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 (2024.11)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一、判断题( )1.圆柱形、球形透明器皿装满水也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昆虫头上的触角能分辨出不同的气味。( )3.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可以直接将植物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4.植物和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观察昆虫标本时,选择直径大的放大镜,可以把标本放得更大。( )6.鱼缸、池塘、溪沟里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7.蚜虫体长仅有1.5~4.9毫米,蚜虫太小了,所以蚜虫是微生物。( )8.制作玻片标本时,盖玻片内有大的气泡也没有关系。( )9.在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微生物,我们应将滴管尽量插入杯底水深处取样。( )10.微生物多种多样、形态各异,它们只能生存在土壤中和水中。( )11.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小的是地核,厚度约 2900千米。( )12.设想我们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由此可以推断地球也是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自转的。( )13.按照“地心说”和“日心说”这两种观点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现象。( )14.夏季温度高,所以此时地球距离太阳最近。( )15.昼夜交替只对动物有影响,对植物没有影响。( )16.蛇会冬眠,这是受到昼夜交替的影响。( )17.在北京地区春分和秋分时,正午太阳的仰角是相同的。( )18.在做“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实验时,地球一直是“斜着身子”公转的样子,很容易被观察到。( )19.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 )20.地球的内部构造由内向外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二、选择题1.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 B.越小 C.不变2.小明想观察植物细胞,应该( )。A.用肉眼观察 B.用显微镜观察 C.用放大镜观察3. 蝴蝶触角的形状是 ( )。4. 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滴碘酒的目的是( )。A.检测淀粉 B.使图像明显 C.粘贴住表皮5.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新月藻太小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微生物只能生活在水中C.木耳是一种微生物6. 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近视镜 B.老花镜 C.一滴水7. 把印有很小的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A. P B. q C. d8.小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他看到的图像变化是( )。A.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多了 B.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少了 C.细胞变小了,数量变多了9. 下面是不同透镜的侧视图,其中( )的放大倍数最大。10. 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具有明显的传染性,给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极大危险。要看清楚病毒的形态,以下工具最合适的是(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光学显微镜11. 傅科发现地球上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 )现象。A.速度加快 B.方向偏转 C.摆幅增大12. 关于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C.地球在宇宙中是静止的13. 下列节日中,北京市黑夜最长的是 ( )。A.儿童节 B.教师节 C.国庆节14.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 )附近。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15. 关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季所有植物都会落叶 B.冬季,一些鸟类会迁徙C.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16. 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 )。A.四季更替变慢 B.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C.昼夜更替变慢17. 如图,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A点表示的是( )。A.北极 B.南极 C.赤道18. 下列动物不是通过冬眠方式越冬的是 ( )。A.棕熊 B.青蛙 C.燕子19. 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自转,那么我们会看到的现象是太阳( )。A.东升西落 B.西升东落 C.一直挂在天空中20. 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不是地球自转引发的是( )。A.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B.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认真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己C.下午6点的徐州,天已经暗下来了,可是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在学习、工作三、实践与探究1. 实验操作。取一些鱼缸里的水或池塘里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进行培养(如图1所示)。一周后我们发现水面上出现了很多霉点(如图2所示)。(1)图2中的霉点是由( )组成的。A.灰尘 B.微生物 C.干草残体(2)在烧杯中放入干草的目的是( )。A.为微生物提供营养 B.美观 C.吸水(3)观察时,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易观察,我们应( )。A.放弃观察 B.在装片中滴入碘酒 C.用脱脂棉纤维吸走一部分水2.使用显微镜。奇奇在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图1是他使用的显微镜。(1) 在图1中标出显微镜相应部分的名称,帮助奇奇认识显微镜的构造。(2)这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有“5X”和“16X”,由此奇奇知道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图像放大 倍。(3) 奇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能的原因: 。解决的方法: 。(4) 奇奇继续观察,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图像在图2中圆点位置。为了使图像呈现在视野中心,他应把载玻片向 移动。3.如下图,某小组做“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材料或动作各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2)要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首先要确定 。(3)扮演地球的同学们按 方向转动,才能让北京先迎来黎明。如果他按 方向转动,才能让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4)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北京的同学先看到太阳,这说明地球是 转动的。(5)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 ,西边 。4.材料分析题。(从天文现象来看,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这种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有关。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我国传统上以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来划分四季。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气候统计工作中一般把3月、4月、5月三个月划为春季,6月、7月、8月三个月划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三个月划为秋季,12月、1月、2月三个月划为冬季。)(1)徐州市的太阳高度最低的节气是 (填“立夏”“立冬”“冬至”或“夏至”)。(2)阅读材料我们知道劳动节属于 季,国庆节属于 季。(3)将下列古诗与相应的季节用线连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