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11月期中测试卷(第一、二、三章和4.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11月期中测试卷(第一、二、三章和4.1)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检测卷
考生须知:全卷共2张8页,4个大题,36个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室操作行为中,正确的是( )
A.装入块状固体 B.倾倒液体药品 C.滴加液体 D.装入粉末状固体
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
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变异
A.①② B.③① C.③② D.③④
4.有5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1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11厘米。则《科学》课本的长度是( )
A.26.105厘米 B.26.08厘米 C.26.11厘米 D.26.00厘米
5.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依次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6.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较暗的视野调亮----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对光
B.将视野右侧边缘的物像移至中央----向右移动玻片标本
C.判断视野中污点的位置----转动反光镜、遮光器或目镜
D.目镜5×和物镜40×的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7.如图为显微视野内某小动物所处位置及运动路径,则此动物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径应
为( )
8.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经过分析和总结,你认为下面各选项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蔷薇目
科 禾本科 豆科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9.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
B.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C水稻与小麦的共同特征比水稻与大豆的少
D.蔷薇目所含的生物种类数量远比大豆属多
10.某兴趣小组前往动物园参观,①老虎、②蛇、③金鱼、
④鹦鹉这四种动物在他们的参观路线(如图)中,它们的
“出场”顺序依次是( )
A.③→①→④→②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11.节肢动物是动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螃蟹 B.蜈蚣 C.蝴蝶 D.蚯蚓
12.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目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杭州西湖是一个生态系统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3.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一幅是( )
14.小明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如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行星 直径(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上 的“天”为单位) 公转周期(以地球上 的“年”为单位)
水星 4878 59 0.24
金星 12104 243 0.62
地球 12756 1 1
火星 6794 1.03 1.9
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 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
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 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15.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D.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位于宇宙的中心
16.在田径赛中,运动员可在10s内跑完100m的路程;城市马路上汽车的速度是30km/h;非洲羚羊的奔跑速度可达1200m/min。这三者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运动员、汽车、羚羊
C.羚羊、运动员、汽车 D.羚羊、汽车、运动员
17.小余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稀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凉开水、红墨水
C.凉开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D.自来水、清水、稀碘液
18.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
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19.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 )
A.等于9mL B.小于9mL C.大于9mL D.因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20.某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该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
(1) 图1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选择精密一些的刻度尺,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的读数为 cm。
(2) 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摄氏度。
22.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细胞结构或生理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乙两图中,属于植物组胞的是 图。
(2) 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甲图、乙图中的结构②具有的
的作用。
(3) 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填序号和名称)指挥和控制下进行。
23.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世界上共有1300万∽1400万个物种,下列是四类植物的特征资料以及部分动物的图片展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植物 根、茎、叶 花 果实 种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1) B类植物用 繁殖。
(2) 根据四类植物的特征,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填字母)。
(3) 请列举两种A类植物的名称 。
24.(1) 在探究“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时,小嘉开展了如图实验:
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铅笔由A向B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里仁花园在艺术楼的 方向。
②若生活楼到足球场的图上距离是3cm,则实地距离是 m。
25.如图为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它的一端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
核桃大的玻璃泡。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瓶外温度的变化,瓶内气体压强发生改变,玻
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
(1) 一天内发现液面由B下降到A位置,则表明气温 (填“上升”或
“下降”)。
(2) 法国物理学家雷伊第一个改进了伽利略温度计,他将伽利略的装置倒转
过来,将水注入玻璃泡内,而将空气留在玻璃管中,仍然用玻璃管内水柱的高低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该装置是利用 (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6.回忆太阳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太阳结构由外向内可以分为:日冕、色球层、 。
(2) 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会影响地震
B.由于太阳离地球太远,所以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多大影响
C.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
D.在低纬度地区时的白天也会看到太阳活动引发的美丽极光
27.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①蚯蚓 ②螃蟹 ③青蛙 ④蜥蜴 ⑤家鸽 ⑥家兔
(1) ①、②与图中其它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身体内部没有 。若根据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图中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填序号)
(2) ③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用 呼吸。
28.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
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
以 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km的测速区间用时
