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哲学与文化》
2024/11/011
巍峨高山,携手共攀
【知识体系】
第八课教材分析
备考
课程要求
本课的高频考点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的交流,文化创新与借鉴、交流与交融的关系。通过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我国文化发展中融合外来文化的典例,考查文化交流、交融。结合一些热点内容,考查如何实现文化的发展。
把握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性。分析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交流与交融的作用。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黑神话:悟空》在8月20日发售的8小时45分钟内,销量超过800万套,在线人数峰值达到200万人,成为全球范围内火出圈的现象级游戏。黑神话的火爆程度也引起了外交部的关注,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黑神话的成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该游戏的画面表现力和战斗体验备受好评,黑神话的成功也证明了国产单机游戏的潜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国产单机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该款游戏火爆对我们推动文化发展的启示。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形成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核心和灵魂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体现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注】1.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 文化多元性)
内涵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原因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意义 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②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要求 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1.不能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只能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2.不能认为本民族文化具有优越性:各国文化无优劣之分,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贬低其他民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片面地把本民族文化视为优秀文化,是文化民族主义);
3.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4.不能认为应该消除文化差异:要尊重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个性,不能消除差异。
5.不能认为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趋同(或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世界文化的繁荣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6.“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元性”:文化多元性倡导文化发展方向、指导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要坚决反对。
【注意】关于文化的几个“不能”
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1)文化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文化民族性凸显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即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民族文化越丰富、越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越明显。
(2)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民族性: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即时演练
(2024,湖北T15)马面裙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服饰,因形似古代城墙防御建筑“马面”而得名。新式马面裙添加了复古提花松紧腰带,融入了现代的设计与裁剪,款式简约百搭,成为年轻人的龙年“战袍”。渐成时尚的新式马面裙( )
①反映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②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了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③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多样性,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融合现代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民族文化新面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即时演练
(2024,湖北T16)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即时演练
(2023·浙江)1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开创了橄榄梯田耕作系统;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独特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与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统……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这表明( )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④每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土壤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一)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原因
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1)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2.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1)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3.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拓展延伸】:比较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区别 内涵不同 文化交流是一个过程,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是一个结果,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强调的是不同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推出新文化。
侧重不同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不同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
实质不同   文化交流发生的是量变 文化交融发生的是质变
联系 ①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 ②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推动文化发展 二、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措施
1.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3.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错误观点 ①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 ②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正确态度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要求 ①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
②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原因 ①必要性: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②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如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中国化时代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要求 ①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②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知识整合】: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①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多样性角度)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要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交流和交融角度)
③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要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立足国情,交流借鉴)
⑤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错误的观点,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即时演练
在中华民族对外交流史上,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郑和下西洋的帆影…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同世界其他民族进行交往,留下了千古佳话。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正谱写着各国文化融合共生的时代新篇。中外交往的历史和现实说明( )
①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地吸纳人类文化成果
②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交流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应在文化交融基础上增进文化的相互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
C
即时演练
(2023·江苏)有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会用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这一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 )
A.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B.在交流交融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D.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D
(2024,广东T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二某学习小组就“聚焦中国故事,探究中国智慧”主题整理了下列材料,并开展讨论:为破解全球发展赤字难题,中国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话语权;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动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和行动。从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成立国际民间减贫合作网络,到宣布“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并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中国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另一方面,讲述中国故事、蕴含中国智慧元素的文化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喜爱。《跨越千年,书写繁荣的丝路新画卷》多语种微视频,展现了“丝路精神”薪火相传背景下推动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被多家国外主流媒体转载,覆盖受众4亿多人次。契合青年文化潮流的民间舞蹈“科目三”火热出圈,传到日韩、欧美后掀起中国流行符号的海外模仿秀,形成文化热点事件……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1)以“国际传播中如何将‘中国故事'转为'世界故事'”为议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①自觉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或尊重文化差异)(1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1分)选取体现中华文明特性、具有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中国故事,经文化生产后转化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世界故事。(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1分)。本小点满分3分。
②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1分)从世界文明的交汇处讲述蕴含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文化借鉴意义的中国故事。(或文明交流互鉴)(1分)。本小点满分2分。
③综合运用多种文化载体及传播手段,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故事。(1分)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分)本小点满分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