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视频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国民党抗战
正面战场
共产党抗战
敌后战场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互相配合
协同作战
国民政府正规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
中国军队深入到日军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徐州会战
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等一系列战役。
太原会战
豫湘桂战役
壹 ·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一部分)
1.背景:
山东半岛登陆日军
津浦铁路南下日军
合攻徐州
津浦铁路北上日军
会师台儿庄
打通南北战场
南下徐州的
最后一道屏障
注: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壹 ·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一部分)
时间 地点
指挥官 经过 战果 意义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①日军猛击台儿庄,激战三昼夜,冲入台儿庄,展开激烈巷战,日军基本控制台儿庄;
②李宗仁调兵增援,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并开始激烈反攻。
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胜利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①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台儿庄战役
贰 · 武汉会战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东下可直抵南京、上海,西进可抵达重庆、成都,通过铁路干线可直达河南、湖南、广东等地,南方港口运来的援助物资也通过武汉运往内陆。
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然西迁重庆但将大部分机关和全国军事统帅设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只要攻占汉口、广州,
就能支配中国”
1.背景:
贰 · 武汉会战
2.武汉会战
时间
对阵
战役
灾难事件
结果
意义
1938年6月—10月,历时4个多月
万家岭战役
击毙日军3000余人
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军:40多万 中方:100万
花园口事件
迫使日军改变作战计划
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从会战的结果看,中国的损失相当严重,……但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来看,武汉会战则是抗日战争的一大转折点。
——张宪文、李继锋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对比记忆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贰 · 武汉会战
3.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广州沦陷
1938.10
七七事变
1937.7.7
敌后战场 局部反攻1944年初
日本投降
1945.8
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武汉会战后期,日军乘机占领广州。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本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叁 · 第三次长沙会战
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乃至整个湖南成为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背景: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并策应占领香港、南洋各地的作战,于是,日军集结重兵10多万第三次向长沙发动进攻。中国军队调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2.第三次长沙会战
叁 ·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经过
结果
意义
1941年12月——1942年1月
①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
②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被中国军队击退。
③进攻长沙外围的日军,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伤亡惨重,被迫突围北撤。
薛岳
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
——英国媒体报道标题
在英美盟军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的背景下,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肆 · 豫湘桂战役
1936年前
1937年
1938年
1944年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战役。
1944
豫湘桂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
1938年
1939年
国民党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
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
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材料一: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八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始终牵制着日军总兵力一半以上的部队,使130万日军在中国战场疲于奔命,
材料二:国民党先后有271名将军牺牲殉职,包括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19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等81名中将;邹绍孟、王凤山等171名少将。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评价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三:
1.在正面战场上, 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本侵略,给予敌人重大杀伤,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3.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豫湘桂战役的溃败;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使团结抗战局面出现严重危机。
4.总体来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官兵发扬了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大无畏精神,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1.时间:1942年初-1945年
2.经过和战果:
①远征军入缅成功解救英缅军第一师。后,中英联军作战失利,远征军部分撤回国内,部分退往印度,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殉国。
②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打通了滇缅公路。
③1945年,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反攻日军,取得入缅作战的胜利。
3.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
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戴安澜
孙立人
伍 · 远征缅甸
台儿庄战役1938.3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1938.6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1944
(国民党一溃千里,导致大片国土丧失)
正面战场的抗战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