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宝典】浙教版九上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知识大串讲(知识点+易错点)(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关宝典】浙教版九上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知识大串讲(知识点+易错点)(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4.1 食物与营养
01 食物与能量
1、七大类营养素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 、 、 、 、 、 和 七大类。
2、探究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1)实验原理: 、 和 三种营养素都属于有机物,贮存着化学能,它们在生物体内通过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将它们放在体外燃烧,可以快速释放其中的能量,释放能量的多少与其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相等。将等质量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充分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用于加热相同的液体,比较 就能知道哪种营养素中贮存的能量多。
(2)实验过程
①用天平分别称取 的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各1克,并用小刀尽量 。
②在试管内加人5毫升水,在带孔的橡皮塞上插入温度计,再将 。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测量 并记录在下表中。
⑤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花生仁开始燃烧,马上放于试管下方。
⑥观察并记录试管里水的 ,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⑦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步骤,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样品 水温(℃) 水温变化(℃) 比较释放的热量
燃烧前 燃烧后
花生仁
大米
牛肉干
(3)实验结果:用大米和牛肉干进行实验时水的最高温度相同(或相近),而用花生仁进行实验时水的最高温度要高些。
(4)实验结论:同等质量的糖类与蛋白质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相同,而同等质量的脂肪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要比蛋白质和糖类 ,因此富含脂肪的花生仁所含的能量最 。
<名师指点> 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本实验运用两种科学方法: 、 (通过水温的变化来比较释放的热量)。
②控制变量:花生仁(主要含脂肪)、大米(主要含糖类)和牛肉干(主要含蛋白质)的 ;试管要一样(用大试管效果更好),试管中水的质量(或体积)、初温要相同;要使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的燃烧匙等。
③为使这三种物质 ,火焰熄灭后要立即重新点燃,直到全部燃尽。为防止燃烧中断,可在点燃前将这些物质切成小颗粒。
④燃烧过程中要注意挡风, ;注意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等。
⑤温度计 ,以免产生误差。食物燃烧殆尽后还有余热,一定要耐心观察,等到试管内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名师指点> 1克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
糖类:16.8千焦/克、蛋白质:16.8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即:每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它们所含的能量往往各不相同。
1克糖类可释放16.8千焦的热量,同等质量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糖类。
3、人体能量的消耗情况
(1)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 和 、 、 等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
(2)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
由于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和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存在差异,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也有差异。
①年龄: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生长迅速,机体需要的能量相对较多。
②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活动越激烈,需要的能量越多。
02 营养素的作用
1、水
水不能提供 ,是构成 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必须溶解在 中才能进行运输。
2、无机盐
(1)种类:食物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其中包括钙、铁、碘、钠和磷等元素。
(2)作用:无机盐 ,却是人体 的营养物质。
(3)各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及其主要食物来源。
无机盐 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主要食物来源
含 的 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 (鸡胸、X型腿或 O型腿) 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 症 奶类、绿叶蔬菜、豆类、 虾皮等
含 的 无机盐 厌食 、 、 等 瘦肉、鱼类、奶类、蛋类、豆类等
含 的 无机盐 缺铁性 (乏力、头晕等) 动物血液、肝脏、瘦肉、 鱼类、奶类、蛋类、水果等
含 的 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虾、海盐等
含 的 无机盐 味蕾功能下降,食欲减弱,生长发育不良 肉类、鱼类、蛋类等
3、糖类
(1)种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2)主要食物来源: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等食物。
(3)生理功能: 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有一半以上来自糖类。
4、蛋白质
(1)生理功能
①蛋白质是 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千重的 。
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 ,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 。
③蛋白质也能 。
(2)主要食物来源: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食物。
5、脂肪
(1)生理功能
脂肪是生物体内 的主要物质,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当人体内的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
(2)主要食物来源:植物油、动物油、核桃和花生等食物。
6、膳食纤维
(1)组成:膳食纤维主要由 组成, 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2)生理功能
①膳食纤维可刺激 ;
②膳食纤维可促进 ,有利于及时排便;
③适量摄取膳食纤维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
④适量摄取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维生素
(1)特点:维生素的种类很多,除 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2)生理功能: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作用极大。
(3)几种常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种类 功能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 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干燥、 (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鱼肝油、黄色玉米、胡萝卜等
维生素B1 维持___________ _________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等 动物肾脏、稻麦等谷类的外皮、胚芽等
维生素C 维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等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皮下、牙龈的血管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维生素D 促进 的吸收和_________ 等 鱼肝油、蛋黄、肝脏等
03 平衡膳食
1、人体需要营养素和能量
人的身体需要许多种营养素,而且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最也不尽相同,营养过剩和不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主要通过每天摄取食物得到供应和补充。
2、平衡膳食的概念
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 、数量 、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 ,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 ,即所谓平衡膳食。
3、平衡膳食宝塔
2007 年,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居民存在的营养问题制定了平衡膳食宝塔,这是适合我国人群的食物营养摄入指南。
平衡膳食宝塔直观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大致比例。
4、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
应用平衡膳食宝塔时,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人量应根据个人情况作适当调整,一日三餐,按时进食,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摄人比例为早餐占 ,午餐占 ,晚餐占 。同时建议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天至少饮水1 200克,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做到“平衡膳食”。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01 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
(1)消化道:从上到下有 、 、 、 、 、 、 ,主要功能是进行食物的 和 。
(2)消化腺
①分布于 :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分布于 壁上:胃腺、肠腺。
2、牙
(1)作用:牙是人体口腔内 和 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
(2)分类:按出牙的时间,牙分为 和 。幼儿时长出的一组牙称为乳牙,共20颗。约6岁起,乳牙逐渐脱落,换上恒牙,共 颗,一般恒牙脱落后就不会再长出来。
(3)结构
① :包裹在牙本质外侧,它表面光滑而坚硬,是人体 的结构。
②牙本质:它是牙的 ,内部有一腔隙,内含 。当牙本质暴露后,就能感受外界冷、热、酸、甜等刺激,从而引起疼痛。
③ :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中,由小血管和神经组成。
(4)龋齿:俗称“ ”,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
①形成原因: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引起龋齿。
②形成过程: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到破坏,随后牙本质受到破坏,最后是牙髓受到破坏。
③龋齿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消化道
(1)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舌和唾液腺等附属器官。牙齿有咬切、撕裂和磨碎食物的作用;舌具有 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的作用。
(2)咽和食管
咽是食物和气体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食管是由肌肉构成的管道,能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咽和食管基本上无消化和吸收功能。
(3)胃
胃位于上腹部,是 中最膨大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 ,能通过蠕动使食物与胃腺分泌的胃液充分混合。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具有较大的伸缩性。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其中有许多胃腺,能分泌 ,胃液有 、消化和保护胃壁的作用。
(4)小肠
小肠盘曲在腹腔中,长5~6米,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小肠起始的一段是十二指肠,其长度约有十二个手指宽度那么长,它的内侧壁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肠壁有 ,能使小肠蠕动。
小肠是 的主要场所,它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如下:
① :小肠长5~6米,食物在此处滞留的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
②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 ,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
③ :小肠内有多种 ,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均流入小肠,其中含有多种 ,能帮助消化食物。
④ :小肠绒毛壁仅由 构成,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 和淋巴管,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5)大肠
大肠位于腹腔的下部,能暂时贮存食物残渣(粪便)。大肠基本无消化作用,可吸收少量 、
和 等营养素。
4、消化腺
人体共有五大消化腺,分别为 、 、 、 和 。消化道外的唾液腺、肝脏、胰腺和消化道壁上的胃腺和肠腺,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
(1)唾液腺:唾液腺能分泌 。唾液能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使一部分淀粉分解成 。
(2)胃腺:胃腺是由胃壁内黏膜上皮凹陷而形成的。胃腺开口在胃壁的内表面,能分泌胃液,胃液直接流入胃里。胃液呈 ,主要成分是胃蛋白酶、胃酸和黏液,有杀菌、消化和保护胃壁的作用。
(3)肝脏:肝脏是人体内最 的消化腺,具有解毒功能。肝脏能分泌 ,胆汁流入 浓缩和贮存。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 作用,将脂肪乳化成细小的微粒。成年人每天分泌的胆汁约有一升。
(4)胰腺:胰腺能分泌 。进食后,胆汁和胰液经胆总管和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胰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蛋白质就被分解为 ;胰液中的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又可以促使淀粉和麦芽糖分解为 ;胰脂肪酶在胆汁的协同作用下,促使脂肪分解为 。
(5)肠腺:肠腺是小肠黏膜中的微小腺体,开口于相邻的两个小肠绒毛之间。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 ,如:淀粉酶、麦芽糖酶、脂肪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进一步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使其成为可以被吸收的物质。
0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食物的消化
(1)概念:人体将食物中的 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类型
① :食物逐渐被软化和细化,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大小,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如牙齿的切割研磨(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对脂肪的 等。
② :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即营养物质,此过程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
(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2、营养物质的吸收
经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和些不需消化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
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口腔内的消化
食物在口腔内经 的咀嚼、 的搅拌,并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形成食团,可进行对
的初步分解。食团经咽、食管的蠕动进入胃。平时吃饭要做到细嚼慢咽,可减轻胃、肠的消化负担。
(2)胃内的消化吸收
①当食物由食管进入胃,可在胃里进行 。胃壁可进行有节律地收缩,并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胃腺分泌的胃液能初步消化 ;
②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很少,只吸收 、 和 。
(3)小肠内的消化吸收【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 】
①食糜进入小肠后进行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小肠的长度长,用于消化和吸收的内表面积大,流入小肠的消化液种类多,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可在小肠内得到充分的消化,最终分别形成 等小分子营养物质。
②人体可吸收的大多数营养物质是通过小肠壁被吸收的。
(4)大肠内的吸收
未被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最后进入大肠,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主要是
,最后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名师指点>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营养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开始消化部位 ______ ______ ______
完全消化部位 ______ ______ ______
参与的消化液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消化产物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强调: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可以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这实质上是一个物理消化过程;脂肪微粒在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才是真正的化学消化过程。
4、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1) :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2) :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到循环系统中。
(3) :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03 酶的催化作用
1、酶
(1)概述: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 。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 性质不变,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2)命名和分类: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叫做 ,消化酶的种类很 ,一般根据其来源和所催化的物质进行命名。如:唾液中含有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唾液淀粉酶。
2、探究酶的催化特点【实验一】
(1)收集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
(2)制备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3)将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2毫升。
(4)向A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溶液,轻轻振荡;向B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轻轻振荡;向C试管内先加入1毫升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再加入2毫升唾液,轻轻振荡。
(5)同时将3支试管放入盛有37度水的烧杯里,进行 (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在37度左右)。
(6)经5~10分钟,取出试管,分别往3支试管内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试管内 (淀粉已经被 );
B试管内 (仍然为蓝色,因为蒸馏水对淀粉不起作用,淀粉仍然 );
C试管内 (盐酸使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 )。
实验结论:①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②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也有影响。
<名师指点>:关于探究酶的催化特点实验注意事项
①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 ;
②为什么需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理由是:

③C试管中为什么要先加盐酸后滴唾液?理由是:

3、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 :酶能使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迅速进行,保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3) :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往往有所不同。
(1) :酶有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人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度。不同生物的体温不同,其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不同。
(2) :不同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8,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接近7。
5、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二】
(1)提出问题: ?
