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核心考点集训】人教统编版历史九下 材料解析题 学案(解题指导+专项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核心考点集训】人教统编版历史九下 材料解析题 学案(解题指导+专项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历史材料解析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文字材料
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可分为两类:一是典籍碑刻类。即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的片断材料。二是文字作品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温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2.表格材料
表 格材料其实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表格化。数据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表格具有简洁性特点,可以省略大量 的文字表达,使人一目了然,可以从数字的变化中分析出某些历史特点。但是单纯的简单表格题是有局限性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变化原因是什么 这是简单 的表格本身反映不出来的,考生必须用课本知识来回答。而信息量较大的表格则可避免这一局限。
3.图片材料
把历史地图,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但纯图片材料题也受图片的局限,只能借用来考查书本知识的记忆或运用课本知识辨别真伪,继续增大难度的设问则无法根据图片回答。
1.审题: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2. 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 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 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3.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
4.答题:答题前请写出简单的题纲。
1.“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否则是写不完整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
3.“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回答,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词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
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
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
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
四忌堆积词藻。
答完题后,检查书写的答案是否有漏、有误之处,再进行补充。
一.材料题(共30小题)
1.(2023秋 张北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1﹣14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世界地图册》
材料三:读图。
(1)材料一图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你认为材料二所述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三所示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则材料中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
【答案】(1)内容:手工工场。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发展,没有密切联系。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全球范围的物产流通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3)事件:“三角贸易”。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各洲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开辟了道路。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资产阶级的萌芽、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
【解答】(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11——14世纪,西欧手工业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手工业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后来手工工场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所以材料一图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手工工场。性质:结合所学可知,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而在手工工场中,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所以“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2)依据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各地文明的汇合交融、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两个方面来理解“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即可: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发展,没有密切联系。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全球范围的物产流通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3)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出程”“中程”“归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角贸易”。根据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可知,材料二所述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改变了各洲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开辟了道路。
(4)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三则材料中的历史事件涉及到欧洲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的出现、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三者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了思想或物质基础。
故答案为:
(1)内容:手工工场。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发展,没有密切联系。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全球范围的物产流通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3)事件:“三角贸易”。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各洲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开辟了道路。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答题时要注意认真读题,体会材料反映的问题或考查的目标是三角贸易、资产阶级的萌芽、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从而准确的联系课本所学的内容,规范地去组织答案。
2.(2023秋 西峡县期中)海洋是人类生命的起源,是人类发展的最根本所在。九年级某班开展“人类社会活动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源于海洋】
材料一:……与东方早期的小国相比,蔚蓝色的地中海世界孕育出众多的希腊城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它们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发达,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摘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经略海洋】
材料二:
【和谐海洋】
材料三: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新一轮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中国不走西方列强走向海洋的扩张、冲突、殖民的老路,也不走与美国海洋霸权对抗的邪路。中国提出了构建“和谐海洋”的理念,是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工程为依托,规避传统全球化风险,开创人海合一、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海洋文明。
(1)据材料一指出,希腊城邦“鲜明的个性”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谁主政时期这个国家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结合材料二中图中的路线,标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属于哥伦布的航线。(写字母代码)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各一例。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提出的“和谐海洋”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1)雅典;伯里克利。
(2)哥伦布航线:C;积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等。消极: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或三角贸易)。
(3)人海合一、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与东方早期的小国相比,蔚蓝色的地中海世界孕育出众多的希腊城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它们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发达,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可知,希腊城邦“鲜明的个性”是雅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主政时期这个国家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结合材料二中图中的路线,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属于哥伦布的航线是C。据材料二可知,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等。消极影响是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或三角贸易)。
(3)据材料三“中国提出了构建‘和谐海洋’的理念,是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工程为依托,规避传统全球化风险,开创人海合一、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海洋文明”可知,中国提出的“和谐海洋”理念的内涵是人海合一、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
(1)雅典;伯里克利。
(2)哥伦布航线:C;积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等。消极: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或三角贸易)。
(3)人海合一、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等相关史实。
3.(2023秋 桐乡市月考)人类文明辉煌灿烂,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某校师生开展以“人类法制建设历程”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
【追寻古代的法制建设】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但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法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万民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共和国在法制建设上遇到的挑战,并指出其解决对策。
【探讨近代的法制建设】
材料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法律文献(部分)
国家 法律文献 主要内容主要观点
英国 《①》 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等
美国 《独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7年美国宪法》 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② 《人权宣言》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拿破仑法典》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原则,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2)在表中①②处填上适当的内容,选择其中两份法律文献,自拟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读史明智,成果分享】
(3)经过本次项目化学习,请同学们谈谈对法制发展的认识。
【答案】(1)挑战:十二铜表法等原有法律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伴随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增多,十二铜表法等原有法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策:推动罗马法发展,颁布万民法。
(2)①《权利法案》;②法国。
示例一:
选择《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
观点:资产阶级通过法律文献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维护了革命的成果;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后为解决各州与中央的矛盾,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制度。综上所述,近代西方法律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示例二:选择《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观点:法律促进思想的传播。
