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 第三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知识点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地球是个球体。→ ①做出猜想: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的猜想。→ ②观察推论: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他推测地球是球体。→ ③实践证明: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④直接证据:卫星从太空中拍摄到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其他证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①船只远离岸边时,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船只从远处行驶而来时,桅杆比船身先出现。②登高望远。③地平线是有一定弧度的。二、地球的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赤道半径约为6378km,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km,相差21km,0.3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104km。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三、地球仪1、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南北半球划分: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成为南半球和北半球。3、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线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纬度是0°。南北两极的纬度是90°。从赤道到两极,纬度从0°增加到90°。赤道以北叫北纬(N);赤道以南叫南纬(S)。4、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经线与纬线垂直,指示南北方向。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向东从0°到180°,称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向西从0°到180°称为西经(W)。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东经160°。四、阅读地图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2、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1)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2)大小比例尺①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或等于1:100000; 范围越小,描述的内容越详细;②小比例尺地图:小于或等于1:1000000;范围越大,描述的内容越粗略。3、方向:①一般定向法: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原则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还可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②经纬网定向法: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③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北的指向标来指示的方向。在3种定向法中,最准确的是经纬网定向法。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一、太阳系的组成1、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二、太阳1、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2、太阳大气层太阳是一个由炽热 气体 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由外向内,口诀“日色光“”)1)光球层:平时肉眼看到的就只是光球层。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2)色球层:位于光球层外部,呈红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观测到。3)日冕层: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延伸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太阳半径外。日冕物质非常稀薄,但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以上。日冕也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可以观测到。(亮度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3、太阳活动(1)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2)太阳黑子: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3)耀斑: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巨大能量。(4)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5)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层,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粒子流。可能在两极形成极光。4、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19年开始为第25周。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增强时可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如电视、调频广播、军事通信等);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会损伤人们的皮肤;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到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等。三、星行及其卫星1、行星:行星是一种比太阳小得多的球状星球,如:太阳系八大行星。2、太阳系八大行星之最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体积最小的行星——水星;最亮的行星——金星;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地球;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的星球”的行星——火星;卫星数量最多的行星——木星;3、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球状天体,如:月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四、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小行星是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在数米到数百千米不等。小行星带大部分集中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2、彗星: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朝向:背向太阳)三部分组成。3、流星现象: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4、陨星及陨石: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托勒密在亚里斯多等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地球中心学说,创立了“地心说”模型。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让中心且静止不动。其他所有天梯都围绕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面运转。2、哥白尼为太阳系建立了一个“日心说”模型。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星行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二、太阳现代宇宙学说1、哈勃用望远镜等观察、研究,发现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大,这表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膨胀。哈勃定律:星系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诚正比。退行速度=哈勃常数*星系到观察者的距离。2、用气球代替宇宙,用纸片代表星系。吹大气球,发现圆形纸片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星系之间的距离变大。实验表明,不管哪个星系,其他星期都在不断远离它而去。各行圆形小纸片(星系)彼此后退,膨胀没有中心。3、伽莫夫等人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奠定基础。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奇点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生成各种物质,形成各种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今天的宇宙将仍然继续膨胀下去。所以宇宙也没有边界。三、银河系和河外星系1、星系:是由单颗恒星、星团、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体系统。天文学家把星系分为三类:旋涡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从上往下看,能够看到银河系的漩涡结构。我们无法在地球上看到银河系的漩涡结构是因为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2、银河系: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3万光年。银河系的形状,侧视像是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铁饼,俯视像是一个大漩涡。3、河外星系:银河系外存在着大约千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这些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4、著名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划分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著名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猎户座、天鹅座等。5、寻找北斗七星:首先,找到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形状像一个勺子。这个勺子的两个端点星(即勺子前端的两颗星,天枢和天璇两颗星)指向北极星。延长勺子前端两颗星的连线:将勺子前端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大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北极星位于这条延长线的末端。四、恒星1、恒星约90%的生命周期都处于主序星阶段(太阳也正处于主序星阶段)。2、恒星不会永久存在。一颗恒星的寿命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质量越小,寿命越长。3、恒星演化过程:①其质量是太阳的1~8倍时:宇宙尘埃→原始恒星星云→小质量恒星(主序星eg:太阳)→红巨星→星行状星云→白矮星。