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导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导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简介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农业出现的重要意义。
2.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分析并认识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理解古代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国家的诞生。
3.认识到农业和畜牧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业的交流与传播为世界各地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和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农业革命的意义;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
难点: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知识体系】
【知识梳理】
一、农业的产生: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经济
1.时间: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
2.特点
(1)食物来源: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
(2)生产工具: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
(3)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4)社会生活: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二)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1.背景:在长期采集和渔猎中,人类逐渐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3.表现
地域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距今约9 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东亚中国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美洲 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距今约6 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特点 多中心且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
【知识拓展】
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只是文明时代到来的前提,而不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文明的出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人类才进入文明社会。
2.农业产生的原因?
①掌握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②工具改进;③疾病困扰;④人口增长,资源压力;⑤气候变迁。
世界农耕和畜牧的发展所体现的特点?
特点: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
二、农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共同点:灌溉农业发达
四大古代农耕文明兴起的条件或者说共同点?
条件:①大河沿岸,农业灌溉便利。②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③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适合农业发展。
代表: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3.目的: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
4.表现: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统治者都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二)不同点:农业文明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地域 食物生产 土地所有制 社会生活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王室、神庙、政府官员、贵族、商人拥有土地 土地、果园、资金、牲畜、工具、粮仓、劳力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中国 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井田制),农夫集体耕作 战国以后:封建土地私有制 经营方式:小农经济 ①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②每家每户在耕作之余,还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男耕女织) 国家政策 ①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国家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如秦国的都江堰、西汉的龙首渠 农业技术: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古希腊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葡萄和橄榄,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城邦公民拥有土地 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
古罗马 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土地国有→贵族或富人私有,而小农却逐渐破产。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古代美洲 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 ①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②发明了“浮动园地”。
1.认识:中外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不是同步和统一的,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和社会活动各具特色。
2.不同地区农业文明的特点:
(1)统一性: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地区分布:有利于灌溉的河谷地带或靠近水源地区,灌溉农业发达;政府管理:通过政府税收或贡赋将社会剩余产品集中在分配;目的: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常常通过对外扩张扩大势力范围;社会阶层分化:统治精英,普通民众和奴隶。下层阶级的人成为主要耕种者,为建设大型工程,水利灌溉、道路、神庙宫殿、金字塔和城墙提供劳动力;文明:创造成熟的文字、科技、天文历法等。)
(2)多样性: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多样文明。形成不同的三大谷类植物区①东亚东南亚稻米区;②美洲玉米区;③欧洲、中东、中亚及中国黄河流域的小麦区;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精耕细作与休闲农耕制;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主谷式农业与谷草式农业;食物结构的差异(中国:素食结构;西方:肉奶为主);土地经营方式的差异。
【知识拓展】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1)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
(2)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
(3)耕作模式:不断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
(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土地兼并盛行。
(6)区域特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区域之间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明显。
(7)国家干预:一方面国家通过兴修水利、赈灾和救灾,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8)与世界对比: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
基本含义是多投入(技术、劳动力)以求多产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一系列措施。(比如:改进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耕作方式;注重农时。)
3.小农经济特点:封闭性、自给自足性、落后性、分散性、脆弱性
封闭性:少有交换,非完全“封闭”
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很少进入市场
落后性: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缺乏技术进步的追求;
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低下,容易破产;
分散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低下,容易破产;
三、农业革命的意义
