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导学案
一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崖山海战”透视宋时期士大夫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整个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涵养其家国情怀;同时认识精致内省、理性思辨的程朱理学、品味高雅的书画艺术 、野俗生动的市井文化、领先世界的科技华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推动儒学在更大范围内的文化认同。
2.通过史料解读,探讨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落实唯物主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海外贸易繁荣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基本学科思维;通过《东京梦华录》、南海一号沉船、丝绸之路路线图,认识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能解释“商业革命”的内涵。根据教材梳理经济社会之变。
4.能结合本单元内容构建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变革的关系。深度理解多元一体的民族交融格局造就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及向心力的进一步发展, 突破单元主题,落实唯物主义、家国情怀的素养。
三 重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及经济、社会之变
难点:程朱理学;理解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并分析原因;构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四 学习过程
导入:据材料分析:崖山海战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统治思想及文化生态?
(陆)乃负(赵)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万人。” ---《宋史》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横渠四句”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据朱熹主编《四书章句集注.大学》整理
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的萌茁。所谓“自觉精神”者,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天下的重任,并不是有望进士。 ---钱穆《国史大纲》
视角一:从崖山海战透视宋元的时代精神和文化
任务一:认识多元一体的宋元文化
1.精致内省、理性思辨的程朱理学
认识:
2.品味高雅的书画艺术
特点:
3.野俗生动的市井文化
特点:
4.领先世界的科技华光
关系:
5.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作用:
探究:宋元时期“多元一体、文化认同”之因:
原因:
视角二:从崖山海战透视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经济及社会变化
原因:
任务二:结合教材谈谈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重心及社会的变化
“商业革命”表现:
归纳:宋元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经济发展之因:
社会发展之因:
试构建宋元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请结合本节课所学,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本课测评
1.蒙古族以彪悍的草原游牧民族气质入主汉地,元世祖忽必烈在汉族儒生士大夫的影响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改革漠北旧俗,“行中国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助于多元一体的民族交融格局及文化格局的形成,提升民族凝聚力
B.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改革元朝旧的管理体制
D.不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2.在宋辽交往中《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体现榷场的设置
A.主要服务于辽国文化需求 B.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C.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D.结束了宋辽的敌对状态
3.两宋时期,中国有三大科技发明传播到西方,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被培根称为“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和状态”。这三大科技明是:①造纸术②印刷术③火药④指南针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4.宋真宗推广雕版印书,只“计工之费,以为之价。务广其传,不以求利”;国子监印本书价低廉,“正欲文籍流布耳”。材料所述的现象( )
A.有利于宋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B.表明专制统治对文化发展的束缚
C.说明民众不再使用手抄书籍 D.印证宋朝政府推动印刷技术革新
5.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伦理规范族人、家人的言行举止。这说明宋代儒学( )
A.逐渐走向僵化和教条 B.已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C.趋于社会化和世俗化 D.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
课后作业: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