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八年级科学(含答案+答题卷+PDF版 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八年级科学(含答案+答题卷+PDF版 1-2章)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学业水平期中检测科学试卷评分细则标准及参考答案
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科学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2024.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5分,每小题 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A B D A D C A C B B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 2分,共 34分)
16..(1)吸收;(2)降低;(3)丙中充分溶解后仍有 B物质残留。
17..(1)=;(2)1。
18..(1)如图所示;(2)B。(3)向上。
19..(1)蔗糖溶液;(2)悬浊液;(3)纯净物。
20..(1)=;(2)①仍在 A处;②偏小。
21..(1)大气压;(2)变大;(3)ACE。 第 18题(1)参考答案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 2分,共 44分)
22..(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2)1.2×10 5。(3)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23..(1)瓶塞正放、左码右物等合理即可;
(2)向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为止;
(3)搅拌使受热均匀;
(4)滤纸破了、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合理即可;
(5)甲丙乙;
(6)BD。
24..(1)丁甲乙丙;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或 F 浮=G 排液);
(3)5×10-5。
25..(1)用带火星的木条,观察能否复燃;
(2)装置乙没有刻度,无法测出数据;
(3)随着更多气体生成,水中溶解的氢气与氧气都将达到饱和(生成的气体不再溶于水中等意
思相近即可),体积比越来越接近 2:1。
26..(1)0.10(0.1也给分);
(2)装置气密性不好(合理即可);
(3)B。
27..(1)天平、温度计、秒表;
(2)温度、是否搅拌;
(3)如下表。
实验 海藻酸钠 水的质 水的温 是否 3%六偏溶液 完全溶解
序号 质量/克 量/克 度/℃ 搅拌 的质量/克 的时间/秒
1 1.4 100 30 是 1
2 1.4 100 30 是 2(不同即可)
第 1 页(共 2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学业水平期中检测科学试卷评分细则标准及参考答案
四、解答题(本题有 27分)
28..(1)沸点(2分);
(2)气压越低,沸点越低(2分);
29..(1)对流层(2分);
(2)台风、寒潮、干旱等(2分);
(3)F 浮物=ρ水gV 排=1×103kg/m3×10N/kg×1m3=10000N(公式、过程、结果各 1分)
30..(1)硫酸镁(2分);
(2)C(2分);
(3)2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是 33.3克,此温度下硫酸镁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3.3克/(100克+33.3克)=25.0% (2分)
查表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在 20℃以下硫酸镁的最大质量分数不
超过 25%,所以须在 20℃以上配制药品。(1分)
31..(1)冷却(2分);
(2)液体密度计漂浮,由二力平衡可知:F 浮=G 物=m 物g=0.01kg×10N/kg=0.1N(原理、过程、
结果各 1分)
(3)加适量的水或蒸发适量的酒精(措施 2分)。由表可知,白酒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密度为 0.823克/厘米 3对应的浓度是大于 75%,加水(或蒸发酒精)可以减低浓度(理由
2分)。
第 2 页(共 2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科学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2024.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A B D A D C A C B B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34分)
16..(1)吸收;(2)降低;(3)丙中充分溶解后仍有B物质残留。
17..(1)=;(2)1。
18..(1)如图所示;(2)B。(3)向上。
19..(1)蔗糖溶液;(2)悬浊液;(3)纯净物。
20..(1)=;(2)①仍在A处;②偏小。
21..(1)大气压;(2)变大;(3)ACE。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44分)
22..(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2)1.2×10 5。(3)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23..(1)瓶塞正放、左码右物等合理即可;
(2)向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为止;
(3)搅拌使受热均匀;
(4)滤纸破了、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合理即可;
(5)甲丙乙;
(6)BD。
24..(1)丁甲乙丙;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或F浮=G排液);
(3)5×10-5。
25..(1)用带火星的木条,观察能否复燃;
(2)装置乙没有刻度,无法测出数据;
(3)随着更多气体生成,水中溶解的氢气与氧气都将达到饱和(生成的气体不再溶于水中等意思相近即可),体积比越来越接近2:1。
26..(1)0.10(0.1也给分);
(2)装置气密性不好(合理即可);
(3)B。
27..(1)天平、温度计、秒表;
(2)温度、是否搅拌;
(3)如下表。
实验序号 海藻酸钠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水的温度/℃ 是否搅拌 3%六偏溶液的质量/克 完全溶解的时间/秒
1 1.4 100 30 是 1
2 1.4 100 30 是 2(不同即可)
四、解答题(本题有27分)
28..(1)沸点(2分);
(2)气压越低,沸点越低(2分);
29..(1)对流层(2分);
(2)台风、寒潮、干旱等(2分);
(3)F浮物=ρ水gV排=1×103kg/m3×10N/kg×1m3=10000N(公式、过程、结果各1分)
30..(1)硫酸镁(2分);