(一)地位: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1.身份转变: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2.物质基础和人口变化: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二)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1.生活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2.社会分工: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3.精神生活: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天文历法获得较快发展。
(2)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四)生产关系的变化
1.男子地位上升
(1)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2)妇女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1)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
(2)氏族首领把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贫富分化。
3.国家诞生:部落到国家
(1)背景
①在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军事首领的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不断得到加强。
②人们不再杀死战争中的俘虏,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在氏族内部,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
③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
(2)实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生产关系的变化(农业产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增加→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名词解释】
1.社会分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亚欧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地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
第三次分工。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定义: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要素:①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生产关系:定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内容: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产品分配的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堂达标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的莫耶,从公元前7000年地层处,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从其中出土了石制锄头、人工种植的大麦、小麦和各种豆荚,还有驯化的山羊和绵羊的骨头;从同一地层还出土了大量野驴和瞪羚的骨头及蜗牛、橡树子、阿月浑子等采集物。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两河流域( )
A.产生世界最早的农业 B.人们出现定居的生活
C.处于文明的起源时代 D.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整
2.《伊利亚特》中描写了在一次盛大的竞技会后,掷铁饼优胜者的奖品是一大块圆形生铁,对此有诗人夸耀地说:“即使他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这块铁也足够他用五个整年。他的耕夫牧人都不会因缺铁而进城去,因为家中将有足够的铁用了。”据此可推知古希腊( )
A.农业生产有一定发展 B.海洋贸易发展遇挫
C.竞技体育悠久的历史 D.人文主义思想诞生
3.埃及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会以免除修建者应缴纳的赋税为条件,组织大量农民修建巨大的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墓,但建造期间每年集中用工的时期通常只持续三个月,一般都限定在尼罗河的“泛滥季”,全年性常备劳动力往往只是少数有技能的工匠。材料表明古埃及(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农民的社会地位高于工匠
C.法老的统治权较为有限 D.政府的组织管理效能低下
4.(23-24高二下·江西·期末)在对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先民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稻植硅石,这些植硅石自1.5万年前便开始大量出现,直到距今约9000年前洞穴被废弃为止,始终未曾断绝。这两处文化遗存的先民( )
A.很可能以稻米为食 B.储备稻米防范旱涝灾害
C.已经开始饲养禽畜 D.族群聚居地仍不断迁移
5.(23-24高一下·河南驻马店·期末)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山区,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从而完成了农业革命……并逐步发展起了生产率更高的新灌溉农业和新社会制度。新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产生了文明。材料意在说明( )
A.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
B.农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分工的出现
C.人类逐步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D.文明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6.(23-24高二下·浙江宁波·期末)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稻壳等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由此可知( )
A.当时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B.当时中国的大地上邦国林立
C.河姆渡人逐渐向食物生产者转变 D.河姆渡人即将进入阶级社会门槛
7.(23-24高二下·全国·期末)在大汶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现象。从墓葬发掘的情况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数;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墓葬,随葬品都比较丰富。这可以用来说明大汶口文化( )
A.定居农业开始出现 B.通过战争掠夺财富
C.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D.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8.(23-24高二下·广西来宾·期末)距今约4700年至2800年的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感驮岩遗址出土了110粒完整炭化稻米,埋藏较为集中,经复原为新鲜稻谷,属于粳稻类型,在形态上与现今盛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粳稻最近,与普通野稻最远,已是栽培稻。这反映出该时期( )
A.稻作农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主体 B.稻谷已成为该地区古代先民重要食物资源
C.岭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流比较密切 D.农业起源呈现多元性与一体性的内涵特点
9.(2024·湖南长沙·一模)《诗经》中有许多女性视角的诗篇,如《(采采)卷耳》《采蘩》《采菊》《采苓》《采薇》《采芑》等篇。众多“采”字,反映出当时( )
A.女性生产劳动贡献突出 B.农耕生产以采摘为中心
C.妇女在纺织业中的作用 D.农业种植业的日益发展
10.(2024·河南·二模)河南辉县很早就利用百泉水灌溉稻田,该地所产之稻“明而白洁,异于它稻。魏、齐以来,常以荐御”。北宋开封附近汴河两岸成为水稻的集中产区,元代曾在此地设立稻田提举司,专司种稻之事。据此可知,古代河南地区( )
A.所产水稻专供皇室 B.粮食生产受到朝廷的关注
C.灌溉工具有所改进 D.以自然经济为重要的形态
11.(2024·天津红桥·一模)以下是历史上中国北方水稻种植分布情况:
时期 水稻种植情况
新石器时期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商周时期 水稻种植向北方推移;
汉唐时期 北方地区水稻种植大大扩大;
宋代 北方水稻种植开始萎缩,分布由成线到点状分布;
明清时期 虽然水稻种植北界推移到44°N,但北方水稻种植状况并不理想;
近代以来 随着耐旱水稻品种的培育,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扩展。
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水稻种植分布的变迁( )
A.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有关 B.受自然和社会发展双重因素影响
C.取决于政治中心的不断东移 D.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资源的制约
12.(2024·湖南衡阳·二模)下图为“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对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A.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总需求成正比 B.宋元时期人民生活最为富足
