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独立作业 科学试题(含答案 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独立作业 科学试题(含答案 1-2章)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独立作业
(科学)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2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天气与气候是两个常用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词语中,用来描述天气状况的是( )
A.电闪雷鸣 B.四季如春 C.终年高温 D.秋高气爽
2.如图所示的下列场景或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的是( )
A.去壳的鸡蛋进入瓶内 B.钢笔吸墨水 C.吸提器搬运重物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3.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下列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寒潮 B.火山喷发 C.洪水 D.台风
4.小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在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固体.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固体时,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溶解度不变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减少
5.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6.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样 B.溶解 C.过滤 D.结晶
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出现了很多像“候鸟”一样迁徙生活的人,他们在每年冬天告别北方寒冷的家乡去海南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又回到家乡.导致我国北方和海南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海陆分布
8.先在烧杯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下或向左,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移动.整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A.大气压强很大 B.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D.大气压强大小与瓶内水温有关
9.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要靠在单层滤纸的一边 B.滤纸的边缘要与漏斗口相平
C.漏斗中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放在烧杯中间
10.小科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向为( )
A. B. C. D.
11.近年来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海洋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河流排入大海时会导致海洋污染,下列水循环环节中,与污染物进入海洋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 B.下渗 C.径流 D.蒸发
12.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孔明灯内部空气比外部空气密度小,才会上升
B.图乙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大
C.图丙良种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次种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图丁潜水艇下沉过程中,自身重力不变,浮力变小
13.下表列出了甲、乙两物质的部分性质.由此可知,要将由它们组成的混合物相互分离的最佳操作方法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水中的溶解性
甲 57.5 0.93 可溶
乙 87 0.90 可溶
A.过滤法 B.结晶法 C.蒸馏法 D.沉淀法
14.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其对应结果均正确的是( )
A.依据大气温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将大气层分为五层
B.根据浊液中不溶性物质的状态不同,将其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C.依据地球上的水体中是否含有盐分,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D.依据溶液中溶质是否达到饱和状态,将其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15.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其中C物体对杯底有压力.用分别表示三个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分别表示三个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 B. C. D.
试卷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我市10月27日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中雨转中到大雨,温度范围,东北风3级,空气质量优.请回答:
甲地 乙地
(1)这天的的气温通常出现在___________时左右.
(2)天气的变化与大气压密切相关,10月27日金华的大气运动示意图与右图中___________(填“甲地”或“乙地”)相似.
(3)气象观测中是用___________观测风向的.
17.砂锅鸡汤是一道传统的汤菜,向来以美味著称.制作原料主要有鸡、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花生油、食盐、胡椒粉、料酒等调味品.这些调味品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有___________,能形成乳浊液的有___________.
(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咸淡的情况,可以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___________的特点.
18.我们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如何进入我们口腔中的呢?针对这一问题,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甲 乙
(1)如图甲,小科在密封性很好的牛奶瓶中插入一根吸管,当他用力吸吸管,牛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吸上来.
(2)如图乙,小科在瓶塞另一侧插入一个注射器,当他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现象,证明了饮料是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通过吸管被压入口腔中的.
19.如图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小科利用该装置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
(1)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____(填“750”或“770”)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如果此时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如果把玻璃管稍稍提高一点(管口未离开液面),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_(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20.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A B C
(1)三只烧杯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要使A烧杯中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21.如图是小科设计制作的家庭吸氧器结构示意图,他设想接通电源后,在c处便可吸到氧气.
(1)要在c处得到氧气,则b应是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检验c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
(3)1该吸氧器在使用时,出现了水从c处溢出的现象,其原因是另一极产生_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体积大,使盛水容器中的压强增大,把水压到c处.
22.浮力式水面垃圾清理器是一种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自动收集小面积垃圾的装置(如图甲).项目化学习小组研究制作了一个水面垃圾清理器模型,其主要结构如图乙所示.工作原理为:垃圾清理器静止在水中,打开水泵后,水面上的落叶会随着水流从入水口自动进入收集器;垃圾会留在滤网内,水从排水口流出,从而达到自动清理垃圾的目的.
图甲 图乙
(1)请结合压强相关知识对打开底部水泵后水会从入水口进入清理器内进行解释: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制作的垃圾清理器模型漂浮在水面上时入水口恰好与水面相平,试验时却发现水面上的垃圾无法顺利进入收集器,小科想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使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2厘米,请计算需要增加的配重质量为___________kg.(浮条规格为,配重放置在收集器主体内部不产生浮力)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23.小科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①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②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水、盐水.小科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慢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实验步骤如图a、b、c、d、e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下来.
(1)分析实验步骤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实验步骤a、d、e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
(3)若先完成步骤c,再完成步骤,则测得的浮力将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科完成本次实验后,又用获得的数据求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4.为了测量大气压强,小科选择的器材有:的注射器、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并进行如下实验:他先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如图甲所示;然后他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简,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甲 乙 丙
(1)图乙中,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水平方向所受的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
(2)根据甲、乙两图所测得的数据,小科计算得到的大气压强值为___________.
(3)小金使用如图丙所示的b注射器进行同样的实验,当拉力达到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时,仍未拉动活塞,则他应该改选图丙所示的___________(填字母)注射器进行实验.
(4)小科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普遍小于真实值,对此他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B.拉动时活塞与注射器的筒壁间有摩擦
C.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对准0.2牛处
D.橡皮帽没有完全密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5.如图所示为小科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符号用表示)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顺序已打乱):
① ② ③ ④ ⑤
(1)溶液配制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用上图序号表示).