论述:美国独立战争中为号召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颁布了《独立宣言》,宣传了民主、革命等思想,推动了独立战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等基本原则,推动革命思想的传播,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综上,近代西方法律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3)认识:推动法制发展的因素包括统治阶级的推动、政治变革的推动、思想解放的影响、国际环境的影响;杰出人物的作用等;民主和法治建设有渐进性,需要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历程。需要考生掌握罗马法的发展历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法律文献的相关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1)挑战: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但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分析可知,十二铜表法等原有法律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伴随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增多,十二铜表法等原有法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策:根据材料“于是,执法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万民法”可知,罗马统治者推动罗马法发展,颁布万民法。
(2)根据材料“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等”可知,①是英国的《权利法案》;根据材料“《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可知,②是法国。第二小问是小论文试题,选择熟悉的论述角度及相关法律文献进行说明即可。如选择《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观点:资产阶级通过法律文献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维护了革命的成果;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后为解决各州与中央的矛盾,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制度。综上所述,近代西方法律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或选择《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观点:法律促进思想的传播。论述:美国独立战争中为号召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颁布了《独立宣言》,宣传了民主、革命等思想,推动了独立战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等基本原则,推动革命思想的传播,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综上,近代西方法律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3)认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推动法制发展的因素包括统治阶级的推动、政治变革的推动、思想解放的影响、国际环境的影响、杰出人物的作用等。民主和法治建设有渐进性,需要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等。
故答案为:
(1)挑战:十二铜表法等原有法律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伴随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增多,十二铜表法等原有法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策:推动罗马法发展,颁布万民法。
(2)①《权利法案》;②法国。
示例一:
选择《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
观点:资产阶级通过法律文献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维护了革命的成果;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后为解决各州与中央的矛盾,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制度。综上所述,近代西方法律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示例二:选择《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观点:法律促进思想的传播。
论述:美国独立战争中为号召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颁布了《独立宣言》,宣传了民主、革命等思想,推动了独立战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等基本原则,推动革命思想的传播,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综上,近代西方法律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3)认识:推动法制发展的因素包括统治阶级的推动、政治变革的推动、思想解放的影响、国际环境的影响;杰出人物的作用等;民主和法治建设有渐进性,需要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历程,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4.(2023秋 中江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摘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西北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社会的变化。
【答案】(1)市场、资金、劳动力。
(2)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的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3)工商业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年轻人择业和家庭观念更趋自由化;机器应用于社会生产;工人经济地位下降,生活极度贫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加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考生掌握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1)根据材料“(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概括得出,市场、资金、劳动力。
(2)根据材料“(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及所学知识,市场条件: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的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可知,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根据材料二中“机械化生产使二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可知,机器应用于社会生产,工人经济地位下降,生活极度贫困;根据材料二中“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可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加剧。
故答案为:
(1)市场、资金、劳动力。
(2)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的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3)工商业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年轻人择业和家庭观念更趋自由化;机器应用于社会生产;工人经济地位下降,生活极度贫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加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23秋 民权县校级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满足哪些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及所学,说说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影响?(三个图片各写一点)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该如何辩证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答案】(1)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2)促进了城市兴盛和城市人口增长;导致现代工厂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3)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的因素是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及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影响是促进了城市兴盛和城市人口增长;导致现代工厂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
故答案为:
(1)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2)促进了城市兴盛和城市人口增长;导致现代工厂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3)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等相关史实。
6.(2022秋 平乡县期末)政治体制是治理国家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
材料二:1787年宪法被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其最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为宪政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如图表所示
美国与英国政治体制的异同(部分)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阁员如何产生 国家的政权中心
称谓 产生方式 任期方式 职能
总统 间接选举产生 任期制4年 总揽军政大权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统而不治 首相 首相任命 议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概括该制度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请用史实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比较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不同之处。
(4)综合以上材料,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和美国却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谈谈你对此现象的认识。
【答案】(1)制度:君主立宪制。影响: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有利于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史实: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存在。
(3)特点:分权与制衡。不同:美国总统总揽军政大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4)认识:根据各国国情不同,因地制宜,可以形成不同的政治体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不同之处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英国和美国形成的不同政治体制的相关史实。
【解答】(1)根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据“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可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有利于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其最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为宪政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存在,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
(3)根据材料三图表可知,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是分权与制衡。比较美、英国家元首的权力可知,美国总统总揽军政大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综合以上材料可知,根据各国国情不同,因地制宜,可以形成不同的政治体制。
故答案为:
(1)制度:君主立宪制。影响: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有利于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史实: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存在。
(3)特点:分权与制衡。不同:美国总统总揽军政大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4)认识:根据各国国情不同,因地制宜,可以形成不同的政治体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不同之处的相关史实。
7.(2023秋 西峡县期中)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漫画一 漫画二 漫画二中的人和马分别是英国殖民者和名为“美利坚”的烈马,这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一一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1)结合材料一漫画一,漫画二中的“美利坚”的烈马”要将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说明了哪一史实。据此可知,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个历史文献?据材料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文献颁布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3)料三中的“这位先生”是谁?请写出他的名字。我们从他身上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财富?
