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同步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同步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jīn) 呦呦鹿鸣(yāo) 榆柳荫后檐(yìn)
B.鼓瑟吹笙(shēnɡ) 绕树三匝(zhā) 暧暧远人村(ài)
C.譬如朝露(pì) 越陌度阡(mò) 羁鸟恋旧林(jī)
D.周公吐哺(bǔ) 枉用相存(wǎng) 守拙归园田(zhuó)
2.下列对《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借用了《诗经》中的句子,曹操此处用典是在埋怨人才不投奔他。
B.《短歌行》中的“月明”四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喻,最后四句则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C.《归园田居》(其一)开头两句中的“俗”指尘俗杂事,“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
D.《归园田居》(其一)一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3.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②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③越陌度阡,枉用相存。④契阔谈 ,心念旧恩。
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节选自《短歌行》的这部分诗句抒写了作者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古朴雄浑,气度非凡。
B.①②句,以月光不可拾取,比喻忧思难以断绝。③④句,想象有才学的人屈驾来访,作者与之宴饮畅谈的情景。
C.⑤⑥句,作者把自己比作乌鹊,南飞而无处栖息,暗示自己率军南下,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不知该逃向何方。
D.⑦⑧句,作者运用典故,表达广揽人才的愿望,并以周公自比,表明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征服天下人的心。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枉用相存 存:问候、探望
越陌度阡 阡: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B.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 子衿:衣领
C.鼓瑟吹笙 鼓:弹奏
山不厌高 厌:满足
D.何时可掇 掇:拾取、摘取
沉吟至今 沉吟:沉思吟味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拾取,采取
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存在,保存
C.契阔谈?,心念旧恩 ?:同“宴”,宴饮
D.去日苦多 去:过去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
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
8.《短歌行》从诗体来看是一首( )
A.汉乐府 B.乐府旧题诗 C.律诗 D.新乐府诗
9.下列对有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五言和七言等。其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
B.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玚)。
C.“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D.陶渊明,东晋诗人,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创作先河,他的诗不仅在当时名气很大,而且在后代影响也比较深远。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何时可掇 B.乌鹊南飞
C.天下归心 D.榆柳荫后檐
二、情景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 , ”,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3)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4)曹操《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句子是“ , ”。
(5)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礼贤下士,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以鸟、鱼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 , ”。
(8)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9)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 ”。
12.(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背景中的句子是: 。
(4)《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运用比喻、对偶的手法,表达渴望摆脱束缚,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的诗句是: 。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诗经·郑风·子衿》是一首爱情诗,写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与埋怨。青衿,读书人穿的衣服。又,郑玄曰:“礼,父母在,衣纯以青。”意为父母健在,应着纯青色衣服以示孝敬。
13.下列对《短歌行》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蕴藏着及时努力之意。
B.三、四节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热情。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14.曹操《短歌行》对《子衿》篇的化用有何深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和陶《归园田居》(其四)
苏轼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①,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注】①陈家紫:荔枝名品之一。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诗“误落尘网”含有无奈、追悔之情,与结尾“复得返自然”的欣喜相照应。
B.陶诗“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借互文形式强化他们对故园的情感。
C.苏诗中老人年已八十,远离城市喧闹,幽居在水北,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
D.苏诗写老人劝人怀抱荔枝回家,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表现他性情的洒脱旷达。
16.同写田园山野之乐,陶诗呈现物事之美,苏诗偏重人情之美。请结合诗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结交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代指车马。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墟曲:犹乡野。墟,隐僻之地。④披:拨开。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飘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B.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生活的清贫,暗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C.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D.本诗中的“野外罕人事”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18.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镇静安静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田舍(其一)
文同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①,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②,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注】①碓:舂米的用具。②祷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围绕“田舍”展开描写,展现农家生活情景,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B.无论晨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反映出农家的祥和美好。
C.颔联视觉与听觉结合,描摹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写出丰年的来之不易。
