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美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课 垃圾问题小思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美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课 垃圾问题小思考 教案

资源简介

《垃圾问题小思考》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吉美版第三课,主要围绕垃圾问题展开。教材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垃圾现象,旨在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以及处理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清晰的指导方向。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垃圾,但对于垃圾问题的系统性认识还比较缺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实践和探索来获取知识,乐于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然而,他们在收集信息、整理资料以及深入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核心素养目标]
1. 人文底蕴
通过了解垃圾问题相关的知识,感受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热爱之情,提升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的环保理念和行动,拓展文化视野。
2. 科学精神
鼓励学生对垃圾的来源、分类、处理等问题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理性思维。
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收集资料、分析数据,以解决垃圾问题相关的疑惑,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3. 学会学习
指导学生在探究垃圾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分工协作等。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查阅书籍、网络搜索、实地调查等,并能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4. 健康生活
使学生认识到垃圾问题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养成减少垃圾产生、合理分类垃圾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5. 责任担当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明白自己作为地球公民在解决垃圾问题中的角色和责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或学校的环保活动,提高社会参与能力,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方法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意识到垃圾问题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严重影响。
3.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垃圾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怎样使学生将所学的垃圾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长期坚持,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何确保学生的安全,并能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等活动。
[教学准备]
1. 收集有关垃圾问题的视频资料,包括垃圾堆积场景、垃圾处理厂工作流程、垃圾对环境危害的纪录片等。
2. 准备与垃圾相关的图片、卡片,如不同类型的垃圾图片、垃圾桶分类标识图片等。
3. 为学生分组准备记录纸、笔、文件夹等资料收集和整理工具。
4. 制作教学课件,内容包括垃圾问题的文字介绍、数据统计图表、互动小游戏等。
5. 联系学校附近的垃圾回收站或环保部门,如有可能,安排实地参观环节。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 情景视频
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内容是一个美丽的小镇因为垃圾问题逐渐变得脏乱差的过程。视频中展示了街道上垃圾堆积如山,河流被垃圾污染变得浑浊不堪,小动物们因为垃圾失去了栖息地而流离失所等场景。通过视觉冲击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接着播放一段现代垃圾处理厂的工作视频,展示垃圾从收集、运输到分类处理的过程,让学生对垃圾处理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
2. 提出问题
在播放完视频后,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同学们,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垃圾给小镇带来了哪些不好的变化?”“你们知道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吗?”“垃圾处理厂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的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享他们在视频中观察到的内容和产生的疑问。
3. 学习目标
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一起深入了解垃圾问题,包括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还要思考我们可以为减少垃圾和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哦。希望大家在这节课结束后,都能成为小小的环保卫士!”
探究新知
1. 垃圾的来源探究
展示一些生活场景的图片,如家庭、学校、超市、餐厅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地方可能产生哪些垃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食品垃圾、包装垃圾、废旧物品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一个特定的场景(如家庭),讨论在这个场景中一天可能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并记录下来。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一个简单的垃圾来源分类表。
进一步拓展,通过资料介绍一些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领域产生的垃圾,让学生了解垃圾来源的广泛性,并对比不同来源垃圾的特点。
2. 垃圾的分类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垃圾桶的图片(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并在每个垃圾桶旁标注相应的垃圾示例,如可回收垃圾桶旁标注塑料瓶、玻璃瓶、废纸等;有害垃圾桶旁标注电池、药品、油漆等;厨余垃圾桶旁标注剩菜剩饭、果皮等;其他垃圾桶旁标注用过的纸巾、砖瓦陶瓷等。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垃圾卡片(上面印有各种常见垃圾的名称和图案),让学生们进行分类游戏,将卡片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中。在学生分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容易混淆的垃圾,如用过的一次性纸杯(属于其他垃圾,因为其表面有一层塑料膜或蜡,难以回收利用),用完的化妆品瓶(属于有害垃圾,因为可能残留有害物质)等。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如可以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等,并通过一些数据和案例加以说明,如介绍某个城市实行垃圾分类前后垃圾处理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3. 垃圾的处理方式及影响
介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堆肥等。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每种处理方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如填埋场的构造、垃圾焚烧炉的工作原理、堆肥的制作步骤等。
组织学生讨论每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对于填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占用土地资源、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问题;对于焚烧,讨论其可能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先进技术减少污染;对于堆肥,探讨其适用的垃圾类型和对农业生产的益处。
介绍一些新型的垃圾处理技术,如垃圾发电、垃圾转化为建筑材料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技环保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4. 垃圾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危害
展示一系列垃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的图片和数据,如被垃圾污染的海洋中死亡的海洋生物、垃圾填埋场周边居民健康受到影响的案例、因垃圾堵塞河道导致洪水泛滥的场景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垃圾危害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如对生态平衡、水资源、空气、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每组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危害思维导图,然后在全班进行展示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垃圾危害的认识。
讨论交流
1. 家庭中的垃圾问题讨论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庭中的垃圾处理情况,提出问题:“你们家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有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呢?”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察。
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家庭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家庭成员对垃圾分类不重视、垃圾桶设置不合理等,并共同思考解决方案,如可以制作家庭垃圾分类指南、设置不同类型的垃圾桶等。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形成一个互动交流的氛围。
2. 学校中的垃圾问题及解决方案
