湿度越高, VD1越亮
B. 调大 Rpl,湿度上、下限设定值均降低
C. 若R1 连焊,温度上限与下限的设定区间可能变大
D. 当 Rs与Rp1的阻值大小相等时,电阻R2上没有电流
【答案】C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三极管电路分析)
A. VD1 发光时, VT1 导通, 湿度越高, RS电阻越小, VT1 基级电流越大, 经过 VD1的电流越大, 灯越亮,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5 页 (共 10 页)
故 A 正确;
B. Rpl对上下限都有影响,当Rp1调大上下限设定值均降低,B 正确;
C.由于 R1 在两个三极管的基级上,它的变化对两个三极管的导通情况影响是相同的,若R1 连焊,设定区间可能不变,但是上下限都变大,故C错误;
D.当Rs与Rpl的阻值大小相等时,中间分压点电位为0,故 R2上没有电流,D正确。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器电路的综合分析)
电路分析:左下图当低温时→VA:0→F1:→VT导通启动加热, . 保持作用,右下图当高温时→VA:1→F2:0→VT截止停止加热
A项:启动的温度低,停止的温度高,VA低B 项:VA启动电位不变,RPl↓→Rl↓,Rl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设定值升高
C 项:ICl 和IC2的输出均为数字信号,RP3对输入的调试没有影响,C选错误
D 项: VD3的作用是当F2:0时VT可靠截止, 若VD3 击穿即短路, 当F2:0时, VD1的存在让B点的电位不能让 VT截止,即加热后无法停下
28.【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8题】.
28. 小明发现教室的 一体机屏幕反光,看不清屏幕内容,如图a所示,准备解决这 一问题。请完成以下任务:
(1) 小明发现问题后,还需明确问题,以下不属于明确问题范畴的是(单选) ;
A. 明确技术试验的方法与途径
B. 明确该问题是否遵循科学原理
C. 明确小明自身的能力与条件
D. 明确具体可行的设计要求
(2) 小明分析一体机屏幕反光的主要原因是室外强光,准备给窗户挂上窗帘。以下是四种窗帘布料方案:
方案编号 窗帘布料 遮光 装饰 保温隔热 清洗难度 价格
方案一 丝绸 差 好 差 较高 高
方案二 绒布 好 差 较好 高 较高
方案三 涤纶 较好 一般 较差 低 低
方案四 棉麻 好 较好 较好 高 一般
对比四套方案,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是(单选)
A. 方案一 B. 方案二 C. 方案三 D. 方案四
(3)如图b所示为窗帘传动结构的构思呈现——“对开式手摇窗帘”。以下滑轮1 与墙体连接选用的“L型”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6 页 (共 10 页)
钉中最合理的是(单选)
(4)小明又发现窗帘关上后会影响室内采光,加装设计了“关帘亮灯”的控制系统:一旦关上窗帘,补光灯自动亮起。以下是小明绘制的控制系统方框图,其中正确的是(单选) 。
【答案】 (1) A; (2) C; (3) D; (4) B。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明确问题、方案选择、开环控制系统)
(1) 明确问题包括明确问题的内容、价值和限制因素,B和D属于明确问题的价值,C属于明确问题的限制因素,A不属于明确问题的范畴,本小题选择A;
(2) 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方案3的价格最低,且遮光效果较好,本小题选择C;
(3) 采用膨胀螺栓与墙体连接,选项A和选项C方案不合理; 选项B中轮滑无法与螺钉连接,本小题选择D;
(4)由题干可知,该系统的输入量是窗帘被关闭信息,输出量是补光灯的工作状态,该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开环控制,排除选项C和选项D; 窗帘被关闭的信息可用干簧管来检测,本小题选择B选项。
29.【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29题】.
29. 小明使用家里的监控设备时,发现监控画面内容也存在反光,于是他想进行试验:给摄像头戴上“偏振眼镜”是否可以解决反光问题。如图所示是摄像头和偏振镜片,摄像头整体直径φ70,偏振镜片直径φ80。请你设计连接摄像头和偏振镜片的机械装置,设计要求如下: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7 页 (共 10 页)
(a) 装置能带动偏振镜片绕中心轴转动,转动角度要达到
(b) 装置能可靠连接摄像头与偏振镜片,且不遮挡摄像头;
(c) 偏振镜片的转动采用一个减速电机驱动;
(d) 材料自选。
请完成以下任务:
(1)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画出其中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或者简图(装置安装涉及的框架和转轴可用线条表示,电机可用方框表示),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2) 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3) 设计并加工好装置后,小明进行了以下技术试验,其中不合理的是(单选) 。
A. 断开电源,用手转动电机轴,观察偏振镜片能否绕中心轴转动
B. 连接电源,启动电机,观察偏振镜片转动是否顺畅
C. 往偏振镜片上喷水,观察镜片上是否会留下水渍
【答案】 (1) (2)
(3) C
【解析提供】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技术意识)
(1) (2)
(3) C不是本题设计的要求
30.【2024年11月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第30题】.
