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高考历史复习考点聚焦专题1 先秦时期 5【考点】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家国一体与同构 5【考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个体私有经济的合法化 5【考点】3 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到百家争鸣 5【考点】4 先秦民主思想的遗存:敬天保民 6【考点】5 先秦统一民族的形成: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 6专题2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6【考点】6秦朝中央集权的创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7【考点】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7【考点】7汉代政治制度发展 8【考点】汉初三大社会问题及解决之道 8【考点】8两汉魏晋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 8【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9【考点】9魏晋时期的人口迁徙、民族交融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9【考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 10【考点】10隋唐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成熟 10【考点】选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11【考点】11唐朝地方管理的崩溃——节度使、藩镇割据 11【考点】唐朝“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根源 11专题3 宋元明清时期 12【考点】12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文官政治的形成 12【考点】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影响 13【考点】13唐宋之际的经济变化一“商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13【考点】宋代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的启示 13【考点】14中国的文艺复兴—理学的兴起 14【考点】全面评价宋明理学 14【考点】15明清封建专制的强化—内阁制和军机处 14【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突出特点 15【考点】16明清社会经济的新现象—商品经济与社会价值理念的变化 15【考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6专题4 列强侵华和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救亡探索 16【考点】17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西方列强侵华 16【考点】多角度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7【考点】18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18【考点】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19【考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 19专题5 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 20【考点】20世纪之交的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戊成变法与辛亥革命 20【考点】准确理解辛亥革命成败的本质含义 21【考点】2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茁壮成长 21【考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及启示 22【考点】2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西学东渐 22【考点】两次西学东渐对比表格 23专题6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中流砥柱的发展历程 23【考点】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4【考点】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24【考点】24从幼稚到成熟: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探索 25【考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探索中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 26【考点】25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26【考点】多角度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 27【考点】26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到底:中流砥柱 27【考点】抗日战争的特点 28专题7 建国后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 28【考点】2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 28【考点】统一财经 29【考点】28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 30【考点】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0【考点】29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的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0【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考点】30外交困局的突破: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31【考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 32专题8 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新航路开辟及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32【考点】31世界古代文明: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特点 32【考点】世界古代文明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 33【考点】32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全球航路的开辟 33【考点】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之影响 34【考点】33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与理性主义 34【考点】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36专题9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实践 37【考点】34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从专制到民主 37【考点】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38【考点】35两次工业革命:理论与技术创新 38【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 39【考点】36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39【考点】《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 40【考点】37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 40【考点】巴黎公社体现出的民主民权的新风貌 40专题10 两次世界大战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41【考点】38一战及战后国际关系:对和平的维护和战争的反思 41【考点】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42【考点】39二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国际格局的演变 42【考点】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44【考点】40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殖民体系的崩溃 44【考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46专题11 社会主义国家的调整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46【考点】41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机制的调整:苏联的改革 46【考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47【考点】4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47【考点】西方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48专题12 中西方古代管理制度的演变 49【考点】43君相博弈:宰相制度演变 49【考点】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50【考点】44经国体野:地方行政管理的演变 50【考点】督抚制度 50【考点】45西方奇葩:古希腊民主与罗马法 51【考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作用 51专题13 中国变法改革及中西方的选官制度 52【考点】46走向共和:近代中国帝制与共和的斗争 52【考点】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53【考点】47因时而变: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53【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综合认识 55【考点】48选贤任能:中国古代选官、考核与监察 56【考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及评价 57【考点】49官僚职业化: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 57【考点】英国文官制度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借鉴作用 58专题14 民族交融及对外交往 58【考点】50胡服骑射: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 58【考点】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形式 59【考点】51以和为贵:朝贡外交 59【考点】朝贡贸易 60【考点】52晚清外交:外交的近代化 60【考点】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61专题15 赋税制度及社会救济优抚 61【考点】53为国聚财:赋税制度的演变 62【考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62【考点】54仁者天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济优抚 63【考点】中国古代救济救助制度的特点 63专题16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变化与世界物种交流、工业革命 63【考点】55以农为天:古代经济结构变化 63【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64【考点】56哥伦布交换: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64【考点】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65【考点】57大生产: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65【考点】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66专题17 中西方商业贸易、城市化进程和水陆交通变迁 66【考点】58贸迁有无:古代的商业贸易 67【考点】古代社会商贸活动特征 68【考点】59世界市场:近现代的商业贸易 68【考点】工业革命与近代西欧商业革命的关系 69【考点】60人烟辐辏: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69【考点】中国古代城市(镇)发展变化的规律 70【考点】61华灯璀璨: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70【考点】城市化的积极影响及其问题 71【考点】62四通八达:水路交通的变迁 72【考点】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72专题18 人口迁移与文化交流 73【考点】63四海为家:近代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73【考点】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74【考点】64丝绸之路: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74【考点】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 