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课 对抗“挫折石头”——挫折教育主题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课 对抗“挫折石头”——挫折教育主题 素材

资源简介

小学班会课|对抗“挫折石头”——挫折教育主题
班会主题:对抗“挫折石头”
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2日
背景分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挫折教育是生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小学中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变化的转折期,因此中段是培养学生对待挫折保持良好态度的关键期。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生活体验越来越丰富,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经历的挫折和失败也越来越多,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对挫折事件的认知不足,缺少应对挫折事件的经验,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产生学习动力下降等一系列消极后果;少部分学生在经历负性事件后,能很快从情绪中恢复过来。因此,教给学生合理有效的应对挫折的方法,提升其心理韧性,令其敢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失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本课将国际心理韧性研究计划提出的“3I”阐述为我有积极态度(I can)、我有自身优势(I am)、我能寻求帮助(I have)三个问题解决策略,增强学生积极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石头”的形象较为具体可感,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联想。本课以“对抗‘挫折石头’”命名,将挫折比作“石头”,通过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接纳挫折,构建“挫折也精彩”的积极认知,学会使用“3I策略”提高心理韧性,勇于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班会目标:
1. 认知目标:明白挫折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是正常的,要学着接纳面对;通过思考辩论认识到挫折具有两面性。
2.情感目标:感悟“挫折也精彩”的积极情感态度,通过优势卡涂鸦认识与肯定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能力,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而高兴。
3.行为目标:通过抗挫态度对对碰、情景剧场、优势卡涂鸦活动初步掌握“3I策略”应对方法,尝试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正确应对挫折。
班会准备:
1.学生准备:情景剧
2.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课件、设计“心理探索单”、剪辑音视频等。
班会过程:
环节一:游戏导入
师: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好吗?
游戏:猜猜他是谁
人物1:高考两次落榜;求职被拒;创业初期屡遭失败;凭借非凡的毅力创立了阿里巴巴。
生:马云!
人物2:身高并不突出被人质疑;重大赛事中因抢跑被罚下场;遭遇严重腰伤和骨裂;以9.83秒成绩闯进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
生:苏炳添!
师:太棒了,猜得又快又准!他们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生:他们都遇到了许多困难、挫折。
师:是的,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就像遇到了人生中的“挫折石头”。同样,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今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对抗“挫折石头”。(揭示主题:对抗“挫折石头”)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名人的挫折经历引出主题。
环节二:感受“挫折石头”
(一)我的“挫折石头”
师:我们都遇到过哪些“挫折石头”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说的话,如果你经历过老师所说的事件,就拍两次手。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考试考砸;与朋友闹矛盾;与父母吵架;被人冤枉;因生病错过重要的事情;被老师批评;亲人去世;比赛失败。(学生根据自身经历拍手)
师:每一个事件都有不少同学拍手,看来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下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让你印象最深的“挫折石头”,它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心理探索单上。(配乐)
请同学们分享。
小结:感谢大家真诚的分享。每个人遇到的“挫折石头”也许有所不同,但它都会让我们感到失落、感到悲伤、感到烦恼。
(二)思考辩论:挫折是好还是坏?
师:那么遇到挫折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是不是只有不好的一面呢?
生1:我觉得挫折还有好的一面,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下次怎么做才能不犯这个错误。
生2:我觉得挫折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挫折会使人伤心难过,也可以使人进步。
师总结:挫折既会让我们受伤,又能让我们成长,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如何让这块“挫折石头”从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就是尼克·胡哲,我相信他会给大家一些启示。
(三)案例再现
出示主人公信息:尼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没有四肢,行动困难。奇怪的身体结构遭到同学们的欺凌和嘲笑,周围的人都将他视为一个“怪物”。
师:他遇到了怎样的“挫折石头”?(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生1:他是个残疾人,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写字、运动,好多事情都做不了。
生2:周围的人还经常嘲笑他欺凌他,使他的身心受到伤害。
师:面对自己的残疾,面对身边人的嘲笑,他是怎么对待的呢?请大家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
尼克·胡哲的故事。
师:尼克·胡哲是怎么对待挫折的?
生:他积极地面对挫折,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没有放弃自己。
师小结:尼克天生残疾,但没有自暴自弃。他没有双腿, 却能勇攀高峰;他没有双臂, 却能展翅飞翔。同学们,我们比尼克幸运得多,拥有健康的身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能不能像尼克一样勇敢?
生:能!
设计意图:通过闭眼拍手游戏帮助学生感受挫折的普遍性,主动分享体验过的挫折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挫折到底是好是坏”,认识到挫折具有两面性,并以尼克·胡哲的真实案例引出面对挫折的方法。
环节三:推动“挫折石头”
(一)秘籍一:我有积极态度(I can)
活动1:抗挫态度对对碰
师:有了榜样的引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该如何积极地面对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恭喜你们,你们积极的态度将挫折石头往前推动了一大步。
活动2:情景剧场
我们班的小蒋同学也遇到了他的“挫折石头”,他的“挫折石头”是什么呢?他面对挫折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剧场内容(视频):小蒋考试考砸了,被妈妈批评,他感到既生气又委屈。(学习上的挫折)
妈妈(严厉中带着一丝无奈):你看看你的成绩,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平时不是说好了要认真学习,争取好成绩吗?
