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 第一单元 第三课 课件(共6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四 第一单元 第三课 课件(共64张ppt)

资源简介

(共64张PPT)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2025年新高考一轮复习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哲学概论)
(唯物论)
(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认识论)
(历史观)
(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整书框架
辩证思维 理解质量互变
创新思维 超前思维
考情考向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课标要求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考查形式:选择题、主观题 考查的内容: 1.矛盾的基本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因。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发展具有普遍性,理解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01
考情分析
02
考点精讲
04
对点训练
03
知识拓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考点一
(一)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1.联系的特征
A、唇亡齿寒
B、围魏救赵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物无孤立之理
E、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F、名师出高徒
G.牵一发而动全身;
H.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I.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原理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
方法论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特征
(1)普遍性
思考:联系既然是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呢?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特别提醒: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易混易错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
2.任何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3.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联系着。
4.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2)客观性
原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自在事物的联系 (如四季更替,昼夜轮回)
人为事物的联系(如长城、故宫、港珠澳大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人工降雨)
②分类
(就其与实践的关系)
(人类产生前早已经存在,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
(通过实践产生,有“人化”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拓展延伸】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1、联系产生条件是客观的、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2、联系产生的过程: 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
3、联系产生的结果: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思考:真有这回事吗?这是一种怎样的联系?
这是一种主观臆造的联系,没有客观依据,实质上是唯心主义
1、上帝创造了世界 2、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3、乌鸦叫丧、喜鹊报喜 4、888——发发发
5、168—— 一路发 6、4=死,6=顺,8=发,9=久
(3)多样性
原理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城门与火是直接联系
鱼与火是间接联系
开车出门撞到了树:
车撞树是偶然联系
经济损失是必然联系
一个家庭:
家人之间是内部联系
家庭与社会是外部联系
特征 原理内容(世界观) 启示(方法论)
普遍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
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
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关键词:影响/制约/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等等。
从哲学的角度说说他们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井底之蛙
以部分代替整体,混淆二者的界限
盲人摸象
(1)区别
①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
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阶段 。
空间
时间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由各个班级和部门构成
学校的发展是由初创、发展、壮大等各个阶段构成
全局
局部
全过程
各个阶段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例: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强调部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整体离不开部分
强调整体
(2)联系
部分离不开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例:覆巢无完卵、国破则家亡)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或某地区,国家与某单位、某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与某一阶段之间的关系/东、中、西部与全国/环节/全局、大局、局部/世界与中国等等。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当部分以有序、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即:1+1>2。
三个和尚没水喝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即:1+1<2。
思考: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
有序性
整体性
A
内部结构的
优化趋向
C
基本
特征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备的功能。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系统内部结构是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方法
关键词: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
优化组合、协调、高效、统一等等。
对点训练
1.(2023·广东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树汁液可制作大漆并创造漆器的国家。殷周时代,漆器用于礼乐、饮食、馈赠等,而最美的漆器则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殷周先人会用巧妙的手法虔诚地髹涂装饰祭祀之器来完成他们心中最美的礼仪。这表明(  )
①人的活动方式体现了人的世界观 
②美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感受之中 
③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对点训练
2.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这是因为(  )
①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实现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要树立全局观念 
④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对点训练
3.(2023·浙江6月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数字中国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也不缺位。为满足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和升级数字化水平需求,华为公司制定了“支持伙伴,做广覆盖”和“产品做强,伙伴自主”两大原则,研发、销售、营销、供应、服务等部门严格按照原则达标。通过产品研发,提升产品性能,优化交易平台,降低伙伴销售产品和服务的难度;提升伙伴营销能力,创造新商机;建设区域仓,帮助伙伴灵活快速供应产品;建设授权服务中心,补齐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最后一公里”。各部门密切合作,高效运行,满足了中小企业伙伴的需求。
系统优化方法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辩证关系的具体运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华为公司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服务好中小企业的。
对点训练
【答案】
①立足整体,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寻求最佳方法。华为公司立足整体,从公司整体布局出发,制定最佳方案。
②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华为公司制定了两大原则使各部门按原则运作,促使各部门密切合作,高效运行。
③实现最优目标,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华为公司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效率突破,因而满足了中小企业伙伴的需求。
对点训练
4.(2023·北京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书写新篇章。
三场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看中国的京津冀,看京津冀里的中国。
◇2014年第一次座谈会召开之际,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座谈会提出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第二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此次座谈会重点指向的正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23年第三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新时代进入新征程。此次座谈会明确“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时代变迁,认识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是精神运动的载体 
②因时而动,循势而往,京津冀规划与国家发展进步同频共振 
③规划引领,区域协同,运用创新精神推动规划与发展的矛盾转化 
④先行示范,服务全局,以局部的大胆探索服务于整体的统筹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5.(2024·新课标Ⅱ卷·高考真题)材料二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阐明我们在冰上龙舟赛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
对点训练
【答案】
(2)①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在冰上龙舟赛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利于传承与弘扬“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向心力,发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感召力,有利于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考点二
从人类和汽车的变迁史来看,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发展是普遍的
启示:【方法论】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全面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发展的 普遍性 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
都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 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
方法论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静止和僵化的保守思想。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新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简单
汲取-----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通讯、打字 、联络功能
增添-----旧事物中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速度更快、屏幕更大更清晰、功能更强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
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结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注意: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继承,
新事物总是吸取旧事物的合理成分,在旧事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项目 量变 质变
区 别 含义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呈现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
注意
1.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改变。
2.发展一定是质变,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是发展。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 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
与考验
4.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总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
道路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事物发展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途径 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
6.辩证的否定和形而上学的否定
内容 辩证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的 动力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肯 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 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与发 展、联系 的关系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形而上学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终止,是联系的中断
1.(2024·新课标Ⅱ卷·高考真题)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漫画(图)描绘了比赛结束后兔子在领奖台“找差距”的情境。兔子在此所犯的错误是( )
①只看到事物的量变,没看到事物的质变
②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没看到事物的本质
③只看到事物的实在性,没看到其生成性
④只看到事物变化的外因,没看到其内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点训练
 