D.颈联写乡亲们祭祀祈祷、占卜问事,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这首诗与《归园田居 其一》都是田园诗,两首诗都写到了鸡、犬的叫声,但其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1.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 、 三层意思。
2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23.“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却东西门行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2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愁苦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朴实之语,也收到了动人心魄的效果。
B.“鸿雁”万里远征,形单影只,不管是“食南稻”还是“复北翔”,都只能依从节令的变化。
C.“转蓬”即飞蓬,诗中的“转蓬”经历“万岁”却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的漫长感非常强烈。
D.诗歌虽充满悲凉的情调,但悲凉中不会显得过于柔绵,“故乡安可忘”回荡着沉郁刚健之气。
25.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分析。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
A.“呦呦鹿鸣”的“呦”应读做“yōu”。
B.“绕树三匝”的“匝”应读作“zā”。
D.“守拙归园田”的“拙”应读作“zhuō”。
故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曹操此处用典是在埋怨人才不投奔他”错误,此处用典表达曹操对贤才的渴望,应理解为曹操是在委婉地提醒人才主动来投奔他,没有“埋怨”的意思。
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古诗句内容的能力。
C.“作者把自己比作乌鹊,南飞而无处栖息,暗示自己率军南下,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不知该逃向何方”理解有误。首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意思是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此处“乌鹊”喻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是“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诗人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阡: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错误。阡,南北向的小路。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存:存在,保存”错误。本句意为“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存”,问候,思念。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运用比喻手法,以“尘网”比喻“官场”;
B.运用比喻、对偶修辞手法,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来比喻自己思念故里的心情。“羁鸟”与“池鱼”相对,“恋旧林”与“思故渊”相对。
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运用比喻手法,以“樊笼”比喻“官场”;
故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故选B。
8.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要求辨别《短歌行》的诗体。古代诗歌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绝句、词、曲;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应属于乐府旧题诗。
故选B。
9.D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D项,“他的诗不仅在当时名气很大”错误,陶渊明的诗到了后代才被重视,在他生活的年代并没有很大的名气。
故选D。
10.A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词类活用的能力。
A项,掇:动词,拾取,摘取;
B项,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C项,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D项,荫:名词作动词,遮蔽。
故选A。
11.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1)“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是提示,同时注意“譬”的书写;
(2)“借用《诗经》中的诗句”“对贤才的渴求”是提示,同时注意“衿”的书写;
(3)“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是提示,同时注意“掇”的书写;(4)“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是提示;
(5)“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是提示;
(6)“以鸟、鱼作比”是提示,同时注意“羁”的书写;
(7)“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是提示,同时注意“暧”“墟”的书写;
(8)“鸡狗的叫声”是提示,同时注意“颠”的书写;
(9)“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是提示,同时注意“樊”的书写。
1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暧暧远人村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衿、吐哺、暧暧、羁鸟、故渊等。
13.D 14.①“青青子衿”象征知识与才能,代表的正是曹操日思夜想的青年俊秀。
②据郑玄笺:“礼,父母在,衣纯以青”,“青青子衿”又可隐喻忠孝、淳厚的人品,这也正是曹操所求贤才的重要品质。
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指对情人的思念,此处隐喻对贤才的思慕。
④用典中被省略的“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表达了因天下青年才俊不够主动或者说不理解其政治抱负而产生的寂寞之情和悲凉之感!作者的英雄气概、一统天下的韬略伟志,竟然鲜有人知,这也就是他“沉吟至今”“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深层次的缘由。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错误。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两首诗歌可知,曹操《短歌行》化用了《子衿》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
“青青”二句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
首先,“青青子衿”所代表的“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所以,由此可直接看出,“青青子衿”象征知识与才能,代表的正是曹操日思夜想的青年俊秀。
其次,根据注释中“又,郑玄曰:‘礼,父母在,衣纯以青。’意为父母健在,应着纯青色衣服以示孝敬。”可知,这里的“青青子衿”还代表孝道。而在中国古代,这是评判一个人德行的首要标准。所以,“青青子衿”又可隐喻忠孝、淳厚的人品,这也正是曹操所求贤才的重要品质。
综合上述两者,可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指对情人的思念,此处隐喻对贤才的思慕。
此外,曹操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曹操在这里也表达了因天下青年才俊不够主动或者说不理解其政治抱负而产生的寂寞之情和悲凉之感!作者的英雄气概、一统天下的韬略伟志,竟然鲜有人知,以至于他只能暗暗呼喊“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也就是他“沉吟至今”“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深层次的缘由。
15.A 16.陶诗用“开荒”“守拙”句表现农事之简单快乐;以“方宅”四句写出生活环境的宁静,自然景物之纯美;用“暧暧”四句写出农家生活之恬静闲适。
苏诗借老人的述说传达人情之美:老人种荔枝,讲陈家紫不如自家荔枝,形象展现老人自豪之感;让诗人吃荔枝,并拿回给儿子吃,表现出老人的热情;要酒不要钱,则体现出老人的疏放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错误,“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
C.“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错误,“同侪尽丘墟”指同辈的人都已去世,自己的年寿超过同辈。
D.“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错误,“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意思是老人还请“我”喝酒,也不问“我”有没有钱。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陶诗,“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用“开荒”“守拙”句表现农事之简单快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诗句写出生活环境的宁静,自然景物之纯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这四句写出农家生活之恬静闲适。