C.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大一统正相关 D.清朝以来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13.(2024·湖南衡阳·二模)新石器时代,我国中原及北方地区形成以粟为主,黍、大豆、水稻为补充的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黄河上游为主的西北地区,畜牧业占有一定的比重;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则形成稻作农业体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饮食结构的不同 B.地区交流的缺乏
C.自然环境的影响 D.生产技术的发展
14.(2024·湖南常德·二模)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古代植物遗存分析鉴定表明,在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稻作农业与粟作农业在发展水平上明显存在着差距,如农作物的种植范围,粟作农业比稻作农业更为广泛,粟作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比稻作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更快。究其原因主要是( )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生存环境的差异
C.统治政策的不同 D.生产工具的区别
15.(2024·广东·一模)粟是仰韶农业中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与热带早期农业的芋薯类作物不同,粟的播种、耕耘和收获都需特定时节,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B.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
C.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特色 D.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16.(2024高二下·江苏连云港·期中)世界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约公元前10500年,由于气候突变,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之后其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级成单层的泥砖房。材料意在说明( )
A.食物生产和居住方式变化 B.气候因素导致了农业革命
C.由畜牧业为主到农业为主 D.人类生活方式受农业影响
17.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和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材料意在说明( )
A.农业革命助推科技革命的到来 B.农业革命推动社会分工的出现
C.农业革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D.农业革命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19.如图是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居民种植谷物、橄榄和葡萄 B.②处人们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C.③处北方种旱田、南方种水田 D.④处居民最早种植大麦小麦
20下表是世界各地原住居民对培育农作物做出的贡献。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
古代各地的原住居民 培育出的农作物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 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古代西非班图人 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古代南亚人 芋头
古代西亚人 大麦和小麦
A.古代西亚的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B.农业技术发展有利于当地政权稳定
C.古代的原始文明具有多样性特点 D.古代各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很大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堂达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莫耶遗址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这可印证当地先民已过上定居生活,B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最早”的结论,排除A项;文明出现的三大要素是金属、文字、城市,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模式调整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即令他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这块铁也足够他用五个整年。他的耕夫牧人都不会因缺铁而进城去,因为家中将有足够的铁用了”可知,古希腊时期铁器对农业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这表明古希腊农业生产有一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铁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海洋贸易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竞技比赛中奖品生铁的作用,不是强调竞技比赛的历史悠久,故C项错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反对神的权威,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A。
3.答案:A解析:金字塔建造集中用工的时间较短,一般都限定在尼罗河的“泛滥季”,目的是不夺农时,保证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体现重视农业生产,A项正确;修建金字塔的农民多数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在尼罗河的“泛滥季”短期劳动,目的是不影响农业生产工匠多从事技术性劳动,作用特殊且重要,所以有一些成为全年性常备劳动力。上述安排是金字塔修建的需要,不能体现农民的社会地位高于工匠,排除B项;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主要在尼罗河的“泛滥季”集中用工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而非体现法老权力有限,排除C项;埃及金字塔建筑调动人员多,体现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排除D项。故选A项。
4.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江西仙人洞、吊桶环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稻植硅石。先民们将稻粒带入居住的洞穴,说明当时他们可能已经以稻米为食,A项正确;材料内容只能推断出这两处文化一村的先民从事农业种植,很可能以稻米为食,没有涉及防范旱涝灾害、饲养禽畜、聚居地迁移等信息,排除B、C、D 三项。故选A项。
5.D【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反过来促进生产力进步,也即材料所述“生产技术和新社会制度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了文明”,D项正确;材料仅能看出两河流域产生了文明,不能断定“最早”,排除A项;农业革命推动社会分工的发展,指的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材料侧重农业革命对社会制度发展和文明产生的作用,“社会分工”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侧重说明农业革命、社会制度与文明产生的关系,“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7000至5000年(中国)。据材料“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稻壳等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和所学可知,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C项正确;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余姚河姆渡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排除A项;距今约5000年的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排除B项;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排除D项。故选C项。
7.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数”且其随葬品“比较丰富”,可以判断当时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已经较为明显,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财富的积累方式,排除B项;一般认为早期国家已经产生是在夏朝,且材料并没有明显体现公共权力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8.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材料表明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感驮岩遗址中出土了栽培稻,这说明当时该地区也广泛种植这种水稻,也就是稻谷已成为该地区古代先民重要食物资源,B项正确;当时该地区的经济主体是稻作农业合适采集狩猎材料不涉及,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感驮岩遗址出土稻米,在形态上与现今盛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粳稻最近,不能说明当时岭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流比较密切,排除C项;农业在距今约4700年前早已起源,排除D项。故选B项。