C
2.(2023·湖南·高考真题)三湘巨变,时光为证。一秒钟,“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可完成20亿亿次高精度运算。一分钟,“潇湘二号”卫星绕地球百分之一圈。一小时,湖南可下线12台挖掘机。……每一秒,每一分,每一个日夜,构筑湖南“时间”,成就中国力量。这表明( )
①三湘巨变凸显出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②三湘巨变蕴含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趋势
③湖南“时间”反映了世界的永恒变化和发展
④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共性到个性的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②④
对点训练
C
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个性到共性的转化,④排除。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①错误。
3.(2023·广东卷)下图漫画(作者:于冰)所蕴含的哲理是(  )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选择 
④正确的认识来自合理的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对点训练
A 
观察图片蕴含什么哲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
总特征:
(基本观点)
联系
发展
根 本
内 容
根 本
动 力
矛盾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
①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③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生活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
对立属性:斗争性
统一属性:同一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空间上看:上下、左右、高低、长短、远近;
人的属性:男女、老幼、长晚、胖瘦、高矮;
物质属性:冷热、软硬、黑白、明暗;
社会生活: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
(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表现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2.矛盾的基本属性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
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失败是成功之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
特点: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
相互区别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2023·福建·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就闽东地区如何摆脱贫困、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这些理念、观点和方法在新发展阶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一 1989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对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系统性思考,指出“对贫困地区来说,要强调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但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科技教育又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局面”,同时要求我们“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科技教育,要把科技教育作为闽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在经济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要讲求办科技教育的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知识,分析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
(1)①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我们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经济发展为科技教育提供资金保障,科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真题演练
(2021·湖南·高考真题)漫画《谈判的最好结果——让双方都感到自己是赢家》(作者郑辛遥)启示我们( )
①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
②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决定着谈判结果
④谈判双方对结果的感觉与实在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谈判双方存在利益对立→二者具有斗争性;谈判双方的彼此的利益依赖于对方的利益→二者之间存在同一性,因此,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①符合题意;
由漫画可知,矛盾双方利益的对立是在矛盾双方所结成的利益统一体中进行对立的→这说明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符合题意;
思维方式属于意识范畴,意识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起决定作用(低级错误)。因此,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影响谈判结果,但不决定→③说法错误;
谈判双方对结果的感觉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未必会与实在相一致(谈判双方可能都感觉自己赢了、赚了,但是这或许只是感觉赢了而已,不一定是真的赚了、赢了→感觉有时候与实在是不相符的)→④不符合题意
A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敢于要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普遍性:
关键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收益与风险;利弊;
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点;(不能逃避问题、回避矛盾);
▲矛盾不能被制造、消灭
4.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事事)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时时)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逢山开路,逢水搭桥;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入乡随俗;因地(因时)制宜;根据当地实际;一地一策、精准扶贫;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睡觉
运动
学习
社团
游戏
这些矛盾在我们的高中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都一样吗?
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呢?
进入高中以后,我们似乎比以前面临了更多问题,你认为其中
最关键的是哪一个问题?为什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四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②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③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主要矛盾
政治
建设
经济
建设
生态
建设
卫生事业
政治
建设
卫生
事业
生态
建设
经济建设
关键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重点、抓关键;
核心;重中之重;突出任务;首要地位
牵牛要牵牛鼻子;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打蛇打七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鲜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眉毛胡子一把抓;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着重解决
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反对不分主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疫情期间,网课教学可以视作一个矛盾,网课教学有利有弊,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网上教学?
优点:①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
②有利于优质资源共享。
③增加了学习的自主选择性。
缺点:①对眼睛不好
②互动性不强
③学习氛围不足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③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类别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
外延
作用
适用情况
关键词
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
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
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一般“做事情”时使用
一般“看问题,
判断事物性质”时使用
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要害、首要、首位、第一、突破口、重中之重…
主流、主体、性质、总的来看、本质、实质、优势、方向、顾大局、主导地位、谈认识、谈评价
强调解决问题 怎么做
强调看待问题 怎么看
4.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
2.目前党内出现了腐败现象,但大部分党员干部还是廉洁奉公的。
3.总的来看,我国的经济稳中向好,但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4.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5.虽然有时会恶作剧,但总的来说小明同学是个热情善良的人。
6.作为学生,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7.经专家研判,成都目前的疫情形势仍然比较复杂严峻。
8.是药三分毒。
区分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
小结:矛盾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真题演练
(2024·安徽·高考真题)漫画《停止,就是谷底;继续,就是上坡》
(改编自吕志华作品,《时事报告》2024年第2期)
蕴含的哲理是( )
①实现价值目标需要不断砥砺前行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成功取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④在曲折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2023·北京·高考真题)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从哲学角度,分析“赋诗”和“立题”的关联。
【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
②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诗歌创作要坚持诗题和诗句的有机统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词作品。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