(2)C(2分);
(3)2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是33.3克,此温度下硫酸镁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3.3克/(100克+33.3克)=25.0% (2分)
查表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在20℃以下硫酸镁的最大质量分数不超过25%,所以须在20℃以上配制药品。(1分)
31..(1)冷却(2分);
(2)液体密度计漂浮,由二力平衡可知:F浮=G物=m物g=0.01kg×10N/kg=0.1N(原理、过程、结果各1分)
(3)加适量的水或蒸发适量的酒精(措施2分)。由表可知,白酒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0.823克/厘米3对应的浓度是大于75%,加水(或蒸发酒精)可以减低浓度(理由2分)。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八年级 科学
命题: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审核:保俶塔实验学校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姓名等相关内容。
3.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本卷所用的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以水促和平”。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
A.随意开采地下水 B.直接排放工业污水
C.水龙头用完不关 D.合理利用全球水资源
2.如图所示为2024年10月某时刻的西湖区天气信息,该信息中没有描述的是
A.气温 B.湿度 C.气压 D.风
3.杭州最高峰是清凉峰,其山顶气温明显低于山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纬度位置
4.不同的天气系统下有不同的天气,下列形成降水可能性最小的是
A.高压系统 B.低压系统 C.冷锋系统 D.暖锋系统
5.在一定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下列措施能增强食盐溶解能力的是
A.将食盐研磨成粉末 B.升高溶液温度 C.静置溶液 D.减少水的质量
6.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7.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升高溶液的温度 C.加入少量的水 D.吸出一部分溶液
8.小朋友牵着气球在公园内游玩(如图所示),气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9.向两张平行的纸中间吹气,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关于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两侧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B.两侧气体流速小,压强小
C.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D.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1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比例的是
11.小米净水器可以有效去除泥沙、细菌等物质,其净水原理如下图所示,起到循环用水的作用。小米净水器中“PP棉”使用环节相当于下列净水方法中的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12.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1>F3>F2 B.F2>F3>F1 C.F3>F1>F2 D.F3>F2>F1
13.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向为
14.如图所示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甲增加 B.乙增加
C.丙减少 D.丁增加
15.小明取一定质量的食盐溶液倒入烧杯中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恒温蒸发一段时间后得到食盐晶体。则下列对实验过程中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34分)
16.小明同学用A、B两种物质进行溶解实验时发现以下现象,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将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A物质不断溶解过程中试管中的水结冰了,说明A物质溶解时 ▲ (选“放出”或 “吸收”)热量。
(2)如图乙所示,将含有B溶质溶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出现图丙所示情况,则说明B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
(3)小明认为图丙中试管内的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B的饱和溶液,其依据是 ▲ 。
17.身边的废旧物品也是学习科学的好材料。小明学习《天气与气候》内容后,将使用过的饮料瓶改造成实验工具。
(1)将同一品牌一大一小的两个圆柱形饮料瓶制作成A、B两个简易雨量筒,制作方式相同,如图甲所示。某雨天,将它们同时放置在同一地点进行1小时的雨水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 ▲ B。(选填 “>”、“=”或“<”)
(2)将一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乙。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 利用该装置可以模拟风的形成。请预测图乙中C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是 ▲ (选填图中数字)。
18.如图甲所示是非洲草原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另一个是隆起的土堆,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地面上的风吹进洞穴,给洞穴内的草原鼠带来凉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模拟实验装置。
(1)请在图甲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为了能直接观察到管道内空气的运动情况,最适合本实验的小球是 ▲ 。
A.铁球 B.泡沫球 C.玻璃球
(3)如图乙所示,用电吹风模拟水平吹风,发现小球向上运动。小明将电吹风从右往左进行吹风,小球的运动方向是 ▲ 。
19.现有三杯液体,分别是纯净水、蔗糖溶液、面粉与水混合物。为了鉴别它们,小明进行如下操作:
