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万州二中高2023级高二上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本决定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变化作出的,体现了渐进式,坚持自愿、弹性原则,因时因势优化了制度设计,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供给潜力和质量、推动我国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体现了( )
①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坚持主观符合客观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发挥意识的促进作用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岭南国画大师关山月的《山村跃进图》,以新中国初期全国农田水利建设为背景,全图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采用长卷的传统形式,描绘了均县人民凿山开渠、引水上山、兴修水库等热情建设场景与喜获丰收的动人画面,充分体现了岭南画派笔墨劲爽、色彩鲜艳的风格。《山村跃进图》( )
①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建设与变革的时代景观
②来源于画家对乡土中国中“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感
③实现了传统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岭南画派风格的统一
④决定了人民为实现宏伟的构想而表现出的建设热情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跨海交通网络在全球湾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深中通道将重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地理,让珠江两岸城市的要素流动更为高效,让大湾区的经济辐射范围更广、区域融合程度更深,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加速迈进。由此可见( )
①人们能创造条件建立任意两个城市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更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安徽武王墩墓出土的文物中,漆木器尤为引人注目。考古人员首次使用了“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发现漆器颜料中含有的铜、钙、砷等元素,超出了以往的研究认知,依据这些隐藏的信息,大大方便了文物后续深度清理和文化研究。这表明( )
①光谱仪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深化了对漆器的认识
②新认识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改变了漆器颜料的基本属性
③准确把握文物的基本属性是科学开展文物研究的前提
④对漆器颜料的新认识是对以往研究认知的全面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就越复杂,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就越深层,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就越多。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目标、心无旁骛,锲而不舍、坚韧不拔,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突破改革瓶颈、化解改革难题、实现改革蓝图。这告诉我们( )
①事物的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④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考验是客观的,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按既定计划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可见( )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实活动
②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曲折过程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人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虚幻的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返回地面,带回月球背面土壤的宝贵样品。科学家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有望解开关于月球形成的历史以及为何月球正面与背面存在明显差异之谜,获取有关月球上已知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的时间基本信息,认识月球另一半的月壳组成,甚至可能认识月壳下面更深的月幔物质。据此可知( )
①对月球的探索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②科学的月球探测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
③世界是物质的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月球探测能推动认识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农作物在种子成熟期,如连遇阴雨不能及时收获,常会出现部分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穗发芽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国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攻关,找到了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问题的两个“开关”,有望为避免穗发芽导致的大规模农业损失提供解决方案。材料表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是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 )
①是社会实践的变化以及社会公众的关切在法律中的反映
②是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必然促进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
③体现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律思想观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法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担当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强调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统筹优化未来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培育链条。从哲学上看,该决定( )
①旨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②表明社会意识只有超前谋划才能引领社会实践
③凸显了体制机制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前提与先导
④体现了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反映社会存在及其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木质纤维素是重要的可再生化工原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素”组成。我国研究团队针对木质素分离中易发生低值化自缩合等难题,设计并开发了催化木质素芳基化的“三素”分离技术,实现了“三素”高效分离和高值化利用,相关产物在纺织、医药食品、绿色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立足自身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③人们通过创新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正确反映并改造客观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总体稳定的判断,湖北省将继续保持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延续至2025年底,对不裁员或裁员少的参保企业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4年底,以持续做好援企稳岗保就业工作。这表明( )
①事物不可能一直都处于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制定政策要以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为前提
④制定政策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脉搏,接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使其更好地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
②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随着社会存在自主变化
③通过人大制度的根本变革,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④改革要立足客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制度创新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4. 2024年是微短剧蓬勃发展的一年,相对于短视频,微短剧的故事承载力和创作空间更广阔,其短、快、爽的核心优势,更容易满足当下深度的文旅传播需求,但同时微短剧的发展也面临着众多冲击与挑战。针对相关问题,有关部门已积极探索常态化管理举措,开展一系列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短剧逐步告别野蛮生长,开始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精品化道路。这说明( )
①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②新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
③新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下图漫画《大水漫不过鸭子背》(作者:王家春)告诉我们(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要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必须超越认识的范围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增强自身本领
④既要抓住外部矛盾,更要把握好内部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工程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在首届“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81 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举办这一表彰大会( )
①可以激励建设者立足本职工作,通过劳动成就梦想
②凸显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手段
③旨在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④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道,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25日至27日,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举办。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约9亿人口正遭受着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威胁和困扰,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库布其,库布其沙漠地区实现了从“黄色沙漠”到“绿洲银行”的蜕变,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生态经济示范区”。如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成为展示荒漠化防治最新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与新模式、交流国际成功经验的重要国际平台,成为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窗口,也使得库布其模式广为传播,为世界其他遭受荒漠化威胁的国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有人认为,库布其的治沙经验是成功的,各国可完全复制。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9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中国(上海)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某百年品牌企业首次携旗下三大子品牌联袂参展,吸引不少车迷围观。其中,锂电专属子品牌的产品线售价是传统自行车的十倍乃至数十倍,但依然抢手。有数据显示,2024年1-4月,该百年品牌电助力自行车在德国、加拿大区城销量增幅均超过15%。在过去,被称为自行车“心脏”的变速器等依赖进口,诸多国产品牌只能以代工为主,在中低端市场打转,“出海”连名字都不配有。如今,该百年品牌自行车不断“进化”,不仅打破关键零部件“卡脖子”制约,还通过上下游齐全的产业链和优秀的成本控制体系激发了新动力,开辟了新赛道。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说明该百年品牌企业是如何做大做强的。(7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持之以恒,不断向纵深推进,京畿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
十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提出,一张宏伟蓝图在京畿大地徐徐铺展。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年来,协同发展成果熠熠生辉;十年来,京津冀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活力不断显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中,以北京为核心,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格局逐渐明晰。“一核”辐射、“两翼”齐飞,三地发展蝶变升华。京津冀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将京津冀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使命。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更加注重示范引领、结构优化、产业协同和软实力建设,力求实现上述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状态有关知识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是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8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材料一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资源开发轻科学统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强调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材料二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从践行“两山”理念,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2022年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依据及时代价值。(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国湿地保护方案蕴含的哲学智慧。(12分)万州二中高2023级高二上期中考试 政治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D B C A D A A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C C B C D A
17.该观点是片面的。(1分)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库布其的治沙经验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其他国家的治沙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库布其的治沙经验是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的具体条件下形成的,其他国家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可能与中国不同,因此不能完全复制库布其的治沙经验。(3分)
③各国在学习和借鉴库布其的治沙经验时,应该从本国实际出发,结合本国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分)
18.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造世界。(4分)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趋势,坚持自主创新,打破关键零部件“卡脖子” 制约,完善产业链, 降低生产成本,释放发展新动能,增强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分)
19.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4分)②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提出到京津冀三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获得系列发展成果,形成“一核两翼”新格局。在此基础上,京津冀三地将继续发展,努力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
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同时不能忽视支流。(4分)
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成就,增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2分)也要看到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要沉着应对,有效化解经济运行的各类风险,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
21.(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适应了实践发展需要,是经受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践行“两山”理念,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我国遵守《湿地公约》,积极履行义务,适时出台《湿地保护法》,让湿地保护法治化,以法治推进湿地保护。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国在湿地保护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满足人们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