苏诗中塑造了一位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乡野老人形象,借老人的述说传达人情之美。“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老人虽然“八十余”,仍劳动种荔枝,讲陈家紫不如自家荔枝,形象展现老人自豪之感;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老人拉着诗人坐在树下,让他尽情吃荔枝;“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给诗人带回去好多,以至于诗人回家把荔枝带给儿子,儿子抱了满满一怀荔枝。老人让诗人吃荔枝,并拿回给儿子吃,表现出老人的热情;
“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老人还请“我”喝酒,也不问“我”有没有钱。要酒不要钱,则体现出老人恬然自适、乐观旷达的疏放之情。
17.C 18.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C.“孤独”理解错误,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能力。
作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关键句“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然后分析喜在何处,忧在哪里。
(1)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宦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
“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令人喜悦。
(2)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
19.A 20.①本诗写“鸡犬声”,是以鸡犬的热闹衬托丰收后农家热闹和喜庆的氛围。②《归园田居》写“鸡犬声”,既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以“鸡犬声”打破环境的清静,动静结合,表现了田园的生机与活力。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A.“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错。本诗围绕“田舍”展开描写,既写出了田园环境的美好,也写出了乡民生活的淳朴自然,但诗中并未“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选项表述无中生有。
故选A。
2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分析文诗。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天清气朗的画面,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也反映出农家祥和美好的生活氛围。接下来的两句着重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刻画出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更委婉地道出丰年的来之不易。颈联又转而描写乡亲们的社会活动,他们祭祀祈祷,还经常占卜问事,尽显农耕社会里朴素的社交场面。作者在最后以“一村鸡犬声”,传达出丰收后热闹和喜庆的氛围,好像全村的鸡犬也在跟着凑热闹。
其次分析《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其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鸡狗的叫声。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这两句以声衬静,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
21. 劳作的艰辛 作者的志趣 22.D 23.“带月荷锄归”,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
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写到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诗人早出晚归地进行劳作,并且露水沾湿衣裳,体现出诗人劳作的艰辛。
诗歌的尾联写到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可以了。写出了作者的志趣所在。
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D.“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错误。最后一句是对耕作者的祝福,希望艰辛的农民能得到好的收成。
故选D。
2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赏析诗句的试题,第一步再现诗句的意思,第二步看看有没有什么手法上的使用,第三步写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带月荷锄归”写到夜幕降临诗人披着月光带着锄头才回家,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躬耕生活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所以诗人乐在其中,所以通过这样一幅画面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
24.B 25.借景抒情、比喻、用典、比兴(起兴)。(答到其中2种手法即可)
①借景抒情:借“鸿雁”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严冬南飞食稻,阳春则北翔重回的辛劳困苦之景抒发作者对东征西战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借“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的景象抒发作者对有家不能回的无奈与愁苦之情;
②比喻:以“鸿雁”万里远征、南来北往和“转蓬”的随风飘荡、无所归止喻指征夫背井离乡,辗转远征;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狸”死后头朝故土的各有定所,各遂其愿的状态喻指(反比)征夫对回归家乡的执念;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思念之情及有家归不得的无奈愁苦。
③用典:用屈原《哀郢》中“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典故(或用“狐死首丘”的典故),写狐狸死后头朝自己的窟穴,表达狐狸不忘故乡,此处用来反比征夫们的流离辗转,有家不能归,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不得归的无奈愁苦。
④比兴(起兴):以“鸿雁”万里远征、南来北往和“转蓬”的随风飘荡、无所归止起兴,引出征夫出征之遥、之苦和返还无期;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死后头朝故土,引出征夫的乡关之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不得归的无奈愁苦。
【分析】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能力。
B.“形单影只”错误,从诗中来看,“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鸿雁万里远征,与同类结伴而行,相濡以沫,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鸿雁只是在“无人乡”,但它们“自成行”,是一个群体,并非“形单影只”。
故选B。
2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技巧能力。
诗歌的前六句采用比兴手法。一开头,诗人略一勾勒,便写出了鸿雁的境遇及其春来冬去的候鸟特征。“塞北”、“无人乡”强调其孤寂寥落,“万里余”则突出路途之遥。鸿雁万里远征,与同类结伴而行,相濡以沫,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它们只能服从节令的安排,严冬则南飞而食稻,阳春则北翔而重回,其辛劳困苦不言而喻。
同时诗人借这一景物表达了自己有家不能回的无奈和愁苦。“田中有转蓬”写蓬草随风飘荡,无所归止,也永远无法回归故土。“相当”意为与故根相遇。“鸿雁”与“转蓬”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不相同,鸿雁有信,依节侯岁岁而回;转蓬无节,随轻风飘荡不止。
“神龙藏深泉”四句为诗歌最后一层,诗人于描写正题后又将笔墨宕开,连用神龙、猛兽、狐狸等数个比喻。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各有定所,各遂其愿,可是征夫却有家难回,这令有家归不得的征夫羡慕不已。
“狐死归首丘”典出《礼记 檀弓》:“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屈原《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动物至死尚且不忘故土,远离家乡的征夫们更不能忘。用典充实诗文内涵的同时,表达情感含蓄委婉,为间接抒情,诗人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不得归的无奈愁苦的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