(2)建立假设:每种酶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
(3)设计实验方案
本实验的原理是 。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方案中应至少设计3个组的温度变化值;各组要保证唾液淀粉酶和淀粉先达到相应设计温度值后再滴加碘液;各组的实验结果要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得出。
(4)进行实验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号,分别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另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新解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将6支试管的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编为3组,分别放人0℃、37℃和70℃左右的水中,水浴5分钟。
③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人同组的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分钟。
④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人1滴碘液,然后摇匀。
⑤观察并记录3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5)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①结果记录:1号和4号组(0℃)的溶液 ,2号和5号组(37℃)的溶液 ,3号和6号组(60℃)的溶液 。
②结论: 。
(6)表达与交流
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7)实验反思
①实验运用 、 的科学方法;
②探究“温度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实验中,第(2)(3)步能否对调?

<名师指点> :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pH也能影响酶的活性
步骤 项目 试管
1 2 3
1 注入等浓度新鲜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2 注入蒸馏水 1mL -- --
3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 1mL --
4 注入盐酸 -- -- 1mL
5 注入可溶性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6 注入碘液 1滴 1滴 1滴
7 观察现象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实验结论: ,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 。
酶活性受pH值影响示意图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01 血液
1、血液的功能
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流向全身。
2、血液的成分
血液属于 组织,由 和 组成。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血剂,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透明淡黄色的液体是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 (91%~92%),其次是蛋白质(7%左右)、无机盐(0.9%)、葡萄糖(0.1%)等;下层暗红色的物质就是 。
3、血量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为体重的7%~8%。血浆约占人体血液的55%,血细胞的量约占人体血液的45%。
4、血浆的功能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具有运载 、运输 和 等作用。
5、观察血细胞
血涂片制作步骤
(1)实验室准备少量新鲜的猪血,存放在试管或小烧杯中。
(2)用吸管吸1滴猪血滴在清洁的载玻片略偏右一侧。
(3)用左手拿着滴有血液的载玻片的两端,用右手拿住另一载玻片的一端,在左手拿着的载玻片上由左向右移动接触血滴,使两个载玻片约呈 夹角,轻轻移动,使血滴呈一直线,然后由右向左推成一层均匀的薄膜。这样操作既不会形成大的气泡,也不会损伤血细胞。
(4)观察: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三种血细胞,其中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血细胞数量最 ,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数量最 。
6、血细胞
(1)各种血细胞的类型和特点
血细胞 数量 形状 大小 有无细胞核 功能 异常情况
红细胞 最__ 呈两面凹 的圆饼状 较大 成熟的红细胞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过少时:____ 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 最__ 多呈球形 形态多样 _____ _______ 吞噬病菌、抗传染,防御和保护 过多时:____ 注射或服用消炎药
血小板 较少 不规则 _____ _______ 加速凝血 促进止血 过少时:________ 过多时:________
(2)血红蛋白
①概述: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 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它使血液呈现 。
②特点:在氧浓度 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③功能:红细胞运输功能与血红蛋白有关。血红蛋白既能帮助红细胞运输 ,也能运输一部分 。
(3)血细胞的产生
人体内的血细胞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衰老死亡和再生的过程,具有造血功能的 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4)血液常规检查
报告单的说明,正常成年人在健康状况下,血液中的血细胞含量基本稳定。当人的年龄、生活条件等发生改变或患病时,各种血细胞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7、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输送 、 、各种营养物质及 的功能,还能起到 和
等作用。
02 心脏和血管
1、心脏
(1)位置和形态:心脏位于胸腔内(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外形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
(2)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工作起来就像一台 ,通过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不间断地流动;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泵”。
(3)结构
(4)心脏中的瓣膜
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 ,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 。它们的功能都是控制血液向同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房室瓣控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控制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血流总的方向是 → → 。
<名师指点> 规律总结 口诀记忆
①四腔四管两瓣膜:心脏有四个腔,每个腔连有一种血管,有房室瓣、动脉瓣两种瓣膜;
②室连动,房连静:心室和 相连,心房和 相连;
③房房不通,室室不通:心房和心房 ,心室和心室 ;
④室房同侧通:只有同侧的心室和心房相通;
⑤ 进, 出:血液从静脉流进心脏,从动脉流出心脏。
(5)心脏的工作过程
①当左、右心房收缩,左、右心室舒张时,会将心房的血液压入心室,而心房和心室间的瓣膜(房室瓣)会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如图 4-23所示)
②当左、右心室收缩,左、右心房舒张时,左心室便会把血液压入主动脉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右心室将血液压入肺动脉送往肺部,动脉瓣会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如图 4-24所示)
③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此时,房室瓣打开,而动脉瓣关闭。这时,血液从静脉回流到心房,其中,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人 ;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回流人 。这样心脏就完成了一次工作过程,心脏通过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时间是不同的,若表示一个心跳为75次/分钟的成年人,则此人每次心跳的时间为0.8秒(每一格代表0.1秒),他的心房收缩一次约需0.1秒(1个暗格),舒张一次约需0.7秒(7个空格)。在心房开始舒张的同时,心室开始收缩。心室收缩一次约需0.3秒(3个暗格),舒张一次约需0.5秒(5个空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规律:心房和心室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舒张,也能交替收缩。
2、血管
(1)血管的分类:人体内的血管分为 、 和 三种; 分流, 合流。血液流动方向: 血管→ 血管→ 血管。
①动脉血管【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管腔 ,管壁 、弹性 ;血流速度 。一般分布较深处,也有较浅处,如颈部与腕部的动脉。
②静脉血管【从全身各器官运送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
管腔 ,管壁 ,弹性 ;血流速度 ;分布有较深处、也有较浅处,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③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数量大,分布 ;管壁 ,只有 围成;管腔 ,只允许 通过。
<名师指点>: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 ,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 ,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2)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管壁很 ,血液流动速度 ,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经过细胞间隙进人组织细胞中,供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也能经过细胞间隙进人血液中,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03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 。
2、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 。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
3、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 次,血液循环可分为 和 两部分。
(1)体循环: → → → → ;【口诀:左出右回】
血液变化: 血→ 血。
(2)肺循环: → → → → 。【口诀:右出左回】
血液变化: 血→ 血。
4、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
动 脉 血 静 脉 血
组 成 血红蛋白与氧________ 血红蛋白与氧________
特 点 含氧丰富,颜色____,含二氧化碳较____ 含氧较少,颜色____,含二氧化碳较____
分 布 肺循环中的______,体循环中的动脉 肺循环中的______,体循环中的静脉
<名师指点> 辨析
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 理由: 。
5、血液循环的功能
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将各个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6、注射药物问题进入血液循环问题【补充】
(1)药物静脉注射到肺:经过心脏 次,肺 次;
(2)药物静脉注射到全身(器官):经过心脏 次,肺 次。
<名师指点> 例:某人脚背发炎,医生在他的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是什么?

7、急救问题【补充】
(1)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
(2)静脉出血,远心端出血;
(3)被蛇咬:扎在近心端,防止毒素随血液流入心脏。
04 心率、脉搏和血压
1、心率
(1)概念: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 。
(2)正常范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 次/分钟,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
2、脉搏
(1)概念: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形成 。同一个人的脉搏次数与其心率是 的。
(2)测脉搏的方法: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触摸脉搏。
(3)应用: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通过“切脉”,根据“脉相”来诊断疾病。
3、血压
(1)概念: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 叫血压。
(2)测量及单位:血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单位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
(3)收缩压和舒张压
①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叫做收缩压。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变动范围为12~ 18.7 千帕。若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 。
②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舒张压变动范围为8~ 12千帕。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则可能是 。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 。
(4)血压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分式表示,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是16千帕,舒张压是10.7千帕。
(5)影响血压的因素:人的血压值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一般男性血压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血压越高。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05 血型与输血
1、血型
(1)凝集原和凝集素
在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着叫 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 。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称为 凝集原和 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称为 凝集素和 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 ,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如: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
(2)血型的决定和分类
血型是由凝集原的种类决定的,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可以把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红细胞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 ;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 ;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 ,这就是ABO血型系统。
(3)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上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血型为A型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 凝集素,血型为B型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 凝集素,血型为AB型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 ,血型为O型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 ,具体如下表所示。
2、输血
当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时,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是 。
(1)原则:输血的时候应以 为原则。
(2)异型血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不得已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 试验。交叉配血试验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 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 发生凝集作用。异型血输血时 。
(3)举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人少量的O型血; 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AB型血外,也可输人少量的O型血、A型血或B型血(如上表)。但在大量输血时,仍需遵循输 的原则【O型血万能 ;AB型血万能 】。
3、无偿献血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 ~ 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4.4 能量的获得
01 获得能量的途径
1、呼吸作用: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 和 等有机物,并释放出 的过程。
2、有氧呼吸
(1)概念:指在 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能量的呼吸作用方式。有氧呼吸是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 。
有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
(2)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来源于 ,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3、无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未彻底氧化的产物,释放出 能量的过程称为无氧呼吸。
(2)动物(包括人)的无氧呼吸
动物组织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糖类会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分解为 ,并释放出 的能量。当大量的乳酸在肌肉组织里堆积时 ,就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
动物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
(3)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
高等植物在缺氧(如水淹)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糖类被分解为 和 ,并释放出 的能量。
植物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
<名师指点> 水稻等植物长期淹水后,容易出现“烂根”现象,该如何这一现象?