【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3)华盛顿。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勤于探索;淡泊名利;关心国家命运等。
【分析】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
【解答】(1)根据材料一漫画一,漫画二中的“‘美利坚’的烈马要将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可知,材料反映美国独立战争。结合所学可知,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出自《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3)根据材料三“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和出处“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可知,“这位先生”是华盛顿。结合所学可知,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聚集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华盛顿为总司令。我们他身上可以汲取的精神财富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勤于探索;淡泊名利;关心国家命运等。
故答案为:
(1)美国独立战争。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3)华盛顿。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勤于探索;淡泊名利;关心国家命运等。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
8.(2023秋 建湖县期中)英、美、法三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整个欧洲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力,而英国人却在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英国人通过哪一法律文献“限制国王权力”?他们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什么“重大创新”?依据材料,从欧洲近代化历程看,英国的制度创新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无疑具有反专制独裁的历史进步意义,1787年宪法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
——关绍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2)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有怎样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颁布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从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1)《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各国步入民主政治行列提供了榜样,推动了近代欧洲民主政治的进程。
(2)反专制独裁;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4)政治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治制度的建立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法律可以保证民主政体的运行等。
【分析】本题考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拿破仑法典》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当时整个欧洲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力,而英国人却在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可知,英国人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他们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从欧洲近代化历程看,英国的制度创新的意义是为西方各国步入民主政治行列提供了榜样,推动了近代欧洲民主政治的进程。
(2)据材料二“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无疑具有反专制独裁的历史进步意义,1787年宪法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具有反专制独裁的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颁布的历史意义是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3)根据材料三“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可以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4)综合上述,从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我从中能够得到的认识是政治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治制度的建立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法律可以保证民主政体的运行等。
故答案为:
(1)《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各国步入民主政治行列提供了榜样,推动了近代欧洲民主政治的进程。
(2)反专制独裁;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4)政治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治制度的建立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法律可以保证民主政体的运行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拿破仑法典》等相关史实。
9.(2023秋 兰陵县期中)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也是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765年,他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1785年,他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他是蒸汽机的改良者,这款蒸汽机在纺织、采矿、冶炼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1)材料一中说“他是蒸汽机的改良者”,这个“他”是谁?英国人将蒸汽机运用在交通运输领域而发明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材料二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问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这些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据部颁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在运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摘自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写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答案】(1)瓦特;蒸汽机车;蒸汽时代。
(2)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
(3)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材料一中说“他是蒸汽机的改良者”,这个“他”是瓦特。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英国人将蒸汽机运用在交通运输领域而发明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根据材料二“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问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这些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故答案为:
(1)瓦特;蒸汽机车;蒸汽时代。
(2)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
(3)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等相关史实。
10.(2023秋 鲤城区校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中哈格里夫斯的发明。并指出材料一中能够作为研究工业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图片(写序号)。
材料二:政策是助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18世纪英国政府开始征收关税,颁布了关于工作环境、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城镇劳动力的形成。
——[美]布鲁尼格《现代欧洲史》
经过一个世纪的成功探险、奴隶交易、海上劫掠、战争和商贸活动,英国具备了工业经济的首要条件: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的高涨刺激了对新技术的探索。
——[美]舍曼《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材料二中两本著作在分析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时选取的视角,并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材料三: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雇佣劳动快速发展对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产生影响,这些政治力量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变革,越来越关注工人的状况,由此导致的最为显著的结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
——[美]梅里曼《欧洲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简述这一“理论”形成的标志。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三中“新兴政治力量崛起”的原因。
【答案】(1)发明:珍妮机;第一手史料:图2斯蒂芬森的发明(实物)。
(2)视角:《现代欧洲史》:政治视角;《世界文明史》:经济视角。方法:要多视角综合分析。
(3)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工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工人阶级随之壮大;资本家加大对工人的剥削,社会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追求社会和政治变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答。
【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因此图2斯蒂芬森的发明(实物)能够作为研究工业革命的第一手史料,图1哈格里夫斯的发明(模型),图3相关专著,有加工的成分,属于第二手资料。
(2)根据材料二中“政策是助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现代欧洲史》从政治视角出发;根据材料二“英国具备了工业经济的首要条件: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的高涨刺激了对新技术的探索”,《世界文明史》从经济视角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是要多视角综合分析。
(3)根据材料三“由此导致的最为显著的结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据材料三“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雇佣劳动快速发展对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产生影响,这些政治力量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变革,越来越关注工人的状况,由此导致的最为显著的结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兴政治力量崛起”的原因是工业革命推动工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工人阶级随之壮大;资本家加大对工人的剥削,社会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追求社会和政治变革。
故答案为:
(1)发明:珍妮机;第一手史料:图2斯蒂芬森的发明(实物)。
(2)视角:《现代欧洲史》:政治视角;《世界文明史》:经济视角。方法:要多视角综合分析。
(3)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工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工人阶级随之壮大;资本家加大对工人的剥削,社会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追求社会和政治变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023秋 张北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奴制改革前夕,尤其是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全国农奴暴动愈演愈烈……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社会变革。他颁布的法令规定:农民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也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
材料二:明治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家的建设工作。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相关链接“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1)材料一中的“统治者”指的是谁?据材料一,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2)相关链接中社会新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明治政府实施的哪项政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日本改革的相同点。
【答案】(1)统治者:亚历山大二世。地位变化: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实现: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2)政策:提倡“文明开化”。
(3)相同点: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自上而下发动的;都受到外部力量的猛烈冲击;结果都促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也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统治者:根据材料一“农奴制改革前夕,尤其是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全国农奴暴动愈演愈烈”“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也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和所学可知,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沙俄内外交困,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地位变化:根据材料一“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可知变化是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实现:根据材料一“农民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可知实现途径是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2)政策:根据材料二“明治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家的建设工作”“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和所学可知,相关链接中是明治维新后社会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明治政府实施的提倡“文明开化”政策。
