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14课时
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认识浙江独特的地方戏剧,感受独特的浙江风格艺术氛围,结合学习和生活,能够积极发扬传统戏剧文化。
通过课堂分享其他的地方戏剧、讨论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源远流长的地方戏剧文化并结合现代技术发展创新并运用其中。
了解并认识浙江地方戏剧,学习绍剧、婺剧、甬剧和瓯剧的发源、特点和代表作,看到浙江地方戏剧的百花齐放。
学习各具特色的浙江地方戏剧,欣赏它们在地方剧种上争奇斗艳、各露头角,感受它们的深厚艺术底蕴。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浙江的地方戏剧源远流长,艺术底蕴深厚。浙江大地不仅诞生了中国古老的南戏,还孕育了影响广泛的越剧。此外,绍剧、婺剧、甬剧、瓯剧等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因此,浙江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
知识引入
南戏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浙江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地方戏剧种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浙江地方戏剧:
“浙江地方戏剧种类”
1.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起源于浙江嵊州,唱腔婉转悠扬,表演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2.绍剧:原名 “绍兴乱弹”,起源于绍兴上虞,唱腔高亢激越音乐豪放洒脱表演粗犷朴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3.婺剧:俗称 “金华戏”,起源于金华,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唱腔丰富,表演形式多样。
4.甬剧:起源于宁波,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细腻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浙江地方戏剧种类”
5.瓯剧:原名 “温州乱弹”,起源于温州,是一个多声腔剧种,以乱弹腔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徽调、滩簧、时调等。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6.杭剧:起源于杭州,唱腔韵味独特,表演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
7.新昌调腔:被认为是明代南戏 “四大声腔” 之一余姚腔的唯一遗音,唱腔古朴典雅,表演形式独特。
8.睦剧:起源于淳安,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唱腔优美动听,表演形式活泼多样。
“浙江地方戏剧种类”
探究新知
学一学
绍剧
绍剧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发源于绍兴,流行于绍兴、宁波一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绍剧流传的剧目有300多个,较有影响的有《龙虎斗》 《后朱砂》《于谦》 《斩魏征》等。绍剧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粗犷朴实,表演豪放洒脱、文武兼备,特别是“猴戏”更是独树一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新知讲解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剧照
探究新知
学一学
绍剧
著名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拍成电影后,先后发行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绍剧名扬海内外。剧中美猴王孙悟空的扮演者是著名的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而他的儿子六小龄童则成功演绎了经典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他们家祖孙四代都演过美猴王孙悟空,是著名的绍剧猴戏世家。
新知讲解
探究新知
学一学
绍剧
绍剧名角辈出,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更是涌现出不少为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的演员,如吴昌顺、陆长胜、汪奎、章宗信(七龄童)、章宗义(六龄童)、陈鹤皋、王振芳(十三龄童)等。
新知讲解
探究新知
交流
知识引入
绍剧演员中如六龄童、七龄童、十三龄童等这类艺名,是根据演员正式登台演戏那一年的年龄来取名的,具有纪念意义。具体介绍如下:
1.六龄童:绍剧大师章宗义,因六岁登台,故取艺名 “六龄童”。他是著名的南派猴王,也是《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之父。
2.七龄童:本名章宗信,是六龄童的哥哥,因七岁开始演戏,所以艺名
演员一般都有自己的艺名,绍剧演员也不例外。绍剧演员取艺名时有一个特点,比如叫六龄童、七龄童、十三龄童。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新知
交流
知识引入
叫 “七龄童”,他擅饰老生兼丑角,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饰演的猪八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3.十三龄童:绍剧表演艺术家王振芳 13 岁正式登台演出,便取艺名 “十三龄童”,其台风儒雅、表演细腻、念白清晰,是戏迷们心中的 “当代绍剧一代宗师”。
演员一般都有自己的艺名,绍剧演员也不例外。绍剧演员取艺名时有一个特点,比如叫六龄童、七龄童、十三龄童。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唱腔:绍剧的唱腔以高亢激越为特色,主要唱调为 “二凡”“三五七”。“二凡” 源于先秦腔,具有豪迈奔放的风格;“三五七” 则属于南曲体系,比较委婉绵长,长于抒情。
2.表演:表演风格豪放洒脱,文武兼备,注重做功和武打,具有阳刚之美。绍剧的生、旦、净、丑角色行当齐全,一人兼唱多行角色,并辅以大锣、大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
“绍剧艺术特色”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3.猴戏:绍剧猴戏表演艺术在中国戏剧界独树一帜,其通过演员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正义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绍剧艺术特色”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婺剧
婺剧,旧称“金华戏”,因金华在历史上素称“婺州”而得名,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婺剧的剧目、曲牌和唱腔丰富多彩,演唱时一般采用真假嗓相结合的唱法。
婺剧脸谱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婺剧
