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地球的转动)考点集训(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地球的转动)考点集训(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四章考点集训丨地球的转动
图1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图2为同一时刻林林和姨妈正在互致问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小时,方向是     ,若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则呈    时针转动。
(2)图中甲、乙、丙三地处于不同经线上,三地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地。乙地位于丙地的       
   方向,从时间来看,乙地要比丙地更    (选填“早”或“晚”)一些。
(3)甲乙丙三地中处在晨昏线上的是    地,随着地球自转,该地即将进入    。
(4)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同一时刻的林林和妈妈产生了    这一地理现象。
(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请试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
练1.1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8月在成都举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10月在杭州举办。下表示意我国成都(30.6°N,104°E)和杭州(30.2°N,120.2°E)两城市在7、9、11月份某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成都与杭州相比(  )
日期 日出时间(北京时间) 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成都 杭州 成都 杭州
7月1日 6:04 5:01 20:10 19:05
9月1日 6:40 5:36 19:27 18:22
11月1日 7:18 6:13 18:16 17:12
A.成都比杭州位置靠东 B.成都更早迎来日出
C.杭州更早迎来日落 D.白昼时长相差很大
练1.2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用台灯和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下图示意台灯及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的时间为________。
(2)①②③三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
(3)①②③三地中,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________。
(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四季更替;②太阳东升西落;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练1.3
这个寒假,小明的爸爸在伦敦出差。妈妈这天一大早要给爸爸打电话,被小明拦住了。小明告诉妈妈,由于地球的自转,伦敦的太阳要比北京晚升起8小时,所以这时爸爸应该还在睡觉。妈妈听后,恍然大悟,于是在北京时间晚上10时才给爸爸打电话。电话里,爸爸说自己半小时前刚刚午休结束。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爸爸是在伦敦时间什么时候午休结束的吗?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1、我国北京某房屋二至日时正午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2和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
(2)地球公转从D位置到A位置过程中,我国北京的昼夜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
(3)据图2判断,该房屋的两扇窗子,朝北的是_______(选填“①”或“②”)窗。
(4)如图2所示的甲太阳光照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房屋内的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一天地球公转在图1中的位置 _______(填字母)。
(5)若在该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图3),其太阳能的集热排管应朝向_______(方向),安装时使集热排管尽量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2.1
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练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示意图。
(1)A点一年中_________(有或无)太阳直射现象。B点在A点的_________方向。
(2)图二为郑州某学校的玲玲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_________(甲或乙)图;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_________(甲或乙)图。
(3)C点所在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
练2.3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处于不断地自转和公转之中,其公转的方向为________(“甲”或“乙”)。
(2)当地球公转至图中的③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
(3)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成功当天,地球公转至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之间,北极圈内存在________现象。
(4)06星发射成功当天,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________季,其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此后的四个月中,澳大利亚的昼长变化为________。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转引起    现象,图甲的①④两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点    ;②③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点    。
(2)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地球公转引起    现象,在每年的    (日期)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乙中A处,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3)人们将图甲所示的这一天的节气称为    ,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    (填字母)处。这段时间,北半球各地处于    (季节)。
(4)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乙中    至    之间(填字母),此时新疆各地的中学生们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黑龙江省房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最接近下图中的    (填序号)。
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     。
(2)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方向转动。
(3)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4)图中④地正位于    (填“晨”或“昏”)线上,即将迎来    (填“日出”或“日落”)。
(5)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
(6)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也就产生了    现象。
(7)请你列举2例生活当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             。  
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态在持续的改变中。如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编号1号)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2、3、4号)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认为,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不断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的方向)造成的,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逐一形成这些火山岛屿。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图示最能代表从链状火山岛屿(2、3、4号)到夏威夷群岛主岛(1号)年龄分布情形的是    。
