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培优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答案】B【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解析】【分析】ACD.正确。B. 舍然大喜(shě) ——(shì)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得一人之使B.非得一人于井中 闻之于宋君C.不若无闻也 若屈伸呼吸D.求闻之若此 闻之于宋君【答案】A【知识点】一词多义【解析】【分析】 A项,都是“助词,的”的意思;B项,介词,在/介词,被;C项,动词,如/代词,你;D项,名词,传闻/使听到。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3.(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寓言四则同步练习)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答案】C【知识点】文言文断句【解析】【分析】C项的朗读节奏应为“奈何/忧崩坠乎”。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B.《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C.《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一书,该书是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D.《杞人忧天》出自《列子》,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旧题为列御寇著。【答案】D【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解析】【分析】ABC.正确;D.“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有误,《列子》是道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身亡所寄”中“身”字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若屈伸呼吸 B.日月星宿 C.地,积块耳 D.充塞四虚【答案】A【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身亡所寄”中“身”为名词,身体。A.代词,你;B.名词,星星;C.名词,土块;D.名词,四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答此类题,要大致了解文意,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词义,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6.(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常一人居外 B.吾穿井得一人C.奈何忧其坏 D.其人舍然大喜【答案】D【知识点】通假字【解析】【分析】“舍”同“释”,解除、消除。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识别古籍中的通假字,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必须逾越的一关.因此,各类古代汉语教材都列有古音通假一项,并列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以帮助读者掌握.而同学们在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归纳,多识记。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将士们凯旋而归。(删除“经过”)B.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增加一些内容。(将“增加”改为“删改”)C.这句话的后面,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删除“‘无声’的”)D.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删除“聚精会神地”或“专心地”)【答案】A【知识点】重复啰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A:错误。“凯旋而归”意思重复,删除“而归”。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8.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的出现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又不要粗心大意。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终不愿意。C.我看着面前宏伟的烈士塑像,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D.道路两旁花团锦簇五彩纷呈点缀了这个萧瑟的秋。【答案】B【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解析】【分析】A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B各尽所能: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应为“各得其所”。意思是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C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D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是结合语境辨析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种类型,前提是对成语的理解,只有事先理解了它,才能知其义,明其用。另外,还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同时还要关注是否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妥、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等。9.下列文学常识的配伍有误的一项是( )A.《蚊子和狮子》——寓言——希腊——伊索B.《金色花》——泰戈尔——印度——《吉檀迦利》C.《济南的冬天》——老舍——《骆驼祥子》——作家D.《峨眉山月歌》——李太白——五律——唐朝【答案】D【知识点】作家作品【解析】【分析】ABC正确。D 《峨眉山月歌》是五言绝句。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二、阅读理解阅读【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 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节选自《吕氏春秋》)【乙】澄子夺黑衣宋有澄子者, 亡缁衣①。求之涂②, 见妇人衣③缁衣, 援而弗舍④, 欲取其衣, 曰: “今者我亡缁衣! ”妇人曰: “公虽亡缁衣, 此实吾所自为⑤也。”澄子曰: “子不如速与吾衣, 昔吾所亡者, 纺缁⑥也, 今子之衣, 禅缁⑦也。以禅缁当纺缁, 子岂不得哉? ”(选自《吕氏春秋》, 有改动)注: ①缁(zī) 衣: 黑色的衣服。②涂: 道路。③衣: 穿。④ 援而弗舍: 拉住她不放。⑤吾所自为: 意思是, 我自己做的。⑥纺缁: 黑色有夹里的衣服。⑦禅缁: 黑色的单衣。10.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及其家穿井 丁氏对曰 宋有澄子者, 亡缁衣 以禅缁当纺缁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 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②妇人曰: “公虽亡缁衣, 此实吾所自为也。”12.【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含义是什么? 【乙】文中澄子为什么要夺取妇人的黑色单衣?13.简要分析两文的寓意。【答案】10.待, 等到;应答, 回答;失去, 丢失;介词, 拿, 用。11.①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② 妇人说: “您虽然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但这件衣服的确是我自己做的。”12.