76【考点】65以茶为媒: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76【考点】近代世界人口的迁移 76【考点】66化敌为友:战争与文化交锋 77【考点】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 77热点专题1 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与文明发展 78【考点】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79【考点】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80热点专题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82【考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内涵及特点 82【考点】 中华文化的价值与独特性 83热点专题3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83【考点】 人口问题与人口移民 84【考点】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85热点专题4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85【考点】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85【考点】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才富 86热点专题5 三次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 86【考点】 新科技革命的概况 86【考点】 新科技革命的革命性意义 87热点专题6 医疗与公共卫生 87【考点】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87【考点】 防疫抗疫 88热点专题7 东西方近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89【考点】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89【考点】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89热点专题8 东西方的基层治理 89【考点】 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90热点专题9 中西方法律的发展 91【考点】 中国历代法治建设 92【考点】 西方法治的发展 93热点专题10 货币的使用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94【考点】 中国货币的演进过程 94【考点】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95热点专题11 经济全球化趋势 95【考点】 经济全球化 95【考点】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96热点专题12 中西方文化发展 96【考点】 和平发展与问题挑战 96【考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7专题1 先秦时期【考点】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家国一体与同构夏朝: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约前2070年禹建立,开创了世袭制世袭制内容有二: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影响是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二)商朝:内外服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内外服制度的内容:内服是王畿,由商王直接控制;王畿四周是外服,由附属国管辖。(三)西周西周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实行分制制度,1.贵族等级制,分封制——封建领主制:(1)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王畿地区。(2)其他地方分封给同姓亲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3)诸侯在国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度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2.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3.礼乐制:维护统治的文化制度。4.等级分封政体——封建领主制的特征:(1)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整体的基本特征。(2)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4)王权具有神秘色彩。【考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个体私有经济的合法化1.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农业 ①农业技术: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②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工商业 ①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②货币流通广泛 ③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2.变法运动(1)概况①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②目的:实现富国强兵。③影响: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2)商鞅变法时间 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内容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④“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⑤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⑥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影响 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考点】3 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到百家争鸣1.背景(1)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2)阶级关系: 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3)社会风气: 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2.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3.诸子代表的思想派别 代表 主张或特点儒家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4.意义(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考点】4 先秦民主思想的遗存:敬天保民1.德治(1)背景:夏商时期,君主和贵族可以殄灭生命。如“人殉”、“人祭”。(2)起源:西周建立起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3)发展: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君寻找救国新思想。2.法治(1)早期国家已经有法律。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2)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德治与法治之争开启。3.德治与法治之争(1)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注重教化。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主张“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2)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唯法为治。商鞅在秦国变法,奖励耕战,军功授官;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儒家思想不合时宜,在当时备受冷落,后来才得到重用。法家思想适应了当时建立统一的专制集权国家的需要,受到重用。【考点】5 先秦统一民族的形成: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1)“春秋五霸”①背景: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②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区域性统一。①背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②概况:韩、赵、魏三家大夫分晋,齐国大夫田氏取代齐国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③影响: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被秦国吞并。2.华夏认同(1)形成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戎狄蛮夷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②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2)意义: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专题2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一、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1)中国版图之确立:秦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2)中国民族之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3)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汉武帝时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这是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具体表现在:(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唐朝时期结束分裂,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2)区域开发:随着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3)制度创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魏晋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征税标准发生重大变化。(4)文化璀璨: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成果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交融的特点,三教鼎立,艺术大放光彩。而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则全面走向繁荣,唐朝文化圈的形成则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当时世界的地位。【考点】6秦朝中央集权的创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一、先秦西周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实行分制制度,1、贵族等级制,分封制——封建领主制:(1)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王畿地区。(2)其他地方分封给同姓亲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3)诸侯在国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度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二、秦朝(一)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二)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历史背景:(1)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2)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代远情疏);(3)各国进行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建立县制);(4)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内容:(1)皇帝制度(核心),皇帝总览一切军政大权特点:皇位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中央政府,设立三公九卿。①三公及其职能三公:丞相(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秉承皇帝,统领百官)、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九卿: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②决策方式:国家大事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3)地方官职,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①原因:吸取历史上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的历史教训;李斯的建议。