让学生观察学校内的垃圾情况,如教室里的垃圾桶、校园内的垃圾投放点等。讨论学校在垃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垃圾乱扔现象、垃圾桶满溢无人清理、垃圾分类宣传不足等。
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可以为学校的垃圾问题做些什么。例如,可以成立校园环保小队,定期检查和监督垃圾处理情况;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张贴在校园内;向学校管理部门提出改进垃圾桶设置和垃圾清理频率的建议等。
开展小组头脑风暴,每个小组提出至少三个针对学校垃圾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并详细说明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和评选,选出最具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方案。
3. 社区垃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提出关于社区垃圾问题的话题,如社区垃圾回收站的设置是否合理、垃圾清运是否及时、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等。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社区中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调查计划的制定,确定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和调查对象(如社区居民、物业管理人员等)。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
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如何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及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强调在调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避免单独行动、注意交通安全等。
课堂实践
1. 实践项目:家庭垃圾一周分类记录与分析
实践描述: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在一周内对家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记录。可以使用教师发放的记录表格,记录每天产生的垃圾种类、数量以及分类情况。同时,观察家庭成员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表现和遇到的问题,如是否存在分类错误、对垃圾分类的态度等。在一周结束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如计算各类垃圾的比例、分析垃圾产生量与家庭活动的关系等。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直接接触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要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但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正常生活。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家长或教师寻求帮助。
实践效果:通过这个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垃圾的产生和分类情况,增强他们在家庭中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为后续的讨论和总结提供丰富的素材。
2. 实践项目: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策划与实施
实践描述:学生分组策划并实施一次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包括制作并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组织垃圾分类小游戏等。各小组要明确分工,如有的学生负责资料收集和海报设计,有的学生负责联系讲座嘉宾,有的学生负责组织游戏活动等。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吸引其他同学参与,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兴趣。
注意事项:在活动策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时间安排,确保活动的可行性。在制作宣传资料时,要保证内容准确、清晰、易懂。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组织游戏等人员较多的环节,避免发生拥挤等意外情况。同时,要尊重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有需要,提前向学校管理部门申请。
实践效果:这个实践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传播。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和参与垃圾分类,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保氛围。
3. 实践项目:社区垃圾问题实地调查与报告撰写
实践描述:根据之前讨论制定的调查计划,学生分组在社区内开展垃圾问题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参与情况,通过实地观察记录社区内垃圾投放点、回收站的设置和垃圾清运情况,通过访谈物业管理人员等了解社区垃圾管理的现状和困难。在调查结束后,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内容包括社区垃圾问题现状、原因分析、建议措施等。
注意事项:在社区调查过程中,要注意言行举止文明礼貌,尊重被调查者的意愿和隐私。调查时间要选择合适,避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要注意保管好调查资料,防止丢失。在撰写报告时,要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提出的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实践效果:通过实地调查,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区垃圾问题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实践能力。撰写调查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为社区的垃圾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增强学生作为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总结提升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垃圾的来源、分类、处理方式、危害以及在家庭、学校、社区中对垃圾问题的实践探索。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如 “谁能说一说垃圾有哪些主要来源?”“垃圾分类有哪几种?” 等,让学生积极回答,巩固知识。
2. 请学生分享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如在家庭垃圾分类记录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在学校宣传活动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在社区调查中的新发现等。通过学生的分享,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实践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态度和努力成果,如表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在实践项目中表现出色的小组等。同时,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调查数据不够准确、宣传活动组织不够有序等,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提高。
4. 再次强调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垃圾问题,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环保行动,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垃圾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科技发展动态等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途径收集资料,并制作成简单的手抄报,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交流,拓宽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开展 “环保小发明” 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有用的东西,如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花瓶、用旧纸盒制作书架等。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小发明带到学校,分享制作过程和创意,培养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3. 联系当地的环保组织或志愿者团体,如有可能,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大型的环保公益活动,如社区垃圾清理行动、环保宣传马拉松等,让学生在更广泛的平台上参与环保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使命感。
[课后作业]
1. 制作一份家庭垃圾分类指南,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的方法、家庭中常见垃圾的分类示例以及垃圾分类的好处,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向家庭成员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2. 写一篇关于垃圾问题的小短文,题目自拟,内容可以是自己对垃圾问题的新认识、在实践活动中的难忘经历、对未来垃圾处理的设想等,字数不少于 300 字。
3. 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份家庭环保行动计划,包括减少垃圾产生、合理分类垃圾、节约资源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实施,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围绕垃圾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习和实践。通过情景导入,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在探究新知环节,详细了解了垃圾的来源、分类、处理方式和危害;讨论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思考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垃圾问题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在课堂实践中,大家通过家庭垃圾分类记录、学校宣传活动策划和社区调查等项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关注垃圾问题,将环保行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