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学习目标】1.认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感悟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把握开放型经济的内涵;辨析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明确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自主学习一】1.阐述对外开放对我国发展的意义;我国对外开放的优势和挑战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意义以及有哪些正确表现【同步检测一】1.(2024·安徽·高考真题)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充满活力的中国犹如一块磁石,以其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仅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就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某班同学在以“外资企业何以青睐中国”为议题进行探究时,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机会成本②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③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但不一定能降低其机会成本,①错误。②: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能够为外资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配套服务,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②正确。③: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会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和公平,但不会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③错误。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④正确。故本题选D。2.(2023·全国·高考真题)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据此可以判断(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高技术代表更高经济质量,如果高技术行业的外资增长更快,可推断中国引资质量提高。此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在“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中提到,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是追求利益,对利益的追求驱使资本流向利益最大化的地方。因此,更多外资流向中国高技术行业,根本原因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快且发展前景更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转型升级,因此选项①正确。②:实际使用外资属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范畴,主要与生产有关,与东道国金融市场没有直接关联,根据材料无法推断出中国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能直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因此选项②错误。③:实行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需要“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即当地营商环境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可推断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和吸引力,因此选项③正确。④: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无法通过外资水平判断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是否减弱,也无法推断实际使用外资增长的原因为外部冲击减弱,因此选项④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货物贸易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轨者逐步成长为重要参与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细化参与WTO改革的中国方案。这表明( )①中国是WTO改革的发起者和推动者②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主导地位③中国加入WTO加快了自身发展,也惠及全球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参与WTO改革提供重要指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中国是WTO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而不是发起者,①错误。②: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②错误。③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表明了中国加入WTO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全球;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参与WTO改革提供重要指引,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自主学习二】1.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意义;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坚持正确义利观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步检测二】4.(2024·甘肃·高考真题)“提到中国制造,你会想到什么?”一名埃及市民回答:“我的手机是华为,我开的车也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中国制造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以上材料表明中国( )①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③积极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④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对外贸易领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商品走向世界,不涉及世界多极化发展,①排除。②③:中国制造已成为国际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这表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积极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②③正确。④: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不是对外贸易领域,④错误。6.(2024·吉林·高考真题)2024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30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获得的专利可在全体缔约国中寻求专利保护。中国还同8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推动企业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体现出中国( )①促进了专利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完善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扩大中外合作创造了机遇③借助《专利合作条约》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④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强国和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①:材料强调是中国在国际专利申请以及国际专利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专利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完善无关,①排除。②③:中国已经同8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还在推动企业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说明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扩大中外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并可以借助《专利合作条约》为我国的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②③符合题意。④:我国并未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强国和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④排除。7.(2024·湖北·高考真题)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是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法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加强沟通协作,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①正确。②:中法两国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说明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②正确。③:材料中的信息未涉及国际经济新格局,且应该是有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而不是新格局,③错误。④: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与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战略联盟,④错误。【易混易错】1.我们要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阐释】独立自主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对外开放。2.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要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为辅。【阐释】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实行对外开放意味这放弃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阐释】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好比两条强有力的“腿”,支撑我国经济迈入现代化。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阐释】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推动的。【阐释】中国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结果。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单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阐释】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7.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制定全球经济规则,与相关各国共同应对挑战。【阐释】全球经济规则是相关各国共同制定的,中国是其中积极参与者。8.正确义利观要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在同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与合作中,坚决摒弃过时的传统思维,坚持见利思义、以义制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阐释】正确义利观要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在同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与合作中,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课堂检测】1.(2024·湖南·高考真题)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 高技术产业外资占37.4%, 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外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是基于中国自身的经济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等,①②正确。③: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才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会降低我国的开放水平,③错误。④:制度型开放是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与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没有直接关系,④排除。2.(2024·湖北·高考真题)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风电、光伏发电与水电、火电的成本优势对比,①不符合题意。②: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说明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②符合题意。③: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③排除。④: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可见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④符合题意。3.(2024·浙江·高考真题)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 )A.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B.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C.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造成全球两极分化D.经济全球化2.0版符合经济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答案】B【详解】A:材料强调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不是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性,A不符合题意。B: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B符合题意。C: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不能说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C说法错误。D:材料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D不符合题意。4.(2023年山东卷) 2023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通过投资建厂、品牌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欧洲市场布局。