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3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常见的盐》是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单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最后部分,在介绍盐和化肥的同时,也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盐的检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以及化合物的简单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和延伸。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质出发,通过认识身边的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盐的知识。进而对酸、碱、盐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规律及化学反应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还可以将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和通性进行比较完整的归纳,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将起到小结的作用,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食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并知道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常见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用于蒸馒头;碳酸钙是常见的建筑材料;知道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如碳酸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能产生CO2);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学科能力。能够用化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但是学生常把生活中常说的“盐”等同于化学概念中物质分类的盐,同时对问题的讨论、互相交流所得结果的能力有所欠缺。【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4.通过体会分类学习化学物质的方法与意义,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教学难点】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教学方法】问题衍生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NaOH溶液、NaCI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等。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温故而知新填写下列表格:实验 碳酸钠+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推测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也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新知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实验探究】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记录并分析现象。CaCO3 +2HCl= CaCl2+H2O+CO2↑NaHCO3+ HCl= 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 ↓ +2NaOH请同学们思考四个反应与我们前面所学的化合、分解、置换三种反应有什么不同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AB→A+B+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 + C→A +CB提出问题:上述物质的反应,是怎样发生的?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类型:AB + CD→ AD+ CB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化合物。【实验探究】向两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点击播放视频填写表格CuSO4溶液+NaOH溶液 CuSO4溶液+BaCl2溶液现象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1.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 2.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 3.含碳酸根的盐溶液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 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溶解性表钾、钠、铵、硝酸盐,全都溶在水里面;氯化物不溶银;硫酸盐不溶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思考讨论】参考附录I“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判断下列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K2CO3溶液、Ba(NO3)2溶液。判断的时候你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对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试写出化学方程式。①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② H2SO4 + K2CO3 = K2SO4 + H2O + CO2↑③ H2SO4 + Ba(NO3)2 = BaSO4↓+ 2HNO3④ HCl + NaOH= NaCl + H2O⑤ 2HCl + K2CO3 = 2KCl + H2O + CO2↑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1. NaOH+HCl=NaCl+H2O2. CuSO4+2NaOH=Cu(OH)2↓+Na2SO43. Fe+H2SO4=FeSO4+H2↑4. Fe2O3+6HCl=2FeCl3+3H2O5. CO2+Ca(OH)2= CaCO3↓+H2O6. Na2CO3+Ca(OH)2= CaCO3↓+2NaOH7. NaCl+KNO3=KCl+NaNO38. CaCO3+NaOH=Na2CO3+ Ca(OH)2三、盐的化学性质1.盐(溶)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CuSO4+Fe =FeSO4 +Cu2AgNO3+Cu = Cu(NO3)2+2Ag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氢的位置无关;盐必须是可溶性盐。b.不要用K、Ca、Na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c. 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都是亚铁盐2.盐 +酸 → 新盐 +新酸Na2CO3+2HCl = 2NaCl+H2O+CO2↑CaCO3+2HCl = CaCl2+CO2↑+H2O3.盐(溶)+ 碱(溶)→ 新盐 + 新碱Na2CO3+Ca(OH)2= CaCO3↓+2NaOHCuSO4+2NaOH=Cu(OH)2↓+Na2SO44.盐1 (溶)+ 盐2 (溶) → 新盐1+ 新盐2CuSO4+BaCl2=CuCl2+BaSO4↓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AgNO3+NaCl=AgCl↓+NaNO3注意:都要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四大基本反应类型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板书设计】【课后作业】1.练习与应用2.同步练习【教学反思】亮点: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统整,寻求其中的逻辑关系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节课将物质分类引入,旨在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具体知识的积累,更有方法上的提升,并培养学生善于寻找物质间内在联系的思维习惯。不足:复分解反应的的应用加强。教学建议: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十单元 课题3常见的盐(第2课时)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010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03通过体会分类学习化学物质的方法与意义,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新知导入实验 碳酸钠+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有二氧化碳生成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钠不仅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还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温故而知新填写下列表格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记录并分析现象。实验步骤: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碳酸钙生成Na2CO3+Ca(OH)2=2NaOH+CaCO3↓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探究新知一、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请同学们思考四个反应与我们前面所学的化合、分解、置换三种反应有什么不同 CaCO3 +2HCl= CaCl2+H2O+CO2↑NaHCO3+ HCl= 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2NaOH+CaCO3↓讨论分析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定义类型特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ABAB→A+B+ …AB + C→A +CB反应物为多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即“多变一”反应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多种,即“一变多”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两种,且都是单质和化合物探究新知一、复分解反应的定义Na2CO3 + HCl2CO3ClNa + H22H2O+CO2↑Na2CO3 + HCl上述物质的反应,是怎样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类型:AB + CD→ AD+ CB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化合物。