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永康市初中联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2024.11一、选择题(共有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D B A C D A B A B11 12 13 14 15D B A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20 空,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16.(1)水汽输送;(2)氢和氧;(3)B 进 A 出。17.(1)气候;(2)广州;(3)夏。18.(1)悬浊液 ;C;(2)高锰酸钾;稳定。19.(1)温度; (2)饱和。20.不变;下沉。21.(1)蒸发结晶;(2)不饱和。22.(1)密闭;(2)增大体积23.(1)高于;(2)②④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24.(1)①③④②;(2)42.5;(3)用药匙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4)A、C;25.(1)患糖尿病;不进行运动训练;(2)中;股骨骨密度最大,血钙含量与运动前相比增加最多。326.(1)2;(2)无关;(3)1.2×10 ;偏大。27.【建立假设】:体积;【实验检验】:标记处;【得出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其压强越大;【评价交流】:向车胎内打气,打入的气体越多,压强越大。28.(1)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氢气的体积; (2)b; (3)温度、溶液浓度;(4)产生氢气的速度加快,原因是随着水的分解,溶液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也就越快。第 1 页 共 2 页四、解答题(共有 5 小题,第 29 题 6 分,第 30 题 8 分,第 31 题 8 分,第 32 题 8 分,第33 题 5分,共 35 分)29.(1)D (2)玻璃棒 (3)ABD30.(1)赛艇受到的浮力为:F 浮=ρ水gV 排=1.0×103kg/m3×10N/kg×0.14m3=1.4×103N;(2)赛艇漂浮,此时其受到的浮力等于赛艇的总重力,即:F 浮=G 总=1.4×103N;赛艇的总质量为:m 总= = =140kg,两位女运动员的总质量为:m 运动员=m 总﹣m1=140kg﹣30kg=110kg。答:(1)赛艇受到的浮力为 1.4×103N;(2)若赛艇和桨的总质量为 30千克,则两位女运动员的总质量为 110kg。31.(1)15%;(2)40;(3)80kg;20kg。32.(1)升高;(2)此时该鼎内外气体对鼎盖形成的压力差为 1960N;(3)ABC。33.用点燃的酒精棉加热小玻璃瓶,玻璃瓶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玻璃瓶扣在皮肤上,玻璃瓶内的空气冷却后气压减小,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玻璃瓶紧紧地压在皮肤上。人体内压强大于瓶内气体压强,瓶口部分皮肤压向瓶内。第 2 页 共 2 页永康市初中联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 2024.11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24. (1) ;(2)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 贴条形码处(请监考老师把条形码的左上角写姓名、班级、考号,再用 2B 铅笔把考号对应 (3) ;(4) 。与本框的左上角对齐)数字涂黑。2. 选择题作答必须用 2B 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25. (1) ; ;净。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缺考标记(2) ;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单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选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题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26. (1)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20 空,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3) ; 。16.(1) ;(2) ;(3) 。27.【建立假设】: ;17.(1) ;(2) ;(3) 。 【实验检验】: ;【得出结论】: ;18.(1) ; ;(2) ; 。 【评价交流】: 。19.(1) ;(2) 。 28. (1) ;(2) ;(3) ;20.(1) ;(2) 。 (4) 。21.(1) ;(2) 。22.(1) ;(2) 。23.(1) ;(2) 。请在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内限定区域内的答案无效1四、解答题(共有 5 小题,第 29 题 6 分,第 30 题 8 分,第 31 题 8 分,第 32 题 8 分,第 33 题 5分,共 35 分)32. (1) ;29. (1) ;(2) ;(3) 。(2)30.(3) 。33.31. (1) ;(2) ;(3)(共 4 页)2永康市初中联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 2024.11一、选择题(共有 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 分)1.下图为公益广告“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广告所表达的含义是( )A. 降水越来越多 B. 水污染减少 C.地下水越来越匮乏 D.凿井技术提高2.杨溪水库是永康人民的大水缸。水库在引水、防洪抗旱、发电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库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的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3.下列饮品属于乳浊液的是( )A.可口可乐 B.牛奶 C.冰红茶 D.果粒橙4.下列关于水体净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中,常需要通入氯气,杀死水中的微生物B.蒸馏法是物理变化过程,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而进行分离C.沉淀法、过滤法等净化方法都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D.将自来水进行充分的过滤,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水5.《长津湖》是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为背景拍摄的电影。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下列属于描述长津湖地区天气现象的是( )A.常年冰天雪地 B.冬季漫长严寒C.某天最低温度达﹣40℃ D.常遭寒潮袭击6.如图所示 055 型驱逐舰是我国自行建造的首款万吨级驱逐舰。下列有关该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B.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从密度小的海域行驶到大的海域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D.从密度大的海域行驶到小的海域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7.如图所示装置,将 X滴加到 Y中,U形管的液面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若 X是水,则 Y 可能是( )A.硝酸铵B.氯化钠C.氢氧化钠D.氢氧化钙第 1 页 共 8 页8.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层:几乎集中了全部水汽②乙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③丙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④丁层:大气密度很大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9.