【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含义是丁家人因为打了一口井, 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乙】文中澄子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而夺取妇人的黑色单衣。13.【甲】文寓意: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乙】文寓意: 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 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诡辩。【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3)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后对比分析即可。(4)本题考查文言文主题。掌握常见文言词汇,读懂文言文大意,注意抓住描写对象特征、情感句、作者评价等分析作者写作目的。【附参考译文】【甲】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乙】宋国有个叫澄子的人, 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他到路上去寻找, 看见一个妇人身穿一件黑色的衣服, 就拉住她不放, 想要得到她的衣服, 说: “如今我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妇人说: “您虽然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但这件衣服的确是我自己做的。” 澄子说:“你不如赶快把衣服还给我, 之前我丢的是件黑色有夹里的衣服, 如今你的衣服是黑色的单衣, 用黑色的单衣抵偿黑色有夹里的衣服, 你难道还不占便宜吗? ”10.①句意为: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②句意为: 丁氏回答说。③句意为:宋国有个叫澄子的人, 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④句意为:用黑色的单衣抵偿黑色有夹里的衣服。故答案为: 待, 等到 ; 应答, 回答 ; 失去, 丢失 ; 介词, 拿, 用。1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重点词语:①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听.说”的意思。两个“之”都是代词,代这件事。②亡:丢失。缁衣:黑色的衣服。此:这。实:的确。吾:我。自:自己。为:做。故答案为:①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② 妇人说: “您虽然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但这件衣服的确是我自己做的。”12.[甲]文有“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意思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本题的答案。[乙]文有“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意思是“你不如赶快把衣服给了我,我原先丢的是件夹衣,如今你这件是单衣,拿单衣当夹衣,你难道还不合算吗”,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本题的答案。故答案为:【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含义是丁家人因为打了一口井, 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乙】文中澄子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而夺取妇人的黑色单衣。13. [甲] 文中,人们以讹传讹,歪曲了“穿井得一人”的含义。这告诉我们,凡事都必须经过调查研究才能认清真相。[乙]文中,澄子看见人家穿黑衣就认为是自己的,还自以为是,极力狡辩,认为人家占了便宜,所以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不论如何狡诈诡辩,事实总是不能歪曲的。故答案为: 【甲】文寓意: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乙】文寓意: 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 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诡辩。三、语言综合运用1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课练22 寓言四则)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珍贵而又瑰丽的宝藏。学习了《寓言四则》后,班级开展了以“寓言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方案设计] 请你为“寓言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设计活动流程。(2)[解读寓意]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寓意。衔肉的狗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水中那块。结果:水中那块没捞到,嘴里的肉也被河水冲走了。(选自《伊索寓言》)(3)[寓言改写]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耳墨斯不爱慕虚荣,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或以前读过的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答案】(1)示例:选定演讲题目,确定主持人、参赛者、评委,进行比赛,评委点评,宣布比赛结果,给获奖者颁奖。(2)示例:告诉人们太贪婪会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意思对即可)(3)示例:蚊子战胜狮子后,边飞边想,我们之间的实力如此悬殊,为什么我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来攻击对方的短处。因此,蚊子在以后的战斗中从未失败过。寓意:善于总结经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知识点】创新题型;活动设计;改写;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为活动设计流程。关键题干的要求,是为演讲比赛设计流程,考生要结合平时的体验,设计合理的流畅。如:第一步:选定演讲题目确定主持人、参赛者、评委,第二步:进行比赛,评委点评,第三步:宣布比赛结果,第四步:给获奖者颁奖。⑵本题考查对寓言寓意的理解。根据“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 ”可知它是一只贪婪的狗,结果 水中那块没捞到,嘴里的肉也被河水冲走了 。寓意:告诉人们太贪婪会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⑶本题考查读寓言的改写。解答时要结合寓言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能够做到新颖、创新。如: 蚊子战胜狮子后,边飞边想,我们之间的实力如此悬殊,为什么我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来攻击对方的短处。因此,蚊子在以后的战斗中从未失败过。寓意:善于总结经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故答案为:⑴ 选定演讲题目,确定主持人、参赛者、评委,进行比赛,评委点评,宣布比赛结果,给获奖者颁奖。 ⑵ 告诉人们太贪婪会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 ⑶ 蚊子战胜狮子后,边飞边想,我们之间的实力如此悬殊,为什么我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来攻击对方的短处。因此,蚊子在以后的战斗中从未失败过。寓意:善于总结经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流程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注意平时的训练,结合活动主题进行设计,注意活动的流畅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符合逻辑顺序。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寓言的寓意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要仔细阅读,理解内容,从寓言中的主体的表现进行理解和概括。