(3)相同点:材料一反映的是沙俄农奴制改革,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综合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面临危机、改革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即可,如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自上而下发动的;都受到外部力量的猛烈冲击;结果都促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也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故答案为:
(1)统治者:亚历山大二世。地位变化: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实现: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2)政策:提倡“文明开化”。
(3)相同点: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自上而下发动的;都受到外部力量的猛烈冲击;结果都促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也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点评】记忆日本明治维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2.(2023春 江岸区校级月考)民主模式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应尊重主权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正当权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出现现代化。英国迅速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到1850年,火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等
材料二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有: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以通过赎买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然而,过高的赎金和赎金贷款利息,使得这次改革成为一场新的对农民的掠夺过程,但改革确实使2100多万农奴获得了解放。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存。
——林肯1863年在葛底斯堡军人公墓落成仪式上的演说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崛起的两大因素。
(2)有人认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历史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并没有真正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演说词中“献身的事业”一词的含义,并写出与1860年相比,演讲词中“人民”增加新成员的原因。
【答案】(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工业革命。
(2)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转折点,转变了俄国历史发展方向,为后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迈入资本主义强国系列奠定了基础。但它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的本意不是真的为了解放农民,而是为了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是为了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所以改革中过高的赎金和赎金贷款利息是对农民的掠夺,并没有真正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
(3)含义:维护国家统一。原因: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国崛起,需要考生掌握英国、俄国、美国崛起的推动因素,结合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分析作答。
【解答】(1)根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根据材料一“英国迅速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到1850年,火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崛起。
(2)根据材料二“然而,过高的赎金和赎金贷款利息,使得这次改革成为一场新的对农民的掠夺过程,但改革确实使2100多万农奴获得了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转折点,转变了俄国历史发展方向,为后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迈入资本主义强国系列奠定了基础。但它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的本意不是真的为了解放农民,而是为了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是为了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所以改革中过高的赎金和赎金贷款利息是对农民的掠夺,并没有真正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美国南北制度之间的矛盾,美国面临着分裂的危险,随着南北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了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爆发。因而“事业”的含义是维护国家统一。内战初期,由于南方早有准备,北方政府接连失利。为了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因而与1860年以前相比,演说词中的“人民”增加了叛乱州的黑人奴隶,原因是1862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故答案为: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工业革命。
(2)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转折点,转变了俄国历史发展方向,为后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迈入资本主义强国系列奠定了基础。但它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的本意不是真的为了解放农民,而是为了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是为了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所以改革中过高的赎金和赎金贷款利息是对农民的掠夺,并没有真正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
(3)含义:维护国家统一。原因: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国崛起,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23秋 龙沙区期中)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
材料二: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形势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栋裂开的房子”。他说:“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他的演说生动形象,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一吴于廑《世界史》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一一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语
(1)材料一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工厂工人的数目”不断增加说明了什么?这一“变革”是哪位沙皇在位时进行的?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文中的演说者是谁?材料二表明了他怎样的态度?
(3)材料二这幢“裂开的房子”经历了怎样的巨大灾难?在这场灾难中颁布了哪两个文件力挽狂澜?
(4)材料三表明日本以哪里为榜样?为了实现材料三中日本官员所说的“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日本”,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什么?
(5)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答案】(1)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资本主义获得大发展;亚历山大二世。
(2)林肯;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或反对国家分裂)。
(3)美国南北战争;《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西方;提倡“文明开化”,即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维新。
(5)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材料一的“变革”指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工厂工人的数目”不断增加说明了俄国资本主义获得大发展,这一“变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进行的。
(2)根据材料二“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形势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栋裂开的房子’”可知,文中的演说者是林肯。材料二表明了他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或反对国家分裂)的态度。
(3)材料二这幢“裂开的房子”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在这场灾难中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力挽狂澜。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不久,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材料三表明日本以西方为榜样。为了实现材料三中日本官员所说的“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日本”,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提倡“文明开化”,即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明治维新。
(5)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故答案为:
(1)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资本主义获得大发展;亚历山大二世。
(2)林肯;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或反对国家分裂)。
(3)美国南北战争;《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西方;提倡“文明开化”,即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维新。
(5)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相关史实。
14.(2023秋 杭州期中)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决定围绕“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办一期主题板报,请你一起参与。
【科技促进发展】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了新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革命最显著的成就。这场革命中出现的汽车、飞机又是以哪一发明作为发动机的?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比重表(1870年和1913年)
国家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其他国家
1870年 32 10% 23% 3% 22%
1913年 4% 6% 38% 16% 26%
材料三 19世纪末,电力和电机产品在一些国家受到重视,但英国有运行良好的蒸汽机,因此英国人说:“煤价很低廉,它对于我的父辈一直很合用,现在我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当时德国的大学教育堪称楷模,德国的科学家都出自大学,它的大学首先与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根据地。英国大学与此不同,其目的是培养绅士而不是科学技术人才。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德两国相关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1)最显著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发动机:内燃机。
(2)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
(3)发展趋势:英法相对落后,美国和德国领先。主要原因:英国思想保守,不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政策落后;德国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分析】本题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最显著的成就:根据材料一“使人类进入了新的时代”以及电灯泡、电空调、电冰箱和大功率电动机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成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发明:根据所学可知,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该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因此,汽车飞机都是以内燃机为动力。
(2)根据材料一可知,电力的广泛运用与生产和生活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根据材料二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所占比重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
(3)发展趋势:通过数据对比可知,英国和法国工业生产比重下降,美国和德国上升,说明英法相对落后,美国和德国领先。
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可知,“它对于我的父辈一直很合用,现在我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说明:英国思想保守,目光短浅,只重视眼前利益,不重视科技创新。“英国大学与此不同,其目的是培养绅士而不是科学技术人才。”说明英国教育政策落后,德国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故答案为:
(1)最显著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发动机:内燃机。
(2)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
(3)发展趋势:英法相对落后,美国和德国领先。主要原因:英国思想保守,不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政策落后;德国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2023秋 新城区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项重要成果。
材料三:小明总结出这样一条图示线索,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相关问题。
(3)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请说明这一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1)事件:工业革命。原因: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任答两点)。
