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第一单元论述了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第一课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课从理论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坚持党领导的理论逻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群众基础。第一课、第二课分别从历史逻辑到理论逻辑,论证了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第三课从实践的角度说明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符合思维发展规律。本框题包含“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二目内容。通过本框题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先进性的原因,知识上要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等知识点,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和要求,情感上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对党领导下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有所体会,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党。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看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前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以前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限制,学生缺乏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理性认识,还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全面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论依据,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先进性和领导力决定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存在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在设计上借助教材资源和学生熟知的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创设情境,增加信息的广度和思维的厚度,利用活动课堂增进理解的深度。课时目标(1)观看油画《焦裕禄》,结合查阅资料,讲述画面蕴含的故事,体会党的初心和使命,结合习语金句,探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情感共鸣。(2)结合查阅资料,讲述红旗渠的故事,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会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3)分析红旗渠的践行材料,探究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红旗渠精神,做时代青年。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习难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总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师活动播放新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考察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2.交流与分享:观看美术作品中的党史系列油画《红旗渠》,结合所查资料,讲述画面蕴含的故事。学生活动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阳红旗渠的新闻报道,感悟红旗渠精神。交流与分享1:根据画面提示,小组讨论交流,个人展示讲述油画《红旗渠》的故事。议一议:画面展现的劳动人民奋力建设红旗渠场景,有何深意?引出中心议题。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朗读,教师激情导入,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红旗渠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探究欲望。议题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师活动 习语展示: “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结合红旗渠的故事和教材知识,议一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学生活动交流与分享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与个人展示,结合红旗渠的故事,讨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增强政治认同,培育科学精神。议题2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师活动: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10年间,30万河南林州(原林县)人仅靠一锤一铲和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总干渠长度为70多公里,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那里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也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结合查阅资料,请同学们讲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的故事,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学生活动:交流与分享3:根据所查资料,小组讨论交流,讲述红旗渠的感人故事。小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3)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环节一的深化,从“为什么要”到“为什么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入深度学习,在讲好红旗渠感人故事的同时,深化对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解,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在理解中认同,在认同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议题3 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师活动:1.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是何等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林县人民能够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缺衣少食的岁月里开凿出奇迹般的“人工天河”?林县县委认为,要紧紧抓住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激发群众蕴藏的强大力量。只要是广大群众迫切要求办的事情,就抓住时机去办,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就能克服修建红旗渠中的各种困难。那是抱定“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意志,用艰苦奋斗精神书写的当代愚公移山故事;那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团结协作精神谱写出来的奋斗乐章;那是林县人民不计个人得失与安危,用无私奉献精神托举起来的美好梦想。结合材料,分析红旗渠的“精神密码”? 总结:议题3 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1. 内涵: 立党为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 要求: ①坚持群众路线。 ②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红旗渠在太行山上蜿蜒流淌至今,它是滋润百姓的“生命渠”,是催人奋进的“幸福渠”,更是永不断流的“精神渠”。 出示《红旗渠》,感受红旗渠的发展过程。3.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时说:“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以“弘扬红旗渠精神,中国青年正行动”为主题,写一篇微演讲稿。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与分享:1.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材料,运用本课知识,说明红旗渠的“精神密码”? 个人展示,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总结执政理念的内涵和要求。2.观看视频《红旗渠》,体会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道开放性作业题,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表达对红旗渠精神的崇敬之情,进而推动校园内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风气,从而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学生可以从理想信念、爱党爱国、为民情怀、知识技能、道德情操、奋斗担当等角度阐述。设计意图:1.通过一代代共产党员弘扬和传承红旗渠精神,学生进一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内涵,从思想上进行一次精神洗礼。2.通过写演讲稿,展示当代青年立足实践,顺应时代要求,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时代追求。在学生抒发感悟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6.板书设计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以“弘扬红旗渠精神,中国青年正行动”为主题,写一篇微演讲稿。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油画《红旗渠》引入议题,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林县人民敢于战天斗地的精神,更暗含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然引出子议题的深度探究。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用视频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带领林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自然升华主题。以心形呈现板书内容,形象展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目了然且要点明确。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学经验总结。本节课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着眼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力求在活动体验中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厚植学生的爱党情怀。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心议题,设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个子议题,议题之间层层递进,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深化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认识。在情境创设上,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为线索,弘扬红旗渠精神,引导学生在情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认识,自然生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活动任务的设计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再到怎么办,再从思想到践行,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提升综合素养。2.存在问题。议题之间逻辑性不够强,支撑议题的情境创设还不丰富,学生主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激发。3.改进设想。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素材,可以增加典型视频展示红旗渠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议题设计上再思考,环节再优化,凸显任务的梯度和引领性。学习评价设计根据“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我们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制定评价量表,过程性性评价贯穿始终。终结性评价通过讲述展示、拓展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达到目标要求、学习能力是否符合发展需要、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等进行评价。在目标和总议题引领下,子议题之间注重逻辑性和情境性,层层递进,使得教学、学习与评价无缝连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获得新识,提高学习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性质地位立场人民宗旨奋斗目标执政理念出发点落脚点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