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大单元纵横政治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并不断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经济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丝绸之路开通,对外贸易兴起思想文化由独尊法家到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科技与文化有突出成就;道教产生,佛教传入中国民族关系秦汉与匈奴的和战;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和联系对外交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考情回放时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题序12、1611、12、1611—2题型填空题、问答题填空题、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分值891—2知识点 秦汉时期的经济重心;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以农为本政策的原因、治国措施及作用 秦朝的都城;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秦灭六国的原因;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作用 秦朝建立的时间 — 秦始皇推行的经济措施考查热度 ★★★★趋势分析 本单元是陕西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命题素材多以文字材料为主,也涉及历史地图等。 2025年重点关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影响、丝绸之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等知识点。 (2024·陕西)秦始皇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推行的经济措施是 ( )A.盐铁专卖 B.设市舶司 C.统一货币 D.推行垦荒回归教材秦始皇 秦统一中国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一、秦始皇 秦统一中国 [七上P44~45]秦始皇 简介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评价 (1)功绩:①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创立 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④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巩固了边疆地区 (2)过失:①赋税、徭役、兵役沉重;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毁了文化;③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秦统一 中国 背景 (1)客观: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主观:①秦国经过 ,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②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时间 公元前230—前221年概况 (1)兼并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定都 (2)开拓边疆: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封建国家 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七上P45~48]秦朝的中央 集权制度 目的 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内容 (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机构:皇帝之下,设 (掌管行政)、 (掌管军事)、 (掌管监察),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制度: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作用: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秦朝巩固 统一的措施 目的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措施 内容 影响文化 统一文字,将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经济 以秦国的 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统一度量衡制度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交通 (1)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2)修驰道: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驰道 (3)凿灵渠: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促进了各地交通往来军事 派大将 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西起 ,东到 ) 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确保了北部边防的巩固意义 (1)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和平稳定 (2)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图片 秦朝形势图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小钱币,大历史认识: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及商业贸易的发展。(1)变化:从币制混乱到币制统一;从金属货币到纸币;逐渐规范,便于携带。(2)原因:国家统一;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增加。(3)影响: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发展;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才形成的。(2)秦汉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的各民族就已经共同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3)近代时期各民族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各阶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缔造了由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中国。(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制定了完善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地区的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向心力进一步升华。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的灭亡 楚汉之争 [七上P50~53]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秦的 暴政 (1)秦始皇:赋役沉重;法律严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实行 (2)秦二世:将宫女和工匠殉葬;残杀兄弟姐妹,屠杀文武大臣;残酷剥削民众陈胜、吴 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 起义,攻占陈县后,建立了“ ”政权。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最终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秦朝的 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项羽等反秦力量迅速崛起。项羽在 中歼灭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 之争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历时4年,刘邦最终取得了胜利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早期发展的过程。一、西汉的建立 [七上P54~55]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西汉 休养生息 政策 内容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因战乱等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影响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二、“文景之治” [七上P55~56]背景汉高祖及其继任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 政策 措施(1)生产方面:注重农业生产,提倡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2)赋税方面: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 (3)法律方面:重视“ ”,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4)生活方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影响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为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七上P57~6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王朝背景(1)政治上:西汉初, 和地方豪强地主两股势力强大,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思想上:汉初,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盛行,不利于中央统治 (3)经济上: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4)军事上:匈奴族不断南下袭扰措施 政治 (1)颁布“推恩令”:采纳 的“ ”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2)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思想 文化 (1)接受董仲舒 的建议,把 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 ,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经济 (1)收回铸币权: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军事 组建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 。其中,派卫青、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公元前119年的 (战役),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影响 (1)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 时期 (2)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的建立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七上P63~66]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东汉的 建立 背景 公元9年,外戚 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政权不久便被农民起义推翻 概况 公元25年, (光武帝)称帝,定都 ,史称东汉 出现 原因 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影响 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概况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影响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黄巾起义 概况 东汉后期的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184年, 等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最终被镇压,起义失败 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图片 西汉形势图 东汉形势图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一、张骞通西域 [七上P67~69]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 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张骞 通西域 背景 西汉初年,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过程 第一次 第二次时间 公元前 年 公元前119年目的 联络西域 夹击匈奴 开辟通往 的道路,加强与西域的交流联系 作用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意义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为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丝绸之路 [七上P69~70]陆路 背景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路线 (起点)→ →西域→中亚、西亚→大秦(古罗马) 交流 内容 中原西域陆路 作用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海路 时间 时期 路线 (1)山东沿岸→黄海→朝鲜、日本 (2)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 (今斯里兰卡) 作用 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图片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 丝绸之路示意图三、对西域的管理[七上P70~71]西域 都护 公元前 年(汉宣帝时期),西汉朝廷设置 ,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班超经 营西域 东汉明帝时,派 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在西域期间派甘英出使 ,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造纸术 扁鹊 《黄帝内经》 张仲景 华佗 《史记》 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产生知道两汉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一、造纸术 [七上P72~73]概况 (1)西汉: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东汉: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 影响 (1)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二、扁鹊 《黄帝内经》 [七上P74]扁鹊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时期编定,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三、张仲景 华佗 [七上P74~75]张仲景 简介 东汉末年名医成就 写成了《 》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发展了“ ”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地位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 华佗 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 ”,创编出了“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四、《史记》 [七上P75~76]作者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 通史 影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五、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产生 [七上P76~77]佛教的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河南洛阳的 始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道教的产生东汉末年, 创立了太平道, 创立了五斗米道 参 考 答 案真题精粹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方面,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C项正确;盐铁专卖是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大一统局面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市舶司是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排除B项;推行垦荒是清朝统治者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回归教材知识点1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 咸阳 统一的多民族 皇帝 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郡县制 小篆 圆形方孔半两钱 蒙恬临洮 辽东知识点2“焚书坑儒” 大泽乡 张楚 巨鹿之战知识点3刘邦 长安 休养生息 以农为本 三十税一 以德化民诸侯王 无为而治 主父偃 推恩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学说 太学 五铢钱 匈奴 漠北战役 鼎盛知识点4王莽 刘秀 洛阳 光武中兴 民族矛盾 张角知识点5新疆 138 大月氏 西域 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汉武帝 锡兰 60 西域都护 班超 大秦知识点6蔡伦 伤寒杂病论 治未病 医圣 麻沸散 五禽戏司马迁 纪传体 白马寺 张角 张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