解释:

(4)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有些微生物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 。人们可以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生产食品。如:酵母菌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则进行无氧呼吸。
(5)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 目 内 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 别 反应条件 _________ _________
物质变化 有机物彻底分解 产生_________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生成__________或生成_________
能量变化 释放_______能量 释放_______能量
联 系 实质上都是分解_________,释放_______
02 多样的呼吸器官
1、低等无脊椎动物
大多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只靠 进行气体交换。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
已经开始出现专门的 ,如:蝗虫用气管呼吸、对虾用鳃呼吸等。
3、水生脊椎动物
鱼类是用 呼吸的。鱼的鳃位于咽的两侧,鳃盖关闭时,水从张开的口流人咽,接着口关闭,口腔收缩,压迫水流通过鳃并从立即张开的鳃盖后缘流出。虽然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但由于水流不断通过布满血管的鳃,鱼类还是能获得足够的氧气的。
4、陆生脊椎动物
已经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不过不同的陆生脊椎动物的肺的结构和复杂程度不同。
(1)两栖动物:肺比较简单,如青蛙的肺仅是一层薄壁的囊,呼吸功能较差,还需要通过 的辅助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2)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已经真正地适应了陆地生活,肺的结构复杂化,肺中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 。由于鸟类的肺结构十分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使鸟类能够进行双重呼吸,为其飞行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名师指点> 典型生物的呼吸器官
类别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_____________
(环节动物)蚯蚓 _____________
(节肢动物)蝗虫 _____________
脊椎动物 (鱼纲)对虾、鱼类 _____________
(两栖类)青蛙 _____________
(爬行纲)蜥蜴 _____________
(鸟纲)鸟类 _____________
(哺乳类)牛 _____________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01 营养物质的利用
1、糖类的吸收和利用【糖类代谢】
(1)吸收
摄入人体的糖类(主要是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 后,被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 。
(2)利用
①血糖一部分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 ,并释放 供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
②一部分在肝脏与肌肉等组织细胞中以 的形式贮存起来;
③还有部分多余的血糖转变为 贮存起来。
2、脂肪的吸收和利用【脂肪代谢】
(1)吸收
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 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利用
①部分可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分解成为 ,释放 ;
②另一部分脂肪贮存起来备用,当人体中的糖类供能不足时,贮存的脂肪可以被分解释放 ,供细胞利用。
3、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蛋白质代谢】
(1)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 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利用
①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可重新 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②可以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 ,同时产生 ,如尿素等;
③可以合成 。
4、体内的能量代谢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不断地进行着合成与分解,新旧物质的不断更替,伴随着能量的贮存和释放。因为能量贮存在有机物内,所以人体内物质的增减与能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可用下列式子表示:获得的能量= 。
(1)能量的获得 > 能量的消耗→有机物积累增加(人的体重增加→生长发育)
(2)能量的获得 < 能量的消耗→有机物贮存减少(人的体重减少→变瘦、衰老)
02 泌尿系统
1、排泄
(1)概念:人体的代谢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 。
(2)代谢废物
是指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氧化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对人体有害或多余的物质,包括
等。
(3)排泄的途径
排泄途径 排出的废物 废物排出的形式 占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少量的水(水蒸气) 气体 10%
___________ 一小部分水、__________和________ 汗液 10%
___________ 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尿液 80%
2、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 、 、 和尿道组成。
① 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②输尿管是 的通道;
③膀胱具有 的作用;
④尿道是将 的通道。
(1)肾脏的结构
包括三个部分,自外向内依次是 (颜色较深)、 (颜色较浅)以及肾髓质里呈漏斗状的部分肾盂(与输尿管连通)。肾脏的外面连着三根管道: 、 和 。
(2)肾单位
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主要由
和 组成,其中肾小体是由 和 组成的。
①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 弯曲盘绕而成的,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
②肾小囊是一种双层壁的囊,肾小囊腔与 相连。
③肾小管细长曲折,分布在肾皮质和肾髓质中,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动的都是 ,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细,一方面由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部分转化成 ,血液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增大肾小球内的压力,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 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血管球,通透性较强,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时,除
和 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都能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 。
(2)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
肾小囊中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 、部分 、全部 和 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
注意: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没有发生物质交换,只是血浆中的一些物质转移了位置;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出球小动脉里流动的都是 ;血液流经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时发生物质交换,血液也就由动脉血变成了 。
4、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
成分 血 浆 原 尿 尿 液
大分子蛋白质 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葡萄糖 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氨基酸 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无机盐 ___________ 有 有
尿 素 有 有 ___________
5、尿液的排出
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再经输尿管运送到膀胱暂时贮存,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6、排尿的意义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7、常见的尿液疾病分析【补充】
(1)尿液中有血细胞(血尿)—— ;
(2)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质(蛋白尿)—— ;
(3)尿液中有葡萄糖(糖尿)—— ;
(4)尿毒症: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不可逆的退化;
(5)尿液发黄除与食物有关外,主要与尿色素浓度有关。
8、人工肾、肾透析
(1)类似肾单位,只有 作用(无重吸收)。
(2)透析液的成分:水、无机盐(略小于0.9%)、葡萄糖(与体内血糖浓度相等)。
03 水盐平衡
1、水的平衡
(1)途径:人体通过饮水进食、细胞的呼吸作用等方式获得水分,通过呼吸、流汗、排尿、排粪等途径排出水分,从而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平衡。调节水分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
(2)水分平衡的调节
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就会产生大量的尿液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只产生少量的尿液。肾脏就是这样来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
2、盐的平衡
(1)必要性
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细胞外液,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而且它们的含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正常生活。
(2)过程
如果我们喝很多水,又不增加盐分,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 的尿液。如果我们摄人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就会产生盐含量较 的尿液,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肾脏就是这样来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保持水和盐的相对稳定的。
(3)途径:除了肾脏对水盐平衡起到的重要作用外, 和 也承担了部分功能。
3、肾脏对水盐平衡的调节能力
肾脏虽然对体内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 的。如果超出了肾脏的调节能力,人体内水盐平衡就会失调,甚至导致人体死亡。
4、代谢的多样性
活的生物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代谢,一旦代谢停止,生命便告终结,因此 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在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才能表现出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等其他生命特征,因此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04 代谢
1、概念: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2、代谢类型
(1) 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会不断地从 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自身组成物质,并 能量的过程。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打下了物质基础。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
和 。
①自养:各种植物能通过 ,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 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注意:光合细菌等也可以进行自养生活)
②异养:人和动物等通过摄取 来获得营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③不同生物获得营养的方式不同
a. 人和多数动物以 方式摄取营养。
b. 多数真菌和细菌等都可以从已死亡的、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这类生物为腐生生物,这种生活方式叫 。
c. 蛔虫、病毒和结核杆菌等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这类生物为寄生生物,这种生活方式叫 。
(2) 作用
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地氧化分解 , 能量,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如 是生物异化作用的主要过程。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了能量,也为其他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
(3)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项 目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区别 与环境的关系 从外界 营养物质 向外界 废物
物 质 代 谢 自身新物质 自身物质
能 量 代 谢 能量 能量
联 系 两者在活细胞内同时进行,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代谢,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了 ,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了 。
(4)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相对强度变化
①如果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身体就会 ;
②如果异化作用>同化作用,身体就会逐渐 。
正常情况下,青少年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身体迅速生长;老年人的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身体逐渐消瘦。但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强度的大小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因此,青少年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
01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024 温州模拟)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B.②是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大肠,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
2.(2023秋 上城区期末)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还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膳食纤维。结合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场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纤维
C.①分泌的胆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类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
3.(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如图是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分解脂肪的酶
B.②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分泌的胰岛素进入小肠帮助分解淀粉
D.④内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
4.(2023 台州模拟)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胶囊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时,结构④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显微胶囊进入到结构⑥处时,⑥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5.(2023秋 绍兴期末)2021年5月20日是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旨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宣传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如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
(1)肠腺和    (填图一中的序号)分泌的消化液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二中的第    层食物。
(3)小红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其患有贫血,建议她多吃含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6.(2023秋 杭州期中)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系统之一,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1中的    (填序号)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还能分泌胰岛素,使人体内的血糖浓度维持稳定。
(2)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    ,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
(3)图2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小明的早餐是三个馒头,图2中    曲线表示其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的程度。
0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7.(2023秋 柯桥区期末)下列是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思维导图:
其中a、b、c、d各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
A.摄食、吸收、运输、分解
B.消化、吸收、合成、分解
C.摄食、吸收、合成、分解
D.消化、吸收、合成、排泄
8.(2024 宁波自主招生)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中分别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9.(2023秋 义乌市期末)特色美食胡辣汤,是用骨头汤作底料熬制而成。胡辣汤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和大量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胆汁中的消化酶参与胡辣汤中脂肪的乳化
B.胡辣汤中的蛋白质可被消化系统直接吸收
C.胡辣汤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
D.喝胡辣汤出汗与剧烈运动出汗的原因相同
10.(2023秋 东阳市期末)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过程。表述不合理的是(  )
A.A表示口腔,C表示胃,D表示小肠
B.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
C.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D.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11.(2023秋 上城区校级期中)图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乙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图甲中,淀粉经过①和②过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参与此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是    。
(2)图乙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选填“X”“Y”或“Z”)。
0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2.(2024 新昌县模拟)其他条件适宜,探究pH对小麦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13
B.由图可推断,该淀粉酶在pH=3时比pH=5时活性低
C.强酸不会使淀粉酶变性失活
D.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pH连续从13降至7,淀粉的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增快
13.(2022 丽水模拟)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B.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14.(2023秋 舟山月考)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加快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点
15.(2023秋 椒江区期末)小金为探究pH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取5支试管分别装入2mL浓度相同但pH不同的淀粉糊,再分别加入1mL浓度相同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10分钟后,分别滴加等量碘液,5支试管的显色结果如下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号 1 2 3 4 5
pH 5.6 6.2 6.8 7.4 8.0
显色结果 ++ + 不变蓝 + ++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
B.此实验可说明酶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C.在5个pH中,pH为6.8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D.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将试管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水浴中
16.(2022 西湖区模拟)如图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题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题图中可以知道pH=6左右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B.从题图中知道酶C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强
