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知识点
第二节科学测量
第一课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
一、测较大距离时:米(m) 千米(km)
测较小距离时:厘米(cm) 毫米(mm)
研究微观世界时:微米(um) 纳米(nm)
二、1千米= 米
1米= 厘米= 毫米= 微米(10^6)= 纳米(10^9)
1厘米= 米= 千米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每一阶进率是10
【毫米(mm)-微米(um)-纳米(nm)】-每阶进率是1000
换算口诀:1.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乘法「乘以相应的进率,譬如米化成分米,只需乘以相应的进率10即可」
2.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除法「除以相应的进率,譬如微米化成毫米,只需除以相应的进率1000即可」
三、长度的测量『重中之重!!!』
①认: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刻度值、量程【量程:指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指每一小格代表的值】
②放:刻度尺应放正,刻度尺 被测物,零刻度线 。
③看:视线与刻度尺或被测物垂直。
④读: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加一个估读位!】
⑤记:记录数据并写出正确单位首字记忆法:认放看读记 =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5.2 cm【最后的5就是估读位!】
四、运用累积法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简化步骤:1.在某物体上绕N圈。2.测出长度,记为L。3.金属丝的直径=L/N。】〈看清是直径,如果改成半径呢?〉
第二课 体积的测量
一、胶头滴管:用于吸取 液体, 到受滴容器中。【注意:20滴为1mL。】
二、量筒的用途:是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读数】
视线与 相平。【难点:读数时的操作错误的分析? 俯大仰小】
具体细节:1.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直接将液体倒入量筒即可读数。【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在 时需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所需刻度。【这是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譬如量取20mL的水,由于俯视的话由于看见的读数偏大,所以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小于20mL.仰视的话由于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大于20mL.】
三、体积测量
1、测量规则固体体积:①柱状物体:V=Sh (体积=底面积*高)
2、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 排水法 (不吸水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固体)
①密度比水大(放水里会下沉)如石块体积:V石 = V2 - V1 (在图中标出V1和V2!)
②密度比水小(放水里会上浮)如塑料盒体积:V盒 = V4 - V3(在图中标出V3和V4!)
右下图中哪两个步骤可以去除不做?
第三课 温度的测量
一、温度的测量
1、温度指物体的 ,用 测量
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的性质。(如果是伽利略温度计就是气体的热胀冷缩。)
3、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家用气温计。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它的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100℃, 的温度定为0℃,在0~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等份表示: 。
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 。【可以适当的补充了解。】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 ,不能用来测量超温度计 温度。(说白了就是先估计)
(2)测量时,手握温度计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液体的温度,应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容器壁。
(3)读数时,应等到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开始,一般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眼睛应平视,视线与 相平。注意零下和零上温度的区别。
(4)记录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零下的温度要标上负号。400C,读做 ;-3℃,读作
5、体温计
(1)用途:测量人体的体温
(2)构造特点: 、
(3)优点: 、
(4)使用时应注意: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用力甩一甩
(5)测量范围(量程): 。最小刻度:0.1℃。
6.准确度:内径越细,玻璃泡越大,准确度越高(也是体温计特点,与其他温度计不同的地方)。
7.为什么体温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因为有一段弯管,所以只升不降。
6、其他温度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原理不同,构造和量程不同。
第四课 走进实验室
试管(玻璃材质)的使用注意事项: 1、试管内装入液体 ;
2、装试剂时试管正放, 的试管 在试管架上;
3、对试管加热时要先用 夹住试管再进行预热,且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入试管,且离 【重点,需要着重记忆】
4、加热过程中手拿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5、试管可以 加热。
6、通常可以用做少量试剂的 。
7、加热后不能 或直接放在试验台上,以免炸裂试管或烫伤试验台。【为什么不可以骤冷?所有炸裂都是因为受热不均。因为玻璃是 ,在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破裂。】
取用药品(固体或液体)
1.块状固体用什么实验工具?镊子 2.粉末状的什么工具呢?药匙或纸槽
3.如何取用大量的液体?直接倾倒,倾倒时需要注意的三个细节:瓶塞倒置、标签面朝手心、抵住管口。4.如何取用少量液体,用什么仪器?滴管(外挤内吸)
二、玻璃棒的用途:1、搅拌【搅拌时应避免碰撞容器壁】2、引流3、蘸取少量试剂。
三、酒精灯:1、用途加热物体。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加热时应用外焰进行加热。
3、使用安全:1.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将其盖灭(盖两次!!!), 去吹灭。
2.不可以用一盏酒精灯去 另一盏酒精灯。
四、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区别
电压表:字母V(伏特),用来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字母A(安培),测电路的电流。
五、 观察物体要适当 被测物体,才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像。
六、 观察微观事物。(如细胞)
第三节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
1. 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或假设 3.制定计划 4.获取事实与证据(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6.评价与交流 (解释与表达,交流与评价)
二、科学实验探究题
1、科学探究方法: 。
2、实验探究为什么要重复实验?多次实验, (或一次实验, )。
3、实验样本数量为什么要充足(多)? 。
4、实验探究中,如长度测量时为什么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5、实验中需要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为什么要设计对照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知识点
第二节科学测量
第一课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
一、测较大距离时:米(m) 千米(km)
测较小距离时:厘米(cm) 毫米(mm)
研究微观世界时:微米(um) 纳米(nm)
二、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1,000,000微米(10^6)=1,000,000,000纳米(10^9)
1厘米=0.01米=0.00001千米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每一阶进率是10
【毫米(mm)-微米(um)-纳米(nm)】-每阶进率是1000
换算口诀:1.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乘法「乘以相应的进率,譬如米化成分米,只需乘以相应的进率10即可」
