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下§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2、了解常见的符号和模型;3、能用模型与符号来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过程。一、知识点梳理:1、科学研究中,常常用________来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如用地球仪来表示地球的全貌和运动状态;用细胞模式图展示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借助眼球模型,认识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____________到的或______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______。3、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______、______和______,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____________。4、由水的状态模型可知:水分子模型:(1)水在状态变化中 ______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______变成其他分子。水的物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______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______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固态物质分子间距离______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______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知识点2、符号1、符号的作用:① 。② 。③ 。2、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______、 文字 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符号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3、用______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______不同和表达的__________不同而引起的混乱。4、模型与符号的比较符号 模型表示方法 字母数字等______ 物体、图、表、表达式等______作用 使事物简单化 更好认识和理解事物____________例子 Kg、H2O 地球仪、细胞模式图、公式关系 模型中可能含有符号用模型方法分别表示水汽化与水电解的过程5、常见的符号(1)已学过的单位符号,如_____(千克)、______(米)、______(牛顿)、______(帕斯卡)、____(安培)等。(2)已学过的科学符号,如______(速度)、______(密度)、______(力)等。(3)仪器符号,如电流表的符号、电压表的符号等。(4)交通符号,如限重符号、转向符号等。二、例题讲解例题1、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原子结构 B.空气成分 C.细胞 D.注意行人例题2、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 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其中属于科学模型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例题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如图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例题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B.分子由原子构成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例题5、如图所示,给你一张边长为20厘米,高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试用它来模拟斜面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例如:模拟桥梁中的各种形状的引桥。请至少再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 。三、随堂练习:1、下列图片中,属于模型的是( )A.冬奥会会徽 B.冬奥会场馆沙盘 C.冬奥会冰球项目标志 D.场馆内禁止吸烟标识2、下列表达方式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水分子 B.氦原子核 C.电流表 D.磁感线3、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A.足球烯 B.电路图 C.m-V图 D.危险品标识4、建模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选项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5、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B. 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图C.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D. 模型只有抽象的,没有具体形象的6、分子有大有小,且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隔的。如图用大小不同的圆分别表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试画出酒精和水混合后存在形式的模型。注析:两种不同的液体相互混合,由于它们的分子间隔不一样,会相互扩散。7、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1)m表示 ; (2)V表示 ;(3)I表示 ; (4)G表示 ;(5)R表示 。8、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__________。四、课后练习:1、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2、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 )A.欧姆定律 B.α粒子轰击原子 C.DNA双螺旋结构 D.磷元素3、下列关于符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符号就是字母 B.符号就是字母和图形 C.符号可以是字母和图形 D.字母和图形就是符号4、宁波市已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这件“关键小事”已深入千家万户,易拉罐瓶应投放在下列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A. B. C. D.5、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模型的是( )A.千克( kg ) B.表示方向的指向标 C.质量( m ) D.沙盘中的道路和沟谷6、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某种物质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7、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A. 通过水分子模型认识水分子结构B. 通过两个塑料杯中的水温变化研究温室的保温原理C. 通过吸引铁屑的多少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D. 用红色水滴的移动来证明动物的呼吸作用8、符号的意义和作用:(1)用符号能 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 引起的混乱。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9、模型类型: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 、一张 或 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 或 的示意。模型可以是 的,也可以是 的。10、如图是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水的状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 ;(2)气态水的水分子之间的 较大;(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分子之间的 发生了变化。(第10题图) (第11题图)11、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看到构成水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水分子模型来表示水的结构;如图是一个水的分子模型,其中每一个单元表示的就是一个水分子,而每个单元中的大球代表氧原子,小球代表氢原子。(1)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你能看出一集气瓶(一杯)水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 构成;(2)如果用大写字母“H“表示氢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水的化学式符号是 。12、用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硫原子 ; ②五氧化二磷 ;③钾元素 ; ④硫酸根离子 。13、如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2)补充的依据是________(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14、若已知 2 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模型来表示这一反应过程:请你指出该同学用来表示氢气分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用来表示水分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15、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看到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来表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表示的就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而“”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1)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能看出二氧化碳气体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 构成的,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又是由 构成的。