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 家庭心育 基于沟通分析理论的高中生互补式亲子沟通模式构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会 家庭心育 基于沟通分析理论的高中生互补式亲子沟通模式构建

资源简介

家庭心育 | 基于沟通分析理论的高中生互补式亲子沟通模式构建
· 摘要 ·
良好的沟通是和谐亲子关系建立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高中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从沟通分析理论的自我状态层面,剖析了两个亲子沟通案例,探讨高中生亲子沟通中的交错式和隐藏式沟通所带来的问题,探寻构建互补式亲子关系的方法,促进高中生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01
自我状态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 伯恩(Eric Berne)于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了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nalysis,简称 TA 理论)。TA 是一种人格理论,自我状态的概念便来源于此[1]。自我状态是一种前后一致的感受、经验模式,并且该模式与一种前后一致的行为模式直接相关。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自我状态,个体在每一种自我状态下有具体的感受,以及可观察、能描述的语言和行为。相较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自我状态的内涵更具体和丰富,即个体一整套相关的行为、信念和感受,是个体的部分人格表现[2]。沟通分析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格包括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State)、成人自我状态(Adult State)和儿童自我状态(ChildState),因此,自我状态理论也被称为 PAC 理论[3]。当个体的三种自我状态相对平衡时,个体的社会适应性较好;当这三种自我状态分布不均衡或产生混乱时,个体就会产生不适应行为,影响个体的人格、心理、社会适应等。所以,自我状态理论也可用于帮助个体发现自身成长问题,拥有健康的心理。
02
自我状态的结构分析
父母自我状态指个体从父母处习得的观念、行为、态度、方式、语言等[1]。儿童时期父母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会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并被模仿和沿用,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中的个体,在行为、想法和感受等方面都会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常以命令式、指责式、主观式的权威者形象出现。父母自我状态包括控制型父母自我(CriticalParent, 简称 CP) 和照顾型父母自我(NurturingParent,简称 NP)。控制型父母自我表现得有主见、有原则,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人,喜欢命令或训斥他人,控制他人的欲望强烈;照顾型父母自我表现为能更多地为他人着想,能倾听并回应诉求,常常鼓励、安慰、关怀和照顾他人。
成人自我状态是指以客观、冷静、成熟的态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状态,表现为重视理性思考、尊重事实、敢于承担责任,高效合理地解决问题[1]。当个体的年龄增长、经验增加,判断力和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成人自我状态在人格中的占比会逐渐增加,使个体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给人以理智、成熟、稳定的印象。
儿童自我状态指个体对童年时期的经历、感受、情绪、行为的记忆,一般和父母相关。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的个体会表现出自己小时候的行为特点,可能是幼稚、叛逆、易生气、情绪不稳定的,也可能是依赖、顺从、感性的,还可能是好奇、探索的等缺乏理性的状态[2]。儿童自我状态包括自由型儿童状态(Free Child Mode,简称 FC)和适应型儿童状态(Adapted Child Mode,简称 AC)。自由型儿童状态的个体经常表现得无拘无束,表达并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欲望。适应型儿童状态则表现得服从、听话、妥协,以此满足他人需求,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赏,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沟通分析理论的三种自我状态各有不同的特征,但没有好坏之分。父母自我状态帮助个体遵 守规范,与社会融洽相处;成人自我状态帮助个体应对问题并在社会中存活下来;儿童自我状态让个体有适应性和自由性。三种自我状态只有保持平衡,个体才能有和谐、健康的人格,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体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有一种占优势的自我状态[3]。自我状态的能量恒定假说认为,每一种自我状态都具有一定的精神能量,并互相流动,当其中一种自我状态强度增加时,另一种自我状态的强度会呈现下降的情况,三种自我状态的相对强度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4]。最健康的自我状态应该是成人自我状态(A),能量最高;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FC)和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NP)次之;最后是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P)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AC)。
03
自我状态的交互作用分析
交互作用指人在沟通过程中给出刺激和作出反应的互动过程。人际交互作用包括互补式交互作用、交错式交互作用和隐藏式交互作用 [5]。互补式交互作用是一种可持续的有效沟通状态,如 P-P 模式(成人刺激 - 成人反应),即反应必须是由刺激指向的自我状态发出并指向发出刺激的自我状态,是一种平行的沟通方式。交错式的交互作用是指由于沟通双方的刺激和反应没有达成平行,使得交流断裂,无法继续的状态。正如古话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不同频的状态,这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沟通。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6]指出,隐藏式交互作用像一种心理游戏,在社交层面似乎是公开诚实的,而隐藏在心理层面的真正动机并不是正大光明的,必然后果就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例如在沟通中,一方选择控制性父母的自我状态,那么这个人就会把愤怒转移到另一方身上,让另一方感受到自责、内疚等情绪。