(1)液体B是 ▲ 。
(2)液体A属于 ▲ (选填“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3)液体C属于 ▲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0.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如图甲、乙所示,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 (填“<”、“=”或“>”)重力。
(2)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
①杯中液面将 ▲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②若仍按照图甲玻璃管上的刻度读数,乙图中测得的密度值与甲图中测得的密度值相比将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人类对大气压的认识是从真空开始的。17世纪前,人们认为“自然界害怕真空”。
材料一:伽利略了解到抽水机至多能将水抽到10米,他提出“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限度的。
材料二:托里拆利继续研究:他将水银灌满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再把玻璃的开口端朝下插入水银槽中,水银向下降至76厘米左右。
材料三:帕斯卡推测,如果托里拆利的结论正确,那么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水银柱应该要低一些。他让学生将一个半充气的气球带到山顶,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和他预测的一致。
材料四: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也做了许多大气压的实验,但由于当时资讯不畅,待他证明大气压存在后才知道托里拆利在11年前已经证明了这一发现。
(1)材料二中水银下降到76厘米左右不再下降的原因是由 ▲ 支撑着。
(2)材料三中帕斯卡预测的现象是气球体积 ▲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 。
A.判断科学知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是可重复性
B.科学知识是由直接观察获得的
C.对前人已有理论的合理批判会使科学有重大发现
D.科学知识体系随时代的发展是恒定不变的
E.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科学知识发展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44分)
22.(6分)小明利用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刻度尺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 。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两项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大气压力F/牛 活塞面积S/厘米2 大气压强p/帕
7.5 0.625 ▲
(3)小明发现,此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值大于实际大气压,原因可能是 ▲ 。
23.(12分)小明称取5克粗盐进行提纯,如图所示为部分操作。
(1)小金认为小明在操作甲中存在不当现象。请写出一处不当操作 ▲ 。
(2)操作甲不当之处均改正后进行食盐质量称量,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 。
(3)操作乙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4)若在操作乙中得到的滤液存在浑浊现象,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一处即可)
(5)图示操作甲乙丙正确的顺序为 ▲ 。
(6)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计算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的质量之比,得到精盐的产率。下列可能引起产率偏高的操作有 ▲ 。
A. 粗盐未完全溶解 B.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蒸发时有液滴飞溅出去 D. 蒸发后所得精盐潮湿
24.(6分)为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一起完成。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
(2)根据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结论 ▲ 。
(3)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计算出合金块的体积是 ▲ 米3。
25.(6分)为验证“电解水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的结论,小明在20℃的温度下,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发现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不是2:1。为了解原因,查阅以下资料。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生成氢气体积(毫升) 6 12 20 29 39 49 59 69 79 89
生成氧气体积(毫升)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查阅资料: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下,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已知在2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31。氢气的溶解度为0.0182。
如图甲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 。
(2)该实验不选择如图乙所示装置的原因是 ▲ 。
(3)随着时间的推移,氢气与氧气体积比越来越接近2:1,根据查阅资料的信息,其原因可能是 ▲ 。
26.(6分)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气压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器材有:注射器、润滑油、压强传感器等。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在室温下将注射器的活塞上抹上适量的润滑油后,插入注射器内,留一定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套件连接在注射器小孔上;
步骤二:将测力计缓慢往左拉,在某位置停下,记录测力计的读数F;