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寓言的改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对寓言的内容进行创新的创作,要有新意。15.(【五三】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请你根据学习寓言的体会和课外知识积累,回答下面问题。(1)[揭示特征]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个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 、 、 、 。(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成语 主要内容 寓意①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上死了,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揠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希望禾苗长快点,便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 ②(3)[续写寓言]续写下面这个寓言故事。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狐狸看见藤上已经成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吃不到嘴里,只好放弃, 。【答案】(1)讽刺;劝诫;智慧;故事(2)①守株待兔②比喻违反 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意思相近即可)(3)(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知识点】续写;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寓言;成语典故【解析】【分析】(1)“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揭示了寓言的特征,其中关键词是:讽刺、劝诫、智慧、故事。(2)①根据“兔子”“树旁等待”“撞死”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这个成语是守株待兔。②宋国人期盼禾苗长高,他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结果苗都枯萎了。这个宋国人不知道禾苗生长得遵循一定的规律,导致自己家禾苗都枯死的结果。这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违反事物的规律。(3)狐狸想吃葡萄,但吃不到嘴里,只好自我安慰说葡萄不好吃,葡萄酸。故答案为:(1)讽刺;劝诫;智慧;故事(2) ①守株待兔;②比喻违反 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意思相近即可)(3) (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点评】(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读懂内容,然后锁定关键句,最后再把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2)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的积累。答题的关键是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积累,这样答题就容易了。(3)本题考查续写寓言的能力。续写首先必须在把握原文内容、主旨以及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续写的内容要符合原著,不能脱离原著漫无边际的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要准确、连贯,内容要具体。1 /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培优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得一人之使B.非得一人于井中 闻之于宋君C.不若无闻也 若屈伸呼吸D.求闻之若此 闻之于宋君3.(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寓言四则同步练习)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B.《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C.《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一书,该书是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D.《杞人忧天》出自《列子》,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旧题为列御寇著。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身亡所寄”中“身”字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若屈伸呼吸 B.日月星宿 C.地,积块耳 D.充塞四虚6.(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常一人居外 B.吾穿井得一人C.奈何忧其坏 D.其人舍然大喜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将士们凯旋而归。(删除“经过”)B.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增加一些内容。(将“增加”改为“删改”)C.这句话的后面,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删除“‘无声’的”)D.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删除“聚精会神地”或“专心地”)8.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的出现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又不要粗心大意。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终不愿意。C.我看着面前宏伟的烈士塑像,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D.道路两旁花团锦簇五彩纷呈点缀了这个萧瑟的秋。9.下列文学常识的配伍有误的一项是( )A.《蚊子和狮子》——寓言——希腊——伊索B.《金色花》——泰戈尔——印度——《吉檀迦利》C.《济南的冬天》——老舍——《骆驼祥子》——作家D.《峨眉山月歌》——李太白——五律——唐朝二、阅读理解阅读【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 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节选自《吕氏春秋》)【乙】澄子夺黑衣宋有澄子者, 亡缁衣①。求之涂②, 见妇人衣③缁衣, 援而弗舍④, 欲取其衣, 曰: “今者我亡缁衣! ”妇人曰: “公虽亡缁衣, 此实吾所自为⑤也。”澄子曰: “子不如速与吾衣, 昔吾所亡者, 纺缁⑥也, 今子之衣, 禅缁⑦也。以禅缁当纺缁, 子岂不得哉? ”(选自《吕氏春秋》, 有改动)注: ①缁(zī) 衣: 黑色的衣服。②涂: 道路。③衣: 穿。④ 援而弗舍: 拉住她不放。⑤吾所自为: 意思是, 我自己做的。⑥纺缁: 黑色有夹里的衣服。⑦禅缁: 黑色的单衣。10.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及其家穿井 丁氏对曰 宋有澄子者, 亡缁衣 以禅缁当纺缁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 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②妇人曰: “公虽亡缁衣, 此实吾所自为也。”12.【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含义是什么? 【乙】文中澄子为什么要夺取妇人的黑色单衣?13.简要分析两文的寓意。三、语言综合运用1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课练22 寓言四则)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珍贵而又瑰丽的宝藏。