②地方政府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丞、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4)文书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考点】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1)君主专制:古代中国的政体。指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地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中国古代的主权结构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典例】柳宗元《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其中所说“公天下”之制是指A.确立了皇帝制度B.实行三公九卿制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实行郡国并行制【解析】柳宗元的这段话意思是,秦朝用废除分封诸侯,实行郡县制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所以选C;材料所述是在肯定秦朝的“公天下”制度,A、B与题意不符;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的地方制度,不是秦朝制度,故排除D。【考点】7汉代政治制度发展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1)政治上①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②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③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④设刺史,监察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2)经济上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上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②公元前136年,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开拓疆域(1)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3)行政管理: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考点】汉初三大社会问题及解决之道西汉初年,面临三大社会问题:经济的萧条破败;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匈奴的侵扰。这些问题在汉武帝时期都得到解决:(1)经济的萧条破败——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3)匈奴的侵扰——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使匈奴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典例】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要使“兴廉举孝,庶几成风”。这一做法旨在A.推行道德教化 B.加强专制集权C.削弱诸侯实力 D.改革选官制度【解析】根据“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兴廉举孝,庶几成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做一切的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加强专制集权,以巩固统治,故选B;A、C、D说法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考点】8两汉魏晋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一、概念庄园经济是指以佃佣为主经济基础,我国自春秋战国私有土地制发生后,农民难堪生活重负而被迫出卖田地,富者承买兼并,所谓大地主,即由此而生。到了汉代,贫富阶级,悬殊尤甚。三国承汉之后,其政治制度虽有所损益变通,而生产关系则依然如故,其经济基础依然为以佃佣为主的地主封建社会,因而当时的地主阶级在社会上极占势力。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寺院僧侣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免税政策,从而形成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的封建地主经济形式——寺院经济。二、汉代庄园经济1、原因: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土地兼并严重;2、特点:①规模大、自给自足; ②拥有家兵、筑有乌堡;③聚族而居,有一定宗法色彩; ④人身依附关系强;3、影响:影响赋役征收,易形成割据,威胁中央集权;【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及成因(1)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江南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动乱多发生在北方,且持续时间长,而南方相对安定。(2)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战乱破坏了城市和自然经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大融合的加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融合中汲入了新的发展能量,又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典例】东晋南朝以来,南迁士人非常重视自己的祖籍。唐代中叶以后,南迁士人乐于把新居住的州县当成自己的籍贯。这一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世族门阀的衰落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宗法制度的瓦解【解析】从材料可知,魏晋至唐中叶(特别是“安史之乱”后)都出现了大规模人口南迁的现象,但魏晋重视祖籍,唐中叶后以现居地为籍贯,反映了祖籍观念的日益淡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世族门阀的衰落,故B正确。【考点】9魏晋时期的人口迁徙、民族交融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一、民族融合1.西晋的统治(1)五族内迁①时间:东汉末到魏晋时期。②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2)八王之乱性质 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影响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2.江南开发(1)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②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影响: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4.十六国(1)民族交融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2)淝水之战原因 ①民族隔阂仍广泛存在 ②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概况 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结果 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5.北朝(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2)孝文帝改革时间 5世纪后期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 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③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④改鲜卑姓为汉姓 ⑤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二、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原因、途径1.原因(1)统治者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2)民族大迁徙有利于促进民族大交融。(3)各民族政权间的混战使其地盘不断变化,人民之间也不断混杂,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4)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原因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途径(形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自然迁徙;政府移民)。这一时期的民族迁移方向是由北方向南方。一种是北部边境少数...(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3)联合斗争。在反抗西晋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联合起来,并肩作战...(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即汉化政策)。如孝文帝改革。(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考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延续。(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典例】(2020·北京高考)“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解析】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A;信息“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体现了清乐在魏晋以来逐渐与各民族文化交融,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B正确;C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说法明显错误,南北朝文化的主流仍然是中原文化,排除。【考点】10隋唐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成熟1.科举制(隋唐—清末)(1)背景:随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2)发展历程创立 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发展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①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加强了中央集权。2.魏晋南北朝的三省体制(1)组织结构: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2)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3.隋唐三省六部制(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沿用。(2)运行机制机构 职能中书省 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 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 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4)政事堂①设立: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②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5)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点】选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典例】在唐代,文人进入仕途除了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外,通过“干谒”即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是社会名流的举荐而入仕,也是科举制的重要途径。这表明唐代A.深受汉代察举制影响 B.科举制度的高度成熟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人才选拔的灵活多样【解析】从材料中“文人进入仕途除了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外,通过‘干谒’即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是社会名流的举荐而入仕,也是科举制的重要途径”可以看出,唐朝做官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说明人才选拔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D选项符合题干要求;A、B、C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考点】11唐朝地方管理的崩溃——节度使、藩镇割据1.安史之乱(1)原因①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②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2)概况: 755_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3)影响①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②边防空虚,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③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1)形成原因:藩镇独立性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 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3.