C.从题图中可知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D.从题图中可知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17.(2023秋 柯桥区期末)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请据图回答:
(1)当淀粉的量减少时,e点将    (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
(2)当pH=a时,d点将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18.(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月考)山山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经pH影响活性下降后是否可恢复,他先查阅资料获得pH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如图。再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步骤一:取5支试管编号,各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将pH调节为特定值。
步骤二:静置5分钟后,再将5支试管内液体的pH调至X,使实验现象最明显。
步骤三:往每支试管中滴加质量相同被稀释过的淀粉溶液并各滴加一滴碘液,使试管中液体呈蓝色。
步骤四:再次调节试管内液体pH至X。
步骤五:37℃水浴后,记录   。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pH值 4.0 5.0 5.8 6.8 7.4
时间 无法褪去 358s 241s 248s 354s
(1)步骤2中X的值最合理的是   。
(2)请补充步骤五。
(3)根据上表数据山山认为该实验无法确定唾液淀粉酶活性会恢复,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19.(2024 吴兴区校级模拟)湖州盛产淡水鲜鱼,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草鱼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草鱼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    。
(2)资料表明草鱼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草鱼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    。
②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并说明理由:   。
(3)研究还发现,草鱼消化道淀粉酶的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    的比例,以减少对河流的污染。
20.(2024 浙江模拟)专家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时,比较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发烧时,身体中的酶的活性会降低,从而导致食欲不振。为验证该说法,小舟配制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内含胃蛋白酶)备用。已知乳白色蛋白质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可以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变澄清)。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①利用37℃水浴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②分别改变水浴温度为38℃、39℃、40℃、41℃、42℃,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现象。
(1)结合实验方案分析,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本次实验中滴加1滴稀盐酸目的是    。
(3)实验中先将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热2分钟,然后将其混合后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
(4)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温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变澄清了。为使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在不改变温度设置的前提下,可调整的措施有    。
21.(2024 温州模拟)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胃蛋白酶和胰酶的复方制剂。其中胰酶含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小科在吞服多酶片时,产生疑问: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吗?为此小科用胰淀粉酶开展以下实验:
编号 4 5 6
试管内所添加的物质 1mL胰淀粉酶+1mL5%的盐酸     1mL胰淀粉酶+1mL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将6支试管在37℃水浴5分钟后如图甲将试管两两混合后,再将试管1、2、3继续37℃水浴5分钟。
②将三组试管取出,分别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记录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
(1)请将试管5内所添加的物质补充完成    。
(2)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
(3)进一步的实验证明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为了让多酶片正常发挥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肠衣包裹胰酶,然后包上胃蛋白酶,最后再包上糖衣,如图乙。为使胃蛋白酶能在胃中起作用,而让胰酶在小肠中起作用,“糖衣”和“肠衣”的材料应符合什么要求?   。
04 血管的结构、功能
22.(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下列为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其叙述错误的是(  )
A.流速最快的是② B.管壁最薄的是③
C.②内一定流动脉血 D.人体器官内血液流动方向②→③→①
23.(2023春 滨江区校级月考)小高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
B.必须用高倍镜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
C.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
D.为了方便观察,选择死鱼观察更好
24.(2024 浙江模拟)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中,将小鱼用湿纱布包裹住鱼头和鱼身,如图1将鱼头朝左放置在载物台上,在视野中观察到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如图2所示。
(1)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   (填“<”“>”或“=”)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
(2)如图2,动脉血管为    (填“①”或“②”)
25.(2023秋 镇海区期末)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的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    。
(2)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
(3)血管丙内血液流动特点是:血流缓慢,只允许    。
26.(2021秋 温州期末)运动姿势不当容易导致扭伤,图甲是小明脚踝扭伤的照片,图乙是受伤部位三类血管分布和特点示意图。
资料一:温度会影响血管的舒缩,温度升高时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变快,反之则变慢。
资料二:扭伤往往会使血管破裂而缓缓出血,导致局部缓慢肿起并淤血,血液流速越快,淤血越多,一般24﹣48小时血液会凝结并修复血管。之后,肿胀部位淤血会通过代谢而逐渐消失。
(1)人体代谢的废物从血液到尿液,经历的生理过程有    。(写出1个)
(2)根据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小明脚踝扭伤时破裂的血管是    。
(3)小明扭伤后,为了尽量降低损伤,快速恢复,同伙们给出了四条建议:
①每天用冰块冷敷: ②每天用毛巾热敷; ③48小时内冷敷,然后再热敷:
④冷敷和热敷每隔2小时交替进行。
你认为哪条建议最合理?说明理由:   。
05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7.(2024 西湖区校级二模)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
B.②与③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
C.③处周围的肌肉最为发达
D.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④
28.(2023秋 新昌县期末)如图表示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需的时间,每一格约0.1秒,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0.1秒内,房室瓣关闭
B.第0.2秒到第0.4秒,动脉瓣关闭
C.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心室收缩的时间均比舒张的时间长
D.心脏每跳动﹣次,心室收缩时间比心房长,是因为心室需要把血液运向全身
29.(2023春 椒江区校级期中)心脏一生都在为我们努力工作,它就像抽水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B.图乙中,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D.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室收缩一次和心房舒张一次
30.(2024 余姚市模拟)自2020年3月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在抢救重症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中使用了一种俗称“人工肺”(ECMO)的仪器。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气体交换器,是一种代替人体肺器官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如图所示,若图1中ECMO设备的b端与图2中的上腔静脉相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静脉血,与肺静脉相连
B.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静脉血,与主动脉相连
C.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动脉血,与肺静脉相连
D.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动脉血,与主动脉相连
31.(2023秋 余杭区期末)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人的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间的关系图,图乙为某一瞬间心脏内瓣膜的状态图。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①为主动脉 B.图乙中的动脉瓣处于闭合状态
C.此人当时的心率为80次/分钟 D.图乙状态发生在图甲中的0.1~0.4秒时段
32.(2024 鹿城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是心脏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ABCD为心脏四腔),图乙是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糖尿病人通过皮下注射到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    (填字母)。
(2)比较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血管①   (填“<”、“=”或“>”)血管④。
(3)图乙中0.1s﹣0.4s,房室瓣处于    状态(填“打开”或“闭合”)。
33.(2024 宁波模拟)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血液循环系统模型”,以模拟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和血液的循环流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血液循环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特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心脏收缩和舒张,血液单向流动效果明显 能模拟心脏收缩,血液能流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心脏收缩,血液不能流动
小龙同学利用橡皮管、注射器、红墨水、三通接头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红墨水主要用于模拟血液,血液之所以是红色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存在一种细胞:   。
(2)分别写出该模型如何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优秀”,则该模型中的a结构的功能类似于心脏中的什么结构:   。
06 血液循环的途径
34.(2023秋 桐乡市期末)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血液中的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
B.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
D.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5.(2024 宁波模拟)如图是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M表示心脏,则N血管里流的不一定是静脉血
B.M表示小肠,则N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C.M表示大脑,则N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D.M表示肺,则N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36.(2023秋 拱墅区校级期末)甲图、乙图分别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
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
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
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
37.(2024 越城区校级一模)血管机器人(如图一)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稳定地游动和悬浮倒退。可以用于疾病诊断以及对血管进行微创伤手术。请思考并回答:
(1)若从上肢静脉注入血管机器人,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    (填血细胞名称)的直径。注入上肢静脉后,到达脑部前,需经过心脏    次。
(2)血管机器人进入②后,不能直接倒退回①,这与心脏中    的阻拦有关。
(3)血管机器人在前进时,从M到达N,A到达B均发生了气体交换,两次气体交换都是通过
   作用完成的。
38.(2024 浙江模拟)如图为某同学在校园科技节上的参赛作品——血液循环演示模型。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血液单向流动且 能区分动静脉 血液单向流动但 不能区分动静脉 血液不能单向流动且也不能区分动静脉
其中单向阀模拟瓣膜(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软管模拟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部分如下。请根据题意回答:
(1)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A→B→C→①→D→E→F流动,该过程模拟肺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    。
(2)若在单向阀②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则可判断该处血管具有管径细、管壁薄和血流速度    等特点。
(3)对模型进行测试时,该模型除了无法显示心房和心室的结构特点外,还存在其他问题。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一”评价等级为    。
07 泌尿系统
39.(2023春 椒江区校级月考)为了研究肾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与②内均流鲜红色的动脉血
B.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含有水、蛋白质和尿素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40.(2023 西湖区模拟)如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增加
B.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
C.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
D.器官B是肺,血管③连接右心房,血管④连接左心室
41.(2023 杭州模拟)如图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D.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
42.(2024 上城区校级三模)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手段对病情的控制有限,而鄞州在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中引入了AI技术,一旦发现患者的血糖有异,不仅家庭医生会开具药物处方,AI智慧干预系统还将开具运动和饮食处方。如表为该系统给一患者开具的营养早餐处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类型 推荐材料 食材质量
蛋 鸡蛋 50g
奶 豆浆(无糖) 292g
蔬菜 菠菜 195g
主食 50%绿豆米饭 146g
A.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胃内就开始初步消化
B.糖尿病患者原尿中的葡萄糖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C.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到达脑部细胞需要经过左心房1次
D.为了稳定血糖,患者应该平衡膳食并加强体育锻炼
43.(2024 浙江模拟)如图表示某健康人的血液流经肾单位形成尿液过程的模型示意图,其中a、b表示形成尿液的生理作用。下列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a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a作用过程,葡萄糖不会透过毛细血管壁
C.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b作用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吸收回血液
44.(2023秋 滨江区期末)血液、尿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尿液
血细胞 蛋白质
甲 4.8×109 140 A ﹣ ﹣
乙 5.2×109 70 B ﹣ ﹣
丙 30×109 150 AB ++ +++
丁 4.6×109 130 B ﹣ ﹣
A.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患贫血症的是乙
B.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中最合适者是丁
C.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
D.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45.(2023秋 上城区校级月考)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其主体结构是一个透析器。血液透析时,用插管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透析器中有透析膜,可阻止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离开血液,而能利用血液与透析液的浓度差异让小分子物质离开血液进入透析液中。血液经透析后,含氮废物浓度大大减小。
(1)血液中的含氮废物主要是组织细胞中的    分解后产生的(填营养物质名称)。
(2)透析器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尿液形成过程中的  作用(填生理过程)。
(3)配制透析液时,需加入与病人血清相近浓度的无机盐,但无需加入大分子蛋白质,这样做的原因是    。
46.(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图甲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序号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字母 a、b、c表示相关物质;图乙表示血液流经某血管时某物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口腔时,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c    。
(2)图甲中三条排泄途径都能排出的物质是    。
(3)若图乙中 AB段表示血液流经肺泡处毛细血管时某物质的变化曲线,则与该物质运输有关的血细胞是    。
(4)胰岛功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持续偏高,导致原尿中c分子不能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形成糖尿,这类患者通常可采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该药物经静脉注射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4.1 食物与营养
01 食物与能量
1、七大类营养素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七大类。
2、探究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1)实验原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素都属于有机物,贮存着化学能,它们在生物体内通过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将它们放在体外燃烧,可以快速释放其中的能量,释放能量的多少与其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相等。将等质量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充分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用于加热相同的液体,比较液体温度升高的多少就能知道哪种营养素中贮存的能量多。
(2)实验过程
①用天平分别称取干燥的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各1克,并用小刀尽量切碎。
②在试管内加人5毫升水,在带孔的橡皮塞上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口塞紧。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测量最初水温并记录在下表中。
⑤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花生仁开始燃烧,马上放于试管下方。
⑥观察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最高温度,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⑦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步骤,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样品 水温(℃) 水温变化(℃) 比较释放的热量
燃烧前 燃烧后
花生仁
大米
牛肉干
(3)实验结果:用大米和牛肉干进行实验时水的最高温度相同(或相近),而用花生仁进行实验时水的最高温度要高些。
(4)实验结论:同等质量的糖类与蛋白质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相同,而同等质量的脂肪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要比蛋白质和糖类高,因此富含脂肪的花生仁所含的能量最多。