学习了《寓言四则》后,班级开展了以“寓言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方案设计] 请你为“寓言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设计活动流程。(2)[解读寓意]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寓意。衔肉的狗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水中那块。结果:水中那块没捞到,嘴里的肉也被河水冲走了。(选自《伊索寓言》)(3)[寓言改写]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耳墨斯不爱慕虚荣,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或以前读过的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15.(【五三】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请你根据学习寓言的体会和课外知识积累,回答下面问题。(1)[揭示特征]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个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 、 、 、 。(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成语 主要内容 寓意①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上死了,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揠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希望禾苗长快点,便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 ②(3)[续写寓言]续写下面这个寓言故事。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狐狸看见藤上已经成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吃不到嘴里,只好放弃,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解析】【分析】ACD.正确。B. 舍然大喜(shě) ——(shì)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2.【答案】A【知识点】一词多义【解析】【分析】 A项,都是“助词,的”的意思;B项,介词,在/介词,被;C项,动词,如/代词,你;D项,名词,传闻/使听到。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3.【答案】C【知识点】文言文断句【解析】【分析】C项的朗读节奏应为“奈何/忧崩坠乎”。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4.【答案】D【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解析】【分析】ABC.正确;D.“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有误,《列子》是道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5.【答案】A【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身亡所寄”中“身”为名词,身体。A.代词,你;B.名词,星星;C.名词,土块;D.名词,四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答此类题,要大致了解文意,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词义,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6.【答案】D【知识点】通假字【解析】【分析】“舍”同“释”,解除、消除。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识别古籍中的通假字,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必须逾越的一关.因此,各类古代汉语教材都列有古音通假一项,并列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以帮助读者掌握.而同学们在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归纳,多识记。7.【答案】A【知识点】重复啰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A:错误。“凯旋而归”意思重复,删除“而归”。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8.【答案】B【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解析】【分析】A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B各尽所能: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应为“各得其所”。意思是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C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D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是结合语境辨析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种类型,前提是对成语的理解,只有事先理解了它,才能知其义,明其用。另外,还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同时还要关注是否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妥、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等。9.【答案】D【知识点】作家作品【解析】【分析】ABC正确。D 《峨眉山月歌》是五言绝句。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答案】10.待, 等到;应答, 回答;失去, 丢失;介词, 拿, 用。11.①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② 妇人说: “您虽然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但这件衣服的确是我自己做的。”12.【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含义是丁家人因为打了一口井, 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乙】文中澄子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而夺取妇人的黑色单衣。13.【甲】文寓意: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乙】文寓意: 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 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诡辩。【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3)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后对比分析即可。(4)本题考查文言文主题。掌握常见文言词汇,读懂文言文大意,注意抓住描写对象特征、情感句、作者评价等分析作者写作目的。【附参考译文】【甲】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乙】宋国有个叫澄子的人, 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他到路上去寻找, 看见一个妇人身穿一件黑色的衣服, 就拉住她不放, 想要得到她的衣服, 说: “如今我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妇人说: “您虽然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但这件衣服的确是我自己做的。” 澄子说:“你不如赶快把衣服还给我, 之前我丢的是件黑色有夹里的衣服, 如今你的衣服是黑色的单衣, 用黑色的单衣抵偿黑色有夹里的衣服, 你难道还不占便宜吗? ”10.①句意为: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②句意为: 丁氏回答说。