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王羲之和王献之》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三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王羲之和王献之》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三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自然社会 第13课 王羲之和王献之
课题 王羲之和王献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王羲之和王献之》该课时教材编排了“王羲之介绍—兰亭集序—王献之介绍”的系列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理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故事,能够理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经典事迹。并且能够从王羲之和王献之中学会人生道理。教材编排合理,教学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故事,了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个人情况以及人生成就。从中学习到大书法家在书法一道上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丰富学习体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关注王羲之和王献之艺术传承的发展动态。 4、通过学习王羲之和王献之相关的故事,能够激励自我不断学习和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勇于克服。
重点 一、王羲之介绍二、兰亭集序三、王献之介绍
难点 1、王献之介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3课 王羲之和王献之板书课题。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引入教学主题 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王羲之是我国晋代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在浙江省绍兴市的兰亭风景区里有一个“墨池”,那里至今还流传着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据说王羲之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日久天长,整池水都被墨染黑了。《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在我国书法史上与王羲之齐名,两人并称为“二王”。王献之自小聪慧,随父习字,苦练基本功。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王献之曾问父亲王羲之写字有什么秘诀。王羲之回答道:“写好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知识拓展王羲之有哪些优良品德?交流欣赏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毛笔、墨、纸和砚,选几个字临摹(mó),并与同学分享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王羲之的书法笔法精妙,线条之中很多是以提按为主,在转折的地方用笔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感。知识拓展活动有机会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绍兴市的兰亭风景区和书圣故里,你对王羲之和王献之一定会有更多的了解。我还知道:王羲之结构多变,他的书法结构多变,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展现出了独特的结构和布局。知识拓展王羲之书法还有什么特点?格调高雅:王羲之的书法格调高雅,气韵生动。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二、拓展延伸1、王献之书法2、王羲之的书法有怎样的艺术风格?3、王羲之书法的历史地位?4、我们如何更好地学习书法? 了解王羲之和王献之在书法的文化地位。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发表心得体会。参加实践活动。学习拓展延伸 了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历史,培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丰富学习体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更多。
布置作业 在父母陪同在网上搜索还有那些有关于王羲之的资料,收集一些资料下一节课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分享。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王羲之和王献之》课程小结: 我们了解了这两位伟大书法家的故事和他们的成就。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他们的历史知识,还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受到了精神上的启发。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像王羲之和王献之那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