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欧盟通过实施经济一体化政策推动欧洲绿色发展②欧洲议会通过行使最高决策权维护欧盟整体利益③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投资建厂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④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不利于全球资源配置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欧洲议会是监督、咨询机构,因此欧洲议会无最高决策权,②错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有利于促进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④错误。5.近期,某些美西方机构借所谓“首席经济学家”“市场分析师”名义,对中国经济展开新一轮“唱空”表演:先拉高增长预期,而后再以“不及市场预期”为由,进行“预期绑架”。针对这一论调,我国应( )①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②抵制西方错误价值观影响,维护我国经济安全③依托发展韧性,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力回击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优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④: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是应对“预期绑架”的措施,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预期绑架”用先拉高后唱空的套路,无视中国确定的合理增长目标,对中国经济的走势抹黑唱衰,针对这一论调,我国应抵制西方错误价值观影响,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同时依托发展韧性,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力回击,②③正确。故本题选C。6.(2023·全国·高考真题)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据此可以判断(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湖北·高考真题)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风电、光伏发电与水电、火电的成本优势对比,①不符合题意。 ②: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说明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②符合题意。 ③: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③排除。 ④: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可见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8.2024年1月7日至8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促进外资稳量提质。放宽外资准入,强化外资服务保障,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下列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的方案组合最优的是( )①大力简政减税降费,有效促进外资稳量提质②加强本土企业品牌建设,建立良好投资生态③创新优化对外投资方式,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④降低制度型交易成本,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②④:打造“投资中国”品牌,需要不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放宽外资准入,降低制度型交易成本,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需要广泛对外宣传在华投资机遇,支持地方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加强本土企业品牌建设,建立良好投资生态,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②④正确。①:大力简政减税降费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这与我国促进外资稳量提质没有必然关系,①说法错误。③:该选项是强调对外投资,而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强调的是利用外资,③不符合题意。9.2024年4月,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走到位于3号馆的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展位前,空气里是浓郁的可可香。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3年前,公司参加了首届消博会并了解了海南自贸港建设。随后其母公司加拿大绿色巧克力工厂有限公司正式与海口江东新区签约,成立项目公司。“目前我们工厂最大年产值在8000万元左右,二期工厂投产后,产值预计达5亿元。”总经理信心满满。投资者的信心可能来自于( )①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努力破除市场准入门槛②中国具有超大市场规模优势,蕴藏强大的需求潜力③中国提供了经济合作优质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④中国深化关税制度改革,降低来华投资制度性成本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①:我国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努力破除市场准入门槛说法错误,①排除。②:“目前我们工厂最大年产值在8000万元左右,二期工厂投产后,产值预计达5亿元。”总经理信心满满。投资者的信心可能来自于中国具有超大市场规模优势,蕴藏强大的需求潜力,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②正确。③: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走到位于3号馆的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展位前,空气里是浓郁的可可香。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3年前,公司参加了首届消博会并了解了海南自贸港建设。随后其母公司加拿大绿色巧克力工厂有限公司正式与海口江东新区签约,成立项目公司。投资者的信心可能来自于中国提供了经济合作优质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③正确。④:中国深化关税制度改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10.近日,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又联手炒作所谓“中国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的论调。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担忧”:中国大幅提升制造能力,电动汽车等产业会出现“过剩产能”,“这些产品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将会破坏全球贸易体系”。下列说法中最能够有力驳斥这一错误论调的是( )①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可以有力地助推全球绿色转型②美国在全球四处点燃战火,为其“过剩”军事产能寻找出路③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巨大,中国产品出口会丰富他国的选择④炒作“产能过剩论”是零和思维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近年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代表,发展亮点突出、增长潜力巨大,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世界提供了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①正确。②:用美国“过剩”军事产能类比反驳中国产能过剩论不够直接有力,②与题意不符。③:中国产品出口会丰富他国的选择,满足全球的需要,有力地驳斥了“中国过剩产能”,③符合题意。④:炒作电动汽车等产业会出现“中国产能过剩论”,最能够有力驳斥这一错误论调的是中国的产品不仅不会破坏全球贸易体系,而且有利于满足全球的需要,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该项是对炒作“产能过剩论”本质的分析,不能直接有力反驳这一错误论调,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11.中国不断优化签证政策,截至4月20日,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同包括泰国、新加坡、马尔代夫等在内的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随着“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入境游市场加速回暖。这表明中国( )①以维护双方共同利益为互免签证的出发点②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政策,拓展发展空间③顺应经济全球化,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④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谋共享之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②:材料强调中国与多国互免签证,没有涉及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②错误。③④: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随着“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入境游市场加速回暖,表明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谋共享之福,③④符合题意。12.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由此可见,我国( )①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③顺应并主导经济全球化潮流 ④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是我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具体举措,①符合题意。④: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实施贸易区提升表明我国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未体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②排除。③:“主导经济全球化潮流”表述错误,③不选。13.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是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的,是主动顺应和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鲜明态度,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宣言。这表明( )①中国政府从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出发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符合我国人民根本利益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④中国将进一步成为推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我们要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表明我国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的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是从全人类的的共同利益出发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部分国家的共同利益,①不选。②:我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既符合全人类的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我国人民根本利益,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没有体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③不选。④: 我国表明主动顺应和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鲜明态度,做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宣言,这表明中国将进一步成为推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④符合题意。14.2023年11月,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共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举办链博会的作用路径是( )①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平台③消除世界经济存在的贸易壁垒 ④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衔接与融通⑤展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新技术、新产品A.①→③→⑤→④ B.②→⑤→④→①C.③→②→④→① D.④→⑤→①→②【答案】B【详解】②: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共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搭建了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平台,②排在第一位。⑤: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平台,有利于展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新技术、新产品,⑤排在第二位。④:展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新技术、新产品,有利于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衔接与融通,④排在第三位。①: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衔接与融通,有利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①排在第四位。③:消除世界经济存在的贸易壁垒中的“消除”太绝对,③错误。15.“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3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做出了这样的演讲。为了下一个“还是中国”,我们应该( )①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②增加数字贸易、服务贸易比重,减少货物贸易数量,全面优化吸引外资结构③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改革,支持贸易保护主义④打通外商在华使用金融、医疗、互联网支付等服务的堵点,提供更好保障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④:“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为此,我们应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打通外商在华使用金融、医疗、互联网支付等服务的堵点,提供更好保障,①④符合题意。②:我国增加数字贸易、服务贸易比重,但也不会减少货物贸易数量,②不选。③:我们应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③不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