<名师指点> 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本实验运用两种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通过水温的变化来比较释放的热量)。
②控制变量:花生仁(主要含脂肪)、大米(主要含糖类)和牛肉干(主要含蛋白质)的质量要相等;试管要一样(用大试管效果更好),试管中水的质量(或体积)、初温要相同;要使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的燃烧匙等。
③为使这三种物质得到充分燃烧,火焰熄灭后要立即重新点燃,直到全部燃尽。为防止燃烧中断,可在点燃前将这些物质切成小颗粒。
④燃烧过程中要注意挡风,防止热量过多散失;注意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等。
⑤温度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或底部,以免产生误差。食物燃烧殆尽后还有余热,一定要耐心观察,等到试管内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名师指点> 1克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
糖类:16.8千焦/克、蛋白质:16.8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即:每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它们所含的能量往往各不相同。
1克糖类可释放16.8千焦的热量,同等质量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糖类。
3、人体能量的消耗情况
(1)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体温和神经、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
(2)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
由于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和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存在差异,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也有差异。
①年龄: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生长迅速,机体需要的能量相对较多。
②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活动越激烈,需要的能量越多。
02 营养素的作用
1、水
水不能提供能量,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无机盐
(1)种类:食物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其中包括钙、铁、碘、钠和磷等元素。
(2)作用: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3)各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及其主要食物来源。
无机盐 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主要食物来源
含钙的 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型腿或 O型腿) 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奶类、绿叶蔬菜、豆类、 虾皮等
含磷的 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瘦肉、鱼类、奶类、蛋类、豆类等
含铁的 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 动物血液、肝脏、瘦肉、 鱼类、奶类、蛋类、水果等
含碘的 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虾、海盐等
含锌的 无机盐 味蕾功能下降,食欲减弱,生长发育不良 肉类、鱼类、蛋类等
3、糖类
(1)种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2)主要食物来源: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等食物。
(3)生理功能:糖类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有一半以上来自糖类。
4、蛋白质
(1)生理功能
①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千重的50%以上。
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③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主要食物来源: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食物。
5、脂肪
(1)生理功能
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当人体内的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
(2)主要食物来源:植物油、动物油、核桃和花生等食物。
6、膳食纤维
(1)组成:膳食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2)生理功能
①膳食纤维可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②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③适量摄取膳食纤维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
④适量摄取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维生素
(1)特点:维生素的种类很多,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2)生理功能: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作用极大。
(3)几种常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种类 功能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 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干燥、 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鱼肝油、黄色玉米、胡萝卜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等 动物肾脏、稻麦等谷类的外皮、胚芽等
维生素C 维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等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皮下、牙龈的血管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维生素D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鱼肝油、蛋黄、肝脏等
03 平衡膳食
1、人体需要营养素和能量
人的身体需要许多种营养素,而且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最也不尽相同,营养过剩和不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主要通过每天摄取食物得到供应和补充。
2、平衡膳食的概念
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些、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平衡膳食。
3、平衡膳食宝塔
2007 年,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居民存在的营养问题制定了平衡膳食宝塔,这是适合我国人群的食物营养摄入指南。
平衡膳食宝塔直观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大致比例。
4、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
应用平衡膳食宝塔时,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人量应根据个人情况作适当调整,一日三餐,按时进食,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摄人比例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同时建议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天至少饮水1 200克,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做到“平衡膳食”。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01 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消化道:从上到下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主要功能是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消化腺
①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肠腺。
2、牙
(1)作用:牙是人体口腔内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
(2)分类:按出牙的时间,牙分为乳牙和恒牙。幼儿时长出的一组牙称为乳牙,共20颗。约6岁起,乳牙逐渐脱落,换上恒牙,共32颗,一般恒牙脱落后就不会再长出来。
(3)结构
①牙釉质:包裹在牙本质外侧,它表面光滑而坚硬,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
②牙本质:它是牙的主体结构,内部有一腔隙,内含牙髓。当牙本质暴露后,就能感受外界冷、热、酸、甜等刺激,从而引起疼痛。
③牙髓: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中,由小血管和神经组成。
(4)龋齿: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
①形成原因: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引起龋齿。
②形成过程: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到破坏,随后牙本质受到破坏,最后是牙髓受到破坏。
③龋齿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消化道
(1)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舌和唾液腺等附属器官。牙齿有咬切、撕裂和磨碎食物的作用;舌具有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的作用。
(2)咽和食管
咽是食物和气体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食管是由肌肉构成的管道,能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咽和食管基本上无消化和吸收功能。
(3)胃
胃位于上腹部,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能通过蠕动使食物与胃腺分泌的胃液充分混合。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具有较大的伸缩性。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其中有许多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有杀菌、消化和保护胃壁的作用。
(4)小肠
小肠盘曲在腹腔中,长5~6米,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小肠起始的一段是十二指肠,其长度约有十二个手指宽度那么长,它的内侧壁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肠壁有平滑肌,能使小肠蠕动。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如下:
①长:小肠长5~6米,食物在此处滞留的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
②大: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
③多: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均流入小肠,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帮助消化食物。
④薄: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5)大肠
大肠位于腹腔的下部,能暂时贮存食物残渣(粪便)。大肠基本无消化作用,可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素。
4、消化腺
人体共有五大消化腺,分别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消化道外的唾液腺、肝脏、胰腺和消化道壁上的胃腺和肠腺,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
(1)唾液腺: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能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使一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胃腺:胃腺是由胃壁内黏膜上皮凹陷而形成的。胃腺开口在胃壁的内表面,能分泌胃液,胃液直接流入胃里。胃液呈酸性,主要成分是胃蛋白酶、胃酸和黏液,有杀菌、消化和保护胃壁的作用。
(3)肝脏: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具有解毒功能。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脂肪乳化成细小的微粒。成年人每天分泌的胆汁约有一升。
(4)胰腺:胰腺能分泌胰液。进食后,胆汁和胰液经胆总管和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胰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蛋白质就被分解为多肽和少量的氨基酸;胰液中的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又可以促使淀粉和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胰脂肪酶在胆汁的协同作用下,促使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5)肠腺:肠腺是小肠黏膜中的微小腺体,开口于相邻的两个小肠绒毛之间。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麦芽糖酶、脂肪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进一步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使其成为可以被吸收的物质。
0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食物的消化
(1)概念:人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类型
①物理消化:食物逐渐被软化和细化,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大小,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如牙齿的切割研磨(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等。
②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即营养物质,此过程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
(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2、营养物质的吸收
经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和些不需消化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口腔内的消化
食物在口腔内经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并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形成食团,可进行对淀粉的初步分解。食团经咽、食管的蠕动进入胃。平时吃饭要做到细嚼慢咽,可减轻胃、肠的消化负担。
(2)胃内的消化吸收
①当食物由食管进入胃,可在胃里进行暂时贮藏。胃壁可进行有节律地收缩,并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胃腺分泌的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②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很少,只吸收少量水分、酒精和无机盐。
(3)小肠内的消化吸收【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①食糜进入小肠后进行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小肠的长度长,用于消化和吸收的内表面积大,流入小肠的消化液种类多,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可在小肠内得到充分的消化,最终分别形成葡萄糖、氨基酸及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营养物质。
②人体可吸收的大多数营养物质是通过小肠壁被吸收的。
(4)大肠内的吸收
未被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最后进入大肠,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主要是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最后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名师指点>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营养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开始消化部位 口腔 胃 小肠
完全消化部位 小肠 小肠 小肠
参与的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胆汁、肠液、胰液
最终消化产物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强调: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可以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这实质上是一个物理消化过程;脂肪微粒在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才是真正的化学消化过程。
4、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1)消化: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2)吸收: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到循环系统中。
(3)排遗: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03 酶的催化作用
1、酶
(1)概述: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2)命名和分类: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叫做消化酶,消化酶的种类很多,一般根据其来源和所催化的物质进行命名。如:唾液中含有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唾液淀粉酶。
2、探究酶的催化特点【实验一】
(1)收集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
(2)制备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3)将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2毫升。
(4)向A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溶液,轻轻振荡;向B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轻轻振荡;向C试管内先加入1毫升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再加入2毫升唾液,轻轻振荡。
(5)同时将3支试管放入盛有37度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在37度左右)。
(6)经5~10分钟,取出试管,分别往3支试管内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试管内蓝色消失(淀粉已经被分解);
B试管内无变化(仍然为蓝色,因为蒸馏水对淀粉不起作用,淀粉仍然存在);
C试管内无变化(盐酸使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实验结论:①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②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也有影响。
<名师指点>:关于探究酶的催化特点实验注意事项
①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设置对照组;
②为什么需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理由是:模拟体温,37℃时酶的活性(催化能力)最强;
③C试管中为什么要先加盐酸后滴唾液?理由是:先加唾液将淀粉分解了,无法证明酸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
3、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高效性:酶能使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迅速进行,保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3)多样性: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往往有所不同。
(1)温度:酶有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人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度。不同生物的体温不同,其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不同。
(2)酸碱度:不同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8,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接近7。
5、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二】
(1)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吗?
(2)建立假设:每种酶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
(3)设计实验方案
本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方案中应至少设计3个组的温度变化值;各组要保证唾液淀粉酶和淀粉先达到相应设计温度值后再滴加碘液;各组的实验结果要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得出。
(4)进行实验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号,分别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另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新解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将6支试管的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编为3组,分别放人0℃、37℃和70℃左右的水中,水浴5分钟。
③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人同组的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分钟。
④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人1滴碘液,然后摇匀。
⑤观察并记录3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5)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①结果记录:1号和4号组(0℃)的溶液变蓝,2号和5号组(37℃)的溶液不变蓝,3号和6号组(60℃)的溶液变蓝。
②结论: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需要合适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
(6)表达与交流
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7)实验反思
①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科学方法;
②探究“温度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实验中,第(2)(3)步能否对调?