科学就在身边,下列四个说法合理的是( )A.甲图中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B.乙图中小科在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同C.丙图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重新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丁图中往 B管中轻轻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说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大10.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跑掉).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 100℃(温度过高,糖会变焦,不但不甜,而且对人体还是有害的).为此,在运用沸腾法去除糖汁水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办法是( )A.用文火(小火焰)慢慢加热 B.使糖汁液面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C.用猛火加热,减少加热时间 D.使糖汁液面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11.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 28 10 4 14② 28 10 6 14③ 60 10 8 18A.28℃时 1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 4克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 28℃时多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2.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第 2 页 共 8 页13.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纬度因素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季风因素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纬度因素1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 甲、F 乙、F 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A.F 甲>F 乙>F 丙B.F 甲<F 乙<F 丙C.F 甲=F 乙=F 丙D.F 甲=F 乙>F 丙15.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A.甲: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马的拉力说明大气压很大B.乙:伽利略通过玻璃管内液柱高低判断气温高低C.丙:通过线香烟的运动情况反映空气的流动情况D.丁:通过对玻璃球注水和排水研究潜水艇的浮沉情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8小题,20空,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16.用所学科学知识,并结合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1)浙江夏季多台风。其登陆属于图甲水循环中的 环节。(2)图乙水电解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3)图丙冷凝管中,冷水应从 (选填“A进 B出”或“B进 A出”)。17.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回答下列问题。第 3 页 共 8 页(1)图中所描述的是两地的 (“天气”或“气候”)。(2)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 B为 (选填“哈尔滨”或“广州”)。(3)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 季。18.(1)“美林”是为儿童开发设计的一款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美林”属于 (选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小科想把美林中的白色沉淀分离出来,要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填字母)。A.沉淀法 B.蒸发溶剂 C.过滤法 D.蒸馏法 E.冷却热饱和溶液(2)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除臭,其溶质是 ;将该溶液密封保存,久置不分层,体现了溶液的 性。19.如图是某款风暴瓶,瓶内物质会随着外界温度变化展现出多变的晶体变化。制作时,只需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按一定比例装入樟脑、酒精、硝酸钾、氯化铵、水等即可。(1)瓶内晶体可出现形态万千的变化是因为物质的溶液能力受 影响。(2)瓶底有樟脑固体析出,此时瓶内的溶液是樟脑的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20.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 A 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悬浮状态时,若从 A 管吸气,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烧瓶将 (选填‘‘上浮”或“下沉”)。21.生活中很多同学喜欢吃棒棒糖,为此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主要过程如图:(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主要是通过 的方法获得晶体。(2)制作棒棒糖时,同学们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接着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请分析:同学们制作棒棒糖失败是因为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第 4 页 共 8 页22.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如图甲所示的思维模型。(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2)将一只薄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近瓶壁。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扎在瓶口上(如图乙),向上拉塑料袋,结果发现越拉越难。由思维模型可知,“越拉越难”是因为通过 的方式减小了塑料袋和瓶之间的气压。23.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如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与气压高低有关。热岛现象中,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郊区气压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市区气压。(2)热岛效应说明人类的活动对气候变化有巨大的影响,下列现象或灾害与气温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的是 (可多选)。①台风 ②寒潮 ③洪水 ④霜冻 ⑤沙尘暴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24.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一】如图甲是小科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粗盐提纯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实验二】小科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所用天平称量时,1g 以下用游码)。