黄巢起义(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2)概况: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4.五代十国(1)唐朝灭亡: 907 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2)五代十国①五代: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②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3)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考点】唐朝“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根源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统治政策的失误密切相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政府对边疆管理失控,外重内轻。【典例】《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解析】节度使权限的增加导致地方实力增强和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排除B;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节度使权限的变化是制度性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材料中节度使权限变化不能说明地方官制的完善,而是对地方体制的破坏,排除D。专题3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其整体特征主要表现在:(1)政治上,国家形势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2)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对外贸易发达。(3)思想上,儒学出现新的发展——理学,儒学走向思辨化、哲学化。(4)文化上,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三大发明走向成熟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阶段,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国家疆域的基础。(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另一方面,重农抑商及闭关自守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发展,中国较西方相比,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3)思想文化上: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思想文化仍占统治地位,呈现出强烈的专制色彩;另一方面出现了反专制的民主思想;文化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京剧)成为文学艺术主流;传统科技依然领先,出现总结性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出现西学东渐,但未产生近代科学。重难【考点】 内容12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文官政治的形成13 唐宋之际的经济变化一“商业革命"与社会转型14 中国的文艺复兴—理学的兴起15 明清封建专制的强化—内阁制和军机处16 明清社会经济的新现象—商品经济与社会价值理念的变化【考点】12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文官政治的形成1.背景(1)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2)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3)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3.措施具体措施守内御外 强干弱枝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分化事权 中央 ①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地方 ①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崇文抑武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4.影响(1)积极影响: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消极影响: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5.宋代的文官政治(1)概况: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两宋时期的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2)形成原因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②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③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④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3)评价①积极性: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社会的历史舞台;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②消极性: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考点】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影响①积极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②消极性:由于冗兵、冗官和冗费的出现,北宋边防空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典例】宋代地方财赋多备藏于各州,元代将直属州府所征的赋税送至各行省的直属仓库进行储藏,并由中央授权的个别专职官员进行提调。这一变化A.扩大了行省治理自主权 B.导致了各州府经费短缺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解析】根据材料大意可知,宋代地方各州可储藏财赋,而到了元代直属州府所征赋税须由直属仓库进行储藏,并由中央授权的专职官员进行提调,说明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材料中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央对地方财赋控制的加强,没有体现扩大行省治理自主权,排除A项;对地方财赋控制的加强并不一定会导致各州府经费的短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元代加强了对地方财赋的控制,不能表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C项。【考点】13唐宋之际的经济变化一“商业革命"与社会转型1.宋代的“商业革命”(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以四大商业名镇为代表的商业市镇出现。2.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总体特点经济制度变迁是唐宋变革最直接的表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总体趋势,也带有不同时代的鲜明烙印。(1)私有制的发展:唐初实行均田制,唐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不断缩小,民营手工业不断发展。(2)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佃农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唐中期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宋代雇募制更成为普遍的方式。(3)国家干预逐渐减少: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域,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商人的力量。(4)使用经济手段管理:专卖、对外贸易等都体现了唐宋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考点】宋代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的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3)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典例】宋代使用便钱会子,这些会子很多是豪民富户发行,后来富户向政府申请获得准许,但需要上缴三司每贯20文。宋代在对盐、茶、铁、酒、香药等商品进行专卖时,采用了盐引、茶引的信用票据方式。这些做法的积极影响是A.民间金融信用合法地位增强B.豪民富户成为国家财政的依靠C.宋代对商业由限制走向松弛D.推动了饮茶之风在中国的盛行【解析】“会子很多是豪民富户发行,后来富户向政府申请获得准许”、宋代在对“商品进行专卖时,采用了盐引、茶引的信用票据方式”,这表明民间金融信用由于政府的参与,在信用上有了保障,合法化得以增强,故A项正确。【考点】14中国的文艺复兴—理学的兴起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2.兴起: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3.目的(1)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2)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的作用。4.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5.主要思想:理学是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基本内容为:宇宙观 人生观 方法论 哲学范畴认为“理”即“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人生的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客观唯心主义倾向6.理学的影响(1)“四书”成为先于“五经”的儒家基础读物。(2)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点】全面评价宋明理学【典例】宋代儿童游戏表现出强烈的“重德”和“重文”倾向,比如围棋、象棋之类“文雅”的儿童游戏有很大发展,而运动、娱乐性游戏则受到一定限制。由此可见A.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国家积弱B.理学思想渗入教育领域C.崇文风气成为社会主流D.科举制的完善推动教育转型【解析】“重德”“文雅”等题干关键词均能体现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因此题干“宋代儿童游戏”的演变说明理学思想已经渗入教育领域,故B正确。【考点】15明清封建专制的强化—内阁制和军机处1.明朝内阁背景 宰相废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确立 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职责 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发展 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历代及明初,六部均隶属于丞相,凡事必须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书省、提高六部品秩后,六部变成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完整,而且在内阁之上。但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拟权,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但是,内阁毕竟不同于中书省。从制度上说,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内阁与六部这种职权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调,大大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观上,则有利于司礼监的擅权乱政。2.设立军机处①设立: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突出特点(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特别是清代,致力于维护满洲贵族在政权中的核心地位。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3)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它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只得靠强权,皇权的绝对化、特务统治等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控制)。【典例】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解析】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可知内阁成功地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强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面谏力争”说明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排除 C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不是宰相,且此时宰相制度已经废除,排除D项。