婺剧不用水袖,演员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婺剧表演风格夸张、粗犷、强烈、明快,并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婺剧还善于运用特技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如变脸、要牙、滚灯、红拳、飞叉、耍珠等。婺剧独有的传统脸谱图案丰富多样,风格粗犷,线条精细,雅俗共赏。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声腔:婺剧包含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腔。
2.表演风格:婺剧的表演风格质朴豪放,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注重刚柔并济、文武戏互通。
3.行当:婺剧的角色行当分为十五个半,包括花旦、作旦、正旦、老旦、老生、老外、小生、副末、大花面、二花面、小花面、武小旦、四花面、三棵旦和小旦等。
“婺剧艺术特色”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4.服饰妆容:婺剧的服装款式以明代服饰为主体,吸收了清朝的生活服饰元素,经过艺术化处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穿戴规制。
5.器乐:婺剧的器乐种类繁多,包括随唱器乐、做介器乐和场头器乐。随唱器乐用于伴随人声演唱,做介器乐用于演员的表演动作,场头器乐用于营造氛围和场景转换。
“婺剧艺术特色”
探究新知
学一学
甬剧
甬剧,起源于宁波地区,早期名为“串客”,曲调明快流畅,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细腻真实。其题材多反映现实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典剧目有《半把剪刀》《田螺姑娘》 《两兄弟》等。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使甬剧保持着非常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新知讲解
甬剧《半把剪刀》剧照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表演风格:夸张、幽默,善于表达真实、含蓄的情感,以生活化的表演为主。
2.音乐曲调:丰富多样,包括 “基本调”“月调”“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 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调。
3.代表剧目:《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田螺姑娘》《典妻》等。
“甬剧艺术特色”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化妆:早期 “旦角” 脸部用铅粉打底,嘴唇用胭脂板块,后来用水粉和油彩。
2.服装:早期市民穿斜襟或对襟衫,文人着长衫,后期 “旦角” 穿旗袍和时装。
“甬剧文化特征”
3.道具:从简单的随身道具到实物道具,再到与剧情紧密结合的道具。
4.布景:从无布景到机关布景,再到追求逼真效果的舞台美术布景。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瓯剧是活跃在温州一带的古老剧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瓯剧音乐明快、流畅,表现力很强,能细致地表达各种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表演时唱做并重,文武兼备,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
瓯剧
瓯剧《独木关》剧照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昆剧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是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昆剧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19世纪中叶,昆剧观众数量大量减少,艺人处境艰难,呈现衰败局面。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956年,由浙江昆苏剧团(今浙江昆剧团前身)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昆剧表演艺术家领衔主演的《十五贯》赴京演出,一时轰动全城,观众场场爆满,使北京城出现了“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在中国戏剧界演绎了一段“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昆剧《十五贯》剧照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自《十五贯》之后,浙江昆剧团又相继创作改编了《西园记》《李自成》等经典剧目,传承排演了《长生殿》《牡丹亭》《桃花扇》《徐九经升官记》《西厢记》等传统名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2001年,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为昆剧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昆剧《牡丹亭》剧照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声腔丰富:瓯剧是多声腔剧种,以唱乱弹腔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徽调、滩簧及时调等。
2.唱腔独特:演唱者用中原音韵结合温州方言来演唱,使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瓯剧艺术特色”
3.表演精湛:其表演技巧形成了统一的艺术风格,具有朴素、明快、粗犷而又细腻的特点,能细致刻画各种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
4.角色行当齐全:分为白脸堂、旦堂、花脸堂三堂十六脚。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戏剧深受人们喜爱 请你调查了解后与同学交流。
一、越剧
1.发展历程:起源于清末浙江嵊县的 “落地唱书”,1925 年正式定名为 “越剧”。20 世纪 20 年代女子越剧兴起并走向繁荣,在上海等城市广泛传播。
2.受欢迎原因:越剧以其优美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深受杭州观众的喜爱。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二、杭剧
1.发展历程:源于宣卷,始于元明,1923 年,杭州宣卷艺人组成民乐社,将宣卷演唱搬上舞台,这是杭剧的雏形,后定名为武林班,1932 年开始使用 “杭剧” 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武林班正式定名杭剧。
2.受欢迎原因:作为杭州独有的地方戏,杭剧承载着杭州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对于杭州本地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感。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三、昆曲