步骤三:用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气压p,并记录相应空气柱的体积V;
步骤四:多次改变测力计的拉力,重复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 拉力/牛 空气柱体积V/毫升 注射器内气压p/×105帕
1 F1 2 1.00
2 F2 4 0.50
3 F3 8 0.25
4 F4 20 ▲
(1)第4次实验中,筒内气压p的数值为 ▲ 。
(2)第4次实验中,若压强传感器的数值为0.12,可能原因是: ▲ 。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被称为波义耳定律,很多现象可以用波义耳定律解释,符合该定律的现象的是: ▲ 。
A.气球打气过多,气球体积变大
B.一杯水中底部气泡上浮,气泡体积变大
C.气球带至高山,气球体积变大
27.(8分)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海藻酸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为探究哪些因素可以加快海藻酸钠的溶解,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海藻酸钠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水的温度/℃ 是否搅拌 完全溶解的时间/秒
1 1.4 100 20 否
2 1.4 100 20 是
3 1.4 100 30 是
4 1.4 100 40 是
(1)为完成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 。(写出2种即可)
(2)该实验中研究 ▲ 会影响海藻酸钠的溶解快慢。
(3)(4分)查阅资料得知,加入一定量3%六偏溶液可加快海藻酸钠的溶解速度。为了探究加入3%六偏溶液的量对海藻酸钠溶解速度的影响,帮助小明完成下表设计。(注:完成“ ▲ ”填空,“……”不用填写)
实验序号 海藻酸钠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水的温度/℃ 是否搅拌 3%六偏溶液的质量/克 ▲
1 1.4 100 30 是 1
2 1.4 100 ▲ ▲ ▲
3 1.4 100 …… …… ……
4 1.4 100 …… ……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7分)
28.(4分)小明利用如图甲装置研究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他将装有一定质量、温度100℃水的烧杯放到玻璃罩内,通过控制抽气泵调整钟罩内的气压值,使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实现沸腾。多次实验,得到不同沸点与对应气压值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抽气泵使钟罩内气压减小且恒为某一值时,当观察到液体恰好停止沸腾现象,记录温度计的读数恰好为该气压下的 ▲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 ▲ 。
29.(7分)2024年6月,广西某地受强降水出现特大洪水。
(1)降水等天气现象发生的场所主要在大气层的 ▲ 层。
(2)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除洪水外,还有 ▲ 。(写出一种即可)
(3)如图所示的救生艇体积有2米3,在某次营救中该艇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则此次营救中该救生艇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洪水的密度近似为1.0×103千克/米3)
30.(7分)临床上发现,用25%的硫酸镁溶液与生理盐水组合起到解痉缓解疼痛的作用。氯化钠和硫酸镁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溶解度(克) 氯化钠 35.7 35.7 35.8 35.9 36.0 36.1 36.3 36.5
硫酸镁 22 24.8 27.7 30.5 33.3 36.4 39.3 41.8
(1)从上表可知,更适合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获得晶体的是 ▲ 。
(2)20℃时,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镁放入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甲所示,升温到35℃时如图乙所示。试判断35℃时乙烧杯中的溶液 ▲ 。
A.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不能确定
(3)配制25%的硫酸镁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以上,请结合硫酸镁的溶解度,通过计算进行解释。
31.(9分)小明经历制取、鉴定、评价等过程,可将普通白酒制成消毒酒精,具体如下:
【制取】如图甲所示,通过加热电器加热,使普通白酒瓶中的酒精(酒精沸点为78℃)产生大量酒精蒸气,酒精蒸气经长塑料管,在A杯中得到高浓度白酒。
【鉴定】如图乙所示,将液体密度计放入A杯中测出高浓度白酒的密度,结合查阅资料鉴定是否为消毒酒精。
【查阅资料】
①普通白酒和消毒酒精都由酒精和水组成,前者酒精浓度低,后者酒精浓度高。
②白酒浓度为70-75%属于消毒酒精,白酒浓度与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白酒浓度与密度的关系表
浓度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密度(克/厘米3) 0.872 0.870 0.868 0.865 0.863 0.860 0.858 0.856 0.853 0.851
【评价】若不是消毒酒精,采取相应的措施。
(1)图甲中“长塑料管”的作用是 ▲ 。
(2)用电子天平测得液体密度计的质量是10克,则在图乙中液体密度计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某次实验测得高浓度白酒的密度为0.823克/厘米3,将其转变为消毒酒精。写出一种可行的措施并说明理由。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八年级 科学
命题: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审核:保俶塔实验学校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姓名等相关内容。
3.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本卷所用的 g取 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5分,每小题 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以水促和平”。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
A.随意开采地下水 B.直接排放工业污水
C.水龙头用完不关 D.合理利用全球水资源
2.如图所示为 2024年 10月某时刻的西湖区天气信息,该信息中没.
