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第一课 第一节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 引言闸明了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引导学生明确我国宪法是治国安 邦的总章程,引发学生思考宪法的作用。公民和国家是宪法关系最基本的主体,引言从宪 法对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两个方面的作用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引领学生对我国宪法核心价值的思考。鉴于这些观点理论性比较强,引言从我们 有尊严的生活和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两个方面抛出两个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我国宪法 的价值追求,指明了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具有统领全课的作用。学情分析 随着学生身体成长和心理变化,他们需要面对和处理日益复杂的个人与他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培养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学会对问题进行更深入和全面思考。这一时期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使之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公民人格。学习目标 (1)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理解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2)提高自学、合作、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3)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重难点 (1)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2)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3)提高宪法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批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工作完成。 思考: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学生活动 同桌交流、思考。 设计意图:宣誓仪式本身就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环节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师活动 活动一:阅读周记 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解决她提出的问题。 1.思考:(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活动二:宪法规定知多少 2.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 学生活动 1、小组探讨,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 总结:(1)国徽是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提示: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设计意图: 教师归纳:(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环节三: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教师活动 活动三:生活剧场 山东邹城某村,年终农民人均分红人民币4000元,年满60周岁长者另有500元贺金;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年满18周岁的女性旅游。 1.思考:(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2.思考:公民在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表本组的看法。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 (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设计意图: 1、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必须有经济基础做保障。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这就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环节四:教师活动 实例再现 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1.思考:(1)以上四幅图的共同点是什么?(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1)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2)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教育改革、高铁发展等设计意图: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板书设计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解读课本上的“探究与分享”,在吸引学生的基础上能够深入的去思考宪法本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回归课本。教学反思与改进 (1)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音频和课本探究与分享的充分使用,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从而生成新知。 (2)因为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整个把控不够灵活,基本上是按照课本教材上课,没有太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