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1课《江南水乡 因水而兴》教学设计课题 江南水乡因水而兴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五上核心素养目标 1、 了解并认识浙江著名的钱塘江、瓯江等河流,知晓它们的发源地,流经地和特征等并知晓它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2、学习浙江河流和江南水乡,了解它们的资源利用对浙江发展的帮助,认真学习本课内容,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3、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了解到浙江在河湖治理方面的历史,并逐步理解和加深对河湖资源利用的认识继而学习原理加以正确利用。4、通过课堂分享浙江其他河湖知识、讨论该如何认识到河湖在我国治理实践中的作用体现等活动来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认识钱塘江、瓯江等河流进行分享交流活动教学难点 1、完成课堂练习2、认识浙江八大水系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第11课《江南水乡 因水而兴》1.板书课题。2.视频导入3.浙江河流众多,水网密布,素有“江南水乡”之称。八大水系盘踞于此,四大名湖静卧其间,四大平原河网交织分布。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观看视频,思考、从新知引入中获取信息。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内容的初步认识。讲授新课 一、链接江南水系江南境内的河流多为长江水系。此地区水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主要河流大部分源短流急,流域面积狭小。江南第一大河流是钱塘江,其正源新安江出自安徽省徽州地区,南源衢江。两江在建德市梅城镇汇合,注入杭州湾。皖南的主要河流为新安江,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千米。建德以下较大的支流还有分水江、壶源溪、浦阳江、曹娥江等,此外江南地区还有句容河、秦淮河等长江支流。二、新知讲解钱塘江钱塘江是浙江省内第一大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钱塘江有南、北两源,北源新安江,源头至河口入海处全长589千米,其中在浙江省境内347千米;南源马金溪,从源头至河口入海处全长522千米。钱塘江流域广,水系发达,大小支流众多。流域内降水丰沛,地形多样,因此水利资源十分丰富。钱塘江的河口段,形状如同喇叭,向东逐渐扩展。这里潮汐现象特别显著,素以“钱塘涌潮”闻名天下。钱塘江潮汐气势宏大,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潮水来时,如白练横江,万马奔腾,波涛震耳,有“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之势。交流钱塘江河口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壮观的涌潮呢 一、天文因素1.潮汐作用:钱塘江的涌潮属于半日潮类型,即一天中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朔望大潮),引潮力达到最大,此时潮水的涨落幅度增大。太阳的引潮力虽然比月球小,但也起到了增强潮水动力的作用。这种天文引潮力为钱塘江涌潮提供了基本的动力来源。二、气象因素1.季风影响:钱塘江流域主要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在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推进的方向基本一致,起到了助推潮水的作用。这股风会增加潮水的前进速度,使得涌潮更加壮观。同时,季风带来的降水也会影响钱塘江的径流量,径流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和潮水相互作用,影响涌潮的形态和高度。三、地理因素1.河口形状:钱塘江河口呈喇叭形,从杭州湾口向内逐渐缩窄到海宁盐官镇附近。当潮水从宽阔的杭州湾口涌入狭窄的河道时,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潮波能量集中,潮头高度会急剧增加。2.水下地形:钱塘江河口的水下地形比较特殊,存在着巨大的沙坎。沙坎的存在使得河床的坡度发生变化,在潮水向上游推进的过程中,遇到沙坎的阻挡。潮水一方面要克服沙坎的阻力,另一方面在越过沙坎后,由于水深变浅,水体被压缩,能量进一步积聚,从而使潮头更加汹涌。3.河口位置:钱塘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它所面临的杭州湾是一个相对开阔的海域。来自太平洋的潮波可以比较顺畅地进入杭州湾,为涌潮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潮水来源。并且,东南沿海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海域潮差较大,有利于大潮的形成。瓯江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处,自西向东流经龙泉、云和、莲都、青田、永嘉、瓯海、鹿城、龙湾等8个县(市、区),最终汇入东海。 瓯江,因温州古称“瓯”而得名。全长约380千米,总落差约1080米,流域面积约1.82万平方千米。 瓯江上、中游转折迂回于崇山峻岭之间,形成许多急流险滩。下游北岸为永嘉、乐清,南岸是温州市区。瓯江江面宽阔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泥沙沉积,形成了西洲岛、江心屿、七都涂、灵昆岛四个江中沙洲。瓯江两岸群山绵延,松涛起伏,绿草如茵,芦花摇曳,石闪闪,炊烟袅袅,景色十分美丽,可与桂林漓江媲美,有“华东漓江“之称。链接“灵江”灵江是台州的母亲河,发源于仙居与缙云交界处的天堂尖。干流自仙居天堂尖曲折向东至椒江牛头颈入海,沿途有灵江(部分河段又称椒江)、永宁江、永安溪、始丰溪等干支流。出海口两山夹峙,形似天然关隘,称海门,为浙江东南海防要塞。“甬江”甬江是宁波的母亲河,由姚江和奉化江两江汇集而成,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甬江全长约130千米,流域面积4518平方千米。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干流全长107.4千米,流域面积约1934平方千米。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8千米,流域面积2223平方千米。自古以来,浙江与水和谐共生。浙江在河湖治理方面历史悠久,现存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有丽水的通济堰、杭州的钱塘江古海塘、湖州的太湖七十二溇港等,充分体现了浙江人民的劳动智慧。三、活动实施调查一下自己家乡的河流:源头在哪里?流经哪些乡镇?