有.描.述.的是
(第 2题图)
A.气温 B.湿度 C.气压 D.风
3.杭州最高峰是清凉峰,其山顶气温明显低于山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纬度位置
4.不同的天气系统下有不同的天气,下列形成降水可能性最小的是
A.高压系统 B.低压系统 C.冷锋系统 D.暖锋系统
5.在一定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下列措施能增强食盐溶解能力的是
A.将食盐研磨成粉末 B.升高溶液温度 C.静置溶液 D.减少水的质量
6.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 B C D
7.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升高溶液的温度 C.加入少量的水 D.吸出一部分溶液
8.小朋友牵着气球在公园内游玩(如图所示),气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F F 浮浮 F 浮
F 浮
(第 8题图) A B C D
9.向两张平行的纸中间吹气,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关于此现象解释
合理的是
A.两侧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B.两侧气体流速小,压强小
C.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D.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第 9题图)
第 1 页 共 8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1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克。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
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比例的是
36克
36克 氯化钠 36克
氯化钠 氯化钠 64 36克水克
100克水 136克水 64克水 氯化钠
A B C D
11.小米净水器可以有效去除泥沙、细菌等物质,其净水原理如下图所示,起到循环用
水的作用。小米净水器中“PP棉”使用环节相当于下列净水方法中的
自来水 PP棉 活性炭 RO膜 活性炭 直饮水
阻挡泥沙、 去除异味 去除细菌等 改良口感
铁锈等大颗粒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12.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
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
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
图丙)。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1、F2、F3,则以下判
断正确的是
半潜船 甲板
货物
水舱
海水
甲 乙 丙
A.F1>F3>F2 B.F2>F3>F1 C.F3>F1>F2 D.F3>F2>F1
13.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
向为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
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
“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丁

A.甲增加 B.乙增加 乙 丙
C.丙减少 D.丁增加 (第 14题图)
15.小明取一定质量的食盐溶液倒入烧杯中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恒温蒸发一段时间后
得到食盐晶体。则下列对实验过程中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溶 溶 溶 溶
剂 质 质 液
质 质 质 质
量 量 量 量


恒温蒸发时间 恒温蒸发时间 恒温蒸发时间 恒温蒸发时间
A B C D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 2分,共 34分)
16.小明同学用 A、B两种物质进行溶解实验时发现以下现象,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
答问题:
试管中的 底部析
水结冰 出晶体 B
加入
A物质
甲 乙 丙
(1)如图甲所示,将 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A物质不断溶解过程中试管中的
水结冰了,说明 A物质溶解时 ▲ (选“放出”或 “吸收”)热量。
(2)如图乙所示,将含有 B溶质溶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出现图丙所示情况,则说
明 B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
(3)小明认为图丙中试管内的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 B的饱和溶液,其依据是 ▲ 。
17.身边的废旧物品也是学习科学的好材料。小明学习《天气与气候》内容后,将使用
过的饮料瓶改造成实验工具。
瓶口部分
(倒扣)
刻度
2
1 3
瓶身 C
A B 部分
甲 乙
(1)将同一品牌一大一小的两个圆柱形饮料瓶制作成 A、B两个简易雨量筒,制作方
式相同,如图甲所示。某雨天,将它们同时放置在同一地点进行 1小时的雨水
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 A▲ B。(选填 “>”、“=”或“<”)
(2)将一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
瓶的瓶口部分,如图乙。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
支点燃的线香。 利用该装置可以模拟风的形成。请预测图乙中 C点线香烟雾
的飘动方向是 ▲ (选填图中数字)。