Na2CO3+2HCl=2NaCl+H2O+CO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一、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向两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NaOH溶液+CuSO4溶液 2NaOH+CuSO4=Cu(OH)2↓+Na2SO4BaCl2溶液+CuSO4溶液 BaCl2+CuSO4=BaSO4↓+CuCl2产生蓝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1)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 (2)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离子的盐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 (3)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 属于;都有沉淀生成。属于;水。都有气体生成。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溶解性表钾、钠、铵、硝酸盐,全都溶在水里面;氯化物不溶银;硫酸盐不溶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探究新知提出问题:参考附录I“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判断下列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K2CO3溶液、Ba(NO3)2溶液。判断的时候你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对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试写出化学方程式。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K2CO3溶液、Ba(NO3)2溶液①②③④⑤①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② H2SO4 + K2CO3 = K2SO4 + H2O + CO2↑③ H2SO4 + Ba(NO3)2 = BaSO4↓+ 2HNO3④ HCl + NaOH= NaCl + H2O⑤ 2HCl + K2CO3 = 2KCl + H2O + CO2↑1. NaOH+HCl=NaCl+H2O2. CuSO4+2NaOH=Cu(OH)2↓+Na2SO43. Fe+H2SO4=FeSO4+H2↑4. Fe2O3+6HCl=2FeCl3+3H2O5. CO2+Ca(OH)2= CaCO3↓+H2O6. Na2CO3+Ca(OH)2= CaCO3↓+2NaOH7. NaCl+KNO3=KCl+NaNO38. CaCO3+NaOH=Na2CO3+ Ca(OH)2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不都是化合物并且化合价改变不是互相交换成分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物不溶于水不能发生化学方应巩固提升1盐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2盐 +酸 → 新盐 +新酸3盐+ 碱→ 新盐 + 新碱4盐1+ 盐2 → 新盐1+ 新盐2Na2CO3+2HCl = 2NaCl+H2O+CO2↑CaCO3+2HCl = CaCl2+CO2↑+H2ONa2CO3+Ca(OH)2= CaCO3↓+2NaOHCuSO4+2NaOH=Cu(OH)2↓+Na2SO4CuSO4+BaCl2=CuCl2+BaSO4↓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AgNO3+NaCl=AgCl↓+NaNO3CuSO4+Fe =FeSO4 +Cu2AgNO3+Cu = Cu(NO3)2+2Ag三、盐的化学性质探究新知三、盐的化学性质探究新知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氢的位置无关;盐必须是可溶性盐。b.不要用K、Ca、Na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c. 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都是亚铁盐1盐(溶)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2盐 +酸 → 新盐 +新酸3盐(溶)+ 碱(溶)→ 新盐 + 新碱4盐1 (溶) + 盐2 (溶) → 新盐1+ 新盐2都要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盐、碱都必须可溶于水课堂练习1.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D.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一氧化碳 B.硫酸铜 C.空气 D.铜DC课堂练习3.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包括“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分解反应课堂总结12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课题3(第2课时)常见的盐3盐的化学性质分层作业【基础培优】:1.硫酸钡不会被人体吸收,对身体无害,是医疗上常用的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可溶性钡盐有毒,若误食了溶于水的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 ( )A.醋酸 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 D.食盐水分层作业【能力提升】:1.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时产生的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 (2)在性质③中,X代表 类物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科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3常见的盐》第2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篇】1.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B.反应物中一定有酸C.生成物中一定有盐 D.中和反应一定不属于复分解反应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是( )A. H2SO4、 Na2CO3 B. NaCl、KNO3 C. NaOH、HCl D. FeCl3、 NaOH3.近来市场上出现用硫酸铜处理过的“返青粽叶”,食用其包裹的粽子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4.下列物质中常用于保护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的是( )A.酒精 B.食盐 C.醋酸 D.硝酸钾5.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能力篇】一、单选题: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一氧化碳 B.硫酸铜 C.空气 D.铜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NaOH、KNO3 B.FeCl3、AgNO3、 NaNO3C.Na2CO3、HCl、 BaCl2 D.CaCl2、K2CO3、 NaCl8.为了防止病虫害,农民常会对生长过程中的蔬菜喷洒农药。据有关专家介绍,用清水,特别是碱性溶液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最好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中的( )A.食醋 B.纯碱 C.白酒 D.白糖9.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对其中发生的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B.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C.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D.属于复分解反应10.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不必考虑的是( )A.是否有水生成 B.是否有气体生成C.是否有沉淀生成 D.金属活动性顺序填空探究题:1.写出下列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碳酸钾溶液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A.食盐 B.纯碱 C.硫酸铜 D.烧碱 E.熟石灰 F.稀硫酸 G.食醋(1)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____。(2)腐蚀性很强,工业上常用于造纸、炼油的是____________。(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____________。(4)农业上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_。(5)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剂,又能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的是____________。【拔高篇】1.如右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着一重物(不与溶液反应),若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后,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基础篇】:1.C 2.D 3.D 4.B 5.D【能力篇】:一、选择题:1.C 2.D 3.B 4.B 5.D二、填空探究题:1.①2KOH+ H2SO4= K2SO4+ 2H2O②K2CO3+ 2HCI = 2KCl+ H2O+ CO2↑③CuSO4 + Ca(OH)2= Cu(OH)2↓+ CaSO4④Na2CO3+CaCl2= CaCO3↓+ 2NaCl2.(1)F (2)D (3)B (4)E (5)G【拔高篇】:1.变大 Ba(OH)2+CuSO4=Cu(OH)2↓+BaSO4↓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课题3第2课时《常见的盐》教学设计.docx 【核心素养】课题3第2课时《常见的盐》课件.pptx 【核心素养】课题3第2课时《常见的盐》跟踪分层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