③句意为:宋国有个叫澄子的人, 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④句意为:用黑色的单衣抵偿黑色有夹里的衣服。故答案为: 待, 等到 ; 应答, 回答 ; 失去, 丢失 ; 介词, 拿, 用。1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重点词语:①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听.说”的意思。两个“之”都是代词,代这件事。②亡:丢失。缁衣:黑色的衣服。此:这。实:的确。吾:我。自:自己。为:做。故答案为:①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② 妇人说: “您虽然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但这件衣服的确是我自己做的。”12.[甲]文有“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意思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本题的答案。[乙]文有“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意思是“你不如赶快把衣服给了我,我原先丢的是件夹衣,如今你这件是单衣,拿单衣当夹衣,你难道还不合算吗”,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本题的答案。故答案为:【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含义是丁家人因为打了一口井, 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乙】文中澄子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而夺取妇人的黑色单衣。13. [甲] 文中,人们以讹传讹,歪曲了“穿井得一人”的含义。这告诉我们,凡事都必须经过调查研究才能认清真相。[乙]文中,澄子看见人家穿黑衣就认为是自己的,还自以为是,极力狡辩,认为人家占了便宜,所以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不论如何狡诈诡辩,事实总是不能歪曲的。故答案为: 【甲】文寓意: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乙】文寓意: 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 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诡辩。14.【答案】(1)示例:选定演讲题目,确定主持人、参赛者、评委,进行比赛,评委点评,宣布比赛结果,给获奖者颁奖。(2)示例:告诉人们太贪婪会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意思对即可)(3)示例:蚊子战胜狮子后,边飞边想,我们之间的实力如此悬殊,为什么我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来攻击对方的短处。因此,蚊子在以后的战斗中从未失败过。寓意:善于总结经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知识点】创新题型;活动设计;改写;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为活动设计流程。关键题干的要求,是为演讲比赛设计流程,考生要结合平时的体验,设计合理的流畅。如:第一步:选定演讲题目确定主持人、参赛者、评委,第二步:进行比赛,评委点评,第三步:宣布比赛结果,第四步:给获奖者颁奖。⑵本题考查对寓言寓意的理解。根据“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 ”可知它是一只贪婪的狗,结果 水中那块没捞到,嘴里的肉也被河水冲走了 。寓意:告诉人们太贪婪会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⑶本题考查读寓言的改写。解答时要结合寓言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能够做到新颖、创新。如: 蚊子战胜狮子后,边飞边想,我们之间的实力如此悬殊,为什么我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来攻击对方的短处。因此,蚊子在以后的战斗中从未失败过。寓意:善于总结经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故答案为:⑴ 选定演讲题目,确定主持人、参赛者、评委,进行比赛,评委点评,宣布比赛结果,给获奖者颁奖。 ⑵ 告诉人们太贪婪会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 ⑶ 蚊子战胜狮子后,边飞边想,我们之间的实力如此悬殊,为什么我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来攻击对方的短处。因此,蚊子在以后的战斗中从未失败过。寓意:善于总结经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流程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注意平时的训练,结合活动主题进行设计,注意活动的流畅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符合逻辑顺序。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寓言的寓意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要仔细阅读,理解内容,从寓言中的主体的表现进行理解和概括。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寓言的改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对寓言的内容进行创新的创作,要有新意。15.【答案】(1)讽刺;劝诫;智慧;故事(2)①守株待兔②比喻违反 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意思相近即可)(3)(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知识点】续写;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寓言;成语典故【解析】【分析】(1)“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揭示了寓言的特征,其中关键词是:讽刺、劝诫、智慧、故事。(2)①根据“兔子”“树旁等待”“撞死”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这个成语是守株待兔。②宋国人期盼禾苗长高,他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结果苗都枯萎了。这个宋国人不知道禾苗生长得遵循一定的规律,导致自己家禾苗都枯死的结果。这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违反事物的规律。(3)狐狸想吃葡萄,但吃不到嘴里,只好自我安慰说葡萄不好吃,葡萄酸。故答案为:(1)讽刺;劝诫;智慧;故事(2) ①守株待兔;②比喻违反 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意思相近即可)(3) (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点评】(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读懂内容,然后锁定关键句,最后再把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2)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的积累。答题的关键是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积累,这样答题就容易了。(3)本题考查续写寓言的能力。续写首先必须在把握原文内容、主旨以及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续写的内容要符合原著,不能脱离原著漫无边际的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要准确、连贯,内容要具体。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培优卷)(学生版).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培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