A. B. C. D.
(2)依据这些科学家的观点,造成海洋地壳扩张的动力为    。
A.大陆漂移 B.地球自转 C.潮汐效应 D.地幔的热对流
(3)下列说法与这些科学家的观点相矛盾的是    。
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说明大陆可能是在移动的
B.大陆架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是不可能的
C.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位于温暖湿润的中低纬度地区
D.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故无法移动
E.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四章考点集训丨地球的转动
图1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图2为同一时刻林林和姨妈正在互致问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小时,方向是     ,若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则呈    时针转动。
(2)图中甲、乙、丙三地处于不同经线上,三地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地。乙地位于丙地的       
   方向,从时间来看,乙地要比丙地更    (选填“早”或“晚”)一些。
(3)甲乙丙三地中处在晨昏线上的是    地,随着地球自转,该地即将进入    。
(4)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同一时刻的林林和妈妈产生了    这一地理现象。
(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请试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
【答案】(1)24;自西向东;逆;(2)甲;正东;早;(3)乙;白天;(4)时间差异;(5)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解析】(1)地球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若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则呈逆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转动。
(2)读图,图中甲乙丙三地处于不同经线上,三地最早迎来日出的是甲地。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东边早看到太阳。在经纬网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乙、丙位于同一纬线上,乙地位于丙地的正东方向,从时间来看,乙地要比丙地更早一些。
(3)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为夜半球。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中处在晨昏线上的是乙地,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该地即将进入白天。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同一时刻北京的林林和在纽约的姨妈产生了时间差异这一地理现象。
(5)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导致不同地区接受到阳光的时间不同,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现象。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故答案为:(1)一天;自西向东;逆;(2)甲;正东;早;(3)乙;白天;(4)时间差异;(5)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练1.1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8月在成都举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10月在杭州举办。下表示意我国成都(30.6°N,104°E)和杭州(30.2°N,120.2°E)两城市在7、9、11月份某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成都与杭州相比(  )
日期 日出时间(北京时间) 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成都 杭州 成都 杭州
7月1日 6:04 5:01 20:10 19:05
9月1日 6:40 5:36 19:27 18:22
11月1日 7:18 6:13 18:16 17:12
A.成都比杭州位置靠东 B.成都更早迎来日出
C.杭州更早迎来日落 D.白昼时长相差很大
【答案】C
【解析】阅读表格资料可知,杭州日出时间比成都早,杭州比成都靠东,故AB错误;
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杭州位置偏东,更早迎来日落,故C正确;
根据表格资料可知,成都与杭州白昼时间相差不大,故D错误。
故选:C。
练1.2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用台灯和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下图示意台灯及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的时间为________。
(2)①②③三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
(3)①②③三地中,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________。
(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四季更替;②太阳东升西落;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一天(或23小时56分4秒);(2)①;(3)②;(4)D。
【解析】读图可知,(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因此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是一天。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位于东边的地点会先看到日出,而西边的地点则会后看到日 出;图中的①②③三地中,①位于最东边,最先看到日出。
(3)图中的晨昏线是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②。
(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模拟演示的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一天;(2)①;(3)②;(4)D。
练1.3
这个寒假,小明的爸爸在伦敦出差。妈妈这天一大早要给爸爸打电话,被小明拦住了。小明告诉妈妈,由于地球的自转,伦敦的太阳要比北京晚升起8小时,所以这时爸爸应该还在睡觉。妈妈听后,恍然大悟,于是在北京时间晚上10时才给爸爸打电话。电话里,爸爸说自己半小时前刚刚午休结束。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爸爸是在伦敦时间什么时候午休结束的吗?
【答案】爸爸是在伦敦时间13:30结束午休的。
【解析】伦敦的太阳要比北京晚升起8小时,当北京时间晚上10时,伦敦为14时,而此时小明的爸爸“半小时前刚刚午休结束”,也就是小明爸爸是在伦敦时间13:30结束午休。
故答案为:爸爸是在伦敦时间13:30结束午休的。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1、我国北京某房屋二至日时正午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2和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
(2)地球公转从D位置到A位置过程中,我国北京的昼夜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
(3)据图2判断,该房屋的两扇窗子,朝北的是_______(选填“①”或“②”)窗。
(4)如图2所示的甲太阳光照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房屋内的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一天地球公转在图1中的位置 _______(填字母)。
(5)若在该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图3),其太阳能的集热排管应朝向_______(方向),安装时使集热排管尽量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年;(2)昼渐长、夜渐短;(3)②;(4)小;大;D;(5)南;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太阳光热。
【解析】读图可知,(1)地球围绕太阳不停的进行公转运动,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一年。
(2)地球公转从D位置(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到A位置(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过程中,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北京市昼渐长,夜渐短。
(3)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大部分时间在南边天空。从图2中可以看出,①窗受阳光照射时间长,可判断为朝南窗,那么②窗朝北。
(4)图2所示的甲太阳光照时,房屋内的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较多,说明此时太阳高度角小。太阳高度角小意味着太阳直射点距离北京较远,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冬至日。冬至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而在图1中,D位置代表冬至日。
(5)我国位于北半球,为了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辐射,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太阳能的集热排管应朝向南方。因为太阳大部分时间在南边天空,当集热排管尽量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时,接收的太阳辐射面积最大,能更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故答案为:(1)一年;(2)昼渐长、夜渐短;(3)②;(4)小;多;D;(5)南;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光热。
练2.1
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北纬40°地区位于北温带,该地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据图中图例信息可得,②表示昼最长,夜最短,故B正确。
故选:B。
练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示意图。
(1)A点一年中_________(有或无)太阳直射现象。B点在A点的_________方向。
(2)图二为郑州某学校的玲玲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_________(甲或乙)图;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_________(甲或乙)图。
(3)C点所在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
【答案】(1)有;东南;(2)乙;甲;(3)昼长夜短。
【解析】读图可知,(1)从图中看出,A点位于赤道上,有太阳直射现象;所在的纬度为0°,所以A点的经纬度是150°E,0°;该点位于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从图中看出,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2)如果在同一天,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应最短,从图中看出乙图影子短,应在正午;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从图中看出甲图影子长,应更接近冬至日。