(2)时代:电气时代。成果:汽车;飞机(列举两项即可)。
(3)关系: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工人开始觉醒,并为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斗争,从而爆发一系列的工人运动。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共产党宣言》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事件: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用1000多工人。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所以,“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工业革命。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所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任答两点)。
(2)时代:根据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可知,说明人类已进入了电气时代。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项重要成果为汽车;飞机(列举两项即可)。
(3)关系:根据材料中“工业革命→工人运动”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内在联系即可。所以,图示中“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内在联系为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工人开始觉醒,并为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斗争,从而爆发一系列的工人运动。理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所以,这一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故答案为:
(1)事件:工业革命。原因: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任答两点)。
(2)时代:电气时代。成果:汽车;飞机(列举两项即可)。
(3)关系: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工人开始觉醒,并为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斗争,从而爆发一系列的工人运动。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点评】记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共产党宣言》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6.(2023秋 成武县期中)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英、法、美、德的实力对比
国家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4 1 2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5 4
(1)指出材料一中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并分析材料一说明的问题。
材料二: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图中A、B两国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之间的较量带来的后果。
材料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体战”。一旦矛盾爆发,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有关的两次会议,并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答案】(1)德国;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极不稳定的,它仅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为它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消长和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一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材料一中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德国,材料一说明的问题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材料二图中A、B两国即德国、英国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分别是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之间的较量带来的后果是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据材料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有关的两次会议是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我对“暂时休战”的理解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极不稳定的,它仅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为它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消长和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一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
故答案为:
(1)德国;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极不稳定的,它仅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为它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消长和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一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相关史实。
17.(2023秋 迁安市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们,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为实现人类解放而设定的崇高理想,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社会发展之路。
——《光明日报》(2018年03月28日05版)
材料三: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10.30 6.11 3.98 3.06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据《一个大国的强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材料四:1928﹣1940年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钢(万吨) 煤炭(万吨) 棉织物(亿平方米) 谷物(万吨)
1928年 425.1 3551 18.21 7330
1940年 1831.7 16592.3 27.15 9564
增幅(%) 330.89 367.26 49.09 30.48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怎样才能达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一条不同寻常的社会发展之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0﹣1924年农民年平均税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1921年苏俄(联)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三中农民提到的问题?
(4)根据材料四,分别指出1928﹣1940年苏联工、农业的发展概况。指出这给苏联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在此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
【答案】(1)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逐步下降;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4)苏联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缓慢;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苏联模式。
【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依据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可知,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根据材料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为实现人类解放而设定的崇高理想,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社会发展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十月革命。“一条不同寻常的社会发展之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1924年农民年平均税款的变化是逐步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行。1921年苏俄(联)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决了材料三中农民提到的问题。
(4)根据材料四看出,1928﹣1940年苏联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缓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给苏联社会带来的新变化是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在此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模式是苏联模式。
故答案为:
(1)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逐步下降;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4)苏联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缓慢;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苏联模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等相关史实。
18.(2022秋 利津县期末)20世纪苏俄(苏联)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它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启迪着我们的今天,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图2,概括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所占的地位。
时间项目 工业总产值 机械制造 电力 煤 钢
1928年 5 4 10 6 5
1937年 2 2 3 4 3
(3)观察如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8﹣1937年苏联取得工业化成就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取得工业化成就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事件:十月革命。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趋势:1913﹣1921年下降;1921﹣1925年上升。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苏联模式。
(4)问题: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发展不平衡;没有改善工人的生活(或工人工作积极性下降);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联)的经济建设历程。需要考生掌握十月革命及其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意义、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及成就、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事件:根据图一“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可知,反映了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趋势:根据图2概括得出,1913﹣1921年下降;1921﹣1925年上升。政策因素: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根据材料二“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所占的地位”及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1933﹣1937年,苏联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模式形成。
(4)根据材料三“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及所学知识分析得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发展不平衡;没有改善工人的生活(或工人工作积极性下降);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故答案为:
(1)事件:十月革命。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趋势:1913﹣1921年下降;1921﹣1925年上升。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苏联模式。
(4)问题: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发展不平衡;没有改善工人的生活(或工人工作积极性下降);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苏俄(联)的经济建设历程,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9.(2023 红安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期间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正确口号。列宁在战争期间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鼓舞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罗斯福以其强有力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资本主义。罗斯福说:“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边缘时,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罗斯福通过新政在美国保存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罗斯福是一位有远见的、有魄力的、比较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摘编自王春良、祝明等主编《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一,说出列宁对俄国革命的理论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贡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摆脱“内忧外患”局面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中的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的改革者具有长远眼光?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
(4)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影响,并说明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有何影响?