【考点】16明清社会经济的新现象—商品经济与社会价值理念的变化1.经济发展的表现类别 表现农业 ①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手工业 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在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商业 ①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②商帮出现: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2.经济发展的局限(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2)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3.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社会的深刻变化(1)农业方面:土地买卖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制普及到全国;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副产品也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货币地租代替实物税,实行赋役征银。(2)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手工作坊和工场日益增多,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3)政治方面:明清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人们思想观念和商人地位有所改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4)思想文化:思想领域出现李贽、黄宗羲等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家;文学、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5)对外关系: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隔断与世界的联系。【考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1)经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空前繁荣,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已经朝着开放型转变。在苏州等地出现了一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2)阶级: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导致传统观念变化,很多人弃农从商。(3)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了冲击,开始转型;人们的传统价值理念也悄然变化;文艺作品出现世俗化倾向。【典例】明代士大夫在家规中强调“男子以治生为急”,习惯不言“利”的儒士也逐渐涉足商业营生。与此同时,商人也逐渐相信儒家的思想有助于商业的发达,明末兴起了商人刻书售书的热潮。这表明A.传统贱商观念消除 B.经世致用思想开始兴起C.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D.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明代商业的发展,传统的重义轻利的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D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排除;“开始”的说法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项;明清时期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专题4 列强侵华和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救亡探索晚清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经济上: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进一步深化,封建统治者赖以统治的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伴随着列强在华设厂和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政治上: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清朝统治之下的各阶级开始了反抗和探索,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强的势力。(3)思想文化上:晚清时期的文化开始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考点】17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西方列强侵华1、列强的侵华史(1)鸦片战争(1840-1842年)原因:①必然性: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军事: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中国:闭关锁国;英国:为争夺世界市场疯狂扩张。②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③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结果:19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关税要与英国商定;《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永居;中美《望厦条约》建教堂传教;中法《黄埔条约》自由传教。鸦片战争的影响:①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③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思想: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畲《瀛寰志略》);⑤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上即可理解为何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得转折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原因: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结果:1858年《天津条约》: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③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1860年《北京条约》: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乘机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影响:①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伤害;②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反抗;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原因: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直接原因:东学党起义结果:1895年《马关条约》:①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赔白银2亿两;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办厂: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影响:①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②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③促进了民族觉醒(清政府被迫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原因: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结果:①南方各省都督与列强洽商“东南互保”协议(①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②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③一定程度上保存清政府的实力和中国近代化的成果)②1901年《辛丑条约》:惩办“首祸诸臣”;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2亿两(加剧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使馆区“国中之国”);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严重破坏中国的主权完整);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影响: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列强侵华的方式(1)军事侵略:如发动六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2)经济侵略:甲午战前商品输出为主,如倾销商品;甲午战后资本输出为主,如开厂。(3)政治侵略:如签订不平等条约、扶植代理人、建立伪政权。(4)文化侵略:如传教、奴化教育。列强侵华的影响(1)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与破坏。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严重毁坏了中华文明遗产,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列强侵华客观上也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意识。【考点】多角度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改变了世界格局: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殖民主义体系在亚洲取代了宗藩关系体系,远东以及国际格局发生变化。(3)促使中华民族觉醒: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也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维新与革命这两股力量成为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重要力量。【典例】“《南京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不奇怪了……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的手下……两支军队发生冲突,8月,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其中“第三次失败”使得中国A.丧失了领事裁判权、居住及租地权等特权B.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C.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等商埠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根据“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的手下”及所学可知此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因此C正确;A错误,丧失了领事裁判权、居住及租地权等特权是在鸦片战争后;B错误,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错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考点】18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1.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2.目的: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3.代表人物:主要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4.内容(1)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2)为了求富,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3)洋务派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5.评价(1)积极作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2)局限性: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6.失败原因: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7.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8.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经济上: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2)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9.洋务运动的特点(1)目的上,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应对外患,维护封建统治。(2)内容上,只片面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结局上,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10.