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教学设计
课题 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五上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京杭大运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中国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2、学习京杭大运河,掌握基本信息:包括它的开凿历史、地理位置(如北起哪里,南至哪里)、概貌以及沟通的水系(如五大水系)等。3、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地图,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和概貌,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4、通过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京杭大运河对中国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教学难点 1、完成课堂练习2、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和概貌,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2课《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1.板书课题。2.视频导入3.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新疆坎儿井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观看视频,思考、从新知引入中获取信息。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内容的初步认识。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贯通南北历史悠久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千米。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时期。为了北上讨伐齐国,吴国开挖了一条连通长江和淮河的水上航道,当时称为邗(hán)沟,长约170千米。这条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第二个时期是隋朝时期。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第三个时期是元朝时期。当时为了运粮方便避免绕道洛阳,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道。明清时期,又对大运河中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改造,使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交流说一说古代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 交通运输: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方便水上交通,提高运输效率。2. 灌溉农业:运河可以引水灌溉农田,保障粮食供应。3. 防洪排涝:通过运河的建设,可以有效调节水位,防止洪水泛滥,保护沿岸地区的安全。4. 经济发展: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商业活动,推动了城市的繁荣。黄金水道 崭新面貌目前,京杭大运河的通航里程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运河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运河两岸,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全长129千米,全线实施标准化美化工程,成为全国闻名的样板航道。活动查找资料,讨论当下人们应如何保护京杭大运河。保护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对历史遗产的尊重,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下是一些建议,讨论人们应如何保护京杭大运河:1. 加强法律法规: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大运河的保护责任,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2. 生态保护:加强对运河沿岸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水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方式,改善运河周边的生态环境。3. 文化遗产保护:对运河沿线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调查和保护,修复和维护古建筑、桥梁等,确保其历史价值得以保存。4.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运河的保护工作,通过志愿活动、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的重要性。5. 可持续发展:在运河沿线发展旅游、商业等活动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确保运河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不受损害。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现在,浙北航道网承担了浙江省大宗物资的运输任务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腾飞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杭州建造了三堡船闸,将运河水系和钱江水系连接起来。2006年,位于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16年,首届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2023年,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二通道正式通航,大运河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运河文化逐渐成为杭州的一张“金名片”。链接中国“大运河”申遗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杭州段)首批申遗点段共有11个(包含6个遗产点、5段河道),申遗点段数量位于全国前列。京杭大运河是流动的、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佳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极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京杭大运河不仅在中国独一无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南北水运干线水运干线是指能沟通于支流或外海,能联系较多的交通枢纽,可组织水陆联运和直达运输的航线。水运的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杭州段二通道该道路工程北起京良路、向西南穿越房山至市界,与河北段道路接顺,道路全长约51公里。设计标准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80米,道路建成后将有力缓解现有京石高速公路交通压力。长三角地区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中国京杭大运河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金华路34号运河文化广场1号,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展陈面积5500平方米。该博物馆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一座致力于运河主题的社会科学类博物馆。二、活动实施搜集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诗,和同学交流分享。1.《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2.《汴河直进船》: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3.《七绝·大运河》: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4.《临江仙·大运河》:运河申遗说难易,千年文化绝佳。鹤去扬州看新花。当年好风骨,衢通千万家。隋炀已晓京杭动,漕运兼济桑麻。何处社鼓召神鸦。三千里水土,六省市聚沙。说一说京杭大运河存在的意义。1.经济:元代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完成,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2.社会:在社会领域,随着制度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大,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功能,成为维护稳定和制衡社会的重要手段。3.政治:在政治领域,漕运始终是维系历代中央政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后,出现了政治、军事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的状况,漕运对于各王朝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加突出。三、知识拓展1.你知道关于京杭大运河的传说吗?京杭大运河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白蛇传”。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对恋人——白娘子和许仙,他们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杭州的西湖边。白娘子是一条白蛇化身的女子,她和许仙相爱并结婚。然而,白娘子的身份被揭露后,她被迫离开许仙。最终,白娘子和许仙在京杭大运河的断桥上重逢。此外,还有传说讲述白蛇化身为女子白娘子,和人类男子许仙相爱结婚,但因为白娘子的身份被揭露而被迫离开许仙。在最终的结局中,白娘子和许仙在京杭大运河的断桥上重逢。这些神话故事在大运河沿岸广为流传,人们常常在白堤、雷峰塔等地方聚集,讲述这个故事,感受着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悲剧。2.除了京杭大运河,你还知道哪些河流?1.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是重要的水运通道。2.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流经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文明。3. 珠江:流经广东、广西等地,是南方重要的水系。4. 辽河:主要流经辽宁省,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5. 淮河:流经安徽、江苏等地,是南北水系的分界线。6. 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等地,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7.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8. 澜沧江:流经云南,是湄公河的上游部分。9. 黑龙江:流经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是重要的跨国河流。3.观看视频:苏伊士运河 学习链接知识。进行交流。学习黄金水道。学习链接知识。进行活动实施。进行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大运河的起源。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京杭大运河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问题交流分享,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和学以致用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介绍京杭大运河开凿历史、地理位置、概貌以及沟通的水系(如五大水系)等。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1、学习新知引入2、学习运河的起源和航线3、完成分享交流活动4、完成课堂练习5、认识京杭大运河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学完本课,谈谈你的感受,总结一下你觉得京杭大运河带给我们的便利之处有哪些?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