30. 小明对28题(4)小题中的“关帘亮灯”控制进一步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型电路,Rg是光敏电阻,检测室外亮度。其功能为:室外光线亮时,关上窗帘(窗帘信号为5V),补光灯亮起; 拉开窗帘(窗帘信号为0V),补光灯关灭。室外光线暗时,补光灯一律不亮。请完成以下任务: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8 页 (共 10 页)
(1) 根据电路结构和功能,下列关于元器件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 ;
A. 电容C1的作用是避免异物对光敏电阻突然遮挡引起的干扰;
B. 继电器J1 的额定工作电压要选 5V 或者5V 以上的;
C. 二极管V2的作用是在线圈断电瞬间保护三极管 V1。
(2)小明安装好电路测试时发现,当天色昏暗时关上窗帘,补光灯会闪烁。原因可能是(单选) ;
A. R1连焊 B. R2 虚焊 C. R3连焊 D. V2反接
(3)考虑到午休的情况,小明给电路增加了一个单刀开关。闭合开关S,补光灯始终不亮; 断开开关S,电路功能保持不变。下列开关S的安装位置中合理的有(多选) ;
A. ag之间 B. bg之间 C. cg之间 D. dg之间 E. ae之间 F. fg之间
(4)小明想用555集成芯片重新设计电路,实现本题(3)的电路功能。请在下图虚线框中连接给定的元器件,将电路补充完整。
【答案】
(1) B; (2) B; (3) DE; (4) 2分
【解析提供1】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电路分析——三极管、门电路、555芯片分析)
(1)电容 Cl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能起到抗干扰的作用——例如异物遮挡光敏电阻,A选项正确; 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该根据电源电压选择,就选5V的,B选项错误;断电瞬间继电器的线圈会有较大的感应电流,接V2,让其构成回路以保护三极管,C选项正确。
(2) 天暗关上窗帘,灯闪烁,说明电路的工作状态在变,不能保持稳定; 而电路中,R2起到一个反馈保持的功能——使得即使亮度重新变大一些,也能保持住状态,故R2 虚焊会使得电路失去此功能,故B选项合理。R1 连焊使得IC1 始终出1,故A 选项错误; R3是三极管的基极电阻——保护三极管,不影响具体的逻辑功能,故C选项错误; V2起到保护三极管的作用,不影响具体的逻辑功能,故D选项错误。
(3) 电路分析一般分为输入、控制、输出三部分。ag\ bg\ ae接开关,可以看成影响输入:ag 间开关闭合则使得a点始终低电位,ICl始终出1,不合理; bg间开关闭合使得b始终出0,不合理; ae间开关闭合,使得a点始终高电位,ICl 始终出0,不合理。cg\ dg\ fg接开关,可以看成影响输出:不影响输入部分的逻辑功能,但其开关闭合时继电器状态,cg\ dg间开关闭合使得三极管V1截止,故继电器不工作、灯始终不亮,合理; 而fg间开关闭合使得三极管 V1截止,但继电器工作,灯始终亮,不合理。
(4)利用555芯片重新设计电路,需对555芯片的逻辑功能非常熟悉。本电路中7脚没有接——可以不考虑,一般地,8脚接电源,4\2\6脚与3脚的逻辑功能表如下所示:
4脚 2脚 6脚 3脚
低电平 任意 任意 0
高电平 > Vcc > Vcc 1
高电平 Vcc < Vcc 保持
高电平 < vcc 任意 0
结合第 (3) 小题电路的逻辑功能(如下图所示) :开关S见第3小题分析。
结合两者的逻辑功能对比,综合分析可得答案。
【解析提供2】浙考交流通用解析组
【解析】 (本题考查元器件功能分析、电路故障分析、电路设计、555芯片)
(1) A.电容 C1的作用是在输入部分起到稳压作用,避免异物对光敏电阻突然遮挡引起a点电位升高,正确
B.继电器J1的额定工作电压要选 5V ,与电源电压一致,高于5V 易烧坏线圈,错误
C.二极管V2的作用是在线圈断电瞬间保护三极管 V1。正确
(2) A. R1连焊, IC1出高电平, Vb高电平, 所以 Vc出高电平, 补光灯一直亮
B. R2 虚焊,没有接在电路中,IC1 比较器成为单点控制电路,电路在亮度设定值附近会有闪烁
C. R3 连焊, V1烧坏, 补光灯不亮
D. V2 反接,继电器被短路不工作,补光灯不亮
(3) A.闭合S,Va为低电平 ,ICl出高电平,关窗帘时 Vc出高电平,补光灯一直亮,错误
B.闭合S,关窗帘时 Vb出高电平,bg短路,错误
C.闭合S, Vc为高电平, cg短路烧坏, 错误
D.闭合S,V1 截止,补光灯一直不亮,断开电路正常,正确
E.闭合S,Va高电平,ICl出低电平,所以 Vc为低电平,补光灯一直不亮,断开正常, 正确
F.闭合S,补光灯一直亮,错误
(4) 1.闭合开关S, S和R1组成接4脚, 开关闭合出零, 555复位,补光灯始终不亮; 开关S断开,窗帘关闭出高电平,接8脚,光线亮,2、6脚低电平,3脚高,功能符合题意,如答案一;
2.闭合开关S,2、6脚高电平,3脚低电平,补光灯始终不亮;开关S断开,窗帘关闭出高电平,接8、4脚,光线亮,2、6脚低电平,3脚高,功能符合题意,如答案二;
3.闭合开关S,2、6脚高电平,3脚低电平,补光灯始终不亮;开关S断开,窗帘关闭出高电平,接8脚,4脚接 Vcc, 光线亮,2、6脚低电平,3脚高,功能符合题意,如答案三;
4.闭合开关S,2、6脚高电平,3脚低电平,补光灯始终不亮;开关S断开,窗帘关闭出高电平,接4脚,8脚接 Vcc, 光线亮,
2、6脚低电平,3脚高,功能符合题意,如答案四;
2024年11 月金华十校高三通用技术全解析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