9.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的“采”体现的是女性的采摘性劳动,内容多为在劳动中体现出女性的美丽、思念、爱情等等,但都以劳动入题,A项正确;农耕以男性种植为中心,排除B项;材料并不涉及纺织业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采的对象多为各种野菜(草字头)等,多非有意种植而成,排除D项。故选A项。
10.B【解析】据题干设问词“据此可知”,可知这是特点题。时空范围是古代中国的河南地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河南辉县很早就利用百泉水灌溉稻田,所产之稻品质优良,到北宋开封附近汴河两岸成为水稻的集中产区,元代在此地设立稻田提举司专司种稻之事,这一系列信息都表明粮食生产受到朝廷的关注,B项正确;A项“专供皇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朝廷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并没有体现灌溉工具的改进,排除C项;D项“以自然经济为重要的形态”虽然符合古代经济的一般特征,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北方地区水稻种植大大扩大”“随着耐旱水稻品种的培育,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扩展。”并结合所学可知,水稻从商周时期逐渐向着北方推广种植,但一直到明清时代种植的状况都不理想,体现了水稻种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到了近代之后随着耐旱水稻品种的培育,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扩展,说明水稻种植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水稻往北的推广,和经济中心的南迁无关,排除A项;水稻种植不仅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排除C项;水稻种植除了受到水资源的影响之外,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2.D【解析】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清朝前期,粮食总需求量低于粮食总产量,在晚清时期,粮食总需求量与粮食总产量的差距扩大,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动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对于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耕地面积的稳定,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但是粮食总需求量与粮食总产量的差距扩大,反映出清朝以来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项正确;从秦朝到明朝时期,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总需求成正比,但是从清前期到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总需求不是正比关系,排除A项;宋元时期人民生活由于政权并立以及战争频繁的原因,其生活水平有限,排除B项;“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大一统正相关”的表现为大一统局面的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政权并立时期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但是宋元时期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比隋唐大一统时期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多,与“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大一统正相关”的要求不同,排除C项。故选D项。
13.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中原及北方地区、黄河上游为主的西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种植差异主要原因是受北方多干旱,南方多雨水等自然环境的影响,C项正确;饮食结构不同是因为种植结构的不同,排除A项;地区交流和农业种植关系不大,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当时生产力水平差距都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4.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根据材料“在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稻作农业与粟作农业在发展水平上明显存在着差距,如农作物的种植范围,粟作农业比稻作农业更为广泛,粟作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比稻作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更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古代植物遗存分析鉴定,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稻作农业与粟作农业在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粟作农业比稻作农业更适应干旱、半干旱的环境,而稻作农业则更适合湿润、半湿润的环境。在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粟作农业在黄河流域等较为干燥的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而稻作农业则在长江流域等较为湿润的地区得以发展。这种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导致了粟作农业和稻作农业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B项正确;人口数量的多少能影响农业的产量,与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联系不大,排除A项;当时的社会处于原始社会下,阶级发展不明显,统治机构粗糙,统治政策对农业的作用有限,排除C项;材料主旨“生存环境的差异对于农业的影响”,而“生产工具的区别”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A【解析】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仰韶农业中主要作物是粟,这种作物的播种收获有固定的时节,因此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必然推动人们对节气规律的总结,反映了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A项正确;粟是仰韶农业中种植广泛的作物,并不等于仰韶农业中不种植其它作物,排除B项;精耕细作农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D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聚落发展为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级成单层的泥砖房,说明人类生活方式受农业影响,D项正确;食物生产和居住方式变化是对材料的描述,而非本质,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农业的影响,而非农业革命,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定以什么生产方式为主,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和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可知,人类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逐渐产生了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说明农业革命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有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革命对科技革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革命对社会分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8.【答案】B
【解析】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农业生产增长率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可知农业是阶级产生的前提,而阶级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B项正确;A项错在“唯一”,排除A项;材料强调文明产生于农业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项;D项错在“唯一”,排除D项。故选
19.【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可知,古代地中海地区居民的主要食品为谷物、橄榄与葡萄,①处为地中海地区,A项正确;率先掌握冶铁技术的是赫梯人,在古代西亚地区,而②处为古代埃及,排除B项;北方种旱田、南方种水田是古代中国,而③处为古代西亚,排除C项;最早种植大麦小麦的是古代西亚,而④处为古代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20.【答案】C
【解析】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世界)。据材料可知,古代不同区域培育出不同的农作物,这说明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多样性特点,C项正确;材料中西亚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都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排除A项;农作物的培育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与政权无关,排除B项;不同区域都培育出农作物,不能得出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大,排除D项。故选C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