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1张PPT。考点14 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一轮复习2016年中考社会思品一轮复习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15-17考点解析1.知道孔子、老子等古代著名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和思想内涵。2.知道百家争鸣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知识梳理一、历史背景(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1.文史阶层的出现2.学术争论的出现历史与社会八上P15二、主要学派及主张儒家学派孔子“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 《论语》——春秋晚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孔 子知识梳理(1)孔子的主要思想 ①核心是“仁”, 一是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 二是“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孔子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不但是一位大思想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被古代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知识梳理孔子讲学图(3)孔子对世人的影响: 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影响重大。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孔子的教育思想成就 ①广开私学,“有教无类”; ②留下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知识梳理儒家学派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要代表。(4)孟子的主要思想: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对人民的剥削。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知识梳理老子主要思想:(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能互相转化; (辩证思想) 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主张“无为”,顺应自然,反对侵扰百姓——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战国代表道家学派代表作:《老子》也称《道德经》知识梳理墨子——战国时期创始人主要思想:(1)“兼爱”,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2)“非攻”,反对掠夺战争墨家学派知识梳理主要思想:(1) 提出“法治”,主张用严酷法律统治人们(2)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法家学派其法治思想后被秦始皇采纳知识梳理春秋孙武——《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国孙膑——《孙膑兵法》 “围魏救赵”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家学派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三、百家争鸣的意义(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相关拓展1.孔子的思想对当代教育有哪些可借鉴的意义? (1)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 (2)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3)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战国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而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了重视。2.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重视和实践的是什么学派的思想?为什么?法家思想。相关拓展3.关于儒家学说①创始人:孔子(春秋)。②进一步发展:孟子(战国)。③秦朝:焚书坑儒,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④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⑤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范围内命题,儒家学说达到顶峰。⑥抨击:新文化运动抨击儒家,宣称要打倒“孔家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⑦“文化大革命”中,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⑧现在命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家优秀文化得到继承与弘扬。真题演练命题点1 百家争鸣【例1】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C.老子 D.韩非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从题干中,不难看出这位思想家强调“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D真题演练【例2】 (2014·宁波)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学派受到秦国统治者青睐的是 ( )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解析】法家提出法治,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受到了秦国统治者的推崇。D真题演练 命题点2 百家争鸣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例3】 (2014·昆明)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真题演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自《论语》(1)图中的人物是谁?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答案】人物:孔子。思想核心:“仁”和“礼”。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答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题演练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答案】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从一家学说到治国的指导思想再到受到冲击。(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答案】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真题演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从材料一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图中的人物是孔子,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注重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材料二是汉武帝时期的儒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三显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孔教受到了冲击。这告诉我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