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1)经济上①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②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③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使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2)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点】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1)经济上: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2)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化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典例】洋务运动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主动推动的变革,而是由一些汉族地方大员自发并各自展开的“自强”“求富”运动,只是少数比较开明官员的实践,没有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士大夫的集体自觉行为。材料意在说明洋务运动A.缺乏顶层制度设计 B.管理模式相对落后C.遭到士人集体反对 D.依赖外国科学技术【解析】“它并不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主动推动的变革,而是由一些汉族地方大员自发并各自展开的”说明洋务运动缺乏中央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故选A项。【考点】19农民阶级的抗争一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951——1964年)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对峙);1856年军事全盛(东征西征,北伐——孤军深入失败),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沦陷。纲领:①1953年《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评价:否定了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绝对平均主义带有空想性)②1959年《资政新篇》:地位: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②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③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④未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②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1898)口号:“扶清灭洋”(“扶清”具有爱国性质,但容易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放松警惕;“灭洋”表现出盲目的排外倾向,阻碍向西方学习)评价:①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②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考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典例】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一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平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A.改变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B.使西方列强平等地对待中国C.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D.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解析】由材料“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可知,义和团运动后,西方对中国的侵略方式由强硬变为软硬兼施,故选A项;由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可知,义和团运动后,西方列强并没有停止对中国的侵略,也并没有平等地对待中国,排除B、C项;材料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后外国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而非强调中国人自己的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专题5 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从《辛丑条约》签订后到五四运动前这一历史阶段,主要处于晚清后期和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时期。(1)政治上,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随后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2)经济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启动阶段,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同时,官僚资本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垄断。(3)思想上,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汇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考点】20世纪之交的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戊成变法与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1898)背景:①政治: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②经济:19C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③思想:维新思想兴起,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序幕:公车上书;高潮:百日维新;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结果:失败失败的原因: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②守旧势力很强大(客观原因);③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④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历史意义: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1912年)(1)辛亥革命的背景①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并没有解决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②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⑤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⑥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等);⑦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2)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②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核心)(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规定民众的基本权利);③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不是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3)武昌起义时间和中国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清帝退位时间:1912.2.12,清朝末代皇帝宣统皇帝溥仪正式下诏退位,意义: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制度;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内容:(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主权在民思想)(2)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体现三权分立思想)(3)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总统,权力,保障民主。但在实际过程中,国务员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的原则很难对总统权力形成制约关系)意义:(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5)辛亥革命的评价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革命。积极: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②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④风俗文化: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消极:①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未能发动群众,没有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领导【考点】准确理解辛亥革命成败的本质含义(1)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2)从直接结果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的。【典例】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以判断公元前221年建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正确;A、B、C项与辛亥革命没有关系,排除。【考点】2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茁壮成长(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最主要原因);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途径:(1)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引进机器生产,创办的官办企业(2)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企业(3)原先的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代表: ①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②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2)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1894-1914)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表现:期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企业全国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代表:1899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状元资本家)190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面粉大王)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迅速发展(短暂春天1912-1919)原因:①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政治上封建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表现:(注意:要学会从正反两个角度概述某个阶段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 ②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③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纺织业从上海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④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但重工业基础依然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和自然经济相比,民族工业不占优势。