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书法第12课 竖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书法第12课 竖钩 教案

资源简介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三年级上册《第12课 竖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竖钩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其在汉字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竖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包括起笔、行笔、收笔的动作及力度控制。
3. 通过练习,能够准确、规范地书写竖钩,并能在相关汉字中正确运用。
4.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注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竖钩的笔画形态和书写要领,特别是钩的出锋技巧。
2. 学会在米字格中找准竖钩的位置和比例,使书写规范、整齐。
(二)教学难点
1. 竖钩在转折处和出钩时的笔法控制,做到转折自然、出钩有力。
2. 能够将竖钩与其他笔画组合,书写结构合理、美观的汉字。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竖钩的书写示范视频、相关图片和汉字演变过程。
2. 书法练习纸、毛笔、墨汁、墨盒等书写工具,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充分练习。
3. 带有竖钩的字帖、书法作品若干,用于课堂欣赏和临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展示一些包含竖钩的汉字,如“水”“可”“寸”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特点。
2. 提问学生:“这些字中都有一个关键的笔画,大家能发现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出竖钩。
3. 强调竖钩在这些字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竖钩。
(二)新授(10 分钟)
1. 利用多媒体展示竖钩的形态,从不同角度让学生观察竖钩的线条特点。
2. 详细讲解竖钩的书写要领:
起笔:轻顿笔,垂直向下行笔。
行笔:保持中锋用笔,笔画挺直。
转折:行至底部,稍作停顿,向左上方提笔。
出钩:笔尖快速向左上方推出,形成钩尖。
3. 结合汉字演变过程,介绍竖钩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
(三)教师示范(5 分钟)
1. 教师在投影仪上进行竖钩的示范书写,边写边强调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 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在空中用手指比划,感受书写的节奏和力度。
(四)练习环节(20 分钟)
1. 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竖钩的单独练习,每个练习 10 15 遍。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方法,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2. 练习书写包含竖钩的简单汉字,如“小”“才”“丁”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结构,注意竖钩与其他笔画的搭配关系。
(五)小组讨论与分享(10 分钟)
1.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在书写竖钩时的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2.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优秀的书写经验。
(六)评价与指导(10 分钟)
1.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通过投影仪展示,引导学生从笔画形态、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现场示范纠正。
(七)课堂总结(3 分钟)
1. 回顾竖钩的书写要领和在汉字中的运用规律。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书写中多观察、多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八)布置作业(2 分钟)
1. 回家后,每个竖钩练习 20 遍,并书写“利”“到”“手”等包含竖钩的汉字,每个字写 5 遍。
2. 观察生活中带有竖钩的招牌、广告等,感受竖钩在实际应用中的美感。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竖钩的认识和书写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 在新授环节,对于竖钩的笔法讲解还可以更加细致和深入,尤其是在转折和出钩的技巧上,可以通过更多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在练习环节,虽然进行了巡视指导,但对于个别基础较弱的学生关注还不够,导致他们在书写时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今后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给予更多的示范和耐心的指导。
3. 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热烈,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提前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讨论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在评价环节,学生的评价还比较表面,缺乏对书写技巧和结构布局的深入分析。后续应加强引导,让学生学会从更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
5. 教学内容的拓展可以更加丰富,如介绍一些著名书法家书写竖钩的特点和风格,或者让学生欣赏不同字体中竖钩的变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更浓厚的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让书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使学生在书法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乐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