不能对调;如果对调,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催化分解了,无法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名师指点> :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pH也能影响酶的活性
步骤 项目 试管
1 2 3
1 注入等浓度新鲜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2 注入蒸馏水 1mL -- --
3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 1mL --
4 注入盐酸 -- -- 1mL
5 注入可溶性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6 注入碘液 1滴 1滴 1滴
7 观察现象 不变蓝色 变蓝色 变蓝色
实验结论:pH会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酶活性受pH值影响示意图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01 血液
1、血液的功能
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流向全身。
2、血液的成分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血剂,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透明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91%~92%),其次是蛋白质(7%左右)、无机盐(0.9%)、葡萄糖(0.1%)等;下层暗红色的物质就是血细胞。
3、血量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为体重的7%~8%。血浆约占人体血液的55%,血细胞的量约占人体血液的45%。
4、血浆的功能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作用。
5、观察血细胞
血涂片制作步骤
(1)实验室准备少量新鲜的猪血,存放在试管或小烧杯中。
(2)用吸管吸1滴猪血滴在清洁的载玻片略偏右一侧。
(3)用左手拿着滴有血液的载玻片的两端,用右手拿住另一载玻片的一端,在左手拿着的载玻片上由左向右移动接触血滴,使两个载玻片约呈45°夹角,轻轻移动,使血滴呈一直线,然后由右向左推成一层均匀的薄膜。这样操作既不会形成大的气泡,也不会损伤血细胞。
(4)观察: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三种血细胞,其中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血细胞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数量最少。
6、血细胞
(1)各种血细胞的类型和特点
血细胞 数量 形状 大小 有无细胞核 功能 异常情况
红细胞 最多 呈两面凹 的圆饼状 较大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时:贫血 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 最少 多呈球形 形态多样 最大 有 吞噬病菌、抗传染,防御和保护 过多时:炎症 注射或服用消炎药
血小板 较少 不规则 最小 无 加速凝血 促进止血 过少时:血流不止 过多时:形成血栓
(2)血红蛋白
①概述: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它使血液呈现红色。
②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③功能:红细胞运输功能与血红蛋白有关。血红蛋白既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3)血细胞的产生
人体内的血细胞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衰老死亡和再生的过程,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4)血液常规检查
报告单的说明,正常成年人在健康状况下,血液中的血细胞含量基本稳定。当人的年龄、生活条件等发生改变或患病时,各种血细胞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7、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输送氧气、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到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等作用。
02 心脏和血管
1、心脏
(1)位置和形态:心脏位于胸腔内(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外形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
(2)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工作起来就像一台水泵,通过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不间断地流动;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泵”。
(3)结构
(4)心脏中的瓣膜
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它们的功能都是控制血液向同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房室瓣控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控制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血流总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名师指点> 规律总结 口诀记忆
①四腔四管两瓣膜:心脏有四个腔,每个腔连有一种血管,有房室瓣、动脉瓣两种瓣膜;
②室连动,房连静:心室和动脉相连,心房和静脉相连;
③房房不通,室室不通:心房和心房不通,心室和心室不通;
④室房同侧通:只有同侧的心室和心房相通;
⑤静脉进,动脉出:血液从静脉流进心脏,从动脉流出心脏。
(5)心脏的工作过程
①当左、右心房收缩,左、右心室舒张时,会将心房的血液压入心室,而心房和心室间的瓣膜(房室瓣)会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如图 4-23所示)
②当左、右心室收缩,左、右心房舒张时,左心室便会把血液压入主动脉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右心室将血液压入肺动脉送往肺部,动脉瓣会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如图 4-24所示)
③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此时,房室瓣打开,而动脉瓣关闭。这时,血液从静脉回流到心房,其中,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人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回流人右心房。这样心脏就完成了一次工作过程,心脏通过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时间是不同的,若表示一个心跳为75次/分钟的成年人,则此人每次心跳的时间为0.8秒(每一格代表0.1秒),他的心房收缩一次约需0.1秒(1个暗格),舒张一次约需0.7秒(7个空格)。在心房开始舒张的同时,心室开始收缩。心室收缩一次约需0.3秒(3个暗格),舒张一次约需0.5秒(5个空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规律:心房和心室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舒张,也能交替收缩。
2、血管
(1)血管的分类: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分流,静脉合流。血液流动方向:动脉血管→毛细血管→静脉血管。
①动脉血管【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管腔较小,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一般分布较深处,也有较浅处,如颈部与腕部的动脉。
②静脉血管【从全身各器官运送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
管腔较大,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分布有较深处、也有较浅处,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③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数量大,分布广;管壁薄,只有一层细胞围成;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名师指点>: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2)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管壁很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经过细胞间隙进人组织细胞中,供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也能经过细胞间隙进人血液中,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03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2、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管、血液和心脏。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
3、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口诀:左出右回】
血液变化:动脉血→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口诀:右出左回】
血液变化:静脉血→动脉血。
4、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
动 脉 血 静 脉 血
组 成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特 点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少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多
分 布 肺循环中的肺静脉,体循环中的动脉 肺循环中的肺动脉,体循环中的静脉
<名师指点> 辨析
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理由: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
5、血液循环的功能
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将各个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6、注射药物问题进入血液循环问题【补充】
(1)药物静脉注射到肺:经过心脏1次,肺1次;
(2)药物静脉注射到全身(器官):经过心脏2次,肺1次。
<名师指点> 例:某人脚背发炎,医生在他的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是什么?
臀部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脚背动脉→脚背毛细血管。
7、急救问题【补充】
(1)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
(2)静脉出血,远心端出血;
(3)被蛇咬:扎在近心端,防止毒素随血液流入心脏。
04 心率、脉搏和血压
1、心率
(1)概念: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2)正常范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75次/分钟,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
2、脉搏
(1)概念: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形成脉搏。同一个人的脉搏次数与其心率是相同的。
(2)测脉搏的方法: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触摸脉搏。
(3)应用: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通过“切脉”,根据“脉相”来诊断疾病。
3、血压
(1)概念: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叫血压。
(2)测量及单位:血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单位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
(3)收缩压和舒张压
①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叫做收缩压。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变动范围为12~ 18.7 千帕。若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
②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舒张压变动范围为8~ 12千帕。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则可能是高血压。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
(4)血压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分式表示,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是16千帕,舒张压是10.7千帕。
(5)影响血压的因素:人的血压值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一般男性血压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血压越高。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05 血型与输血
1、血型
(1)凝集原和凝集素
在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着叫凝集原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称为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称为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如: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
(2)血型的决定和分类
血型是由凝集原的种类决定的,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可以把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红细胞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血;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血,这就是ABO血型系统。
(3)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上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血型为A型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血型为B型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血型为AB型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血型为O型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含有,具体如下表所示。
2、输血
当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时,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是输血。
(1)原则: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异型血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不得已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作用。异型血输血时要少而慢。
(3)举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人少量的O型血; 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AB型血外,也可输人少量的O型血、A型血或B型血(如上表)。但在大量输血时,仍需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O型血万能供血者;AB型血万能受血者】。
3、无偿献血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 ~ 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4.4 能量的获得
01 获得能量的途径
1、呼吸作用: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
(1)概念:指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能量的呼吸作用方式。有氧呼吸是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葡萄糖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大量)。
(2)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3、无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未彻底氧化的产物,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称为无氧呼吸。
(2)动物(包括人)的无氧呼吸
动物组织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糖类会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当大量的乳酸在肌肉组织里堆积时 ,就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
动物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葡萄糖乳酸 + 能量(少量)。
(3)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
高等植物在缺氧(如水淹)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糖类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植物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葡萄糖酒精 + 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名师指点> 水稻等植物长期淹水后,容易出现“烂根”现象,该如何这一现象?
解释:浸水的本部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气呼吸的产物是酒精,酒精具有毒性而造成根部的糜烂。
(4)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有些微生物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人们可以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生产食品。如:酵母菌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则进行无氧呼吸。
(5)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 目 内 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 别 反应条件 O2、酶 酶(缺O2)
物质变化 有机物彻底分解 产生CO2和H2O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生成酒精和CO2或生成乳酸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联 系 实质上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02 多样的呼吸器官
1、低等无脊椎动物
大多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只靠体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
已经开始出现专门的呼吸器官,如:蝗虫用气管呼吸、对虾用鳃呼吸等。
3、水生脊椎动物
鱼类是用鳃呼吸的。鱼的鳃位于咽的两侧,鳃盖关闭时,水从张开的口流人咽,接着口关闭,口腔收缩,压迫水流通过鳃并从立即张开的鳃盖后缘流出。虽然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但由于水流不断通过布满血管的鳃,鱼类还是能获得足够的氧气的。
4、陆生脊椎动物
已经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肺。不过不同的陆生脊椎动物的肺的结构和复杂程度不同。
(1)两栖动物:肺比较简单,如青蛙的肺仅是一层薄壁的囊,呼吸功能较差,还需要通过皮肤的辅助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2)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已经真正地适应了陆地生活,肺的结构复杂化,肺中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由于鸟类的肺结构十分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使鸟类能够进行双重呼吸,为其飞行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名师指点> 典型生物的呼吸器官
类别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体表(表膜即细胞膜)
(环节动物)蚯蚓 湿润的体壁
(节肢动物)蝗虫 气管
脊椎动物 (鱼纲)对虾、鱼类 腮
(两栖类)青蛙 肺兼湿润的皮肤
(爬行纲)蜥蜴 肺
(鸟纲)鸟类 肺,有气囊辅助
(哺乳类)牛 肺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01 营养物质的利用
1、糖类的吸收和利用【糖类代谢】
(1)吸收
摄入人体的糖类(主要是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葡萄糖后,被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2)利用
①血糖一部分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
②一部分在肝脏与肌肉等组织细胞中以糖元的形式贮存起来;
③还有部分多余的血糖转变为脂肪贮存起来。
2、脂肪的吸收和利用【脂肪代谢】
(1)吸收
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利用
①部分可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②另一部分脂肪贮存起来备用,当人体中的糖类供能不足时,贮存的脂肪可以被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3、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蛋白质代谢】
(1)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利用
①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可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②可以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如尿素等;
③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4、体内的能量代谢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不断地进行着合成与分解,新旧物质的不断更替,伴随着能量的贮存和释放。因为能量贮存在有机物内,所以人体内物质的增减与能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可用下列式子表示: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1)能量的获得 > 能量的消耗→有机物积累增加(人的体重增加→生长发育)
(2)能量的获得 < 能量的消耗→有机物贮存减少(人的体重减少→变瘦、衰老)
02 泌尿系统
1、排泄
(1)概念:人体的代谢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2)代谢废物
是指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氧化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对人体有害或多余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无机盐等。
(3)排泄的途径
排泄途径 排出的废物 废物排出的形式 占比
呼吸系统 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水蒸气) 气体 10%
皮 肤 一小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汗液 10%
泌尿系统 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尿液 80%
2、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①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②输尿管是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
③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④尿道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
(1)肾脏的结构
包括三个部分,自外向内依次是肾皮质(颜色较深)、肾髓质(颜色较浅)以及肾髓质里呈漏斗状的部分肾盂(与输尿管连通)。肾脏的外面连着三根管道:肾动脉、肾静脉和输尿管。
(2)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其中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
①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
②肾小囊是一种双层壁的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连。
③肾小管细长曲折,分布在肾皮质和肾髓质中,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细,一方面由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部分转化成原尿,血液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增大肾小球内的压力,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血管球,通透性较强,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都能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肾小囊中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
注意: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没有发生物质交换,只是血浆中的一些物质转移了位置;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出球小动脉里流动的都是动脉血;血液流经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时发生物质交换,血液也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4、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
成分 血 浆 原 尿 尿 液
大分子蛋白质 有 没有 没有
葡萄糖 有 有 没有
氨基酸 有 有 没有
无机盐 有 有 有
尿 素 有 有 有
5、尿液的排出
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再经输尿管运送到膀胱暂时贮存,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6、排尿的意义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7、常见的尿液疾病分析【补充】
(1)尿液中有血细胞(血尿)——肾小球;
(2)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质(蛋白尿)——肾小球;
(3)尿液中有葡萄糖(糖尿)——肾小管;
(4)尿毒症: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不可逆的退化;
(5)尿液发黄除与食物有关外,主要与尿色素浓度有关。
8、人工肾、肾透析
(1)类似肾单位,只有滤过作用(无重吸收)。
(2)透析液的成分:水、无机盐(略小于0.9%)、葡萄糖(与体内血糖浓度相等)。
03 水盐平衡
1、水的平衡
(1)途径:人体通过饮水进食、细胞的呼吸作用等方式获得水分,通过呼吸、流汗、排尿、排粪等途径排出水分,从而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平衡。调节水分平衡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2)水分平衡的调节
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就会产生大量的尿液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只产生少量的尿液。肾脏就是这样来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
2、盐的平衡
(1)必要性
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细胞外液,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而且它们的含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正常生活。
(2)过程
如果我们喝很多水,又不增加盐分,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低的尿液。如果我们摄人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就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肾脏就是这样来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保持水和盐的相对稳定的。
(3)途径:除了肾脏对水盐平衡起到的重要作用外,皮肤和呼吸系统也承担了部分功能。
3、肾脏对水盐平衡的调节能力
肾脏虽然对体内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出了肾脏的调节能力,人体内水盐平衡就会失调,甚至导致人体死亡。
4、代谢的多样性
活的生物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代谢,一旦代谢停止,生命便告终结,因此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在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才能表现出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等其他生命特征,因此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04 代谢
1、概念:代谢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2、代谢类型
(1)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会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自身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打下了物质基础。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
①自养:各种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注意:光合细菌等也可以进行自养生活)
②异养:人和动物等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③不同生物获得营养的方式不同
a. 人和多数动物以捕食方式摄取营养。
b. 多数真菌和细菌等都可以从已死亡的、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这类生物为腐生生物,这种生活方式叫腐生。
c. 蛔虫、病毒和结核杆菌等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这类生物为寄生生物,这种生活方式叫寄生。
(2)异化作用
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地氧化分解自身组成物质,释放能量,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如呼吸作用是生物异化作用的主要过程。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了能量,也为其他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
