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学案(时空观念+记忆清单+中考演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学案(时空观念+记忆清单+中考演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
2、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二)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三)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四)宣传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一)内容:1、思想革命: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
2、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二)评价: ★★★★★必考
1、性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进步性(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拓展】
1.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事件名称 主张 影响
第一次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二次 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次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趋势?/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的变化?
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3.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得到的启示?/总结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方案的启示?
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中国人民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时间 阶段
春秋时期 创始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 发展 孟子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主张,发展了儒家思想
秦 低潮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在对先秦思想文化进行粗暴否定的同时,也使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西汉时期 顶峰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新文化运动时期 动摇 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启示 儒家思想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一)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必考
(二)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三)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一)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二)扩大: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爱国宣传活动,但遭镇压并多人被捕。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三)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必考
(一)性质: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二)特点: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三)意义: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四)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反帝反封建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考
(一)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三)发展: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必考
(一)成立的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1920年8月,在中国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4、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成立时间及标志: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三)地点:上海 → 浙江嘉兴南湖
(四)参加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五)会议内容:
1、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3、中心任务: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领导机构: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六)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A.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B.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C.新的奋斗目标:提出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必考
时间:1922年7月
地点:上海
内容: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影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一)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二)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三)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必考
A、时间:1923年2月
B、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C、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D、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 大连)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2023 保山一模)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2022秋 衡南县期末)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是(  )
A.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B.蔡元培于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4.(2023 河口区一模)胡适曾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时务报》、《新青年》所代表的时代分别追求(  )
A.自强求富、实业救国 B.变法图强、思想解放
C.师夷长技、民主共和 D.思想解放、抗日救亡
5.(2023 临邑县一模)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结与国之欢心”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6.(2022秋 崇川区期末)《通海新报》1919年5月21日报道:“自学界风潮发现于北京、上海不久……南通各界学生皆愤然于国事之失败,医校乃首先招集各校,建议开学生会。十五日纺织、商业、中学、师范、农校派代表赴会公议。”据此判断,这场运动发生于(  )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2022秋 姜堰区期末)如示意图中★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黄埔军校 D.北伐战争
8.(2023 西宁)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如图图片中的实物史料见证了(  )
A.近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国共两党的合作 D.渡江战役的盛况
9.(2023 东平县二模)有人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阶段,并赋予各阶段不同的时代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阶段④的时代主题是(  )
阶段① 阶段② 阶段③ 阶段④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洋务运动 《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武昌起义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A.巨痛与自强 B.剧变与转折 C.启蒙与觉醒 D.维新与革命
10.(2022秋 汉川市期末)如表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结论是(  )
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2022秋 宛城区期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100年前是指哪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2)图中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3)图中的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这一时期较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哪一篇?其作者是谁?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5)结合身边的学党史活动,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中国农民运动。又称义和团事变、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这场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分裂中国的嚣张图谋,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排除A。
B.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
C.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故C正确。
D.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不能表明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排除A;题干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不能表明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排除B;题干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不能表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解答】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知道《时务报》所代表的时代提倡变法图强,迈出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新青年》所代表的时代分别提倡民主、科学,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解答】据材料“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所代表的时代提倡变法图强,迈出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新青年》所代表的时代分别提倡民主、科学,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时务报》所代表的时代提倡变法图强,迈出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新青年》所代表的时代分别提倡民主、科学,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解答】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掀起了五四运动,口号包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6.【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1919年5月21日”和“自学界风潮发现于北京、上海不久……南通各界学生皆愤然于国事之失败,医校乃首先招集各校,建议开学生会。十五日纺织、商业、中学、师范、农校派代表赴会公议”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故A符合题意;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是1924﹣1927年,排除B;抗日战争时期是1931﹣1945年,排除C;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1949年,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发生在五四运动时期。
7.【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图示。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在1912年,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时间先后顺序不符合图示,排除A;黄埔军校建立于1924年6月,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时间先后顺序不符合图示,排除C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8.【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重点掌握中共一大的史实。
【解答】根据图片“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法租界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所以史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项正确;图片与近代科技发展无关,排除A项;图片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排除C项;图片与渡江战役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时代特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为此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的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线,因此阶段④的时代主题为启蒙与觉醒,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时代特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解答】依据题干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图可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数量最多。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1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A项正确;B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材料表明关于西方习俗礼仪的文章只有5篇,不能说明《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内容。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答案】(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导火线:1919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作用:主力军。
(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共产国际的帮助。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革命道路充满艰辛等。
【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等知识。
【解答】(1)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因此材料一中的“100年前”指的是1921年;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图中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1919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中,各地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展现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阶级的力量迫使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图中的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这一时期较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其作者是李大钊。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共产国际的帮助。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来到上海,与主持上海共产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经过一系列筹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党的革命道路充满艰辛。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革命道路充满艰辛等。
故答案为:
(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导火线:1919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作用:主力军。
(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共产国际的帮助。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革命道路充满艰辛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等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