04
互补式亲子沟通模式的构建
沟通分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自我状态,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在亲子沟通中,家长和孩子也能利用该理论分析互动过程,看清各自的自我状态,积极建立互补式沟通模式,就能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
本文选取了两个亲子沟通的典型案例,来探析如何建立互补式的高中生亲子沟通模式,防止交错式的无效沟通与隐藏式沟通。
案例 1:高一新生小 G入学后多次因为不交作业、上课不认真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教育,但效果甚微。某天下午,小 G 因为逃避劳动课再次被班主任请进办公室,当被问及原因时,小 G 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是让我按时交作业吗?我来不及做,所以我不上劳动课,回班上做作业了!”“做作业和上劳动课不矛盾,你这是私自逃课。”“我不够时间做,不交又要被你批评,现在去做还要被你批评,你就是针对我。”“你又逃课、又不交作业,怎么就是老师针对你了?”眼看着班主任被小 G 的强词夺理气得接不上话,作为级长的我赶紧上前制止了他们的进一步对话。显然,此时师生的对话是交错式的,再继续沟通也是无效的。
事后,班主任向家长进行了反馈,没想到家长也一肚子苦水。爸爸说小 G 从小就特别坚持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见,为此父子俩没少吵架,每次吵完也没有实质的效果。小 G 自从上高中以来,和家长的沟通就更少了,家长也苦恼不堪。
经过与小 G 及其家长的深入交谈,我发现多数情况下,小 G 处于自由型儿童的自我状态,关注自我需求,叛逆而委屈。而且小 G 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家长没看到这一点,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长期处于控制型父母的自我状态,偶尔出现照顾型父母的自我状态,亲子间多数情况下处于交错式的沟通状态,并且小 G 从小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内心深处认为家长对其不认可,所以 CP—FC(控制型父母—自由型儿童)的亲子沟通模式让他长大后越来越拒绝与父母交流,导致亲子沟通障碍。
要解决小 G 的亲子问题,既要唤醒他的成人自我,引导他学会以理性、尊重、成熟的方式沟通;同时,要让家长改变控制型父母的自我状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已经成长的孩子,摒弃固有的偏见和主观情绪,用尊重、客观、可信的成人自我状态与孩子对话。常用的句式有“我个人认为……”“客观地看确实……但如果……”,以此与孩子逐步建立互补式亲子沟通模式。
案例 2:高一第一学期的某个周日,晚自修返校前,我接到小 M 妈妈情绪激动、言辞严肃的电话,原因是返校前因为交手机的问题,小 M 和妈妈吵架了,17 岁的大男孩第一次动手打了妈妈。我一边安抚小 M 妈妈,一边尝试了解事情的经过,以判断目前母子之间的情况。小 M 妈妈告诉我,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对小 M 的手机严格管理,小 M 平时上学只带老人机用于应急联络,周末在家可以按约定使用智能手机。但是这个周末,妈妈多次提醒小M 手机使用超时了,他都无动于衷。在返校前,小M 表示要像其他同学那样,带智能手机回校交给老师代管。妈妈坚决不同意,小 M 激动之下挥手打在了妈妈的头上……这一拳让妈妈无比伤心,她无法接受一直以来都顺从温和的儿子怎么会变得如此暴力和叛逆。
第二天,父母带着小 M 返校和我见面谈了一次,我了解到小 M 的妈妈是单位质监部门的负责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行事风格也被运用到了她和儿子的相处中,妈妈自认为从小就对孩子“管教有方”,所以孩子是同龄人中最有礼貌的、守规则的、尊重他人的,她甚至觉得是因为儿子上高中后被管教得少了,才表现得如此叛逆。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妈妈是主要“叙述者”,父亲偶尔在妈妈情绪激动时“打圆场”,小 M 则从头到尾低头不语。
小 M 和妈妈的沟通是一种明显的 AC-CP(适应型儿童——控制型父母)的模式,长期以来,妈妈以自己的绝对权威教育并控制小 M 的言行,而小 M 也形成了妈妈心中想要的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这是亲子间常见的沟通模式,只要保持反应和刺激的互补,就可以持续下去,并且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进入高中的小 M 想要与母亲建立一种新的、更平等的沟通模式,但妈妈不能接受小 M 挑战与对抗她。在工作中,我也经常遇到家长向老师抱怨原本乖巧的孩子进入高中后就突然不听话了的情况。这些家长没有看到高中阶段的孩子身心所发生的变化,他们从依赖、顺服变得对抗、发怒,事实上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过程,这意味着他们正在经历成长的转折点,最终走向独立状态。对此,家长除了在理智上理解孩子的行为,更应该用情感去共情孩子,回应孩子的情绪,如此才能真正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帮助孩子认识自我状态,实现心理成长。
在小 M 的案例中,我们指导母亲转变到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接纳孩子的诉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在手机使用问题上进行沟通和协商,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05
总结
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很多家长没有及时觉察自己长期处于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习惯对孩子命令、批评、指责、嘲讽等,这种交错式的沟通方式极易引发亲子矛盾,不利于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调整沟通中的自我状态。当孩子处于任性、消极的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时,家长应采取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并正向引导孩子去感知自我情绪,理解自己的行为,调整自我状态。
人的自我状态并非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亲子应通过双向的学习,增强对自我状态的辨识能力,增加沟通中双方的成人自我状态, 建立 P-P( 成人—成人)的互补式亲子沟通模式,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