(5)阅读材料二、三,概括这两次改革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答案】(1)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
(2)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干预经济。
(4)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5)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分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列宁在战争期间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鼓舞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可知,列宁对俄国革命的理论贡献是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贡献分别是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摆脱“内忧外患”局面的事件是明治维新,这一事件中的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措施最能体现日本的改革者具有长远眼光。
(3)据材料三“罗斯福以其强有力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资本主义。罗斯福说:‘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边缘时,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罗斯福通过新政在美国保存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罗斯福是一位有远见的、有魄力的、比较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4)据材料三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影响是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5)阅读材料二、三可知,这两次改革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故答案为:
(1)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
(2)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干预经济。
(4)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5)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苏俄新经济政策、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等相关史实。
20.(2023春 崇川区校级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9年前英、法、美等国占有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德意日等国的进出口贸易被严格限制,无法满足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外延的政治地位进一步被挤压。所以二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战的延续,其爆发有着本质的相同点。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于1942年1月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签字国赞同协同作战,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排在26个国家名单前列的是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这使“四大国”正式出现在联合国家之中,因此,《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以美英苏中四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形成,实际预示着战后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诞生。它将以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为代表,并成为建立联合国的法律与外交结构的基础。
——徐蓝《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史学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有不同的观点:
起点 主张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前苏联学者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
(1)根据材料一说出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从材料二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分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的原因。
【答案】(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美英苏中四国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奠定了新的国际政治秩序。
(3)①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二战最先在亚洲全面爆发(或成为二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②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各大国纷纷参战,使得战争范围扩大,二战全面爆发。③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苏联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④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战争发展到全球阶段,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史学家所处的国家立场、研究视角的不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解答】(1)据材料一“1939年前英、法、美等国占有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德意日等国的进出口贸易被严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历史材料解析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文字材料
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可分为两类:一是典籍碑刻类。即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的片断材料。二是文字作品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温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2.表格材料
表 格材料其实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表格化。数据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表格具有简洁性特点,可以省略大量 的文字表达,使人一目了然,可以从数字的变化中分析出某些历史特点。但是单纯的简单表格题是有局限性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变化原因是什么 这是简单 的表格本身反映不出来的,考生必须用课本知识来回答。而信息量较大的表格则可避免这一局限。
3.图片材料
把历史地图,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但纯图片材料题也受图片的局限,只能借用来考查书本知识的记忆或运用课本知识辨别真伪,继续增大难度的设问则无法根据图片回答。
1.审题: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2. 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 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 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3.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
4.答题:答题前请写出简单的题纲。
1.“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否则是写不完整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
3.“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回答,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词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
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
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
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
四忌堆积词藻。
答完题后,检查书写的答案是否有漏、有误之处,再进行补充。
一.材料题(共30小题)
1.(2023秋 张北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1﹣14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世界地图册》
材料三:读图。
(1)材料一图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你认为材料二所述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三所示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则材料中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
2.(2023秋 西峡县期中)海洋是人类生命的起源,是人类发展的最根本所在。九年级某班开展“人类社会活动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源于海洋】
材料一:……与东方早期的小国相比,蔚蓝色的地中海世界孕育出众多的希腊城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它们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发达,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摘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经略海洋】
材料二:
【和谐海洋】
材料三: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新一轮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中国不走西方列强走向海洋的扩张、冲突、殖民的老路,也不走与美国海洋霸权对抗的邪路。中国提出了构建“和谐海洋”的理念,是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工程为依托,规避传统全球化风险,开创人海合一、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海洋文明。
(1)据材料一指出,希腊城邦“鲜明的个性”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谁主政时期这个国家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结合材料二中图中的路线,标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属于哥伦布的航线。(写字母代码)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各一例。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提出的“和谐海洋”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3.(2023秋 桐乡市月考)人类文明辉煌灿烂,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某校师生开展以“人类法制建设历程”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
【追寻古代的法制建设】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但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法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万民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共和国在法制建设上遇到的挑战,并指出其解决对策。
【探讨近代的法制建设】
材料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法律文献(部分)
国家 法律文献 主要内容主要观点
英国 《①》 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等
美国 《独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7年美国宪法》 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② 《人权宣言》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拿破仑法典》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原则,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2)在表中①②处填上适当的内容,选择其中两份法律文献,自拟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读史明智,成果分享】
(3)经过本次项目化学习,请同学们谈谈对法制发展的认识。
4.(2023秋 中江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摘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西北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社会的变化。
5.(2023秋 民权县校级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满足哪些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及所学,说说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影响?(三个图片各写一点)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该如何辩证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6.(2022秋 平乡县期末)政治体制是治理国家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
材料二:1787年宪法被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其最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为宪政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如图表所示
美国与英国政治体制的异同(部分)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阁员如何产生 国家的政权中心
称谓 产生方式 任期方式 职能
总统 间接选举产生 任期制4年 总揽军政大权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统而不治 首相 首相任命 议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概括该制度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请用史实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比较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不同之处。
(4)综合以上材料,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和美国却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谈谈你对此现象的认识。
7.(2023秋 西峡县期中)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漫画一 漫画二 漫画二中的人和马分别是英国殖民者和名为“美利坚”的烈马,这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一一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1)结合材料一漫画一,漫画二中的“美利坚”的烈马”要将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说明了哪一史实。据此可知,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个历史文献?据材料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文献颁布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3)料三中的“这位先生”是谁?请写出他的名字。我们从他身上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财富?