小蒋(低着头,声音微弱,带着委屈):我......我努力了啊,可是这次的题目真的很难......
妈妈(语气加重):难?那大家都难呀,你得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不要找借口!你怎么对自己的成绩这么不上心!
小蒋突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不甘,快步走进房间,关上了门。
师:他的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生:是消极的。
师:那如果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他该怎么做呢?
同桌合作表演:一位同学演小蒋,一位同学演小蒋的妈妈。
请一组同桌上台表演。
师:表扬得真好,掌声送给他们!谁来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积极的态度?
生:他妈妈非常严厉,他的态度很诚恳,想和妈妈一起整理试卷上的错题。
师:小蒋同学,现在你知道该怎么面对你的“挫折石头”了吗?
生:我知道了。
师:真为你高兴。相信你今后面对这样的挫折,一定会拥有积极的态度。那同学们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小结:恭喜你们,获得了战胜挫折的第一个秘籍:我有积极态度。(板书:我有积极态度)
(二)秘籍二:我有自身优势(I am)
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积极地采取行动对抗挫折呢?
生: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师:是啊,有许多挫折我们自己有能力解决,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优势。那我们身上究竟有哪些优势呢?请同学们马上到优势卡中找一找吧!
出示任务:优势卡涂鸦
(1)在优势卡上用红色涂上属于自己的优势,如果优势卡上没有显示出你的优势,你可以在空白格内添加。
师:赵老师把几个同学的优势卡拍了下来。你们看,哇,我们的身上原来有这么多的优势!(拍照投屏)
(2)请小组内的伙伴用蓝色涂上他认为你拥有的其他优势,如果优势卡上没有显示,他也可以帮你添上。
师:在小伙伴眼里,你还会有哪些优势呢?下面,把优势卡在小组里交换,找一找。
(3)分享自己的优势卡
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自己的优势卡?(拍照投屏)
师:看到这张涂上颜色的优势卡,你有什么感受?
生1:原来我有这么多优势,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
生2:我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但没想到在同学眼里,我已经做得很好了,这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4)利用优势解决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你可以运用自己的哪些优势来对抗遇到的“挫折石头”呢?
生分享。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优势移动了“挫折石头”,恭喜同学们获得了第二个秘籍:我有自身优势。自己的身上原来蕴藏着这么多能力,这些优势可以用来抵御挫折。(板书:我有自身优势)
(三)秘籍三:我能寻求帮助(I have)
师:当面对你无法靠自身优势战胜的挫折时,又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找别人帮忙。
师:你曾经从谁那里获得过怎样的支持与帮助呢?
生:父母、朋友、老师......(分享经历)
师:看来,当我们无法靠自身优势移开“挫折石头”时,还可以寻求帮助。这就是第三个秘籍——我能寻求帮助。(板书:我能寻求帮助)
结合板书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对抗“挫折石头”有这么多好办法!第一个——我有积极态度,第二个——我有自身优势,第三个——我能寻求帮助。有了这三个秘籍,我们再也不用害怕“挫折石头”了!
设计意图:通过已经学到的“积极态度”这一方法对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进行判断,让积极的态度深入人心。情景剧场、优势卡涂鸦等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明白,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自我赋能、找准优势和寻求帮助来应对挫折。
环节四:移开“挫折石头”
拓展“赋能圈”:现在,就请用这些办法移开你的“挫折石头”吧!让我们把它张贴在教室板报上,互相汲取对抗“挫折石头”的力量!
师寄语:今天的挫折是明天的转折。当我们移开了代表着挫折的石头时,会发现那其实是一颗给我们带来成长和希望的珍珠。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用积极的行动应对,相信挫折也精彩。
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
1.赋能圈:将心理探索单张贴在教室板报的“赋能圈”中,学生互相汲取对抗“挫折石头”的力量。
2.幸福小事:鼓励学生将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记录下来,储存幸福能量,对抗“挫折石头”。
班会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完整,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活动能够围绕目标开展,探讨的问题富有层次,将心理学中的“3I”策略融入其中,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阐述。教学设计顺应小学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游戏、观赏励志视频、创设情景剧场、优势卡涂鸦等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从而真诚自由地分享自己遭遇的挫折,并积极表达对挫折的认识,进而感悟“挫折也精彩”。
同时,本课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式多样,突出了心育的特点。遵循“远一点、近一点”的班会课原则,从名人的挫折到励志人物尼克·胡哲的故事,再到抗挫态度对对碰、情景剧场和优势卡涂鸦,由远及近,逐步向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靠拢。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课堂活动较丰富,需要注意每个环节子活动的时间把控,部分环节花费时间较长,导致后续环节稍显仓促。由于涉及到学生的挫折经历,需要注意学生的隐私保护,课堂公约需要重点强调。在过程中,我应充分尊重学生,启发、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加强课堂语言和情感引导,这也对我的评价语和过渡语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