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题选自于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在前面的几节课内容,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经济全球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本框题是原有基础的进一步学习。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阐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以及适应新形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要求。第二目是“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阐述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与要求。【教学目标】1.明确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2.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核心素养】1. 政治认同:进一步加深对对外开放这基本国策的理解,增强对这一基本国策的高度认同2.科学精神:认识到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形势下,正确理解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要求3.公共参与:结合贸易摩擦以及我国“经济战略”的实例,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以及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的具体措施【教学重点】1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举措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必要性【教学难点】1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2.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关系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做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 ,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习近平于第四届进博会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习近平于第五届进博会思考:习总书记为什么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在第五届进博会又强调“凝聚更多开放共识,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呢?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导入新课: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总议题:如何开启对外开放新格局、新征程 议题一:从中国这十年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中分析怎样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议题二:从五届进博会开启新品集中发布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认识以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第一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议题一:从中国这十年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中分析怎样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习近平第五届进博会致辞《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并阅读材料《中国这十年,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气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当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由2012年的4.4万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6.9万亿美元,已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当中国境外投资存量从2012年末不足0.6万亿美元稳步增长,超过2. 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战略规划对接日益深....我们看到了开放的中国所展现的自信与担当,也感受到了开放的十年所带来的互惠与发展。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我国对外开放极局的形成历程。2、分析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发挥优势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议学提示:1、我国对外开放极局的形成历程2、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发挥优势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1、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1)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2)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相关链接:三大国际经济组织2、新时代,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总体要求: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 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 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2)具体措施①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 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相关链接:负面清单管理含义:负面清单管理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实质:它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行业。意义: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这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第二幕: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议题二:从五届进博会开启新品集中发布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认识以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第五届进博会开启新品集中发布》并阅读材料《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升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事业践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发展方针,相继取得了以“两弹一星” 为标志的一批自主创新重大科技成果,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我国科技发展走出了绩效显著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谈谈实行对外开放,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要求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议学提示:(1)我国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2)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国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的地位决定的。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原因(1)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要求:(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2)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知识拓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1)国家角度: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税收、信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③完善我国分配制度,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主动性。(2)企业角度:①加大科技研发投入;②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③提高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素质;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劳动者角度: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突破提升: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本课小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