(2)请指出上述步骤中的两处操作错误及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正确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用了10克砝码和2克游码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右,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字母),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A.增加适量食盐固体 B.减少适量食盐固体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移动游码
26.实验室有两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和20%,但都已失去标签.小科同学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来鉴别它们.
【查阅资料】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3.3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
甲 乙
(1)分别取适量的两种溶液于甲、乙两烧杯中,用同一支密度计测量,结果如右图所示,可知___________(填“甲”或“乙”)杯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计受到的的浮力___________((填“甲中更大”“乙中更大”或“一样大”).
(2)取等质量的两种溶液于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质量硝酸钾,充分搅拌溶解后,再过滤、干燥、称量,得到滤渣质量较大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填“8%”或“20%”)的硝酸钾溶液.
(3)另取等质量的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将两支试管均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则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_现象的是20%的硝酸钾溶液.
27.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学校开展自制潜水器比赛.
图甲 图乙
【产品设计】项目小组利用硬质塑料瓶制作潜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计,两个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水舱与注射器通过塑料软管相连,移动注射器活塞可以实现潜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图甲.
【检验产品】如表为该小组制定的自制潜水艇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功能仓分区设计 生活舱和水舱独立分开,生活舱不进水,且生活舱较大 生活舱和水舱独立开,生活舱不进水,但生活舱较小 生活舱和水舱没有独立分开
指标二:浮沉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舱空气体积精准度控制般,基本能实现沉浮 浮沉控制不准确或不能实现沉浮
指标三:成品外形 成品简洁美观 成品较复杂美观度一般 成品复杂不美观
(1)请在上面表格指标二中填入“优秀”的相应评价内容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为使潜水艇完成从B到A的上浮过程,小组同学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向外拉动”或“向内推动”)注射器活塞,从而排出水舱内的水,实现上浮.
(3)图乙中潜水艇从A到B下沉的过程中,其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4)小组同学设计了右表所示的四种工作舱和水舱体积比的方案.已知该小组同学采用的材料总质量,体积,最终他们根据设计要求并通过计算选择方案__________(填序号)进行实施.
方案 生活舱总体积 水舱体积/
1 720 280
2 700 300
3 680 320
4 650 350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35分)
28.(6分)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一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请回答:
图一 图二
(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科学实验中常见的___________操作相似.
(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图二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可知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29.(8分)浮标广泛应用于台风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浮标结构如图所示,坚硬壳体外下方装有可伸缩油囊,若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时,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若油囊中的油全部被匀速抽回壳体内时,油囊体积忽略不计.当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时,浮标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己知浮标总质量为,其中含油;浮标壳体体积为,油的密度为;海水密度取.计算:
(1)浮标悬浮于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
(2)将壳体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时,浮标漂浮,此时浮标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浮标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
30.(6分)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图甲为高压锅的构造,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
甲 乙
(1)若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压在出气孔上的限压阀的质量为.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2)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西藏地区,在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1.(8分)实验室保存一瓶浓盐酸,瓶上的标签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上的信息回答:
盐酸 体积: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 质量分数:37%
(1)这一瓶浓盐酸含有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
(2)用浓盐酸稀释成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若在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会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为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将该浓盐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7.4%的稀盐酸,需要加入多少水?
32.(7分)将一个重为0.6牛的鸡蛋放入一杯盛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这杯盐水中含有食盐___________克.
(2)在这杯盐水加水稀释过程中,该鸡蛋在盐水中的浮沉状态发生变化是___________,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独立作业八年级科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A D B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1)14(午后二) (2)乙地 (3)风向标
17.(1)食盐、料酒(少写得1分,多写错写不得分) 花生油 (2)均一性
18.(1)不能 (2)吸管内液面上升 (3)大气压
19.(1)750 (2)低于 (3)不变
20.(1)C (2)继续加水(或升高温度) (3)(或)
21.(1)正 (2)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氢气
22.(1)打开底部水泵后,入水口处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外部的水由于压力差被压入清理器内 (2)0.032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23.(1)无关 (2)越大 (3)偏大 (4)1.1
24.(1)大气压力 (2) (3)a
(4)A、D(少写得1分,多写、错写均不给分)
25.(1)④②①⑤③
(2)②中砝码和食盐左右放反了,会造成称取食盐小于12克(或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2%) ④中瓶塞未倒放,会造成药品污染 (3)A
26.(1)乙 一样大 (2)20% (3)析出晶体
27.(1)能精准控制水舱空气体积,实现精确的沉浮 (2)向内推动 (3)先增大后不变 (4)3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35分)
28.(1)过滤 (2)增大 (3)蒸发(每空2分)
29.(1)500(2分)
(2)(2分)
(1分)
(1分)
(2分)
30.(1)(2分)
则此时锅内水面气压为(2分)
查表可知此时的水的沸点是(1分)
(2)增加限压阀的质量(或减小出气孔的直径)(2分)
31.(1)220.15(2分)
(2)偏小(2分)
(3)设稀释所得7.4%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则:
浓盐酸的质量是(1分)
(1分)
需要水的质量为(1分)
体积为:(1分)
32.(1)20(2分)
(2)该鸡蛋由漂浮到悬浮最后会沉底(2分)
因为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密度随着溶质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变小(1分),排开液体体积增大,鸡蛋先由漂浮到悬浮(1分),继续稀释,鸡蛋受到的浮力会继续减小,最后鸡蛋因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