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海明珠 天然鱼仓》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东海明珠 天然鱼仓》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东海明珠 天然鱼仓》教学设计
课题 东海明珠 天然鱼仓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五上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并认识舟山群岛的地貌环境,明白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素有“东海明珠”之称。2、学习海洋渔业,了解渔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学习本课内容,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3、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初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推动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4、通过课堂分享渔业资源现状和问题,集思广益,实践交流出更多宝贵方案。推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 学习舟山群岛的地貌环境和海洋渔业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教学难点 1、完成课堂练习2、认识休渔期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3课《东海明珠 天然鱼仓》1.板书课题。2.视频导入3.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观看视频,思考、从新知引入中获取信息。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内容的初步认识。
讲授新课 知识引入浙江省海域辽阔,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海水中饵料丰富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浙江海洋渔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是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素有“东海明珠”之称。二、新知讲解岛礁星罗棋布,风光宜人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共有大小岛屿2085个,岛屿数量约占我国岛屿总数的20%,分布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约1459平方千米。 舟山市地图其中舟山本岛最大,因形状如舟而得名,面积约为502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是我国第四大岛,2009年,舟山跨海大桥全线通车,绵延近50千米,包含岑港大桥等五座大桥和接线公路。大桥贯通后,舟山由海岛城市变成半岛城市,海岛生活也由此走向了“大桥时代”。 舟山群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这里秀岩嶙峋,奇石林立,异礁遍布,景色瑰丽多姿。 舟山朱家尖 舟山东极岛交流你去过舟山群岛吗 介绍一下你曾经见到的海岛风景吧!舟山群岛位于中国浙江,由众多岛屿组成,是著名的海洋旅游胜地。普陀山佛教文化浓厚,朱家尖海滩美丽,还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古朴渔村。总之,舟山群岛风景秀丽,值得一游。渔业资源丰富,耕海牧渔 浙江是渔业大省,海洋渔业一直是浙江省的优势产业,主要渔场有舟山、大陈和洞头等处。2023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77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21万吨。海洋捕捞是浙江省水产的主要来源。 舟山渔场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海底土质柔软,海水中饵料丰富,非常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和越冬。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被称为舟山渔场“四大渔产”。 大黄鱼 带鱼 乌贼 滩涂是沿海陆域土地的后备资源。围垦和利用滩涂资源是开发海岸带、兴海洋之利的重点。近年来,浙江省浅海养殖业发展很快,乐清湾、象山港及舟山地区已成为浙江省的浅海和滩涂养殖基地。 海洋捕捞 滩涂养殖链接舟山渔场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舟山渔场一直是沿海渔民共同的捕捞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舟山渔场捕捞的渔船不断增加。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集结在嵊山渔场捕捞冬季带鱼的渔船,旺汛高峰时达1万艘。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致使小黄鱼、大黄鱼、乌贼等无法形成鱼汛,带鱼也出现旺汛不旺、网产量减少的现象。东海“四大渔产,名存实亡。这个严峻的现实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乱捕滥捞和海洋污染必然导致渔业资源的急剧枯竭,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善待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近年来,为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每年伏季,浙江省实施不少于3个月的休渔期,以确保鱼虾得以休养生息。同时,浙江省通过整治海洋环境污染、大力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等各项措施,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使这片蓝色海洋再次生机勃发。链接舟山渔场的未来发展方向舟山渔场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和海洋经济,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渔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效应,舟山渔场将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交流下面是小明和小兰对休渔期的看法。你同意谁的看法 说说你的理由。 看法回答以及理由 我同意小兰的看法。实行伏季休渔制度是必要的,因为尽管浙江省渔业资源丰富,但海洋生物资源有限且面临过度捕捞和污染的压力,休渔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休养生息的时间,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和渔民的长期利益。活动实施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舟山群岛渔业资源的种类、分布和数量。种类:舟山群岛渔业资源丰富,包括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藻类等。主要经济鱼类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鳗鱼等。分布: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舟山群岛近海海域。不同季节和海域的渔业资源分布有所差异。数量:渔业资源数量受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但近年来逐渐恢复。目前渔业资源数量保持较高水平,为渔业经济提供支撑。与当地渔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渔业资源保护的看法和建议。渔民对渔业资源保护的看法资源减少:感觉渔业资源数量在减少,特别是珍稀和经济价值高的鱼类。保护意识:意识到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性,开始采取可持续捕捞方式。政策支持:期待政府出台更多支持渔业资源保护的政策。渔民对渔业资源保护的建议加强执法: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销售渔业资源的行为。推广技术:推广可持续捕捞技术,减少对渔业资源的破坏。保护环境: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转型:支持渔业转型,发展多元化产业,减少对渔业资源的依赖。知识拓展舟山渔场的渔业资源对当地渔民有什么影响?积极影响生计来源:为渔民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来源,保障了其基本生活。经济发展:丰富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消极影响资源衰退: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影响渔民捕鱼收益。生计压力:随着资源减少和捕捞成本增加,渔民面临生计压力。休渔期对渔民有哪些好处呢?资源恢复:休渔期让鱼类繁殖生长,资源得以恢复,提高未来捕捞量。经济收入:长期保护资源,确保渔业可持续,渔民收入更稳定。生活品质:提供休息和家庭团聚时间,提升渔民生活幸福感。转型升级:推动渔业向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促进渔民技能提升和转产。社会稳定:减少渔业纠纷,增强渔民法律意识,维护渔区和谐。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升:休渔政策提升渔民环保意识,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渔业长期发展。3、观看视频 进行知识的引入。进行新知识讲解。完成课堂交流。学习链接知识。学习链接知识。完成课堂交流。进行活动实施。完成问题思考并回答。进行知识拓展。 从文本中了解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了解舟山群岛的地貌环境和舟山渔场的发展。激发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舟山渔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舟山渔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对知识点的思考与分析。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问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和学以致用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概括舟山群岛为何被誉为‘东海明珠,天然鱼仓’。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东海明珠 天然鱼仓1、学习新知引入2、学习舟山群岛及其渔业发展3、完成分享交流活动4、完成课堂练习5、认识舟山渔场以及休渔期的好处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请设想你是东海地区的一名渔业管理者,制定一份旨在保护渔业资源并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计划。”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