②其质量是太阳的10~20倍时:宇宙尘埃→原始恒星星云→大质量恒星→超新星→中子星。③其质量更大时:宇宙尘埃→原始恒星星云→大质量恒星→超新星→黑洞。黑洞密度非常大,强大的引力,使任何物质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 第三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知识点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地球是个球体。→ ①做出猜想: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的猜想。→ ②观察推论:亚里士多德观察 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他推测地球是球体。→ ③实践证明: ,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④直接证据:卫星从太空中拍摄到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其他证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① ;船只从远处行驶而来时,桅杆比船身先出现。② 。③地平线是有一定弧度的。二、地球的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赤道半径约为 ,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 ,相差21km,0.3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104km。毛泽东诗句:“ 巡天遥看一千河。”三、地球仪1、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南北半球划分: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成为南半球和北半球。3、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线圈叫 。纬线指示 方向。赤道纬度是0°。南北两极的纬度是90°。从赤道到两极,纬度从0°增加到90°。赤道以北叫北纬(N);赤道以南叫南纬(S)。4、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 。 ,指示 方向。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 经线,也叫 。本初子午线向东从0°到180°,称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向西从0°到180°称为西经(W)。3、东西半球的 。四、阅读地图1、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2)大小比例尺 3、方向:①一般定向法: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原则通常是“ ”,在此基础上,还可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②经纬网定向法: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③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 的指向标来指示的方向。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在3种定向法中, 。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一、太阳系的组成1、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列,依次是 、 、 、 、 、 、 、 )、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 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二、太阳1、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 星球。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2、太阳大气层太阳是一个由炽热 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 1) :平时肉眼看到的就只是光球层。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2) :位于光球层外部,呈 ,厚度约几千千米,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观测到。3) :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延伸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太阳半径外。日冕物质非常稀薄,但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以上。日冕也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可以观测到。(亮度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3、太阳活动(1)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2)太阳黑子: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3)耀斑: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巨大能量。(4)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5)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层,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粒子流。可能在两极形成极光。4、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19年开始为第25周。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增强时可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如电视、调频广播、军事通信等);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会损伤人们的皮肤;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到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等。三、星行及其卫星1、行星:行星是一种比太阳小得多的球状星球,如:太阳系八大行星。2、太阳系八大行星之最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 ; 体积最小的行星—— ;最亮的行星—— ; 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的星球”的行星—— ;卫星数量最多的行星—— ;3、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球状天体,如:月球( 。)四、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小行星是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在数米到数百千米不等。小行星带大部分集中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2、彗星:彗星由 (朝向:背向太阳)三部分组成。3、流星现象: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 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4、陨星及陨石: 。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托勒密在亚里斯多等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地球中心学说,创立了“地心说”模型。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让中心且静止不动。其他所有天梯都围绕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面运转。2、哥白尼为太阳系建立了一个“日心说”模型。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星行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二、太阳现代宇宙学说1、哈勃用望远镜等观察、研究,发现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大,这表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膨胀。哈勃定律:星系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诚正比。退行速度=哈勃常数*星系到观察者的距离。2、用气球代替宇宙,用纸片代表星系。吹大气球,发现圆形纸片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星系之间的距离变大。实验表明,不管哪个星系,其他星期都在不断远离它而去。各行圆形小纸片(星系)彼此后退,膨胀没有中心。3、伽莫夫等人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奠定基础。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奇点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生成各种物质,形成各种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今天的宇宙将仍然继续膨胀下去。所以宇宙也没有边界。三、银河系和河外星系1、星系:是由单颗恒星、星团、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体系统。天文学家把星系分为三类: 银河系是一个 。从侧面看,银河系呈 ;从上往下看,能够看到银河系的漩涡结构。我们无法在地球上看到银河系的漩涡结构是因为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 。2、银河系: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3万光年。银河系的形状,侧视像是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铁饼,俯视像是一个大漩涡。3、河外星系:银河系外存在着大约千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这些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4、著名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划分88个区域,命名为 个星座。著名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猎户座、天鹅座等。5、寻找北斗七星:首先,找到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形状像一个勺子。这个勺子的两个端点星(即勺子前端的两颗星,天枢和天璇两颗星)指向北极星。延长勺子前端两颗星的连线:将勺子前端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大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北极星位于这条延长线的末端。四、恒星1、恒星约90%的生命周期都处于主序星阶段(太阳也正处于主序星阶段)。2、恒星不会永久存在。一颗恒星的寿命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质量越小,寿命越长。3、恒星演化过程:①其质量是太阳的1~8倍时:宇宙尘埃→原始恒星星云→小质量恒星(主序星eg:太阳)→红巨星→星行状星云→白矮星。②其质量是太阳的10~20倍时:宇宙尘埃→原始恒星星云→大质量恒星→超新星→中子星。③其质量更大时:宇宙尘埃→原始恒星星云→大质量恒星→超新星→黑洞。黑洞密度非常大,强大的引力,使任何物质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科学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原卷版).docx 浙教版科学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