18.如图甲所示是非洲草原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另
一个是隆起的土堆,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地面上的风吹进洞穴,给洞穴内的草原鼠带
来凉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模拟实验装置。
用电吹风吹风 穹顶
小球
玻璃管
PVC弯头
金属片
底座
甲 乙
(1)请在图甲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为了能直接观察到管道内空气的运动情况,最适合本实验的小球是 ▲ 。
A.铁球 B.泡沫球 C.玻璃球
(3)如图乙所示,用电吹风模拟水平吹风,发现小球向上运动。小明将电吹风从右
往左进行吹风,小球的运动方向是 ▲ 。
第 3 页 共 8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19.现有三杯液体,分别是纯净水、蔗糖溶液、面粉与水混合物。为了鉴别它们,小明
进行如下操作:
液体分层 A
将液体静置 有晶体析出 B
液体不分层 蒸发部分水
无晶体析出 C
(1)液体 B是 ▲ 。
(2)液体 A属于 ▲ (选填“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3)液体 C属于 ▲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0.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
它来测量液体密度,如图甲、乙所示,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 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
受到的浮力 ▲ (填“<”、“=”或“>”)重力。
(2)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
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
①杯中液面将 ▲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 A处”)。 甲 乙
②若仍按照图甲玻璃管上的刻度读数,乙图中测得的密度值与甲图 (第 20题图)
中测得的密度值相比将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人类对大气压的认识是从真空开始的。17世纪前,人们认为“自然界害怕真空”。
材料一:伽利略了解到抽水机至多能将水抽到 10米,他提出“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
限度的。
材料二:托里拆利继续研究:他将水银灌满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再把玻璃的开口端
朝下插入水银槽中,水银向下降至 76厘米左右。
材料三:帕斯卡推测,如果托里拆利的结论正确,那么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水银柱应
该要低一些。他让学生将一个半充气的气球带到山顶,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和他预测的一致。
材料四: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也做了许多大气压的实验,但由于当时资讯不畅,
待他证明大气压存在后才知道托里拆利在 11年前已经证明了这一发现。
(1)材料二中水银下降到 76厘米左右不再下降的原因是由 ▲ 支撑着。
(2)材料三中帕斯卡预测的现象是气球体积 ▲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 。
A.判断科学知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是可重复性
B.科学知识是由直接观察获得的
C.对前人已有理论的合理批判会使科学有重大发现
D.科学知识体系随时代的发展是恒定不变的
E.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科学知识发展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 2分,共 44分)
22.(6分)小明利用标有 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弹簧测力计、
细绳、橡皮帽、刻度尺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第 22题图)
目的是 ▲ 。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两项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大气压力 F/牛 活塞面积 S/厘米 2 大气压强 p/帕
7.5 0.625 ▲
(3)小明发现,此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值大于实际大气压,原因可能是 ▲ 。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23.(12分)小明称取 5克粗盐进行提纯,如图所示为部分操作。
粗盐
粗盐
a b c d e
甲 乙 丙
(1)小金认为小明在操作甲中存在不当现象。请写出一处不当操作 ▲ 。
(2)操作甲不当之处均改正后进行食盐质量称量,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进行的操
作是 ▲ 。
(3)操作乙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4)若在操作乙中得到的滤液存在浑浊现象,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一处即可)
(5)图示操作甲乙丙正确的顺序为 ▲ 。
(6)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计算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的质量之比,得到精盐的产率。
下列可能引起产率偏高的操作有 ▲ 。
