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化 知识梳理-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哲学与文化 知识梳理-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
本模块四主要知识点有:
1、哲学的含义、基本问题、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四个哲学范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
1、哲学的来源与任务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4、哲学的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他们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何为本原。
(2)唯物主义
①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物质先产生,物质决定意识
②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机器作为世界的本原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心主义
①基本 观点:意识是本原,意识先产生,意识决定物质。
②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理念、绝对精神、道、上帝等
主观唯心主义: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
(3)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1、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2、产生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④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取得的积极成果
3、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3)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三、哲学与时代精神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一、物质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根本属性:运动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物质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但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不是一和多的关系。
二、运动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3)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运动观。
2、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只谈运动的相对主义诡辩论和只谈静止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三、规律
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主观题加材料:材料中主体要根据某规律做了某事。材料中主体做某事是遵循规律的体现或者利用规律的体现。选择题一般为材料选择,要审清材料中的主体违背或者遵循的规律。)
四、意识
1、来源:
(1)来源: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2)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工智能没有意识,不是大脑的机能)
(3)本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正确的反映)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能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常考能动创造性,如:生活的诗情画意,logo等的设计,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等,注意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放在一起考查。)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物质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人的情绪、心理等对人的生理的影响。)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体根据某种实际情况做了某事。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某正确意识(通常是某政策、某思想等)促进了某物的发展、进步等。
六、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成功的前提。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因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联系
1、含义: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及其各要素都处在联系中,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2)联系是普遍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
(2)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从固有联系出发,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是多样的,这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存在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整体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可以决定整体。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系统优化的方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机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这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二、发展
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辩证否定的实质。)
2、发展的途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性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思想准备。
3、发展的状态:量质变
(1)量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或坚持适度的原则)
(2)关于事物发展的几个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性。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
6、发展的根本途径:辩证否定
(1)原理和方法论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它的实质是扬弃。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否定与形而上学否定的区别
形而上学的否定是外力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是全盘否定。
辩证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是既联系又发展,既肯定又否定。
三、矛盾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二者不能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的是矛盾双方)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是普遍的,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和解决矛盾。
3、矛盾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不同事物是不同的原因)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是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地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原理和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能够体现这一原理的:试点和推广、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等
5、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1)区分:
①关键词区分:重点、中心、根本、关键、重中之重等体现主要矛盾;性质、主流、优劣、利弊等体现主要方面。
②材料强调做事情:主次矛盾;材料强调认识事物:主次方面
(2)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做事情要抓重点,兼顾次要矛盾。(或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
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要抓主流,不能忽视支流。(或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7、事物的发展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认识
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
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二、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2、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受规律制约,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的客观性
(2)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
(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4)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3、基本形式: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材料中原没有某认识,后经某实践获得,即从无到有。
(2)来源是唯一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材料中的认识经某实践得到深化、发展或者丰富,即从有到多。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4)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材料中不确定正误的认识,经实践检验是确定正误
(2)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纽带。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四、真理
1、含义: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或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是客观符合主观,不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体现唯物主义的观点,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
2、属性:
(1)主观性(形式上)、客观性(内容上,基本属性)
(2)绝对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关于真理和谬误:
(1)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因此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2)真理和谬误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3)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4)真理可以被超越,不能被推翻。
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和方法论: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5、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
(1)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一、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促进作用。
注:网络热词的出现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2、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注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劳动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常考的上层建筑有政策制度(除经济外)、文化、法律、思想、宗教、道德、教育等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2、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1)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
(2)改革的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五、社会历史的主体
1、原理和方法论: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群众观点:
(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3、群众路线:
(1)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一、价值
1、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注意:物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必须同时满足,该事物才有价值。
2、人的价值:
(1)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2)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先有价值判断,后有价值选择。
(2)基本特征:
①社会历史性:因时间、地点、条件而不同
②阶级性:阶级社会里因地位、阶级而不同
③主体的差异性:立场、角度、人而不同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实现人生价值
1、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2)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3)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四、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本模块五主要知识点有:
1、文化的含义、作用
2、中华文化:特点、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
3、世界文化: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文化发展和创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文化。
一、文化
1、文化的含义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
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的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4、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5、文化的载体
(1)含义: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2)作用: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3)形式: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6、作用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2)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3)优秀文化塑造人,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4)文化反作用与政治经济,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6)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二、中华文化
1、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有的包容性
(1)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2)博大精深的表现: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独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中华文化之瑰宝(民族性)
(3)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中华文化能和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中华文化能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包容性。
3、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3)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
(1)创造性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三、中华民族精神
1、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
2、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作用: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4、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化: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新时代
5、怎么样?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中国精神
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一、文化是民族的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2、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二、文化是世界的
1、文化多样性
(1)重要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要求: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文化传播
(1)主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传媒面向大众传播文化是以印刷术的产生为标志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的突破时空的限制。
3、文化交流
(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3)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4)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4、文化交融
(1)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2)文化交融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1)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推动了文化发展。
(2)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文化交融的前提和基础。
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3、文化生命力的判断标准(P113)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自信自立。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四、建设文化强国
1、建设文化强国,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4、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5、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文化事业是公益性质的,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2)文化产业是盈利性质的,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6、建设文化强国,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五、坚定文化自信
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文化自信的来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2)文化自信不是仅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而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3、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完成时代任务。
4、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5、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7、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有,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
8、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9、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0、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