(2)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的水的质量为 克。(3)如图乙,称量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4)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NaCl)晶体配制溶液,以下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称量氯化钠时,用了生锈的砝码C.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D.溶液配制完成后,有部分液体溅出第 5 页 共 8 页25.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容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使骨的脆性增加而造成的疾病。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近三分之一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为探究“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1)实验选取 20 只大小相近的雄性 (“健康”或“患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 组的处理是 ,B、C、D 组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运动训练。(2)实验结果如图 1、2所示。实验结果表明, 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的提高最有利。判断的依据是在此运动强度下, 。26.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的示数。(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8N,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2)分析图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3(3)图戊中盐水的密度是 kg/m ;如果在实验中不小心使图戊中的金属块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此时测量出的盐水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27.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 1 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第 6 页 共 8 页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 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 为止。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 80℃的水中,重复实验。【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得出结论】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并简述理由: 。28.水电解时,常会在水中加入一些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变化),从而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快慢的因素,小乐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编号 温度/℃ 时间/秒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毫升① 15 60 2% 22.2② 15 60 5% 33.1③ 30 60 2% 26.0④ 30 60 5% 38.9(1)本实验可以通过比较 来反映水电解的快慢。(2)若原先两个量筒中都装满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液面如图示,则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接线柱是 (选填“a”或“b”)。(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写影响因素)都会影响水电解的快慢。(4)结合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氢气的速度将如何改变,并写出理由 。四、解答题(共有 5小题,第 29 题 6 分,第 30 题 8 分,第 31 题 8 分,第 32 题 8 分,第 33题 5 分,共 35分)29.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填序号).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第 7 页 共 8 页30.杭州亚运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来自中国队的杭州桐庐姑娘邹佳琪与搭档邱秀萍发挥出色,成功夺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开门红3(图甲)。图乙是两位运动员准备出发时的情景,此时赛艇排开水的体积为 0.14m(忽略桨3 3排开水的体积)。(ρ水=1.0×10 kg/m ,g=10N/kg)(1)赛艇受到的浮力为多少?(2)若赛艇和桨的总质量为 30 千克,则两位女运动员的总质量为多少千克?31.盐水选种是一种巧妙的挑选优质种子的方法。长得很饱满的小麦种子,密度超过 1.2×3 3 3 310 kg/m ;长得很饱满的水稻种子,密度超过 1.1×10 kg/m ;干瘪的和被虫子蛀坏的种子的密度都比饱满种子的密度都要小得多。下表为食盐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6%3溶液密度(g/cm ) 1.03 1.07 1.10 1.15 1.20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选用表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很饱满的水稻种子。(2)配制 200 千克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 千克。(3)若取上述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溶液 60 千克,能配制质量分数为 15%的食盐溶液多少千克?需加多少千克的水?32.如图所示为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当往考古人员仿制的鼎内装部分水、盖上鼎盖、闭合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时,鼎内水的沸点可达 120℃。已知鼎2盖面积 S=0.02 米 。如表是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 90 100 105 110 114 118 120 124 128气压/千帕 70 101 121 143 163 189 199 226 258(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水的沸点跟气压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时,沸点将 。(2)外界气压为 101 千帕,鼎内水在 120℃沸腾时,此时该鼎内外气体对鼎盖形成的压力差为多少?(注:1千帕=1000 帕)(3)下列事实中,会导致“鼎内水在 120℃沸腾”的有 。A.鼎盖厚实笨重B.鼎盖与鼎体结合处平整,密封性好C.锁扣给鼎盖施加向下的压力D.鼎内水的质量较大33.拔罐疗法是中医治病的一种常用手段。如图甲是拔罐的操作图,医生先用点燃的酒精棉加热小玻璃瓶,后倒扣在患者的皮肤上,一会儿看到瓶子吸在患者皮肤上,而且皮肤往外凸(如图乙),请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提示:气压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11八年级科学期中参考答案.pdf 202411八年级科学期中答题卡.pdf 202411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