A. 粗盐未完全溶解 B.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蒸发时有液滴飞溅出去 D. 蒸发后所得精盐潮湿
24.(6分)为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小明进行
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一起完成。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
(2)根据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结论 ▲ 。
(3)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计算出合金块的体积是 ▲ 米 3。
25.(6分)为验证“电解水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的结论,小明在
20℃的温度下,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发现产生
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不是 2:1。为了解原因,查阅以下资料。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生成氢气体
6 12 20 29 39 49 59 69 79 89
积(毫升)
生成氧气体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 — 积(毫升)
甲 乙
查阅资料: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 1标准大气压下,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1体积水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已知在 2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 0.031。氢气的溶解度
为 0.0182。
(1)如图甲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 。
(2)该实验不选择如图乙所示装置的原因是 ▲ 。
(3)随着时间的推移,氢气与氧气体积比越来越接近 2:1,根据查阅资料的信息,
其原因可能是 ▲ 。
第 5 页 共 8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26.(6分)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气压与体积的关
系”。实验器材有:注射器、润滑油、压强传感器等。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在室温下将注射器的活塞上抹上适量的润滑油后,插入注射器内,留一定
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套件连接在注射器小孔上;
步骤二:将测力计缓慢往左拉,在某位置停下,记录测力计的读数 F;
步骤三:用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气压 p,并记录相应空气柱的体积 V;
步骤四:多次改变测力计的拉力,重复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
压强
传感器 实验 拉力/牛 空气柱体积 V/毫升 注射器内气压 p/×105帕
1 F1 2 1.00
数据采集器 2 F2 4 0.50
3 F3 8 0.25
4 F4 20 ▲
(第 26题图)
(1)第 4次实验中,筒内气压 p的数值为 ▲ 。
(2)第 4次实验中,若压强传感器的数值为 0.12,可能原因是: ▲ 。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被称为波义耳定律,很
多现象可以用波义耳定律解释,符合该定律的现象的是: ▲ 。
A.气球打气过多,气球体积变大
B.一杯水中底部气泡上浮,气泡体积变大
C.气球带至高山,气球体积变大
27.(8分)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海藻酸
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为探究哪些因素可以加快海藻酸钠的溶解,小明进行了
如下实验:
实验 海藻酸钠 水的质 水的温 是否 完全溶解的
序号 质量/克 量/克 度/℃ 搅拌 时间/秒
1 1.4 100 20 否
2 1.4 100 20 是
3 1.4 100 30 是
4 1.4 100 40 是
(1)为完成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 。(写出 2种即可)
(2)该实验中研究 ▲ 会影响海藻酸钠的溶解快慢。
(3)(4分)查阅资料得知,加入一定量 3%六偏溶液可加快海藻酸钠的溶解速度。
为了探究加入 3%六偏溶液的量对海藻酸钠溶解速度的影响,帮助小明完成下
表设计。(注:完成“ ▲ ”填空,“……”不用填写)
实验 海藻酸钠 水的质 水的温 是否 3%六偏溶液
序号 质量/克 量/克 度/℃ 搅拌 的质量/ ▲克
1 1.4 100 30 是 1
2 1.4 100 ▲ ▲ ▲
3 1.4 100 …… …… ……
4 1.4 100 …… …… ……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27分)
28.(4分)小明利用如图甲装置研究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他将装有一定质量、温
度 100℃水的烧杯放到玻璃罩内,通过控制抽气泵调整钟罩内的气压值,使水在自
然冷却过程中实现沸腾。多次实验,得到不同沸点与对应气压值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抽气泵使钟罩内气压减小且恒为某一值时,当观察到液体恰好停止沸腾
现象,记录温度计的读数恰好为该气压下的 ▲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 ▲ 。
29.(7分)2024年 6月,广西某地受强降水出现特大洪水。
(1)降水等天气现象发生的场所主要在大气层的 ▲ 层。
(2)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除洪水外,还有 ▲ 。(写出一种