(3)从图一中看出,C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该图所示北极圈及其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C点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有;东南;(2)乙;甲;(3)昼长夜短。
练2.3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处于不断地自转和公转之中,其公转的方向为________(“甲”或“乙”)。
(2)当地球公转至图中的③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
(3)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成功当天,地球公转至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之间,北极圈内存在________现象。
(4)06星发射成功当天,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________季,其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此后的四个月中,澳大利亚的昼长变化为________。
【答案】(1)乙;(2)冬至;南回归线;(3)①~②;极昼;(4)冬;昼短夜长;逐渐变长。
【解析】读图可知,(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图中乙所示的箭头方向是正确的。
(2)当地球公转至图中的③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3)2023年8月9日6时53分地球运行在①夏至(6月22日前后)和②秋分(9月23日前后)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06星发射成功当天(2023年8月9日6时53分),北半球处于夏季,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冬季,此时澳大利亚昼短夜长。此后的四个月中,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运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昼渐长、夜渐短。
故答案为:(1)乙;(2)冬至;南回归线;(3)①~②;极昼;(4)冬;昼短夜长;逐渐变长。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转引起    现象,图甲的①④两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点    ;②③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点    。
(2)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地球公转引起    现象,在每年的    (日期)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乙中A处,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3)人们将图甲所示的这一天的节气称为    ,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    (填字母)处。这段时间,北半球各地处于    (季节)。
(4)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乙中    至    之间(填字母),此时新疆各地的中学生们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黑龙江省房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最接近下图中的    (填序号)。
【答案】(1)昼夜更替;①;②;(2)四季变化;3月21日;赤道;(3)夏至;B;夏季;(4)A;B;昼长夜短;(5)②。
【解析】(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转引起时间差异现象,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点先看到日出,故图甲中①④两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点①,①位置更靠东边;②③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点②,因为②位于赤道上。
(2)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现象,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乙中A处,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3)读图甲,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所以人们将图甲所示的这一天的节气称为夏至,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B夏至处。这段时间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各地处于夏季。
(4)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是2024年4月25日,地球公转到图乙中A春分(3月21日前后)至B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此时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位于北半球的新疆各地的中学生们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5)当地球公转到B夏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高,正午光照面积最小,故黑龙江省房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最接近下图中的②。
故答案为:(1)昼夜更替;①;②;(2)四季变化;3月21日;赤道;(3)夏至;B;夏季;(4)A;B;昼长夜短;(5)②。
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     。
(2)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方向转动。
(3)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4)图中④地正位于    (填“晨”或“昏”)线上,即将迎来    (填“日出”或“日落”)。
(5)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
(6)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也就产生了    现象。
(7)请你列举2例生活当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             。  
【答案】(1)地轴;(2)逆时针;顺时针;从左向右;(3)一天;(4)晨;日出;(5)东京;(6)昼夜更替;(7)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异。
【解析】(1)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地旋转,因此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地轴。
(2)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从左向右方向转动。
(3)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一天,或约24小时。
(4)由图可知,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图中④地即将进入白天,因此位于晨线上。
(5)处于同一纬度的地区,越靠东的时间越早,也就越早迎来日出日落。图中东京与北京的纬度大致相同,其中东京更靠东,因此更早迎来日出日落,所以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东京。
(6)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朝向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这就是地球的昼夜现象。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7)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观察星空时会发现星星和太阳一样,从东方升起并向西方落下,这一现象同样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天体似乎在天空中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故答案为:(1)地轴;(2)逆时针;顺时针;从左向右;(3)一天;(4)晨;日出;(5)东京;(6)昼夜更替;(7)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异。
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态在持续的改变中。如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编号1号)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2、3、4号)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认为,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不断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的方向)造成的,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逐一形成这些火山岛屿。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图示最能代表从链状火山岛屿(2、3、4号)到夏威夷群岛主岛(1号)年龄分布情形的是    。
A. B. C. D.
(2)依据这些科学家的观点,造成海洋地壳扩张的动力为    。
A.大陆漂移 B.地球自转 C.潮汐效应 D.地幔的热对流
(3)下列说法与这些科学家的观点相矛盾的是    。
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说明大陆可能是在移动的
B.大陆架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是不可能的
C.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位于温暖湿润的中低纬度地区
D.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故无法移动
E.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
【答案】(1)B;(2)D;(3)BD。
【解析】(1)根据材料的叙述可知,距离主岛1越近的岛屿,形成的时间越晚,距离越远的岛屿形成的时间越早,因此由2到4,岛屿的年龄越来越古老。故B符合题意。
(2)地幔是指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依据海底扩张学说,造成海洋地壳扩张的动力为热地幔上涌。
(3)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由此可以说明大陆是会发生移动的,不然无法解释现在分居两岸之间生物的亲缘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错误;
BD、由材料的叙述可知,大陆是可移动的,因此认为大陆不可移动的观点,与这些科学家的观点是矛盾的。故BD符合题意;
C、南极洲存在大量的煤矿,说明南极洲以前存在着大量的森林植被,其环境是温暖潮湿的,不然植被无法生存,即南极洲以前处于中低纬度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
E、现在的南极北极在很早之前是不在现在的位置,是经历的漫长的移动后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误;
故答案为:(1)B;(2)D;(3)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