(3)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项 目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区别 与环境的关系 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向外界排出废物
物 质 代 谢 合成自身新物质 分解自身物质
能 量 代 谢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联 系 两者在活细胞内同时进行,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代谢,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了能量。
(4)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相对强度变化
①如果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身体就会生长或长胖;
②如果异化作用>同化作用,身体就会逐渐消瘦。
正常情况下,青少年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身体迅速生长;老年人的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身体逐渐消瘦。但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强度的大小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因此,青少年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
01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024 温州模拟)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B.②是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大肠,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A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图示为消化系统示意图,其中是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
【解答】解:A、图中的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正确。
B、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B错误。
C、③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脂肪的酶,C错误。
D、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A。
2.(2023秋 上城区期末)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还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膳食纤维。结合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场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纤维
C.①分泌的胆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类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
【答案】B
【分析】图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解答】解:A、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错误。
B、膳食纤维不能吸收,B正确。
C、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C错误。
D、③胰腺分泌的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D错误。
故选:B。
3.(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如图是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分解脂肪的酶
B.②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分泌的胰岛素进入小肠帮助分解淀粉
D.④内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
【答案】D
【分析】图中的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解答】解:A、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任何消化酶,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A错误。
B、④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B错误。
C、③胰腺分泌的胰液内含有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能够帮助分解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C错误。
D、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内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胆汁消化液。D正确。
故选:D。
4.(2023 台州模拟)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胶囊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时,结构④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显微胶囊进入到结构⑥处时,⑥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C
【分析】图中:①食管、②肝脏、③大肠、④胃、⑤胰腺、⑥小肠。
【解答】解:A、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检测胃肠疾病,A正确;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胃内,结构④胃的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混合属于物理消化,B正确;
C、②肝脏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所以显微胶囊不可进入结构②,②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
D、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C。
5.(2023秋 绍兴期末)2021年5月20日是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旨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宣传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如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
(1)肠腺和  ⑥ (填图一中的序号)分泌的消化液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二中的第  二 层食物。
(3)小红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其患有贫血,建议她多吃含  铁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案】(1)⑥。
(2)二。
(3)铁。
【分析】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中①是唾液腺,②口腔,③是咽,④是食道,⑤是胃,⑥是胰腺,⑦是大肠,⑧是小肠,⑨是肝脏,10是阑尾;
图二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是含糖类丰富的谷类食物,第二级是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蔬菜、水果类,第三级和第四级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第五级是脂肪多的食物。
【解答】解:(1)⑥胰腺能分泌胰液、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淀粉等糖类物质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肠液、胰液和胆汁的共同作用下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某学生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应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所以,他应多食图二中第二层的蔬菜和水果。
(3)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因此贫血患者要多吃含铁丰富和蛋白质的食物。
故答案为:
(1)⑥。
(2)二。
(3)铁。
6.(2023秋 杭州期中)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系统之一,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1中的  3 (填序号)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还能分泌胰岛素,使人体内的血糖浓度维持稳定。
(2)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  绒毛 ,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
(3)图2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小明的早餐是三个馒头,图2中  X 曲线表示其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的程度。
【答案】(1)3。
(2)绒毛。
(3)X。
【分析】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
2.图中,1肝脏、2胆囊、3胰腺,4十二指肠。
3.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
【解答】(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中的3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还能分泌胰岛素,使人体内的血糖浓度维持稳定。
(2)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3)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Z代表脂肪。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图2中X曲线表示其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的程度。
故答案为:
(1)3。
(2)绒毛。
(3)X。
0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7.(2023秋 柯桥区期末)下列是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思维导图:
其中a、b、c、d各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
A.摄食、吸收、运输、分解
B.消化、吸收、合成、分解
C.摄食、吸收、合成、分解
D.消化、吸收、合成、排泄
【答案】B
【分析】图中的a消化、b吸收、c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d氧化分解。
【解答】解:由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思维导图可知:蛋白质经过a消化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b吸收进入血液,氨基酸被需要运输到身体各部分,c合成蛋白质成为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组织细胞内的d蛋白质被氧化分解产生代谢废物并释放出能量。所以其中a、b、c、d各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依次是消化、吸收、合成、分解。
故选:B。
8.(2024 宁波自主招生)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中分别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答案】A
【分析】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解: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符合题意。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符合题意。
C、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C不符合题意。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3秋 义乌市期末)特色美食胡辣汤,是用骨头汤作底料熬制而成。胡辣汤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和大量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胆汁中的消化酶参与胡辣汤中脂肪的乳化
B.胡辣汤中的蛋白质可被消化系统直接吸收
C.胡辣汤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
D.喝胡辣汤出汗与剧烈运动出汗的原因相同
【答案】C
【分析】(1)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营养物质消化过程如图:
【解答】解:A、胆汁中的没有消化酶,胆汁参与胡辣汤中脂肪的乳化,A错误。
B、胡辣汤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必须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消化系统吸收,B错误。
C、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胡辣汤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C正确。
D、喝胡辣汤时出汗原因是位于舌头的热觉感受器将刺激传给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汗腺分泌增加;而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细胞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导致出汗增多,所以两者原理不同,D错误。
故选:C。
10.(2023秋 东阳市期末)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过程。表述不合理的是(  )
A.A表示口腔,C表示胃,D表示小肠
B.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
C.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D.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答案】C
【分析】图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解答】解: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横坐标表示消化道的组成,因此,A表示口腔,C表示胃,D表示小肠,正确;
B.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X在口腔内开始消化,因此,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正确;
C.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Y在胃内初步消化,因此,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错误;
D.脂肪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粒,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Z在小肠内消化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正确。
故选:C。
11.(2023秋 上城区校级期中)图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乙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图甲中,淀粉经过①和②过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参与此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是  唾液、肠液和胰液 。
(2)图乙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Y (选填“X”“Y”或“Z”)。
【答案】(1)唾液、肠液和胰液.
(2)Y。
【分析】图乙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即参与淀粉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和胰液。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脂肪的消化从小肠开始,所以图乙中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故答案为:
(1)唾液、肠液和胰液.
(2)Y。
0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2.(2024 新昌县模拟)其他条件适宜,探究pH对小麦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13
B.由图可推断,该淀粉酶在pH=3时比pH=5时活性低
C.强酸不会使淀粉酶变性失活
D.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pH连续从13降至7,淀粉的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增快
【答案】B
【分析】酶的活性受环境PH值的影响,因为不同的酶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的活性不同。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导致酶蛋白变性而失活。因此,可以说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解答】解:A、分析柱形图可知,1h后,这几组实验中pH为7的条件下淀粉的剩余量最少,淀粉酶的最适pH在7左右,最适pH不是13,A错误。
B、分析柱形图可知,pH为3条件下比pH为5条件下淀粉剩余量多,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能被水解,因此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小于pH为5条件,B正确。
C、在强酸环境下会使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淀粉酶变性而失活,C错误。
D、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pH=13组的淀粉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淀粉酶变性失活,pH连续从13降至7,淀粉的剩余量不变,D错误。
故选:B。
13.(2022 丽水模拟)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B.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答案】A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
【解答】解:A、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A正确;
B、①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变蓝色、②③变蓝色,B错误;
C、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①与③对照,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错误;
D、②与③有两个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因此②③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故选:A。
14.(2023秋 舟山月考)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加快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点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酶的反应速度和温度、pH值、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解答】解:A.A点所在曲线是最适温度下,无论提高还是降低温度都只会使酶反应速率下降;B点是最适温度下酶的反应速率达到饱和的点,增加酶浓度不能使反应速率增大。A错误;
B.图中丙线最后反应速率为零,由此可判断其代表的是pH值的变化,所以乙线代表温度变化,图中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B错误;
C.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温度升高也可使得过氧化氢分解。C错误;
D.短期保存酶,应该选择酶活性较低的点,D点合适。D正确。
故选:D。
15.(2023秋 椒江区期末)小金为探究pH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取5支试管分别装入2mL浓度相同但pH不同的淀粉糊,再分别加入1mL浓度相同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10分钟后,分别滴加等量碘液,5支试管的显色结果如下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号 1 2 3 4 5
pH 5.6 6.2 6.8 7.4 8.0
显色结果 ++ + 不变蓝 + ++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
B.此实验可说明酶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C.在5个pH中,pH为6.8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D.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将试管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水浴中
【答案】B
【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解答】解:A、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可见,本实验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A正确;
B、为确认淀粉糊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则唯一变量是酶,其它条件和3号试管相同,因此还应再设计6号试管与3号试管进行对照。在6号试管中,加入1毫升蒸馏水,充分振荡后置于同一恒温水浴中,10分钟后,滴加一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
C、结合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此实验中只有pH为6.8时,试管显色结果是“不变蓝”,这说明:在5个pH中,pH为6.8时,该酶的活性最强,C正确;
D、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该实验中,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可见,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将试管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水浴中,D正确。
故选:B。
16.(2022 西湖区模拟)如图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题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题图中可以知道pH=6左右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B.从题图中知道酶C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强
C.从题图中可知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D.从题图中可知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答案】B
【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植物淀粉的最适pH为5左右,人的淀粉酶的最适pH为7。
分析图2:图2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A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5℃;B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0℃;C酶的最适温度大于40℃,根据此图无法得知酶C的最适温度。酶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是C酶。
【解答】解:A、从左图中可以知道pH=5时,植物淀粉酶活性最高,A错误。
B、从右图中可以看出酶C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在继续上升,B正确。
C、由左图可知,若酶未失活的情况下,pH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错误。
D、根据右图曲线变化趋势,酶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C,D错误。
故选:B。
17.(2023秋 柯桥区期末)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请据图回答:
(1)当淀粉的量减少时,e点将  下移 (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
(2)当pH=a时,d点将  右移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答案】(1)下移
(2)右移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等。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解:(1)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能分解产生的麦芽糖,e点是产生麦芽糖最大量。当淀粉的量减少时,分解产生的麦芽糖的量也减少,故e点将下移。
(2)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而pH=b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时间最短,而当pH=a时,酶的催化效率降低,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时间将延长,d点将右移。
故答案为:
(1)下移
(2)右移
18.(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月考)山山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经pH影响活性下降后是否可恢复,他先查阅资料获得pH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如图。再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步骤一:取5支试管编号,各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将pH调节为特定值。
步骤二:静置5分钟后,再将5支试管内液体的pH调至X,使实验现象最明显。
步骤三:往每支试管中滴加质量相同被稀释过的淀粉溶液并各滴加一滴碘液,使试管中液体呈蓝色。
步骤四:再次调节试管内液体pH至X。
步骤五:37℃水浴后,记录 蓝色褪去所需要的时间 。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pH值 4.0 5.0 5.8 6.8 7.4
时间 无法褪去 358s 241s 248s 354s
(1)步骤2中X的值最合理的是 6.2 。
(2)请补充步骤五。
(3)根据上表数据山山认为该实验无法确定唾液淀粉酶活性会恢复,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缺少与各试管中pH相同的对照组或缺少始终以较适宜的pH进行实验的对照组 。
【答案】(1)6.2;
(2)蓝色褪去所需要的时间
(3)缺少与各试管中pH相同的对照组或缺少始终以较适宜的pH进行实验的对照组。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下催化效率最高。强酸和强碱下,酶会失去活性。
【解答】解:(1)根据坐标曲线图分析可知,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6.2,所以步骤二中X最合理的值应该是6.2。
(2)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应该是:向五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淀粉溶液,并滴加几滴碘液,使试管中液体呈蓝色。所以步骤五是37℃水浴后,记录每支试管蓝色褪去所需要的时间。
(3)赞同山山的观点,因为缺少与各试管中pH相同的对照组或缺少始终以较适宜的pH进行实验的对照组。
故答案为:
(1)6.2;
(2)蓝色褪去所需要的时间
(3)缺少与各试管中pH相同的对照组或缺少始终以较适宜的pH进行实验的对照组。
19.(2024 吴兴区校级模拟)湖州盛产淡水鲜鱼,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草鱼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草鱼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  肠蛋白酶 。
(2)资料表明草鱼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草鱼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  2、8 。
②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并说明理由: 不能,由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
(3)研究还发现,草鱼消化道淀粉酶的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  淀粉 的比例,以减少对河流的污染。
【答案】(1)肠蛋白酶;
(2)①2、8;
②不能,由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3)淀粉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等。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解:(1)从图1可知,三种蛋白酶在各自最适pH值下,肠蛋白酶对应的酶活性值最小,所以催化效率最低。
(2)①由图1可知,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2左右,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pH在8左右,故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2、8。
②由图2可以看出,当温度从15﹣18℃梯度变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在增强,酶活性峰值未出现,没有出现下降的拐点,因此,不能得出草鱼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
(3)草鱼消化道内淀粉酶的含量少,活性低,对淀粉的消化存在障碍,所以在人工投放饲料时要减少淀粉的比例。
故答案为:
(1)肠蛋白酶;
(2)①2、8;
②不能,由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3)淀粉
20.(2024 浙江模拟)专家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时,比较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发烧时,身体中的酶的活性会降低,从而导致食欲不振。为验证该说法,小舟配制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内含胃蛋白酶)备用。已知乳白色蛋白质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可以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变澄清)。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①利用37℃水浴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②分别改变水浴温度为38℃、39℃、40℃、41℃、42℃,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现象。
(1)结合实验方案分析,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发高烧会降低人身体中的酶的活性吗 ?