即可)
(3)如图所示的救生艇体积有 2 米 3,在某次营救中该艇有一
半体积浸入水中,则此次营救中该救生艇受到的浮力是多 (第 29题图)
少?(洪水的密度近似为 1.0×103千克/米 3)
30.(7分)临床上发现,用 25%的硫酸镁溶液与生理盐水组合起到解痉缓解疼痛的作
用。氯化钠和硫酸镁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氯化钠和硫酸镁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氯化钠 35.7 35.7 35.8 35.9 36.0 36.1 36.3 36.5
溶解度(克)
硫酸镁 22 24.8 27.7 30.5 33.3 36.4 39.3 41.8
(1)从上表可知,更适合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获得晶体的是 ▲ 。
(2)20℃时,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镁放入盛有 100克水的烧
20℃ 35℃
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甲所示,升温到 35℃时如图乙 升温至
所示。试判断 35℃时乙烧杯中的溶液 ▲ 。
A.一定是饱和溶液 甲 乙
(第 30题图)
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不能确定
(3)配制 25%的硫酸镁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在 20℃以上,请结合硫酸镁的溶解度,
通过计算进行解释。
第 7 页 共 8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31.(9分)小明经历制取、鉴定、评价等过程,可将普通白酒制成消毒酒精,具体如
下:
【制取】如图甲所示,通过加热电器加热,使普通白酒瓶中的酒精(酒精沸点为 78℃)
产生大量酒精蒸气,酒精蒸气经长塑料管,在 A杯中得到高浓度白酒。
【鉴定】如图乙所示,将液体密度计放入 A杯中测出高浓度白酒的密度,结合查阅
资料鉴定是否为消毒酒精。
普通白酒
长塑料管
用保鲜膜封住
液体密度计
盛水容器

高浓度 A杯
加热电器 白酒 A杯
甲 乙
【查阅资料】
①普通白酒和消毒酒精都由酒精和水组成,前者酒精浓度低,后者酒精浓
度高。
②白酒浓度为 70-75%属于消毒酒精,白酒浓度与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白酒浓度与密度的关系表
浓度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密度(克/厘米 3) 0.872 0.870 0.868 0.865 0.863 0.860 0.858 0.856 0.853 0.851
【评价】若不是消毒酒精,采取相应的措施。
(1)图甲中“长塑料管”的作用是 ▲ 。
(2)用电子天平测得液体密度计的质量是 10克,则在图乙中液体密度计受到的浮
力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某次实验测得高浓度白酒的密度为 0.823克/厘米 3,将其转变为消毒酒精。写
出一种可行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 2 分,共 44 分)
八年级 科学 答题卷
22. (1)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 2)

考场/座位号:
[0] [0] [0] [0] [0] [0] [0] [0] (3)
注意事项 [1] [1] [1] [1] [1] [1] [1] [1]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2] [2] [2] [2] [2] [2] [2]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 [3] [3] [3] [3] [3] [3] [3] 23. (1)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 [4] [4] [4] [4] [4] [4] [4]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 [5] [5] [5] [5] [5] [5] [5] ( 2)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 3)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5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5) (6)
1 [A] [B] [C] [D] 4 [A] [B] [C] [D] 7 [A] [B] [C] [D] 10 [A] [B] [C] [D] 13 [A] [B] [C] [D]
2 [A] [B] [C] [D] 5 [A] [B] [C] [D] 8 [A] [B] [C] [D] 11 [A] [B] [C] [D] 14 [A] [B] [C] [D] 24. (1)
3 [A] [B] [C] [D] 6 [A] [B] [C] [D] 9 [A] [B] [C] [D] 12 [A] [B] [C] [D] 15 [A] [B] [C] [D]
(2)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
(3)
16. (1) (2) (3)
25. (1)
17. (1) (2)
(2)
( 3)
18. (1)
26. (1) (2)
(3)
(2) (3)
19. (1) (2) ( 3) 27. (1) (2)
(3)
20. (1) (2)① ②
21. (1) ( 2) ( 3)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27 分)
28. (1)
(2)
29. (1)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
( 2)
( 3) 者做任何标记
31. (1)
(2)
30. (1)
(2)
(3)
(3)
{#{QQABaYSAgggIABIAAQhCAwmyCgMQkhCCCSgGQBAEoAAAyB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