8.(2023秋 建湖县期中)英、美、法三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整个欧洲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力,而英国人却在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英国人通过哪一法律文献“限制国王权力”?他们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什么“重大创新”?依据材料,从欧洲近代化历程看,英国的制度创新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无疑具有反专制独裁的历史进步意义,1787年宪法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
——关绍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2)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有怎样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颁布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从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9.(2023秋 兰陵县期中)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也是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765年,他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1785年,他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他是蒸汽机的改良者,这款蒸汽机在纺织、采矿、冶炼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1)材料一中说“他是蒸汽机的改良者”,这个“他”是谁?英国人将蒸汽机运用在交通运输领域而发明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材料二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问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这些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据部颁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在运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摘自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写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10.(2023秋 鲤城区校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中哈格里夫斯的发明。并指出材料一中能够作为研究工业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图片(写序号)。
材料二:政策是助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18世纪英国政府开始征收关税,颁布了关于工作环境、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城镇劳动力的形成。
——[美]布鲁尼格《现代欧洲史》
经过一个世纪的成功探险、奴隶交易、海上劫掠、战争和商贸活动,英国具备了工业经济的首要条件: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的高涨刺激了对新技术的探索。
——[美]舍曼《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材料二中两本著作在分析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时选取的视角,并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材料三: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雇佣劳动快速发展对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产生影响,这些政治力量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变革,越来越关注工人的状况,由此导致的最为显著的结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
——[美]梅里曼《欧洲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简述这一“理论”形成的标志。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三中“新兴政治力量崛起”的原因。
11.(2023秋 张北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奴制改革前夕,尤其是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全国农奴暴动愈演愈烈……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社会变革。他颁布的法令规定:农民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也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
材料二:明治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家的建设工作。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相关链接“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1)材料一中的“统治者”指的是谁?据材料一,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2)相关链接中社会新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明治政府实施的哪项政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日本改革的相同点。
12.(2023春 江岸区校级月考)民主模式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应尊重主权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正当权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出现现代化。英国迅速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到1850年,火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等
材料二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有: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以通过赎买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然而,过高的赎金和赎金贷款利息,使得这次改革成为一场新的对农民的掠夺过程,但改革确实使2100多万农奴获得了解放。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存。
——林肯1863年在葛底斯堡军人公墓落成仪式上的演说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崛起的两大因素。
(2)有人认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历史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并没有真正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演说词中“献身的事业”一词的含义,并写出与1860年相比,演讲词中“人民”增加新成员的原因。
13.(2023秋 龙沙区期中)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
材料二: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形势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栋裂开的房子”。他说:“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他的演说生动形象,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一吴于廑《世界史》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一一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语
(1)材料一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工厂工人的数目”不断增加说明了什么?这一“变革”是哪位沙皇在位时进行的?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文中的演说者是谁?材料二表明了他怎样的态度?
(3)材料二这幢“裂开的房子”经历了怎样的巨大灾难?在这场灾难中颁布了哪两个文件力挽狂澜?
(4)材料三表明日本以哪里为榜样?为了实现材料三中日本官员所说的“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日本”,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什么?
(5)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14.(2023秋 杭州期中)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决定围绕“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办一期主题板报,请你一起参与。
【科技促进发展】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了新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革命最显著的成就。这场革命中出现的汽车、飞机又是以哪一发明作为发动机的?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比重表(1870年和1913年)
国家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其他国家
1870年 32 10% 23% 3% 22%
1913年 4% 6% 38% 16% 26%
材料三 19世纪末,电力和电机产品在一些国家受到重视,但英国有运行良好的蒸汽机,因此英国人说:“煤价很低廉,它对于我的父辈一直很合用,现在我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当时德国的大学教育堪称楷模,德国的科学家都出自大学,它的大学首先与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根据地。英国大学与此不同,其目的是培养绅士而不是科学技术人才。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德两国相关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15.(2023秋 新城区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项重要成果。
材料三:小明总结出这样一条图示线索,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相关问题。
(3)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请说明这一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6.(2023秋 成武县期中)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英、法、美、德的实力对比
国家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4 1 2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5 4
(1)指出材料一中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并分析材料一说明的问题。
材料二: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图中A、B两国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之间的较量带来的后果。
材料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体战”。一旦矛盾爆发,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有关的两次会议,并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17.(2023秋 迁安市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们,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为实现人类解放而设定的崇高理想,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社会发展之路。
——《光明日报》(2018年03月28日05版)
材料三: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10.30 6.11 3.98 3.06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据《一个大国的强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材料四:1928﹣1940年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钢(万吨) 煤炭(万吨) 棉织物(亿平方米) 谷物(万吨)
1928年 425.1 3551 18.21 7330
1940年 1831.7 16592.3 27.15 9564
增幅(%) 330.89 367.26 49.09 30.48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怎样才能达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一条不同寻常的社会发展之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0﹣1924年农民年平均税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1921年苏俄(联)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三中农民提到的问题?
(4)根据材料四,分别指出1928﹣1940年苏联工、农业的发展概况。指出这给苏联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在此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
18.(2022秋 利津县期末)20世纪苏俄(苏联)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它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启迪着我们的今天,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图2,概括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所占的地位。
时间项目 工业总产值 机械制造 电力 煤 钢
1928年 5 4 10 6 5
1937年 2 2 3 4 3
(3)观察如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8﹣1937年苏联取得工业化成就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取得工业化成就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
19.(2023 红安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期间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正确口号。列宁在战争期间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鼓舞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罗斯福以其强有力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资本主义。罗斯福说:“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边缘时,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罗斯福通过新政在美国保存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罗斯福是一位有远见的、有魄力的、比较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摘编自王春良、祝明等主编《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一,说出列宁对俄国革命的理论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贡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摆脱“内忧外患”局面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中的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的改革者具有长远眼光?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
(4)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影响,并说明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有何影响?