有没有支流?两岸景色怎么样?与家乡人民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我调查的是我家乡的茜溪:1.源头:发源于浦江与建德之间的天雷山。2.流经乡镇:流经浦江西部历史人文积淀丰厚的千年虞宅乡的新光等十余个古老村落。3.支流:作为壶源江源头支流之一,本身也是壶源江的支流体系的一部分。4.两岸景色:溪水清澈,周边自然风光秀丽,有茂密的森林、奇形怪状的山石,沿岸的古村落保存着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充满了古朴的韵味。5.与家乡人民生活的联系: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水源用于生活和农业灌溉。茜溪悠谷景区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同时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也让当地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四、知识拓展1、观看视频2、浙江河湖分布的特点?1.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浙江境内河流众多,水系丰富。除了著名的八大水系外,还有众多小河流、溪流交织成复杂的河网。这种河网密布的特点使得浙江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调配相对灵活。2.湖泊数量较多且分布相对集中:浙江有许多湖泊,这些湖泊分布有一定的集中性,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和城市周边。3.河流分布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浙江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河流一般发源于此。这些山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当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时,流速减慢,河道变宽,河网逐渐形成。如苕溪在流入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后,形成了众多分支,并且与其他水系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平原地区复杂的水系网络。4.外流河为主,最终汇入海洋:浙江的河流大部分是外流河,它们最终都汇入东海。这种特点使得浙江的河流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河流为海洋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营养物质等,对沿海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受潮汐作用影响,河流下游地区的水位变化会受到海洋潮汐的干扰。3、浙江的河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一、维持生物多样性1.提供栖息地:浙江的河流为众多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河流的浅滩、深潭、河湾等不同的水域形态,为不同习性的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2.促进物种交流:河流是生物迁徙的通道。鱼类在不同的季节会沿着河流上下游洄游,寻找适宜的繁殖场所和食物来源。二、调节气候1.调节气温:在夏季,浙江的河流可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降低气温,使得沿岸地区比内陆地区更为凉爽。在冬季,河流又能缓慢释放热量,减轻气温骤降的程度,对周围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2.湿度:河流的水面蒸发会增加空气湿度。浙江的水系发达,蒸发作用显著,增加了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得当地气候更为湿润。三、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1.涵养水源:河流源头和两岸的植被可以截留雨水,使雨水缓慢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通过根系吸收和土壤渗透,将雨水储存起来,然后以泉水或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河流。2.保持水土:河流两岸的植被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在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植被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浙江丘陵地区的河流周边,植被的这种水土保持作用尤为重要。四、净化环境1.物理净化:河流中的泥沙等颗粒物可以吸附和沉淀部分污染物。当含有污染物的污水流入河流后,泥沙会将一些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吸附在表面,随着水流的运动,这些污染物会逐渐沉淀到河底。2.生物净化:河流中的微生物、藻类和水生植物等可以分解和转化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学习链接知识。了解钱塘江。思考交流问题。了解瓯江。学习链接“灵江”和“甬江”。进行活动实施。进行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浙江江南水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钱塘江的发源,特点的知识。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认识浙江的瓯江相关知识点。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浙江八大体系的相关知识。通过调查自己家乡的河流,思考它的源头,支流等知识,强化学生对浙江水系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介绍浙江八大水系中的飞云江,包括发源地、支流、流经乡镇和与家乡人民的生活联系。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课堂小结 浙江民间歌舞1、学习新知引入2、认识钱塘江、瓯江等河流3、完成分享交流活动4、完成课堂练习5、认识浙江八大水系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课后作业 请在课后观赏关于浙江河流改善人民生活的纪录片,并写200字的观后感。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