(2)如果用大写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则表示二氧化碳的符号为 。(3)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压缩成液态的二氧化碳。液态的二氧化碳和气态的二氧化碳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不同在于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比液态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大。根据以上信息,参照如图的模型,画出液态二氧化碳的模型。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模型 2、直接观察 复杂 一幅图 、 一张表 计算机图像 示意3、 形态 特征 本质 模型方法4.(1) 没有 没有 物理 (2) 距离 小于 小于知识点2、1、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2、图形 3、符号 外形 文字语言文字 4、较简单 相对复杂 具体直观5、(1) kg m N Pa A (2) v ρ F二、例题讲解:例题1、D解析:A.原子结构是原子的模型;B.空气成分圆饼图是模型; C.是放大的细胞结构模型;D.注意行人,这是交通标志,是符号,不是模型,故D符合题意。例题2、B解析:五个选项中的“原子”、“绝缘体”、“超声”都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只有①“光线”和④“磁感线”是利用建模法,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的一系列科学概念。故B符合题意。例题3、B解析:A、从图中可以获取构成物质的粒子间有间隔的信息,不符合题意;B、图中只能获取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情况,而无法得到原子的内部构成信息,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可知,受热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不符合题意。例题4、D解析:A、水电解时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不符合题意;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例题5、以ab为轴卷起,模拟各种形状的滑梯模型;将bc边来回弯曲几次,模拟盘山公路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应用的例子:⑴以ab为轴卷起,模拟各种形状的滑梯模型;⑵将bc边来回弯曲几次,模拟盘山公路;⑶将ab粘在铅笔上,bc边卷起模拟螺距等。三、随堂练习:1、 D 2、C 3、D 4、C 5、D6、7、(1)物质质量 (2)物质体积 (3)电流 (4)重力 (5)电阻8、所含原子总数不同(所含碳原子个数不同等) 都含有氧原子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四、课后练习:1、A 2、D 3、C 4、A 5、D 6、D 7、A8、简单明了;外形不同;文字语言9、图;表;计算机;对象;过程;具体形象;概括抽象10、(1)没有 (2)间隔 (3)间隔11、(1)水分子 (2)H2O 12、①3S;②P2O5;③K;④SO42-。13、(1)(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3)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14、 ;15、(1)二氧化碳分子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2)CO2 (3)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下科学§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设计课题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系浙教版八下第二章第1节,主要介绍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材从学生容易理解的形象模型(如地球仪等)入手,过渡到较为复杂的模型(如公式等),在理解模型的同时,还设计了读微观模型的环节,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模型的作用,同时领悟到模型的建构,及体验模型是一种方法的描述;对于符号,教材从常见的符号引入,使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引导学生从采用模型法来认识和研究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微观认识提高一个层次,本节是微观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对科学方法的认识的新的发展,为后续学习微观结构如分子、原子、离子等结构打下基础。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了解常见的符号和模型;能用模型与符号来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过程;科学思维:学会用微粒模型简要解释科学和过程;能举例、设计制作符号、模型来丰富体验; 探究实践:通过模仿等方法初步掌握模型建立的方法,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符号、模型;态度责任:体验模型、符号来研究科学的好处,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建模思想;重点 模型与符号的区别;运用模型方法来解释科学现象;难点 对模型的建构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说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模型有哪些? 参考: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模型 1、模型法: (1)模型法: 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2)模型法具有方便研究、简化和理想化等特点。 讨论交流:下列都是模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2、模型的特点与作用: 利用模型可以将一些难以认识、观察、描述的事物变得直观易明白;借助模型可以来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如,用地球仪来表示地球的全貌和运动状态;通过细胞模式图来了解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借助于眼球模型来认识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 视频:细胞分裂模型3、模型的类型: 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一条曲线、一个表达式或计算机图像,可以是一段动画,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图。 读图: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 1)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 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 _____态的水蒸气。2)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 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构成水的水分子______发生了变化。 然后指出:上述模型直观地揭示了水的三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物理变化。 由此可知,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来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视频:水分子模型 讨论交流:你知道下列各图的含义吗?这些也是模型吗? 参考:讨论交流:在科学中为什么要引用那么多的符号呢?参考: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二、符号 1、什么是符号: 符号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手势、数字等形式,通过人们共同的理解和约定,将其与特定的概念、对象或行为联系起来。 2、符号的形式: 符号既可用字母或文字来表示,也可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 3、符号的作用: (1)简明表示事物: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符号,有些是为了简明地表示事物,如交通符号; (2)避免外形不同而引起混乱: 有些是为了避免因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如不同的电压表外形有所不同,标上“V” 字,人们就一目了然了; (3)避免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混乱: 有些符号为了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如单位符号。 讨论交流:说说模型与符号的区别 参考:1) 一般的单个字母是符号,由字母组合而成的公式或化学方程式则是模型;2) 符号是人为规定的,为人们广泛接受的,而模型是忠于原型,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揭示其形态、特征和本质。 先提出什么是模型作用,教材中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定义,这里从学生接触过的模型(如地球仪、磁感线、细胞、眼球等)入手,让学生明白什么模型具有什么作用 然后介绍模型的特点与作用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哪些属于模型,模型的具体形式有哪些通过读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模型的作用,内化所学明白借助模型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读图与分析,认识符号从生活中见过的符号来认识符号的作用从而来了解符号的形式等不同的符号有不同的作用认识一些常用符号,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整理归纳,使学生较为全面了解符号及其作用符号与模型的区分是学生的难点学法指导,比较认识两者不同点课堂练习 1、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D ) A.原子结构 B.空气成分 C.细胞 D.注意行人2、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 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 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其中属于科学模型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B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如图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B )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D ) 。 