(5)阅读材料二、三,概括这两次改革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20.(2023春 崇川区校级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9年前英、法、美等国占有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德意日等国的进出口贸易被严格限制,无法满足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外延的政治地位进一步被挤压。所以二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战的延续,其爆发有着本质的相同点。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于1942年1月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签字国赞同协同作战,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排在26个国家名单前列的是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这使“四大国”正式出现在联合国家之中,因此,《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以美英苏中四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形成,实际预示着战后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诞生。它将以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为代表,并成为建立联合国的法律与外交结构的基础。
——徐蓝《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史学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有不同的观点:
起点 主张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前苏联学者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
(1)根据材料一说出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从材料二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分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的原因。
21.(2022秋 邯郸期末)观察下面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漫画中的人物指哪个国家?
(2)漫画一反映出二战后,该国为援助西欧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该措施对欧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从合作共赢的角度,用史实说出漫画二中西欧快速成长的表现。从世界格局角度说出漫画二“今日的竞争”所起的作用。
(4)漫画中两者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
22.(2023 罗江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表关于马歇尔计划的部分信息
背景 欧洲已是一片废墟,“经济、社会、政治严重恶化”,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动荡不安。
时间 1947年提出,1948年正式启动,持续了4年。
金额 援助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货款。
受援国 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西德、英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受援国 堡、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土耳其、冰岛、葡萄牙。
——摘编自《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等
材料二:在美国的要求下,1947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1948年4月,该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署对口,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各成员国还希望在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方面互相合作,于是,1950年6月西欧国家又成立了旨在促进贸易和支付自由化的欧洲支付联盟。1951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马歇尔计划”下一个定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简析马歇尔计划实施对西欧的影响。
(3)马歇尔计划只是冷战的表现之一,如果你参与关于冷战的项目学习,请你补充一个史实,并说明你补充这一史实的理由。
23.(2023 黄埔区一模)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00年到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主要指西欧)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的很明显,而且在经济领域——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式也表现的很明确,同时发端于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当时也遥遥领先于世界……到20世纪初,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居于优势地位。欧洲人自然会这样认为,他们位于世界的中心,他们主导着全世界,而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欧洲(主要指西欧)的全球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大战前看上去要更完整。但是在这一表面之下,形势却完全不同。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弱、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947年 马歇尔计划提出并开始实施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制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500年到1914年”西欧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霸权的衰落宣告完成,根据材料三,请从“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衰弱”三方面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一个多世纪以来,还没有一个后进的大国能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中国如何才能够突破历史惯性的束缚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建言献策。
24.(2023 上杭县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把各类人工智能算法比作蒸汽机时代的蒸汽机、电气时代的发电机、信息时代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用户数最快过亿的消费级自然语言处理应用,ChatGPT就像初生的汽车、电话或者互联网网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让原本分散在各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飞入寻常百姓家”,影响到几乎所有人的生活。
——芝亭《ChatGPT,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注:ChatGPT是美国OpenAl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
(1)根据材料,指出目前人工智能里程碑式的事件。
(2)小史同学认为,该产品是人类的良师益友。你同意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5.(2023 石家庄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岳麓版《历史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关贸总协定生效后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反映的世界发展趋势。
26.(2023 湖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后反映美苏两国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1)指出材料一中漫画反映出的世界政治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多极化趋势带来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百年变局,中国作出的“明智选择”。
27.(2023 淮安一模)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两大国家集团的对抗……主导了战后国际关系。这是一种非战非和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格局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毕竟世界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
——(美)理查德 W 布利特等《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材料三: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标的中心。
(1)材料一中“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指的是哪一国际秩序?该秩序的建立有何积极意义?材料一中的“非战非和的状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过渡期”国际格局演变具有怎样的趋势?据材料二指出,在过渡期,权力出现了怎样的转移与变化?
(3)材料三是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该组织成立于哪一年?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际秩序的因素有哪些?
28.(2023 高要区二模)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性的热点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国际社会治理环境问题情况简表。
时间 内容
20世纪50年代 英国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案》,不仅对工业废气排放进行管控,更对家庭排放的废气进行严格的限制。
1972年6月 联合国发布《人类环境空言》,第一次呼吁全人类要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对环境的认真治理。
2000年以来 法国巴黎一个高科技的垃圾焚烧站,焚烧已经过分拣的垃圾,并发电输往国家电网。
2009年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更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更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
材料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选编自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归纳材料二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的主要措施。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世界环境保护的问题。
29.(2023 洛阳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这种多样性决定了世界不可能由一个国家、一种价值理念、一个发展模式来主导和统治,决定了世界的发展是多样的。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国家间的联盟或由主权国家构成的重要国际组织。
——吴玉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中所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关……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单个国家虽然无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抗衡,但是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多极力量制约超强国家的最佳舞台。
——刘亚男、吴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今世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相应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影响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有哪些?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世界局势?
30.(2023 河东区二模)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根据部编版《世界历史》下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美国家的教育举措及作用。(不能照抄原文)
材料二:下列大事年表简要反映了20世纪妇女解放的部分历程
时间 事件
1914﹣1918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承担了在家庭以外工作的责任
1918年 英国年满30岁的家庭主妇获得了选举权
1919年 康斯坦斯 德马尔凯维奇是英国第一位被选入议会的女性
1920年 《第19条宪法修正案》给予美国妇女选举权
1928年 英国年满21岁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
1979﹣1990年 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选编自【美】霍华德 斯波德《世界史》有增减
(2)根据材料二,总结20世纪以来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写出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背景(写出一点即可)。
材料三: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和平与发展需要世界人民共同维护。
——根据部编版《世界历史》下册整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做出怎样的努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