(2)本次实验中滴加1滴稀盐酸目的是  模拟人体胃中酸性环境 。
(3)实验中先将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热2分钟,然后将其混合后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在没有达到设置的温度已经发生了反应,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
(4)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温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变澄清了。为使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在不改变温度设置的前提下,可调整的措施有  增加乳白色蛋白液 。
【答案】(1)发高烧会降低人身体中的酶的活性吗;
(2)模拟人体胃中酸性环境;
(3)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在没有达到设置的温度已经发生了反应,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4)增加乳白色蛋白液。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根据题目信息以及变量为温度,可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而不同温度与人体发烧温度类似,所以探究的问题是发高烧会降低人身体中的酶的活性吗?
(2)实验变量为温度,而人体胃部主要盐酸呈酸性,所以需要滴加盐酸,模拟人体胃部的酸性环境,
(3)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在没有达到设置的温度已经发生了反应,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因此,实验中先将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热2分钟,然后将其混合后水浴加热。
(4)温度不是变量,因此可以改变加入乳白色蛋白液的量,从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故答案为:(1)发高烧会降低人身体中的酶的活性吗;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在没有达到设置的温度已经发生了反应,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3)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4)增加乳白色蛋白液。
21.(2024 温州模拟)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胃蛋白酶和胰酶的复方制剂。其中胰酶含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小科在吞服多酶片时,产生疑问: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吗?为此小科用胰淀粉酶开展以下实验:
编号 4 5 6
试管内所添加的物质 1mL胰淀粉酶+1mL5%的盐酸  1mL蒸馏水+1mL胰淀粉酶  1mL胰淀粉酶+1mL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将6支试管在37℃水浴5分钟后如图甲将试管两两混合后,再将试管1、2、3继续37℃水浴5分钟。
②将三组试管取出,分别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记录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
(1)请将试管5内所添加的物质补充完成  1mL蒸馏水+1mL胰淀粉酶 。
(2)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在预设温度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3)进一步的实验证明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为了让多酶片正常发挥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肠衣包裹胰酶,然后包上胃蛋白酶,最后再包上糖衣,如图乙。为使胃蛋白酶能在胃中起作用,而让胰酶在小肠中起作用,“糖衣”和“肠衣”的材料应符合什么要求? 糖衣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才分解 。
【答案】(1)1mL蒸馏水+1mL胰淀粉酶
(2)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在预设温度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糖衣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才分解
【分析】1、淀粉酶若起作用,则淀粉被分解,碘液不再变色。
2、胃液中具有胃蛋白酶,肠液中具有胰酶。
【解答】解:(1)要验证是否是5%的盐酸溶液影响胰酶的活性,需增加不加淀粉酶的实验,因此5号试管内所添加的物质是:1mL蒸馏水+1mL胰淀粉酶。
(2)消化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活性最强,故实验要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应让酶溶液达到实验要求的pH后再让反应物与底物接触,不宜在未达到预设pH前就让反应物与酶接触。
(3)由图可知,“糖衣”能让胃蛋白酶在能在胃中起作用,“肠衣”能让胰酶只在小肠中起作用,因此“糖衣”和“肠衣”的材料应符合:糖衣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才分解。
故答案为:(1)1mL蒸馏水+1mL胰淀粉酶
(2)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在预设温度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糖衣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才分解
04 血管的结构、功能
22.(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下列为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其叙述错误的是(  )
A.流速最快的是②
B.管壁最薄的是③
C.②内一定流动脉血
D.人体器官内血液流动方向②→③→①
【答案】C
【分析】(1)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2)①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小静脉;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是小动脉;③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
【解答】解:A、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流速最快,A正确。
B、③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管壁最薄,B正确。
C、②血管为动脉血管,动脉血管内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错误。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②(动脉)→③(毛细血管)→①(静脉),D正确。
故选:C。
23.(2023春 滨江区校级月考)小高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
B.必须用高倍镜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
C.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
D.为了方便观察,选择死鱼观察更好
【答案】C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故①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血管。
【解答】解:A、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A错误。
B、正常情况下,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B错误。
C、图示②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C正确。
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当选择尾鳍色素浅的活的小鱼,死鱼血液不流动,D错误。
故选:C。
24.(2024 浙江模拟)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中,将小鱼用湿纱布包裹住鱼头和鱼身,如图1将鱼头朝左放置在载物台上,在视野中观察到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如图2所示。
(1)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  > (填“<”“>”或“=”)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
(2)如图2,动脉血管为  ① (填“①”或“②”)
【答案】(1)>
(2)①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解答】解:(1)①动脉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②静脉内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因此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
(2)①中的血液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血管。
故答案为:(1)>
(2)①
25.(2023秋 镇海区期末)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的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  静脉 。
(2)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  血小板 起着重要作用。
(3)血管丙内血液流动特点是:血流缓慢,只允许  红细胞单行通过 。
【答案】(1)静脉
(2)血小板
(3)红细胞单行通过
【分析】(1)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
(2)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图示中甲是动脉,乙是静脉,丙是毛细血管。
【解答】解:(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的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因为静脉的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回心脏,所以用止血带扎住上臂,前臂隆起的血管是静脉。
(2)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原因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图中血管甲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图中血管乙是静脉;血管丙是连接甲和乙之间的毛细血管,血流缓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答案为:动脉;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答案为:(1)静脉
(2)血小板
(3)红细胞单行通过
26.(2021秋 温州期末)运动姿势不当容易导致扭伤,图甲是小明脚踝扭伤的照片,图乙是受伤部位三类血管分布和特点示意图。
资料一:温度会影响血管的舒缩,温度升高时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变快,反之则变慢。
资料二:扭伤往往会使血管破裂而缓缓出血,导致局部缓慢肿起并淤血,血液流速越快,淤血越多,一般24﹣48小时血液会凝结并修复血管。之后,肿胀部位淤血会通过代谢而逐渐消失。
(1)人体代谢的废物从血液到尿液,经历的生理过程有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血液循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写出1个)
(2)根据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小明脚踝扭伤时破裂的血管是  毛细血管 。
(3)小明扭伤后,为了尽量降低损伤,快速恢复,同伙们给出了四条建议:
①每天用冰块冷敷:
②每天用毛巾热敷;
③48小时内冷敷,然后再热敷:
④冷敷和热敷每隔2小时交替进行。
你认为哪条建议最合理?说明理由: ③;因为48小时内,血管未修复,冷敷可以减少出血量;48小时后用热敷,可以加快血液流动速度,加速淤血代谢 。
【答案】(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或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毛细血管。
(3)③;因为48小时内,血管未修复,冷敷可以减少出血量;48小时后用热敷,可以加快血液流动速度,加速淤血代谢。
【分析】由题干资料可获取以下知识:
(1)温度高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快;温度低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变慢。
(2)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快;毛细血管壁最薄,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解答】解:(1)人体代谢的废物从血液到尿液,经历的生理过程有血液循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小明脚踝扭伤时脚会慢慢肿起,扭伤往往会使血管破裂而缓缓出血,导致局部缓慢肿起并淤血,因此破裂的血管应该是毛细血管,因为毛细血管出血慢。
(3)小明扭伤后,为了尽量降低损伤,快速恢复,建议在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进行热敷。因为③;因为48小时内,血管未修复,冷敷可以减少出血量;48小时后用热敷,可以加快血液流动速度,加速淤血代谢。故四条建议中③建议最合理。
故答案为:(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或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毛细血管。
(3)③;因为48小时内,血管未修复,冷敷可以减少出血量;48小时后用热敷,可以加快血液流动速度,加速淤血代谢。
05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7.(2024 西湖区校级二模)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
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
B.②与③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
C.③处周围的肌肉最为发达
D.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④
【答案】D
【分析】观图可知:①肺静脉,②左心房,③左心室,④右心室。
【解答】解:A、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正确。
B、②心房左与③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
C、③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输送血液路线最长,压力最大,所以左心室壁最厚,肌肉最为发达,C正确。
D、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①肺静脉的血液含氧量最高,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