2.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除法「除以相应的进率,譬如微米化成毫米,只需除以相应的进率1000即可」
三、长度的测量『重中之重!!!』
①认: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刻度值、量程【量程:指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指每一小格代表的值】
②放:刻度尺应放正,刻度尺紧贴被测物,零刻度线对准一端。
③看:视线与刻度尺或被测物垂直。
④读: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加一个估读位!】
⑤记:记录数据并写出正确单位首字记忆法:认放看读记 =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1 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5.25cm【最后的5就是估读位!】
四、运用累积法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简化步骤:1.在某物体上绕N圈。2.测出长度,记为L。3.金属丝的直径=L/N。】〈看清是直径,如果改成半径呢?〉
第二课 体积的测量
一、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少量液体,不能伸入到受滴容器中。【注意:20滴为1mL。】
二、量筒的用途:是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读数】
视线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难点:读数时的操作错误的分析? 俯大仰小】
具体细节:1.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直接将液体倒入量筒即可读数。【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在接近刻度线时需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所需刻度。【这是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譬如量取20mL的水,由于俯视的话由于看见的读数偏大,所以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小于20mL.仰视的话由于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大于20mL.】
三、体积测量
1、测量规则固体体积:①柱状物体:V=Sh (体积=底面积*高)
2、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 排水法 (不吸水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固体)
①密度比水大(放水里会下沉)如石块体积:V石 = V2 - V1 (在图中标出V1和V2!)
②密度比水小(放水里会上浮)如塑料盒体积:V盒 = V4 - V3(在图中标出V3和V4!)
右下图中哪两个步骤可以去除不做?步骤1和2.
第三课 温度的测量
一、温度的测量
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
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是伽利略温度计就是气体的热胀冷缩。)
3、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家用气温计。温度的常用单位是:℃,它的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在0~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等份表示:1℃。
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K)。【可以适当的补充了解。】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不能用来测量超温度计量程温度。(说白了就是先估计)
(2)测量时,手握温度计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液体的温度,应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容器壁。
(3)读数时,应等到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开始,一般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眼睛应平视,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注意零下和零上温度的区别。
(4)记录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零下的温度要标上负号。400C,读做四十摄氏度;-3℃,读作零下三摄氏度或负三摄氏度
5、体温计
(1)用途:测量人体的体温
(2)构造特点:水银柱很细、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弯管
(3)优点:反应灵敏、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有弯管)
(4)使用时应注意: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用力甩一甩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如果没甩回怎么样?只升不降。
(5)测量范围(量程):35℃~42℃。最小刻度:0.1℃。
6.准确度:内径越细,玻璃泡越大,准确度越高(也是体温计特点,与其他温度计不同的地方)。
7.为什么体温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因为有一段弯管,所以只升不降。
6、其他温度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原理不同,构造和量程不同。
第四课 走进实验室
试管(玻璃材质)的使用注意事项: 1、试管内装入液体不能超过1/3;
2、装试剂时试管正放,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3、对试管加热时要先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再进行预热,且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入试管,且离管口1/3处【重点,需要着重记忆】
4、加热过程中手拿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5、试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6、通常可以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7、加热后不能骤冷或直接放在试验台上,以免炸裂试管或烫伤试验台。【为什么不可以骤冷?所有炸裂都是因为受热不均。因为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破裂。】
取用药品(固体或液体)
1.块状固体用什么实验工具?镊子 2.粉末状的什么工具呢?药匙或纸槽
3.如何取用大量的液体?直接倾倒,倾倒时需要注意的三个细节:瓶塞倒置、标签面朝手心、抵住管口。4.如何取用少量液体,用什么仪器?滴管(外挤内吸)
二、玻璃棒的用途:1、搅拌【搅拌时应避免碰撞容器壁】2、引流3、蘸取少量试剂。
三、酒精灯:1、用途加热物体。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加热时应用外焰进行加热。
3、使用安全:1.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将其盖灭(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灭。
2.不可以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四、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区别
电压表:字母V(伏特),用来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字母A(安培),测电路的电流。
五、放大镜观察物体要适当远离被测物体,才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像。
六、显微镜观察微观事物。(如细胞)
第三节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
1. 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或假设 3.制定计划 4.获取事实与证据(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6.评价与交流 (解释与表达,交流与评价)
二、科学实验探究题
1、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探究为什么要重复实验?多次实验,避免实验偶然性(或一次实验,实验具有偶然性)。
3、实验样本数量为什么要充足(多)?避免实验偶然性。
4、实验探究中,如长度测量时为什么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需要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为什么要设计对照组?做对照(或起到对照作用)。
三、探究题解题技巧:
1、划出实验探究所探究的问题。
2、学会书写假设,参考用词:“…是否与…有关”、“…是否会影响…”“…可能与……有关”、“…可能会影响…”、“…可能对…起促进作用”、“…可能对…起抑制作用”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