270s,其平均速度为 km/h。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9.每年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生物兴趣
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
验证实验。(注:细菌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会形成菌落。)
(1) 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更合理。
(2)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 一段时间后发现C培养装置中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B,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
30.小红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红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2) 小红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非常清晰,另一部分却很模糊,这是由于 。
(3) 若一个载玻片上印有“9>6”的图样,则小红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
(4) 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A为主要观察对象,如要由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调节光圈
d.转动转换器 e.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f.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31.孑孓,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相对头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较为宽大,游泳时身体屈一伸,俗称跟头虫。孑孓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小刚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
(1) 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 建立假设:孑孓的生活可能需要空气。
(3) 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图,取4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密的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甲烧杯在本实验中作为 (填“实验组”或“对照组”)。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4) 什么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
(5) 能否在甲、乙烧杯中各放入1只孑孓进行实验,为什么? 。
32.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mL)。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
(1) 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三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三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选填a或b或c)。
(2) 若小科在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3) 如果矿泉水瓶未装满水就进行集气,最终在量杯中测得液体体积为150mL,那么实际收集的呼出气体体积 150mL(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4) 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排水速度均匀,则下列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选填A或B或C)
33.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于是对“哪些
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
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
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
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
决定。
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的 距离1(摆长)/m 小球质量/g 摆动幅度/m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s 小球往返摆动 1次的时间/s
1 0.7 20 0.05 33.2 1.7
2 1.0 20 0.08 39.7 2.0
3 1.0 30 0.05 39.8 2.0
4 1.0 30 0.08 39.7 2.0
5 1.3 20 0.05 45.3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要完成上述实验,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天平(测量质量)、

(2) 每次实验为何要测小球往返20次的时间 。
(3) 为验证小敏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为验证小颖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2、4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为验证小青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3、4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 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1次的时间由 决定。
(5) 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填“长”或“短”)。
四、分析解答题(本大题共3题,34题6分,35,36题各7分,共20分)
34.小明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袋单晶冰糖,袋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小明想测此袋冰糖的体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
(1) 写出小冬不支持小明和小红的理由 。
(2) 小组同学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此时的刻度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摇实、摇平并没没冰糖后如图C。用上述方法测出冰糖体积V冰= cm3。
(3) 以下操作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
A.面粉没有浸没冰糖 B.量筒A倒完面粉后,试管壁仍沿有面粉
C.摇实不够充分 D.读取体积时平视读数
35.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钟,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钟。求:
(1) 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 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36.小科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半成品温度计,于是他决定根据学过的温度计刻度标定方法自己来粗略的标定刻度:
(1) 他先把温度计放到 ,液柱位置稳定后标记为A点。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放到沸水中,液柱位置稳定后标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
(2) 于是小科决定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
是 。
(3) 最后他用该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B点5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检测卷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D 6.C 7.B 8.B 9.C 10.B
11.D 12.B 13.D 14.D 15.B 16.C 17.C 18.D 19.C 20.C
21.(1)4.25 (2)-23
22.(1)甲 (2)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3)④细胞核
23.(1)孢子 (2)CBAD (3)苏铁、松、银杏等
24.(1)笔尖先消失,笔身后消失,铅笔长度越来越短 (2)①东北 ②150
25.(1)上升 (2)液体
26.(1)光球层 (2)C
27.(1)脊椎骨 ⑤⑥ (2)鳃
28.汽车 120
29.(1)乙 (2)是否洗手 (3)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
30.(1)A (2)撕得厚薄不均匀,细胞重叠 (3)9<6 (4)edcb
31.(3)②40 实验组 (4)甲组孑孓大部分死亡,乙组孑孓正常生活
(5)不能,样本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32.(1)C (2)偏大 (3)等于 (4)C
33.(1)刻度尺、秒表 (2)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3)1、5 (4)摆长 (5)短
34.(1)小红:冰糖直接放入量筒,冰糖之间存在空隙,会使结果偏大;小明:直接倒水,冰糖会熔化,结果偏小 (2)70 (3)ABC
35.解:(1)轿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
轿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路程
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
(2)轿车从B地到达南宁行驶路程
轿车从B地到达南宁行驶速度
轿车从B地到达南宁行驶时间
36.(1)冰水混合物 (2)2℃
(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