影响:推动新民主运动的开展,同时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4)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较快发展(1927-1936)原因:①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②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5)民族工业陷入困境(1937——1949)原因: ①常年战争的破坏②日本和美国加紧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③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内战政策、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繁重的捐税)④官僚资本的压迫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特点:①资本较少,规模较小,以轻工业为主;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③发展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④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5、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主要因素:①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与束缚;②本身的特征: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均衡);③政局动荡不安。6、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①经济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历程②政治上,推动了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准备了条件。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③思想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考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及启示【典例】北洋政府建立后,袁世凯要求修订各项经济法规,即使是前清制定,若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应即遵照适用。对于各项工矿实业,一切商办公司,“务须加以保护”“设法维持”,农林、工商两部亟应修订法律以利实业发达。这表明当时A.实业救国思潮助推经济发展B.经济改革助长了复辟帝制图谋C.法规的制定规范了市场秩序D.政府力图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解析】北洋政府修订各项经济法规,以便使“农林、工商两部亟应修订法律以利实业发达”表明,政府力图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故选D项;材料不涉及实业救国思潮的信息,故排除A项;材料是在肯定北洋政府的实业政策,不能说经济改革助长了复辟帝制图谋,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经济法规的内容,不能得出“规范了市场秩序”的效果,故排除C项。【考点】2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西学东渐1、概念:指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思想、制度等在中国逐步传播的过程2、基本史实:(1)第一阶段:①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提倡个性自由;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②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钳制思想,禁锢中华文化发展;(2)第二阶段:晚清民初,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的科技、制度、思想等传入中国,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3、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原因及意义?时间 背景 阶级 代表人物 实践活动19世纪40、50年代 ①鸦片战争后,中西联系扩大;②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觉醒; 地 主 阶 级 林则徐、魏源 主张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未付诸实践 器物19世纪60到90年代 清政府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奕訢 左宗棠 ①设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②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③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甲午战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 ②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西学的进一步传播; 资 产 阶 级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 制度孙中山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1915年起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蔡元培、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 鲁迅 新文化运动 前期:提倡民主科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文化(1)特点:①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相结合;②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入;③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④参与主体广泛,包括官员、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2)原因: ①政治:西方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思想:西学的不断传播,对西学了解不断深入;③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3)意义: ①政治:促进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②经济:促进工业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③思想: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思想;【考点】两次西学东渐对比表格明末清初 近代背景 ①受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影响; ②传教士传教的需要; ①工业革命后列强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蓄意侵华; ②救亡图存的需要;传播主体 西方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参与主体广泛,包括官员、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接受群体 少部分知识分子如徐光启 群体不断扩大,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内容 西方科技为主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层深入影响 开阔眼界但没有使中国产生根本性变革 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典例】胡适在1918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情形,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由此可见,他主张A.推进文学形式的创新 B.注重新旧文学的结合C.文学应突出工农力量 D.对思想启蒙进行反思【解析】材料与文学形式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说要加强新旧文学间的结合,排除B;材料中除了工人、农民外,还有小商贩、人力车夫等,故C项错误。专题6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中流砥柱的发展历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1)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摧残。(3)思想领域: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考点】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1)背景①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会议。②导火索: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2)过程①爆发: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3 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②经过: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使得从北京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迅速推向全国。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初步胜利:在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②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③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④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⑤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1)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阶级:随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3)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外部因素: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党事宜。2.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的。3.中共一大的内容(1)首先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2)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考点】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具有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爆发。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的形式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典例】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西文化中更认同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故B正确;材料内容不涉及对五四运动的反思,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文化的矛盾,只是讲中国人反思文化,故C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故D错误。【考点】24从幼稚到成熟: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探索一、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2)经过①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②结果:起义军占领南昌城。随后,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广东。起义军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起义军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2)内容: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3.秋收起义(1)背景: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2)过程: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3)结果: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4.“工农武装割据”(1)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①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发展: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③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根据地力量壮大: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3)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①建立: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②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4)土地革命①内容: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②影响:这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二、红军长征1.原因(1)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经过(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转折:遵义会议①召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