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10课时东南阙里(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五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07板书设计04知识拓展课后作业08教学目标01020304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调查或实地走访孔氏南宗家庙,了解南宗族人中的圣贤故事,并与同学分享交流,提升个人的学习和分享能力。通过课堂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相关讲解,能够积极参与到“浙江有礼”省城文明新实践中,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了解并认识衢州,明白衢州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明白为什么“东南阙里”指的是衢州。认真学习本课内容,了解孔子庙、孔子学院的存在以及分布情况,并且学习儒家相关理论,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新知导入新知导入衢州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浙、闽、赣、皖四省边界,是孔子嫡传长孙及后人繁衍生息的第二故乡,被称为“东南阙里”。知识引入探究新知链接知识引入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他的思想对中国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认识孔子探究新知链接知识引入孔子创立了私人讲学制度,培养了大量弟子,后世称为“孔子学院”的教育机构也以他命名。孔子的言论和思想被记录在《论语》中,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经典。认识孔子探究新知学一学赐家寓衢 东南阙里孔庙遍天下,而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处在山东曲阜,一处在浙江衢州。新知讲解孔氏南宗家庙探究新知学一学1128年,孔子第四十八世传人、承袭衍圣公的孔端友背负着孔子楷木像等传家珍宝,率族人离开山东曲阜,随宋室南下宋高宗念孔端友一族“扈从之劳”,赐庙宅于人杰地灵的衢州作为孔氏家族在江南的根基。孔端友在衢州不仅建庙立家,还开展了儒学教育和文化活动,培养了一批儒学名家,使衢州成为南宋时期的儒学重镇。新知讲解探究新知交流“阙里”是什么意思 衢州为什么被称为“东南阙里” 新知讲解“阙里”是什么意思 “阙里”是指城门或城墙的缺口,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门户或出入口。在古代,阙是指城门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繁荣与重要性。衢州为什么被称为“东南阙里” 衢州被称为“东南阙里”,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沿海与内陆的交汇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衢州的“阙里”之称反映了其在历史上作为东南地区重要门户的地位。探究新知链接知识引入山东曲阜孔氏家庙是为纪念孔子而建的庙宇,始建于汉代,后经过多次扩建与修缮,成为中国最大的孔庙之一。家庙内有众多的建筑和文物,包括大成殿、敬圣殿、阙、碑林等,展示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和历史遗迹。山东曲阜孔氏家庙探究新知学一学新知讲解儒风浩荡 薪火相传在底蕴深厚的族学熏陶下,孔氏南宗家族史上涌现了一大批饱学之士,可谓薪火相传、贤才辈出。孔氏南宗族人无不心忧天下,积极有为。孔端友、孔端朝孔端隐等南宗族人积极实践儒家思想,恪尽职守,深得人心。如孔端隐病逝于江苏句容,当地百姓悲痛万分,“士民如丧考妣”,哀号不已,特立“去思碑”以志纪念。探究新知学一学新知讲解孔氏南宗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经世济民之才。国家太平之时,他们注重教养,体恤民情,致力于改善和淳化士风、民风;社稷危亡之际,他们殚精竭虑,希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补于世。孔氏南宗家庙内的思鲁阁探究新知学一学新知讲解南宗族人中,出仕者往往恪尽职守、尽忠报国,未出仕者则传承了乐善好施、慷慨好义的传统美德,在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和谐中发挥了应有作用。探究新知交流新知讲解通过网络调查或实地走访孔氏南宗家庙,了解南宗族人中的圣贤故事,并与同学分享交流。孔端友字子友,号仲尼,是孔子的第七代孙。他在历史上以其德行和学识著称。孔端友在家乡积极传播儒家思想,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不仅教授学生,还注重自身修养,力求做到“仁义礼智信”的全面发展。他的事迹在《孔子家语》中有所记载,强调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探究新知交流新知讲解通过网络调查或实地走访孔氏南宗家庙,了解南宗族人中的圣贤故事,并与同学分享交流。孔端朝字子朝,是孔端友的后代,同样以其品德和学识受到尊重。孔端朝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在地方治理中推行仁政,关心民生,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他的行为和思想深受当时人们的推崇,成为了地方的模范。探究新知链接知识引入“仁”指仁爱。“任”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任”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何为仁”探究新知链接知识引入“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何为义”探究新知链接知识引入“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何为礼”探究新知链接知识引入“智”同“知”,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何为智”探究新知学一学新知讲解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不学礼,无以立。”在《论语》中,“礼”是一个高频词。“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的城市品牌彰显了衢州独特的城市精神和价值主张。“有礼”联通四海、贯穿古今、畅想未来,包含着当代衢州人的希冀和追求。"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标识探究新知做一做活动实施近年来,浙江积极推进“浙江有礼”省城文明新实践,培育“浙江有礼”文明品牌。你参与了“争做有礼好少年”活动吗 讲一讲你的体验与感悟。近年来,我参与了“争做有礼好少年”活动,深刻体会到了“浙江有礼”文明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比如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文明礼仪宣传等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道德素养,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探究新知做一做活动实施说一说积极推进“浙江有礼”省城文明新实践,培育“浙江有礼”文明品牌有何意义?“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浙江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有礼”一直是浙江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有礼贵在养成,文明贵在实践。”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浙江开启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蓝图,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探究新知做一做活动实施说一说积极推进“浙江有礼”省城文明新实践,培育“浙江有礼”文明品牌有何意义?“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不仅是优秀历史文化的一脉相承,更是正向伟大征程的时代续写,旨在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良好社会氛围与强大精神力量。知识拓展云游孔子庙知识拓展中国儒学馆中国儒学馆,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儒学文化的专业博物馆,不仅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学,更是人们深入了解儒学思想和历史的重要窗口。地址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新桥街104号(衢州博物馆斜对面)知识拓展何为“浙江有礼”?浙风倡导六种时代新风爱国爱乡、科学理性、书香礼仪、唯实唯先、开放大气、重诺守信。知识拓展全球化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创办于2004年11月21日。该机构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汉语教学服务,增进世界各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知识拓展全球化的孔子学院截至 2018年12月,全球已有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 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 53国设立140所孔院和136个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业务内容:1、开展以“长城汉语”为主的多媒体汉语教学课程及其它汉语学习课程;2、开展各类中文教师培训并组织实施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测试;3、建设中文图书馆并提供中文资料查阅服务;组织开展汉语和中国问题等。课堂练习请同学们结合所学说一说我们如何能让“浙江有礼”新风尚继续繁衍向前?教育宣传: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礼仪教育,增强人们对礼仪文化的认识和重视。通过讲座、活动等形式,传播“有礼”的理念。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礼仪比赛、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增强人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让礼仪文化深入人心。社会倡导: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广泛宣传“浙江有礼”的理念,鼓励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课堂总结1学习新知引入东南阙里2学习赐家寓衢东南阙里等内容3进行分享交流活动4完成课堂练习5认识孔子学院板书设计东南阙里1.新知引入2.新知讲解3.活动实施4.课堂练习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课后作业1、说一说本课的收获内容,并用思维导图画出本课知识体系。课后作业2、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积极参加“争做有礼好少年”活动,助推“浙江有礼”省城文明建设。35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五上第10课.东南阙里.pptx 孔子庙.mp4 引入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