1.发展历程:发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后逐渐传播至全国各地,对许多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受欢迎原因:昆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被称为 “百戏之祖”。其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化素养较高的观众群体。昆曲的高雅艺术风格与杭州的城市文化气质相契合,因此受到不少杭州人的喜爱。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学习了浙江地方戏剧,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戏种与小组成员进行表演。
一、个人练习阶段
小组成员在初步学习了唱腔和表演动作后,先各自回到家里或在课余时间自行练习自己角色的台词、唱段和基本动作。可以让家长帮忙录制练习视频,以便自己检查和发现问题。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二、合排阶段
当小组成员都对自己的部分有了一定的掌握后合排,重点关注角色之间的互动和配合确保台词的衔接自然、唱段的过渡流畅。
三、细节打磨阶段
经过几次合排,表演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后,要对表演中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的打磨。可以邀请他人来观看排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这些反馈对表演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进行表演
知识拓展
观看视频
知识拓展
浙江地方戏剧的发展史。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
1.南戏的诞生与影响:浙江是南戏的发源地之一,南戏在宋代于温州产生、发展并成熟,其歌唱自由,以宋人之词配以里巷歌谣、村坊小曲,人人都可顺口而唱,不拘泥形式,为浙江地方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多种声腔的兴起与融合: 自宋、元、明以来,浙江地区先后出现了如海盐腔、余姚腔等诸多声腔,这些声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知识拓展
浙江地方戏剧的发展史。
二、明清时期的发展
1.剧种的分化与成熟:明代时,浙江各地的戏曲在声腔、表演、剧目等方面逐渐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开始形成各自独立的剧种。明嘉靖年间,秦腔自北方流传到浙江绍兴,与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 “调腔”,至明末清初时期形成于绍兴地区,并在清康熙、乾隆年间盛极一时。
知识拓展
浙江地方戏剧的发展史。
三、近现代的变革与发展
1.越剧的崛起与繁荣:起源于嵊县的越剧,在 20 世纪初开始从农村草台演出逐渐走向城市舞台。1923 年出现第一个女子科班,1925 年首次以 “越剧” 称之 。之后在上海得到快速发展。
2.绍剧的传承与创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绍剧表演艺术家开创绍剧猴戏,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创新,在剧目创作、表演形式等方面有所突破。
知识拓展
浙江地方戏剧的发展史。
3.婺剧的发展与壮大:婺剧在金华已有近 500 年的发展史,1949 年秋定名为婺剧。它融合了多种声腔,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有变脸、耍珠、舞叉等大量特技表演。
4.其他剧种的传承:这些剧种也都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也在传承和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知识拓展
浙江地方戏剧的特点。
一、声腔丰富
1.多种声腔融合:浙江的许多剧种融合了多种声腔不同声腔在同一剧种中相互补充、相互映衬,丰富了音乐表现力。
2.独特的声腔特色:越剧唱腔柔美哀怨、清新雅致;绍剧唱腔高亢激越、粗犷朴实;甬剧的音乐曲调丰富,有从农村田头山歌等演化而来的 “基本调”,还有从乱弹班带来的 “月调”“三五七” 等,不同曲调用于塑造不同人物、表达不同情感。
知识拓展
浙江地方戏剧的特点。
二、表演形式多样
1.表演风格各具特色:越剧表演细腻柔美,动作优雅舒缓,舞蹈身段优美;绍剧表演粗犷豪放、洒脱大气,动作刚劲有力,具有浓郁的阳刚之美;婺剧表演则较为夸张、强烈,且文武兼备,有大量的特技表演。
2.注重身段与做功:浙江地方戏剧都非常重视身段和做功的运用,通过手势、眼神、台步、身段造型等一系列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性格和身份。
知识拓展
浙江地方戏剧的特点。
三、剧目题材广泛
1.历史故事与传说:许多剧种都有大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剧目。
2.社会生活写照:部分剧种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反映现实生活中
的人情世故和社会问题。
四、文化底蕴深厚
1.传承历史文化:浙江地方戏剧承载着浙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2.体现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剧种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谈一谈自己对浙江地方戏剧的想法。
浙江地方戏剧是我们浙江文化中极具魅力的部分,它们就像一扇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浙江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从艺术角度来看,浙江地方戏剧的唱腔十分迷人。越剧那柔美细腻的声音,就像江南水乡的潺潺流水,让人听了感觉格外舒服。绍剧的唱腔则充满力量,高亢激昂,特别是在表演一些英雄故事或者激烈冲突的情节时,那种豪迈的腔调能瞬间把观众带入到剧情中。表演上也各具特色。婺剧里有很多精彩的动作,像那些复杂的武打场面和神奇的变脸,每次看都觉得特别震撼。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谈一谈自己对浙江地方戏剧的想法。
演员们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把角色的情感和性格展现得清清楚楚,真的是很厉害。这些戏剧还承载了很多浙江的地方文化。它们的故事大多是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之类的。不过,现在浙江地方戏剧也有一些困难。因为现在娱乐方式太多了,像我们年轻人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它们,而且了解和喜欢的也不多。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开展一些和地方戏剧相关的活动。而且,也可以试着把现代的一些元素加到传统戏剧里,让它们更有意思,这样也许就能吸引更多人来欣赏了。
课堂总结
1
学习新知引入
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
2
学习婺剧、瓯剧、甬剧和绍剧
3
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4
完成课堂练习
5
认识浙江地方戏剧发展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
1.新知引入
2.新知讲解
3.活动实施
4.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学习完本节课程,选择一个你认为对你影响深刻的一个戏种,观赏它的代表作并写200字的观后感。
46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