A.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B.分子由原子构成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5、如图所示,给你一张边长为20厘米,高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试用它来模拟斜面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例如:模拟桥梁中的各种形状的引桥。请至少再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 。[参考答案:以ab为轴卷起,模拟各种形状的滑梯模型;将bc边来回弯曲几次,模拟盘山公路]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课堂小结 1、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叫模型方法; 3、模型的分类有物理模型和抽象模型;模型能使人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变得直观、生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4、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5、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物理量的符号、单位以及仪器符号、交通标志等。符号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7张PPT)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了解常见的符号和模型;能用模型与符号来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过程;科学思维:学会用微粒模型简要解释科学和过程;能举例、设计制作符号、模型来丰富体验;探究实践:通过模仿等方法初步掌握模型建立的方法,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符号、模型;态度责任:体验模型、符号来研究科学的好处,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树立建模思想。新知导入说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模型有哪些?地球模型航模建筑模型动物模型植物模型人物模型小区布局模型新知讲解一、模型1、模型法:(1)模型法: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2)模型法具有方便研究、简化和理想化等特点。地球仪讨论:1)地球仪:2)细胞结构图:3)眼球结构图:4)耳的结构图:5)地球公转图:6)实验电路图:下列都是模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地球仪 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眼球结构示意图 耳的结构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 电路图原理或过程太复杂难以用语言描述。太大或太小了,难以认识或观察;内部结构太复杂了,难以描述或表达;利用模型,这些问题变得简单新知讲解2、模型的特点与作用:利用模型可以将一些难以认识、观察、描述的事物变得直观易明白;借助模型可以来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如,用地球仪来表示地球的全貌和运动状态;通过细胞模式图来了解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借助于眼球模型来认识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视频:细胞分裂模型(点击图片播放)新知讲解3、模型的类型: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一条曲线、一个表达式或计算机图像,可以是一段动画,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图。一幅图一条曲线一段动画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表达式一个计算机图像读图: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1)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 ___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 _____态的水蒸气。2)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____________。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构成水的水分子______发生了变化。固气没有变化没有变化间隙上述模型直观地揭示了水的三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物理变化。由此可知,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来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视频:水分子模型(点击图片播放)讨论交流你知道下列各图的含义吗?这些也是模型吗?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符号电流表的元件符号公厕的标识符号模型符号讨论交流在科学中为什么要引用那么多的符号呢?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禁止机动车通行禁止向左转弯有电危险时间的统一符号新知讲解二、符号1、什么是符号:符号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手势、数字等形式,通过人们共同的理解和约定,将其与特定的概念、对象或行为联系起来。2、符号的形式:符号既可用字母或文字来表示,也可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新知讲解3、符号的作用:(1)简明表示事物: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符号,有些是为了简明地表示事物,如交通符号。新知讲解V(2)避免外形不同而引起混乱:有些是为了避免因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如不同的电压表外形有所不同,标上“V” 字,人们就一目了然了。新知讲解(3)避免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混乱:有些符号为了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如单位符号。速度-V 速度单位-m/s密度-ρ 密度单位-kg/m3电流-I 电流单位-A电压-U 电压单位-V电阻-R 电阻单位-Ω质量-m 质量单位-kg……思考讨论说说模型与符号的区别 1) 一般的单个字母是符号,由字母组合而成的公式或化学方程式则是模型;2) 符号是人为规定的,为人们广泛接受的,而模型是忠于原型,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揭示其形态、特征和本质。随堂练习1、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原子结构 B.空气成分 C.细胞 D.注意行人D随堂练习2、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 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其中属于科学模型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B随堂练习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如图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随堂练习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水电解是化学变化B.分子由原子构成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随堂练习5、如图所示,给你一张边长为20厘米,高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试用它来模拟斜面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例如:模拟桥梁中的各种形状的引桥。请至少再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 以ab为轴卷起,模拟各种形状的滑梯模型;将bc边来回弯曲几次,模拟盘山公路课堂总结1、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叫模型方法;3、模型的分类有物理模型和抽象模型;模型能使人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变得直观、生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4、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5、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物理量的符号、单位以及仪器符号、交通标志等。符号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板书设计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如,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或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模型方法: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3、模型的分类:物理模型和抽象模型;4、水三态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分子没有变化,分子间隙变化了;5、符号: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物理量的符号、单位以及仪器符号、交通标志等。作业布置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4、预习“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相关内容。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学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学案.doc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学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学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pptx 水分子模型.mp4 细胞分裂.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